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第一篇: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第一章 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 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 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 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 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千声佛》本乐曲系佛教赞颂之音声,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要

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第三章 撮、劈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托和颤音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颤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撮、劈与颤音练习

1、掌握右手小撮

食指抹与拇指托同时向里向外弹弦称为小撮。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

2、大撮是一种八度和音的奏法。

3、劈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的一种指法。劈的指法与

劈连用。

4、颤音: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 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 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 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第二篇:古筝兴趣小组总结

《古筝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余 琦

为了不断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各种兴趣活动,有乐器、舞蹈、书画、棋类、武术、摄影等,而我,有幸担任古筝兴趣班的指导老师,感谢校领导的认可。本着学习的心态,学习古筝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校古筝初级班由一至二年级的18位学生组成,学校共配备了10台古筝以及谱架,专用教室。我班学生多且层次年龄小,由于购买设备,需等待时日,因此开学初,我先对学生进行了摸查,统一的上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介古筝构造,发源,让孩子对还没弹到的乐器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神秘感。经过一个月的等待,教学琴终于道理啊,在此,我总结一学期来开展社团活动的情况。

一、在知识技能方面

由于时间的限制,第一学期我制定的计划是:每个学生弹知道如何正确的绑戴义甲,良好的弹琴习惯,包括坐姿和礼仪。学会正确的摆放手型,固定和移动时,动作一致,练习单指的力度弹奏技巧,一是为了更好的稳固手型,二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这样的目标单靠每周一节兴趣课是没法完成的,所以,除了要求她们在家积极练习外,每周固定时间在琴房练琴,熟练手型。这样有压力,学生就有动力,多少巩固了古筝方面的一些技能。

二、兴趣培养方面

这是古筝培训班,学生是对古筝有兴趣才选报的。我作为一个古筝老师则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断收获着快乐,真正对古筝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通俗、形象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学习古筝的各种技巧的方法和要领,结合每种技巧的训练,我又找了适合学生情趣的练习曲和乐曲,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练琴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健康美好生活的性情。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因为是学校的古筝兴趣组,在练琴上孩子有时候不够积极。没有家长的监督,一二年级的孩子很难保持恒久的自觉性,在下一学期的时候,会做出改进,让学生能跟学生一起学,一起成长。

2、学生的程度差异太大,我们中有18位同学,学生接受能力有快有慢,慢的同学由于课上多提点,以至于跟其他同学的学习滞后,好的孩子跟差的孩子有些渐行渐远。

3、学生因为学业负担,练习不够勤,有些同学主动练习的积极性也明显不足。所以对老师所教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理想。

学校的古筝队我还是一如既往、努力的做好,没有什么太过于高的要求,只是想让孩子们都能认识古筝、喜欢古筝、学习古筝。

第三篇:古筝兴趣小组总结

2013-2014第二学期古筝兴趣小组总结

本学期我有幸被安排为古筝兴趣班的老师,时间安排在每周二课外活动时间。我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指导思想,明确古筝教育发展的目标,全面贯彻新的教育观念,主动适应时期的儿童古筝教学发展的新纲要。平时也进行古筝的进修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继续探讨适应少儿学习古筝的教学方法,提高儿童学习古筝的兴趣。今在此,我总结以下这个学期我兴趣小组的工作情况。

成立初,对学生进行了摸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高中低水平,按实际水平定下每个水平掌握的知识内容。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集体教学,低水平的儿童进行个别辅导教学。并在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组。考虑到学生在这个学期才刚刚接触古筝,为了让他们对古筝产生兴趣,所以我会让他们常欣赏一些古筝的名曲,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来激发他们对古筝的兴趣,有时我还亲自演奏给他们听,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古筝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以知识技能和乐理两个方面为突破点。

1、在知识技能方面: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有了了解,弹琴姿势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开学初,重点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初学学生对乐曲的节奏掌握的不够准确,弹乐曲时,常常出现节奏不稳定,进步不够明显,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学习一首乐曲前,用多种形式让他们感受乐曲的节奏,如:跟着老师读的儿歌或音乐打拍子,让他们接触一些敲击乐器,边听老师的节奏,边用自己手上的乐器拍打节奏。在一些简单的乐曲中,编写一些有趣的儿歌,让他们通过朗诵儿歌来掌握乐曲的节奏,提高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节奏感明显增强了,根据他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把其中学习的比较好,掌握技术比较好的一系列学生抽出来参加艺术节的准备表演工作。

2、在乐理知识方面:

经过短短的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再节奏和基本乐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一些简单的曲子,他们基本能做到曲谱到手可以大致的弹出,并且识谱能力明显有了提高,对于音乐当中一些常见的记号都能认识和掌握,并能在曲子中进行实践。

3、学生的表演欲望

这一批训练的古筝队员,大多是参加了市艺术节的合奏,为了使学生的表演更加熟练和自如,我安排他们参加了校六一的儿童展演,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也很有表演的欲望,同时,在参赛前夕,我安排了部分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学生表演,在自己的爸爸妈妈面前演奏古筝,家长和学生也都是非常开心自豪。在这次艺术节上,学生虽然没有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但我们大家都已经感到非常安慰,因为在短短的几个月的学习当中,学生能胜任古筝这一大家陌生又熟悉的乐器,并能勇敢的站到市艺术节的台上和很多学龄比较长的学生进行比赛,我们已经感到很满足和欣慰了。

