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二课时教案[定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二课时教案[定稿]



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二课时教案[定稿]

别伤着自己

【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健康、安全地生活”:使用玩具、设备和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学习目标】

1.结合故事讨论与家庭宠物进行活动时的方法,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讨论和交流,发现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情况,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药品进行自护。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求助成人,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评价活动方案】

1.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与家庭宠物安全活动时避免危险的方法。

2.借助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用科学的态度和认识看待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情况。

3.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并验证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处理方法及基本的医药常识,掌握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

4.以相互评价及随堂计学分方式评价学生参与群体讨论的情况,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具有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过程】

活动一 被咬伤真危险(评价目标1)

1.听故事:教师出示情境图,讲讲“我和小狗”故事。2.提问: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讨论:这个同学的做法对不对?想法对不对?错在哪? 3.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没有类似被身边的小动物弄伤的事情? 4.提问:我们怎样和家里的宠物进行安全的活动,避免危险呢? 5.小视频:了解各种家庭宠物的生活习性和卫生安全。http://www.feisuxs/Play/show/id/6610428?refer=sllduan 小结:小猫小狗等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喜爱它们,还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另外和它们在一起,我们要特别当心,保持距离,不伤害它们,确保自己安全。活动二 家中危险真不少(评价目标2)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提问:这些同学容易发生什么危险?(被仙人掌扎伤、翻护栏、爬窗户等)怎样避免这些危险? 2.还有哪些行为会伤着自己?最近自己是否发生了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小结:家中的危险可真不少。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学会避免这些危险。活动三 受伤了怎么办(评价目标3)思考:受伤了怎么办? 讨论:结合课本47页的烫伤图和割伤图,学生交流谈论,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样处理呢? 小结:安全小贴士一

(1)如果被开水烫伤,先用凉水冲洗伤口,给皮肤降温,减少疼痛;然后赶紧找家长帮忙,严重的话,及时去医院治疗。

(2)当我们遇到小的擦伤、划伤时,通常,有的特别小的伤口可以自己愈合;有的则需要我们先用清水清洁伤口,然后涂上碘酒或者贴上创可贴(也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手帕等)就可以了。(3)当我们扭伤时,虽然很疼,但不能揉,揉会造成出血。可以用冰袋冷敷,然后由家长带到医院检查是否骨折。

安全小贴士二:一旦被小狗小猫咬伤或抓伤,无论伤口是大还是小,一定要尽早告诉家长,先用肥皂水洗一下,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否则,一旦感染上狂犬病毒,就会有生命危险!活动四 我当自护小医生

1.过度: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会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处理,就会对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分组展示自带药品,并两两一组,互相介绍这些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示范:教师选出最常见的几种药品,向学生介绍其作用并演示其使用方法。4.小组活动:学生课上练习小伤口(如小的擦伤、划伤、流鼻血等)的处理方法。

小结:我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自护药品,并且学会了处理小伤口的办法,这样,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也能当好自护小医生,很好地保护自己了。但是比较严重的,就要找家长帮忙了。

活动五 我受伤,不隐瞒(评价目标4)

1.情境故事:放学后,小明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耍。他因逞能而摔伤了腿,疼痛不已。小明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摔伤的事。

2.提问:受伤后怎么办?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就隐瞒情况? 小结:当我们受伤时,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因为这样会使我们更安全。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还知道了许多医药常识,学会了处理伤口的办法。不过最重要的,我们要有家庭生活安全意识,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评价

家校联合,家长帮孩子记录“每日安全”记录表,并及时反馈给孩子。记录在家庭生活中哪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哪些方面的活动还存在安全隐患,对不正确的做法及时纠正

济南市北苑小学 刘姮

第二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案

别伤着自己

【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健康、安全地生活 :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了解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结合情境故事表演和生活经验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通过交流和讨论,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走走迷宫棋的小组活动,辨别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做法。

2.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明确即使是家庭生活也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情景故事表演引导学生明确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将要承受的痛苦和烦恼,形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3.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明确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明确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学习过程】

活动一 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评价目标1)

1.过渡: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2.打开课本44页、45页。我们一起走一走迷宫棋,他们的做法是否安全? 3.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

预设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她)是怎么做的?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容易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给他(她)提提建议,帮帮他(她)。教材内容提示:

(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什么味道呢?(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4)我的手洗干净了,插座能动吗?(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7)我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我想把碎玻璃捡起来。

4.你在迷宫棋当中学到了哪些避免危险的好办法?假如你也在家里遇到这些同学的事情,怎么做才安全呢? 5.我们为什么要向大人求助?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6.学生讨论,说说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面对大人专用的或自己不了解的物品时,…… 在家里做手工时,…… 使用家用电器时,…… 在家里玩游戏时,…… 使用高处的物品时,…… 不小心打碎东西时,……

