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美术跳舞的小人
大班美术:跳舞的小人
活动目标:
1、感受跳舞的人动作的优美,对人物动态创作感兴趣。
2、巩固色彩搭配的技能,提高幼儿观察、表现人物动作的能力。
3、尝试运用蝴蝶结合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各种舞蹈的人。活动准备:蝴蝶结、双面胶、各色卡纸。活动过程:
一、观看、分析照片,感受舞蹈演员的动作美,萌发创作的欲望。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很美的照片,请你们欣赏一下。照片中得人在干什么?美吗?美在哪里?
2、你们喜欢跳舞吗?你们能不能摆出其它好看的舞蹈动作呢?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请小朋友一起跳舞,当音乐停下来的时候,请你们摆好动作,保持不动,比比谁的动作最有创意,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哦!
3、优美的动作和舞姿除了可以用照片拍下来,还可以画下来。今天就来做一做,画一画跳舞的小人。
二、教师出示示范画----《跳舞的人》。
1、师:这幅画漂亮吗?小人的衣服是用什么东西做的?蝴蝶结怎么摆能变出身体直立的人?当人的身体变得弯曲时,蝴蝶结该如何摆放?
2、添加小人的其他身体部位。
这幅画得小人做怎样的动作?请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你的跳舞小人可能在做怎样的动作?然后在蝴蝶结的上面添画出小人的头、手和脚的动作,注意尽量画得不一样。
3、添加背景。小朋友,想一想,你的小人可能在哪里跳舞?舞台上会有些什么?除了绚丽的舞台上表演,还可以在那里跳舞?
三、幼儿操作:
1、你们愿意创意一下自己的跳舞小人吗?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的小人身体的姿势最美、动作最有创意、2、教师巡回指导。
四、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2013年12月3日
第二篇:跳舞的小人
中
(二)班艺术活动《跳舞的小人》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并通过不同的姿态表现人的活动。2.体验画动态人物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及难点
学习画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并通过不同的姿态表现人的活动
三、活动准备
1.场景,幼儿熟悉的舞蹈音乐 2.水彩颜料、水彩笔、纸等,人手一份 3.各种跳舞小人的示范画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舞蹈 1.让幼儿完整听一遍音乐
“你听到什么?”“感觉怎样?” 2.幼儿跳舞
“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刚才你做了什么动作?”“来跳给小朋友看看。”“他做这个动作时,手是怎样放?脚是怎样做?身体又是怎样?“” 讨论“小朋友觉得还有什么动作更好看?”“谁来跳?”
(二)出示跳舞的小人的示范图 1.“纸上画得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跳舞的小人”)2.“第一个小人做的是什么动作”
“它头的姿势怎样?” “手在身体的什么地方?” “脚是怎么放的?”
3.“第二个小人做的是什么动作?”
“它头的姿势怎样?” “手在身体的什么地方?” “脚是怎么放的?”
小结:我们人的关节是会动的,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动作。
(三)画跳舞的小人
1.“小朋友平时很喜欢跳舞,现在请小朋友想一个你们最喜欢的舞蹈动作,把它画下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画的舞蹈动作最美?” 2.幼儿作画。教师根据幼儿情况个别指导。
“先想好自己要画什么姿势?也可先做做动作,然后再动笔画。”“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小朋友可大胆地做出不同动作,然后把它画下来,每人画一到两个跳舞的小人就可以了。”
“要给跳舞的人穿上漂亮的衣服,还可为他加上一些道具,例如花啊,彩带啊,铃鼓什么的。使舞蹈更加好看。”
(四)作品展示。
1.幼儿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体验。2.“请小人来说说最喜欢哪个舞蹈动作?”
(五)听音乐,跳舞出活动室。
第三篇:大班美术:哈哈小人
大班美术:哈哈小人
大班美术:哈哈小人
【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作品展板一块。
2.黄、绿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红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来,孩子们,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亲切)
师:听说啊,我们小朋友画画特别棒,那你们最擅长画什么?
幼:我最擅长画兔子(哦,你擅长画动物),我最擅长画„„
师:啊呀,你们真的很厉害呀,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样样都行,真不愧是大班小朋友!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啊我想请你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会画吧,那什么叫“顶天立地”?(头顶天,脚踩地)幼:就是要画得大。(对,画得大就是头要顶着天,脚呢?要踩着地)
点击课件:
师:瞧,我也画了个小人,这算不算“顶天立地”?那怎样才是顶天立地?(对,要头顶天,脚踩地)这下顶天立地了吧!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想不想画?好,那现在选一张绿色的纸,赶紧开始吧!要快哦,有时间限定的哦!
(指导语:头顶天了没有,脚呢?抓紧时间,倒计时咯,还有10秒,10、9、„„1,时间到。)
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好了吗?举起来看看,顶天立地了没有,嗯,都顶天立地了,真棒!好,把纸放到绿色的筐里,瞧,我这儿有张黄色的纸,跟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来,看看(手比划折线处)幼:折过了。对,那现在就请你们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行不行?有点难度的哦,不要受折线的影响,你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顶天立地,开始吧!
指导语:顶天立地了没有,别受折线的影响哦,抓紧时间,最后5秒倒计时,5、4、3、2、1,时间到。把笔放好。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师:情况1:好,现在我们把画在折线上的小人打开来,看看有什么奇妙的变化?我说123,我们一起打开,好吗?(教师准备一张断开的小人)啊呀,小人怎么啦?(断开了)哪里断开了?(脚、头、脸„„)哦,原来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打开来,画就断开了,真有趣。
情况2:你们笑得那么开心,干嘛啊,好笑的事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来说,(小人断开了)真的啊,你呢,你的断开了吗?都断开啦?哪里断开了?(脚、头„„)哦,原来把小人画在折线上,打开来,画就断开了,真有趣。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师:好,赶快,我们把断开的小人连起来,怎么连?(„„)要不你们先试试,好,开始!情况1:都连好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小人,打开,连起来了吗?啊呀,身体变得那么长,你是怎么连的呀,他是怎么连的呀,我们来听听他说,哦,就是把折线断开的地方上下连起来就好了。
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小人,打开,连起来了吗?(没有)哪里有问题,应该怎么连?