学校的古筝兴趣小组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下去,没有什么太过于高的要求,只是想让孩子们在能学到真正的艺术。

第四篇:小学生校文化宫古筝教案[范文模版]

第一章 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 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 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 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 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千声佛》本乐曲系佛教赞颂之音声,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要

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第三章 撮、劈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托和颤音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颤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撮、劈与颤音练习

1、掌握右手小撮

食指抹与拇指托同时向里向外弹弦称为小撮。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

2、大撮是一种八度和音的奏法。

3、劈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的一种指法。劈的指法与

劈连用。

4、颤音: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 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 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 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秋芙蓉》又名《一点金》,乐曲清丽、优美,流畅,是潮州地 区广为流传之汉乐小曲。

《小鸟朝凤》此曲为流行于河南遂平地区之板头曲,曲调流畅、风趣。与流传于南阳地区的《小飞舞》、泌阳地区的《百鸟辞凤》,同出一辙而各有妙处也。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在弹奏小撮与大撮时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在弹劈时注意力度的均匀。第四章 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撮、劈与颤音练习的情况。

3、提问:撮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1、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在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里要着重练习勾与托的相互 配合及托劈的连用。

(二)、乐曲简介

《天下同》此曲为山东鱼台琴书说唱家张鹤鸣先生用于表演书的奏前曲,用“大兴小附,重发轻随”之法,表现出浓郁的山东民间音乐的风格韵味。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在练习托与勾综合练习相互配合时,一定要注意运指的

主次轻重,在练习托与抹综合练习相互配合时,更要做到大、食 两指用力的均匀,避免产生一强一弱的音响效果。在弹劈时注意 力度的均匀。第五章 上滑音与重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的情况。

3、提问: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要注意那些问题?

二、讲授新内容

(一)、上滑音与重颤音练习

1、滑音在筝的演奏中极为重要,它以韵朴声的特点使音乐更加 委婉柔美,是传统筝曲中区别风格流派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2、上滑音是先弹后按,下滑音是先按后弹。

左手先按出被按音的上滑音高,待右手弹出音后,左手再把 弦松至原弦音。

(二)、乐曲简介

《旱天雷》这是严老烈根据古曲《三宝佛》中第二段《三级浪》 改编而成的广东音乐,通过改编者对旋律运用加花、润饰并以快 速度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原来《三级浪》的面貌,使曲调爽朗、活泼,表现出乐观向上的情绪。

三、作业布置

课本第练习

四、小结

在弹奏上滑音的时候要两手有先后,不要一起走,上滑 音的音高要足够,上滑的时值要足够。第六章 4与7的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上滑音与重颤音练习的情况。

3、提问:在弹奏上滑音要注意那些问题?

二、讲授新内容

(一)、4与7的练习

1、古筝属于五声音阶的乐器,在它的21条弦中没有4与

7两音的弦位。当乐曲中出现4或7音时,只能依靠左手 在筝码左侧的弦段上用力按压3弦或6弦使其增加张力而 获得。具体4音的奏法是先在距离筝码左侧约20厘米处 用力按压3音弦,然后用右手弹奏这根弦,即可奏出4音 来。同样,在演奏7音时,先用左手在筝码左侧按压6音 弦,然后用右手在6音弦位上弹奏即可。4与7音在筝谱 上必需标出任何左手按弦的符号,因为按弦奏出这两个音 是当然的事。

2、在弹奏4与7两音时须着重注意两点:

A、先用左手按弦,后用右手弹奏。4与7两音的弹奏方法与 上滑音有明显的区别:上滑音是右手先弹奏,左手后按弦,10 使音徐徐上滑;而4与7两音的弹奏法是左手先按弦,右手后弹奏。并且左手按弦动作的速度也有不同,前者动作比较徐缓,后者动作往往比较急速。所以在弹奏4、7两音时,一定要避免与上滑音混同起来。

B、弹奏4与7两音时左手使用的力量是不相等的。因为按3音弦变4音是小二度的变化,使用的力量要小,而按6音弦变7音是大二度的变化,使用的力量就大些。初学弹筝时,4、7两音难以弹准,难就难在用力的大小不易掌握,弹奏出来的声音有时偏高有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听觉迅速识别音准予以调整。但只要多用心练习,困难会很快被克服的。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在弹“4与7”音时,先用左手按弦,后用右手弹奏。弹奏4与7两音时左手使用的力量是不相等的,因为按3音弦变4音是小二度的变化,使用的力量要小,而按6音弦变7音是大二度的变化,使用的力量就大些。第七章 连托与连抹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4与7练习的情况。

3、提问:在弹奏4与7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二、讲授新内容

(一)、连托与连抹练习

1、食指向里弹弦成为抹,指法符号为、;注意食指与拇指不要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指甲相互碰撞。

2、学习新的指法“连托”

*手型正确,能看谱弹出后十六的节奏型。*分清拇指连弹和拇指连托的指法区别;*拇指连弹要拇指第一关节往手心方向勾分别托出几个音

*连托的特点:音是连续的,音是往上行的.3、练习连托.[手型准确、节奏准确。]

4、连贯的弹奏全曲.(二)、乐曲简介

《在北京的金山上》这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筝曲,曲调优美。富于歌唱性。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在弹奏时要注意各个音的时值要均匀,不可忽长忽短,否则听起来会感到不够流畅、自如。在弹奏时要注意各个音的力度要相等,不可有轻有重,否则会使人感到声音不连贯。

第八章 花指与划奏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连托与连抹练习的情况。

3、提问:在弹奏连托与连抹时要注意那些弹奏技巧?

