第一篇:《黄河船夫曲》板书设计
山教版六年级《黄河船夫曲》课堂实录
课堂流程:
(一)导入:(3分钟)
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的基本音调
(二)快速学唱(10分钟)
1.初听《黄河船夫曲》提问歌词、旋律特点 2.学生自主读谱学唱
(三)处理歌曲(20分钟)
1.体验方言特点
2.感受旋律特点
3.对比欣赏,感受地域特色的形成因素 4.总结陕北民歌特点
(四)落实提升(6分钟)
1.听辨陕北民歌 2.学生自主总结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初步感受陕北民歌风格及特点。难点:力求有韵味的演唱歌曲,细腻表现歌曲情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柯尔文手势,初步感受歌曲的基本音调 师:“音乐的表现形式、艺术种类非常多,但它们都万变不离其宗的离不开这七个音,现在就跟着我的柯尔文手势,唱一遍音阶。12345671,放慢速度,看我手势,试着唱,好,我们接着来重复一遍。
2.初听歌曲,感受歌词或旋律特点(2分钟)
师:“大家唱的还不错!这样简单的五个音可以创造出怎样的音乐呢?我们来听下面这首歌曲,注意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写板书)
播放录音《黄河船夫曲》板书 师:“这首歌曲是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歌曲旋律就是由刚才的五个音12456组成的。
师:“这首歌有非常明显的旋律特点,大家听出来了吗?” 我们一起看到黑板,把旋律线条画出来。边唱边画(板书)(旋律线条给人以起伏、摇荡的感觉。仿佛看到看到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和陕西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西人民对黄河的深深热爱。)
生:“引导学生句子开头的音2 5,都是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感受2 5,这是一个四度音程,音符跨度较大;我们还发现:歌曲有五个乐句是完全重复的,重复是音乐创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法。好!“既然它这么有规律,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那这首歌曲学会!同学们先自己唱唱谱子试试”(学生自主唱谱一遍)板书 3.唱谱接龙:“这样我们合作一下,接龙唱一遍,看老师手势。(师:“很好,再来一遍,大家听好最后一句的旋律变化,看老师手势,重复一遍。”)
4唱歌词。师:“黄河船夫曲不仅旋律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歌词也有很多重复,咱们来感受一下。” 5.歌曲处理(20分钟)1.体验陕北方言(7分钟)
(1)感受语调
“同学们看这一句,听听老师唱的有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教师示范。
师:“有什么不同?”
师:“我在这唱出了两个装饰音,一个是前依音,一个是下滑音。(板书),我们来一起尝试一下,加上这两个音乐记号,大家会发现歌曲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像是船夫在一问一答,在滚滚黄河边,大声吆喝的情景。这些装饰音的由来是跟陕北人民说话习惯有关,陕北人说话的尾音都有下滑的习惯,比如说:“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当地方言是这样说。(教师示范,学生尝试);而且他们说话的咬字发音也很有特点,比如:(板书)“人”读“reng”;“我”读“nge”;“下”读“ha”;“山”读“san”,哎,如果我们用方言读一下“山下有人等我”,谁来试试?
师:“最有意思的是,通常情况下我们感冒了,唱歌的状态就会不好,但在陕北,用感冒的状态咬字发音最容易找到感觉,因为他们有非常明显的鼻音。大家再试试这句就不一样了。”你们也来试一试:“山下有人要了我” 2.师:“接下来,咱们再来听一下《黄河船夫曲》,仔细听哪些歌词是用了方言来演唱的?”
3.体验方言演唱,感受地区音乐魅力。播放方言版视频《黄河》(板书)
师:“听出来了吗?”这位同学说一说你听出了几个,谁还来补充一下。“好,同学们都的挺仔细,咱们现在就来试试说陕北话,唱陕北歌!为了方便,我把方言咬字的地方标上了拼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试试?”
师:“有些同学学的非常地道,下面,跟着老师的琴我们唱出来!”范唱 师:“用方言演唱感觉有什么不同?”“陕西味道更浓了!