7.家中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怎样做才安全呢? 8.在书中的留白处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样是否安全。活动二 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评价目标2)

1.同学们,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是不是因为不小心而受过伤呢?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交流。

3.教师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如果不小心,也会让自己发生危险的状况。活动三 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1.教师提供情境故事: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2.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不注意安全,发生危险的经历,小组内模拟表演自己在家受到的意外伤害,家人的心情与处理方式。

3.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经验,尝试总结自己伤着自己之后,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和烦恼。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少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給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所以,即使我们在家里进行各种活动时,也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遭遇伤害。活动四 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评价目标3)1.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 2.教师出示“家庭安全我知道”的童谣,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大人物品大人用,小孩好奇勿轻动。手湿不摸电开关,时刻小心电老虎。剪刀锋利不乱放,使用工具手指忙。玻璃制品轻拿放,万一碎了防割伤。不藏柜,易窒息;不登高,不摔伤。遇到问题会求助,家长帮忙最得当。

总结:我们都爱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但是在家里也藏着一些危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一些家庭生活安全隐患,知道了一些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在做一件事情之间先想一想:我这样做安全吗?养成安全生活的好习惯,防止自己受伤。

第三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别伤着自己》名师教案第1课时

《别伤着自己》名师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形成安全意识。2.能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各种生活意外图片、意外处理方法等。学生:收集遇到各种意外的解决办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

1.过渡: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2.打开课本44页、45页。我们一起走一走迷宫棋,他们的做法是否安全? 3.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预设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她)是怎么做的?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容易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给他(她)提提建议,帮帮他(她)。教材内容提示:

(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什么味道呢?(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4)我的手洗干净了,插座能动吗?(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7)我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我想把碎玻璃捡起来。

4.你在迷宫棋当中学到了哪些避免危险的好办法?假如你也在家里遇到这些同学的事情,怎么做才安全呢? 5.我们为什么要向大人求助?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1/3 6.学生讨论,说说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面对大人专用的或自己不了解的物品时,„„ 在家里做手工时,„„ 使用家用电器时,„„ 在家里玩游戏时,„„ 使用高处的物品时,„„ 不小心打碎东西时,„„

7.家中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怎样做才安全呢? 8.在书中的留白处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样是否安全。活动二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

1.同学们,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是不是因为不小心而受过伤呢?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交流。

3.教师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如果不小心,也会让自己发生危险的状况。

活动三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1.教师提供情境故事: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2.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不注意安全,发生危险的经历,小组内模拟表演自己在家受到的意外伤害,家人的心情与处理方式。

3.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经验,尝试总结自己伤着自己之后,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和烦恼。

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少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給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所以,即使我们在家里进行各种活动时,也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遭遇伤害。

活动四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

1.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 2.教师出示“家庭安全我知道”的童谣,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大人物品大人用,小孩好奇勿轻动。

2/3 手湿不摸电开关,时刻小心电老虎。剪刀锋利不乱放,使用工具手指忙。玻璃制品轻拿放,万一碎了防割伤。不藏柜,易窒息;不登高,不摔伤。遇到问题会求助,家长帮忙最得当。

总结:我们都爱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但是在家里也藏着一些危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一些家庭生活安全隐患,知道了一些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在做一件事情之间先想一想:我这样做安全吗?养成安全生活的好习惯,防止自己受伤。

3/3

第四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2016年秋季版)《别伤着自己》教案

《11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 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询问学生。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二、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1、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1)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2)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3)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3、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三、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

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四、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组内同学发现一种不安全情况,本组的大眼睛向外扩大一圈并变成实线。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五、开展活动四: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1、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2、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3、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4、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六、小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七、实践操作

1、提问,如果我们受伤后怎么办?展示受伤图。

2、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1)教师介绍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教师模拟演示药品使用方法。(3)介绍其作用并模拟。

3、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1)擦伤。(2)抓伤。(3)流鼻血。

八、讨论分析

1、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2、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九、读童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 -《11 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 部编版

《11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

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询问学生。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二、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1、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1)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2)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3)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3、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三、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

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四、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组内同学发现一种不安全情况,本组的大眼睛向外扩大一圈并变成实线。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五、开展活动四: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1、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2、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3、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4、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六、小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七、实践操作

1、提问,如果我们受伤后怎么办?展示受伤图。

2、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教师介绍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教师模拟演示药品使用方法。

(3)介绍其作用并模拟。

3、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抓伤。

(3)流鼻血。

八、讨论分析

1、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2、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九、读童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19400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