对,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连起来。看,我有个小人也断开了,谁来帮帮我,把它连起来。(请幼儿操作电脑)
情况2:全部连对。都连好了吗?举起来看看,噢哟,一次性连接成功,真棒!
我这有个断开的小人,用你们的办法,怎么连?(请幼儿操作电脑)
情况3:你为什么这样连?哦,现在你知道正确的连法了吧!(这个小人哪里有问题?这些地方需要画吗?)只要把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连起来就行了,明白了吧!就像我这个小人,怎么连?
师:诶,像这样断开的小人,怎么连?好,你们说,我来连哦,还有哪里要连,对,所有断开的地方都有连起来。啊呀,头变大了,嘴巴变长了,身体变宽了,有趣吧!
想想,我们有没有遇到变形的,有趣的事?(照哈哈镜)对呀,我们往哈哈镜前面一站,我们的身体就变形了,让我们看了哈哈大笑。哈哈镜是通过镜面的凹凸,产生了变形的效果,今天我们在折过的纸上画一画,连一连,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效果呢。那像这样有哈哈镜效果的小人,我们可以叫它„哈哈小人。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那如果我想让我的哈哈小人腿变形,该怎么画?腿画在折线上,哈哈,腿变得那么长,真有趣,真好玩!那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发,(头发应该画在哪里?)
幼儿说的课件中有,好,我们一起来试试,要把××画在折线上,打开,变形了吗?有趣吧!
师:只要你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想不想画啦,那我们再来画一画,连一连,画个与众不同的哈哈小人,怎么样?
指导语:顶天立地了没有,变形的地方画在折线上,上下连,左右连。
师:好,都画好了吗?先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哈哈小人放到我们的哈哈影集里。小结: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哈哈,这么多的哈哈小人,你觉得哪张最有创意,真有趣!
师小结:除了给小人变形,你们刚才说到的动物啊、植物啊、水果等等能变吗?当然也能啦。(播放课件)我这儿就有好多,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哈哈动物”,这是“哈哈建筑物”,还有“哈哈交通工具”呢,好玩吧!等下回去再试试画画其他的东西,让它们也来变一变,好吗?
第四篇:大班美术——跳舞的人
大班美术活动——跳舞的人
--李星慧
一、活动思路: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爱跳舞而且有优美的舞姿,我们怎么样能把自己优美的舞姿留下来了?今天尝试用另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舞蹈的美。本次活动我将引导孩子.尝试用简笔画来表现舞蹈者的各种动态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舞蹈者的动态、服饰和表情,感受其舞蹈时的愉悦和动作的柔美。2.提高有意观察和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的能力。3.尝试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的各种动态。
三、活动准备:
1.经典舞蹈VCD等欣赏材料 2.笔、纸等绘画材料 3.教学挂图:《跳舞的人》
四、活动流程: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你喜欢跳舞吗?什么时候会跳舞?跳舞时的心情怎样?
2.观看儿童舞蹈VCD,观察跳舞人的姿态、表情和服装。教师:他们在做什么?跳舞时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个跳舞的动作给大家看看? 教师: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跳舞时穿的衣服和平时穿的一样吗?可以怎么画?跳舞时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好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3.幼儿进行创作,教师有引导。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的各种动态。
4、幼儿作画,老师指导:(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表现各种漂亮的动作,有趣的姿势,还可以两人合作,互作模特。(2)、注意卫生,不弄脏画纸,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5、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从人物动态、背景色方面观察讲述)
6、让幼儿做出画中的动作,跟随音乐进行律动,结束活动。
第五篇:大班美术哈哈小人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
2、乐意探索,感受活动的趣味。
【活动准备】
5张桌子、幼儿20名、盒子5个、记号笔20支、黑板两块、红、黄、蓝、绿色彩纸各20张、完整范例。
【活动过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人物造型。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朋友,他听说大三班的小朋友本领很大的,所以要考考你们。你们听好他的要求,就能和他一起做有趣的游戏。
2、题一:请你为他照张相,(出示图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造型。
3、幼儿在画纸上表现小朋友造型。注意人物的“顶天立地”
(1)请幼儿找出盘子中最大的纸(粉色纸),把观察到的小朋友画在这张纸上。
(2)教师边交代边取走图片,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留意幼儿观察后所画出的人物造型,等幼儿画好后,取出图片让幼儿对照。
二、观察讨论,发现人物造型的变化和折纸的关系。
1、题二:再为我照张像。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小朋友”的造型。
(1)师:请你在盘子中找出黄色的纸、再次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样纸上,但有一个要求:不准打开这张纸。注意人物的顶天立地。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教师观察幼儿表现是否比第一次更仔细。
2、题三:请你们打开折纸看一看。
师:你画的小朋友怎么了?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
3、题四: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
4、当幼儿想到用线连接的时候,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5、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画完。
6、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墙上。
7、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朋友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8、小朋友教了我们一个照哈哈镜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照照哈哈镜呢?
(1)师:你想把自己的哪部分变长呢?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最与众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出示完整范例:老师的作品上为什么两个地方都变长了?
3、盘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去折一折再试一试还会有些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