4.南北方音乐对比
师:“用当地方言演唱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会突出歌曲的韵味,其实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民歌的,比如江苏的《茉莉花》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大家还记得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以南方的《茉莉花》为例,老师来唱两句,同学们对比聆听南北两地民歌,听完说说跟今天学的《黄河船夫曲》在音乐韵味或者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5.师:“南方民歌《茉莉花》婉转悠扬、细腻动人,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高亢明亮,苍劲有力。这些音乐感觉的不同都来自于不同的旋律。那么《黄河》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这样同学们,我把《黄河船夫去》的几个音高改一下,你们听听还有高亢、苍劲的感觉吗?”
(把2 5 改成 3)教师示范几句
学生尝试模仿 师:“我把歌曲中多次出现的2--5改成了2---3,音乐的感觉变了吗?生:“学生再次模仿感受”
师:“嗯!旋律变得婉转柔美,宛然像是一南方女子在唱歌。改这一个音就改变了陕北民歌最大的旋律特点----四度音程。(需要解释吗?)正是音与音之间这样的跨度,才生成了陕北民歌。6.旋律特点的影响因素(板书)
师:那么,“是什么因素是陕北民歌形成了高亢苍劲的旋律特点?同学们思考一下(板书)
生:环境特点,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师:“陕北位于黄河流域的腹部,以黄土高原、平原为主,地域宽广。陕西人质朴、奔放、粗犷,歌曲一般高亢嘹亮、节奏宽广自由,腔拉的较长。比如:人们通过吼几声号子,唱一首山歌,来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消除劳动带来的枯燥和疲惫。)7.提升拓展
那么,你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在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好像描绘了黄河岸边的船夫们在行船时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又好像看到船夫一问一答的对唱),这些都表达了气势壮观的黄河及船夫们那种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体现出中华儿女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再次演唱歌曲。
8.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棒!现在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下本节课的收获吧!” 学生:“学会了几句陕西方言;知道了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不同。”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陕北民歌,了解旋律重复的手法以及歌词一问一答的特点;知道陕北民歌高亢粗犷演唱风格以及2----5四度音程的运用;最后我们还欣赏了几首不同地方的民歌和民歌的几种分类,我觉得这节课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音乐给我们美的享受,课下同学们也因该多听多唱中国的歌曲尤其是民歌,让经典永流传!下课!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学习了《
》,同学们很棒,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强与弱,更加生动的表现了歌曲,自己的声音自己做主是意见挺酷的事情,音乐非常有趣,刚才我们做了各种体验,今后呢?希望同学们在音乐中多多尝试,我相信你们会找到音乐的乐趣。
第二篇: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
朗诵词: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歌词:
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咳哟!哈哈哈哈…… 人们看见了河岸,人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咳!划哟……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象征着人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人们向着黄河,唱出人们的赞歌。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人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人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2
黄河之水天上来
朗诵词:
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像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啊,黄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如今两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伸张着杀人的毒焰;于是饥饿和死亡,像黑热病一样,在黄河的两岸传染!啊,黄河!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遭受过多少灾难!自古以来,在黄河边上展开了无数血战,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啊,黄河!你记载着人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黄水谣
朗诵词:
是的,人们是黄河的儿女!人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人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合唱: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河边对口曲
朗诵词: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人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对唱、合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粱和小米。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凄?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这么说,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仇和恨,在心里,奔腾如同黄河水!黄河边,定主意,咱们一同打回去!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黄河怨
