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笛兴趣班教案
青山新华希望小学(少年宫)竹笛兴趣班教案
笛子演奏的基本知识
一、实训目标:
1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演奏方试:站姿演奏和坐姿演奏,了解笛子演奏的基本口型,及呼吸方法及持笛姿势。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笛子发音原理,让学生能够吹响笛子,也是学习笛子演奏的第一步。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笛子吹奏技巧,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基础。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
1对笛子演奏姿势的掌握做到:动作规范,身体自然谐调。
2笛子演奏的口型:微笑形,及包含“风门,口风,口劲”三方面要素。3笛子演奏的持笛方法及手形。
三、实训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这是笛子演奏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对学生今后提高笛子演奏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作出总结,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视完成情况,决定下一新课的开始]
五、实训内容
1笛子演奏基本姿势:演奏姿势为两种,立姿头要直胸要挺,肩要平,双眼平视,两肘
自然下垂,两脚分开成八字型,一脚稍前,双臂自然张开。2坐姿的上身与站姿相同,不要架腿身体要有重心感。3持笛方法:方向左右均可,指肚按孔,手指要自然弯曲,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
按笛孔,大小拇指自然贴放在笛身,持笛方法因人而异,总之原则上以自然,灵活,舒服,松弛为标准。
4风门是吹笛子时上下唇肌中央椭圆形气流经过的空隙,它的大小是随着吹奏高低音时
速度而变化的,风门的形状句口形的主要因素。5口风,为气流得速度,它的缓急影响着高低音。
6口劲上下嘴唇的用力大小,吹奏低音口劲松,高音则较紧。因此掌握好风门、口风、口劲之间的关系是吹好笛子的关键。
六、课堂小结:
学习笛子首先必须了解笛子,切误盲目乱吹,要有系统的练习和科学的方法。对笛子 的演奏基本知识了解才能更好的学好笛子
七、应用与实践:
课后熟记老师所讲内容,认真练习。做到发音准确,音色饱满,无杂音,沙音。
笛子演奏的呼吸和气息
一、实训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气息,知道气息在笛子演奏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通过讲解呼吸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节奏及自己的感悟。3笛子的气息和呼吸方法是笛子演奏最难掌握和学习的,也是最抽象最难理解的,学生必须以练习气息为重点。
二、实训难点与重点:
1笛子演奏的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吹好笛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方法不对会影响身
体健康,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可以吹好笛子,还对身体有益。
2在练习时学生容易出现身体紧张,脖子僵硬,发音不稳,容易疲劳。应该随时发现问
题,作到早发现早改正。在教学中学生不容易里解胸试呼吸法,腹试呼吸法和胸腹试呼吸法
三、实训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演奏好笛子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对学生今后提高笛子演奏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作出总结,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五、实训内容: 演奏笛子的呼吸方法是指吹奏过程中气息的运用。正确运用呼吸方法对吹好笛子来说是
相当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吹好笛子外,还能锻
炼吹奏者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肠胃的蠕动,总之,对身体有益。胸试呼吸法:它是靠扩张胸腔来运动的一种方法,吸气量受到限制,缺乏弹性,不易控制,极易使人感到紧张和疲劳。
腹试呼吸法:又称“丹田试呼吸法,它依靠横膈膜和胸廓下腹肌的运动来完成,吸气量较大,但运动量过大,容易使人疲劳。
胸腹试呼吸法:它是胸试呼吸法和腹试呼吸法自然结合而成,即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但气
要归丹田,呼气时要意守丹田自然提气。气息的练习:初学者要先找到深呼吸的感觉让自己感受到气慢慢地吸入腰部,双肩不可上下动,身体不能有一丝紧张感,呼吸自如,气息才悠长。
六、课堂小结:
学生必须明白所讲的三种呼吸方法,体会胸腹试呼吸法的要领,在笛子吹奏中注重呼
吸的速度,气速尽可能的慢一些。
七、应用与实践:认真练习笛子的呼吸,作到声音的平稳,身体技能的协调。全身心的放松。
音头与长音的练习
一、实训目标
1通过学习音头与长音,让学生知道学好笛子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能力,提高笛子音色,锻炼口风的控制能力,锻炼学生的肺活量。
3长音与音头是每天的必修课,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吹好每一个音。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
1在练习长音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听辩出好的声音是关键,音头“T” 的清晰,饱满,而富有弹性。
2练习长音时怎样保持平稳,结实,响亮,无杂音和沙音。
解决办法:1在练习音头与长音时认真听老师讲解师范,牢记好的音头音。在练习中始终要以老师的演奏为目标。
2在吹练习中用力过猛容易出现头晕现象时要及时休息。3出现杂音时及时调整口型,口风,角度,找出最震动的声音。
三、实训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此练习是需要长期学习的,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点,实践指导。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五、实训内容:
1音头:是靠气流冲击舌头而发出的音,也称“单吐音”用“T”来表示。2练习方法:舌头应自然放在下牙龈,然后用气流冲击舌头发出“吐”即可,练习时注意吸气到位,喉部不可僵硬,保证正确的吹笛口型,同时注意风门及口劲与气流速度的协调性。
3长音:是音头的延伸,吹好音头保持气流不变就是长音,4练习方法:吹奏长音时不要把气完全吹光,要留二分余气,吸气时要慢一些,好象闻新癣空气一样,漫漫吸入腹部。
六、课堂小节:
1建议先练习音头在练习长音,练习时速度尽可能的放慢些。2注意演奏姿势,口型,角度,嘴劲及手形。
3学习音头与长音是比较枯燥的,同学们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习,切勿急噪。
七应用与实践:
1认真练习笛子教材中音头与长音练习曲1—7 2按照老师要求的,认真吹好每一个音色,能够熟练的吹出。八.、开始练习乐曲《小星星》