二、讲授新内容

(一)、花指与划奏练习

1、花指:花指的符号为“*”,掌握花指由拇指中,快速连托两 音以上的奏法称为“花指”。乐曲中花指通常被用与演奏装饰音 或经过音,所以要求音色音响以自然、流畅为主,不要给弦过大 的压力。

2、划奏:有上行划奏与下行划奏两种,上行划奏既从低音到 高音用食指迅速连抹若干弦,下行划奏既从高音到低音用大拇指 速连托若干弦。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在演奏花指时,大拇指托弦时要略轻些,以便突出主要音,否则 就会喧宾夺主,颠倒了主次,尤其是作为装饰音的“花”,更应 把握分寸,往往可以轻带而过。

第九章 固定按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花指与划奏练习的情况。

3、提问:在弹奏花指与划奏时要注意那些弹奏技巧?

二、讲授新内容

(一)、固定按音练习

“固定按音”可简称为“按音”。“固定按音”是与上滑音、下滑 音等相对而言的,它们都要依靠左手在筝码左侧的弦段上用力按 弦方能产生,实际上均属变音。所不同的是:当上、下滑音在右 手弹弦前用左手按弦时,需使所产生的音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游 移变化;而固定按音则是左手按弦至一定程度后就停止不动,以 使音高固定不变。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按音与前面的“4与7”相两音完全相同,当右手弹弦之前左14 手必须先按弦,按弦的动作要迅速,果断,弹奏出来的音务必求稳定,不可像滑音那样游移变化。

第十章 摇指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掌握固定按音练习的情况。

3、提问:在弹奏固定按音时要注意那些弹奏技巧?

二、讲授新内容

(一)、摇指练习

摇指:拇指中、快速连续托劈称为摇指,摇指的只要目的是把点变成线,即把一个个均匀的点按相等的音值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线。因此,均匀、统一是指摇指的第一要素,点的疏密次之。如果把手心对着自己,摇指时手腕的动作犹如平常扇扇子,注意不要上下跳动。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使用“悬腕摇”奏法时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大指与食指应掐紧大指义甲根部,触弦要求甲面与弦呈较

垂直角度,要把臂的重量集中于触弦点上,不可将手“浮”起来。

2、手掌中间成圆形、半握拳状态,各指掌关节不可塌陷,除大、食两指外,其余三指应自然向内弯曲,也不可捏成拳或绷直上翘。

3、腕部稍下垂与小臂成抛物线形状。运用腕关节来带动手指是悬腕的关键,因此腕部必须充分放松,不可僵硬,在它摇动时,要将臂重、掌力通过手指输送到触弦点。但在使用“肘动摇”奏法时,腕部应相对保持稳定,肘部运动是摇奏的关键。

4、当托劈指法连续反复进行时,应使托和劈的力度均匀,决不

可有强弱之分,否则就会出现摇指的频率,音量失去平衡的问题。

第五篇:古筝教案

第一章 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 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

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 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三、作业布置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

第三章 撮、劈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托和颤音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颤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撮、劈与颤音练习

1、掌握右手小撮

食指抹与拇指托同时向里向外弹弦称为小撮。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

2、大撮是一种八度和音的奏法。

3、劈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的一种指法。劈的指法与 劈连用。

4、颤音: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秋芙蓉》又名《一点金》,乐曲清丽、优美,流畅,是潮州地区广为流传之汉乐小曲。

《小鸟朝凤》此曲为流行于河南遂平地区之板头曲,曲调流畅、风趣。与流传于南阳地区的《小飞舞》、泌阳地区的《百鸟辞凤》,同出一辙而各有妙处也。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在弹奏小撮与大撮时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在弹劈时注意力度的均匀。

第四章 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撮、劈与颤音练习的情况。

3、提问:撮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1、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在掌握托、劈、勾、抹综合练习里要着重练习勾与托的相互配合及托劈的连用。

(二)、乐曲简介

《天下同》此曲为山东鱼台琴书说唱家张鹤鸣先生用于表演书的奏前曲,用“大兴小附,重发轻随”之法,表现出浓郁的山东民间音乐的风格韵味。

三、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在练习托与勾综合练习相互配合时,一定要注意运指的 主次轻重,在练习托与抹综合练习相互配合时,更要做到两指用力的均匀,避免产生一强一弱的音响效果。在弹劈时注意力度的均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21835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