朗诵词:
朋友!人们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谁没有妻子儿女,谁愿意遭受敌人的蹂躏?有良心的中国人哪!你听听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女高音独唱:
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冤,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狂风啊,你不要
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人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怒吼吧,黄河
朗诵词:
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吧!合唱:
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啊!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重复: 受不了……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你听,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第三篇:黄河船夫曲教案
《黄河船夫曲》片段钢琴课教案
授课教师: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 课 题:《黄河船夫曲》片段 授课班级:11级学前教育8班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非连音弹奏方法
2、使学生准确弹奏各种音符的时值以及其所对应的休止符的时值
3、使学生准确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情绪,通过学习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非连音弹奏方法的掌握,能够熟练运用非连音的弹奏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双手配合弹奏此作品,掌握双手配合弹奏的技巧
3、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此作品,并能较有感情的表达该作品的的情感。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首作品,让学生明白要时常怀有一颗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不论生活、学习或者其他情况下,遇到困难,应该勇于乐观的
教师示范全曲
(一)节奏符号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这首乐曲,首先我们把这首曲子里面所出现的节奏符号全部找出来。
a、请学生将乐谱中所有的节奏符号找出来。全音符 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八分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b、教师边讲边示范。
全音符: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弹奏4拍; 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弹奏2拍;
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弹奏1拍;
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弹奏半拍;
附点二分音符:在二分音符后面附加一点,弹奏3拍。
(二)休止符号
这首乐曲中出现了新的一种符号,它是无声的音乐,不发音的符号。
a、请同学们找出乐曲中的休止符号
充满战斗的力量。像是船夫们的吆喝声,一领众和,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因此弹奏此曲是下键要有力,饱满。
(五)弹奏全曲 a、非连音弹奏的步骤
在弹奏这首乐曲之前,我们再学习和强调一下非连音弹奏的过程。
非连音奏法包含手臂“落下去”和“提起来”两个动作阶段: 第一动作阶段——“落”,手臂松弛自然,在离键面适当的高度,手臂彻底放松,让手迅速地“掉落”到所要弹的键盘上,弹出结实、饱满的声音。这时手指牢牢地站立在键盘上,手臂、手腕自然地垂落下去,手腕略低于手,保持好拱形的基本手型,掌关节不能塌陷,手指第一关节要稳固,支撑住从肩、臂传递下来的全部重量。除正在触键的指尖和指尖关节用力外,其余手指以及手掌、手腕、手臂、肩直至整个上半身都保持松弛状态,使肩和臂的总量畅通无阻地“凝聚”在指尖上。这种弹奏法就是所谓的“重量弹奏法”。
第二动作阶段——“提”肩、臂充分放松、通过肩、臂和腕把手提起来,提起的手指呈自然放松的弯曲状。“提”,既是前一个音弹奏完毕之后的间歇休息(呼吸),又为弹奏后一个音作准备。一落一提,构成一个连续动作,完成非连音奏法的全过程。
b、这首乐曲是双手配合弹奏的一首单旋律乐曲,弹奏是要注意左右手的衔接。首先我们在课桌上弹奏第一句(1-2小节),体会左右手的配合。全体同学在桌上试弹。
谱例:
第四篇:黄河船夫曲
课题:《黄河船夫曲》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
2、初步了解民歌及其特点,了解歌曲中重复的手法。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感受这首山西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逐步产生对西北各类音乐的喜爱之情。
2、积极与同学配合参加齐唱和欣赏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和模仿中初步感受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了解民歌的概念及特点。
3、通过准确学唱,力求用自己的歌声表达音乐的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
1、准确学唱《黄河船夫曲》并尝试表现陕西地区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2、了解并体会“重复”这种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陕西地区音乐风格及特点,准确演唱这首歌曲。
2、了解音乐创作中“重复”手法的运用,了解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
力求准确并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在学生参与活动中更好的表现歌曲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什么是民歌?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在口头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2、民歌的特点:
语言简明、形象生动等特点。
3、民歌的分类:
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1、号子----节奏鲜明,音调粗犷,与劳动紧密结合,即兴编词,一领众和。
2、山歌----节奏舒展自由,音调悠长高亢
3、小调----节奏规整,曲调流畅,细腻
二、播放视频资料,问学生该视频属于民歌中的那一类,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沂蒙山小调》 小调 山东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西
二、学习歌曲《黄河船夫曲》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
2、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在歌曲创作中,“重复”是发展旋律的重要手法。“重复”是指现有的音乐材料紧接再次出现。“重复”分为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本课歌曲中采用的多为完全重复,他可以加深人们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记忆和对音乐的印象。
3、学唱“重复”部分的旋律。
4、学唱最后一句的旋律。
5、初次完整演唱作品,发现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分析歌曲
1、分析作品内容、风格特点 作品内容:《黄河船夫曲》作为地道的陕西民歌,产生于黄河艄公的世代传唱之中。歌曲描绘了黄河岸边船夫们在行船时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表达了黄河岸边的水手们豪放、乐观的性格和平水行船时的舒畅心情。风格特点:
⑴旋律节奏:旋律有双四度跳进、节奏宽广自由、有腔长的特点。⑵曲式结构:单一部曲式,采用部分重复。
⑶演唱特点:声音高亢嘹亮,自由舒展,由地方方言发展而来,多有装饰音和下滑音。
2、欣赏民间歌手何占朋演唱的版本,模仿并体会其特点。
3、创设情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想象歌曲中所描绘的黄河边船夫们在行船时的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体会船夫们自由、舒畅的情绪,力求用歌声来表现这样的情景和情绪。
4、陕西民歌特点:粗犷、高亢、质朴
四、创编活动
分三组,第一组唱旋律,第二组喊,第三组拍手
五、知识拓展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的歌曲,接下来所听到的歌曲又分别是描写哪条河流的呢? 第一首《老人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第二首《长江之歌》-------中国的长江
第三首《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的伏尔加河
六、小结
教后记:
第五篇:说课稿黄河船夫曲
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
涞源二中
赵爱芳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李岚清总理曾经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它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主体地位,音乐课上学生能够自信的演唱歌曲,对于学生的快乐成长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些,我运用目标教学,设计《黄河船夫曲》的施教方案。1)说教材:
《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的第一乐章。作为一首劳动号子,这首民歌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对自己的深深自豪。
2)说教法:
通过聆听、学唱、分组、表演、交流等环节,达到亲身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我运用视唱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表演展示、小组合作、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能轻松愉悦地跟随老师的引领---听、唱、演到亲身体验感受陕北民歌的特点,为孩子们用自然豪放的演唱歌曲做铺垫。
3)说学法:
学生从聆听、思考、演唱、表演到体验歌曲情绪及特点,培养孩子主动参与意识、让孩子在愉悦的参与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歌特点,在这里我避开一句句教唱因为这是音乐歌唱课最忌讳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抓住这条主线给孩子们最愉悦的身心体会。在这里老师还自己加进范唱及表演,激发学生学歌热情,师生相互鼓励,以致达到最完美的教学境界。4)说教学设计:
一、走进西部:
听歌曲、答问题,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引路,视频《黄土高坡》了解西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西部的独特风貌,为下一步亲自感受歌曲韵味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学歌的热情,同时也为分析陕北民歌形成的原因做了铺垫。
二、西部放歌
(听赏歌曲--分析歌曲--学唱歌曲--表演)
设计理念:学生聆听后分析再到学唱最后到表演,谈谈自己听后体验后的亲身感受,深入体会船夫们互相对唱时的情景,更好的体会陕西民歌的特点,这也是歌曲的重点部分。在这里我运用视听法、对比法,讲解,创编等手法,师从音乐要素的方面进行引导、设问、学生整节课都在听中学,学中唱,唱中体会,演中体验。为亲自感受歌曲特点打下基础,以至于达到能用粗犷、豪放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三、采风归来(交流---讨论--展示)
通过学唱民歌谈谈课上收获及民歌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展示一下他们收集的西部民歌及代表性人物,可以试着唱几句。
[设计理念:西部民歌只是民歌中的一部分。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自豪,努力学习,弘扬民族精神.]
四、拓展延伸
学生观看图片,师小结
西部民歌是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音乐家冼星海说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这就要求我们同学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大胆走近它、采撷它!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您,这片多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