第二篇:竹笛教案
学习内容:初识竹笛 笛子的构造(一个课时)
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 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
膜孔 :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
笛膜 :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按音孔 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前出音孔: 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后出音孔 :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学习内容:贴笛膜(一个课时)中国的竹笛在外国被称为“东方魔笛”它的魔力就蕴含在那块小小的笛膜上。正是因为有了笛膜,竹笛的声音悠扬清越,有若山涧泉水风穿竹林令人陶醉。笛膜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学会贴笛膜是每个笛手的基本技能。至于怎么贴好笛膜有很多大师研究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这里提供一种方法仅供参考熟能生巧多试几次就会领悟 到其中的窍门了其实贴笛膜的标准只有一个自己觉得好听就行。笛膜选好后要进行细致的粘贴工作。在粘贴之前先用刀将笛膜断成长方形小块然后逆笛膜原条纹状用双手向两边拉至笛膜出现与原笛膜条纹方向成为垂直状的条纹便可粘贴。粘贴可用阿胶、桃胶、白芨等先沾湿胶体轻涂抹于膜孔四周。然后左手握住笛
身右手持膜按正确方向贴向膜孔。当笛膜接触膜孔后先用左手拇指将笛膜沿笛身的一侧边压牢再用右手将膜拉出细纹后用右手拇指指肚将膜的另一侧压牢、抹平。逐步贴好后用两手大拇指肚轻轻按住膜孔两边的笛膜同时向笛身两侧轻抹。注意调整笛膜的松紧度
过紧则音色发木、不亮过松音色发哑、发沙高音吹不上去。所以要趁胶水未干之前边
试吹边调整。如果发现笛膜已经过紧可以在膜孔边稍微沾水后用食指指肚肚轻轻按压笛膜来逐步调整。学习内容:吹响笛子(两个课时)
只要能吹响“笔套“这个简单的小玩意儿你就已有足够的天份来学笛子了现在请先相信自己配合以下说明及方法要领吹笛是用口将气息吹进笛子的吹孔而发出的声音。吹响它的要领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手握笛头手握笛尾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吹响笛子是学笛的第一道门槛只要你准确地吹响第一个音那离吹奏出乐曲的距离就不远了。拿笔筒来练发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用笛子笛头的那一端也可以。对于初学者要吹响笛子有很多偶然因素多尝试调整一下口形。当某次吹响时就记住这时的感觉下次
再这么吹就行了。有时吹响了但过一会儿又吹不响这是正常现象练几次当你习惯
了正确的口形到时想不吹响都难。很多人在刚练笛子的时候会觉得头晕这是呼吸太快身
体不适应造成的一般练三四天后就不会头晕了。多练笛子能增大肺活量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学习内容:气 练 法(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1.弘扬民族音乐,弘扬民族乐器,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2.初步认识学习气的运用。教学过程:
第一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两侧口鼻同时缓慢吸气。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至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尽量使横隔膜向下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静止2秒钟后再缓慢地吐气。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恢复到原位。气要吐尽口内发出“嘘嘘”声到不能再发出“嘘”声为止以检验自己的确是把气吐尽了吸与吐往返为一次做16 次
第二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口鼻同时缓慢 吸气逐渐使横隔膜下压。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到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手心向正前两臂猛地向前伸直与此同时运用腹部的收缩机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气猛地喷出要有爆发力,气流越急越好最好将气一下喷完。重复16 次。
第三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臂向左右斜做扩胸动作然后微张嘴 以最快速度猛地吸进大量的气越多越好。再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与此同时缓慢地吐气直至吐尽为止。重复16 次。
上述徒手练习是大运动量的运气吞吐量已达极点久而持之就能增大 本身的肺活量增强横隔膜及腹部机能的弹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气再加上运气的技术,气就显得更长在演奏时就可运用自如了。
学习内容:指练法(一个课时)
学习目标:练习手的灵活度,能更好的运用竹笛技术。教学过程:
第一节:两手心相对合上手指伸直然后把双手夹在两大腿之对搓擦掌做32 次。第二节:保持自然手形使腕部放松地旋轮正、反各8次做16次左右 手分别进行练习。接着右手掌心摩擦左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然后变换 用左手掌心摩擦右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如此双手交换各做4次。最后左右手握拳再猛地把十指突然伸张如此连续重复16 次(注意腕部的放松)。
第三节:扳指动作将手掌伸开每个手指转换地往手背方向扳压再往左 右两面扳压然后手指放松恢复原状。接着将每个手指转换地进行甩摔 要绝对地放松被甩手指犹如关节骨已断仅仅皮连着似的如十个手指都能甩动则更好。每个手指甩动32 次。
教学总结:手指是笛子演奏旋律及各种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述指练法旨在训练整个手各部位肌肉、韧带及手形的松弛更是手指功能性的训练。特别是第三节扳指动作中要有弹性地扳并逐渐加大扳指的幅度。注意千万不要一下就加大扳指的幅度和力度以免把手指扳坏。
学习内容:唇 练 法(两个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唇练法是着重解决唇部肌肉的灵活性。教学过程:
第一节:嘴唇“推拿”。两手食指按住上唇“人中”的两边肌肉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作旋转“推拿”(搓揉)正反各8 次。然后用两食指按住下唇人中的两边肌肉同样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作旋转搓揉正反各8 次。
第二节:紧闭双唇使口腔内部做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循环往复动作如吞食物一般。同时打开咽吼部如同发“啊”的声音但是并不发出音。重复16 次。
第三节:闭唇嘟嘴然后两嘴角向后收使嘴唇一前一后反复运动。接着 上唇包下唇再下唇包上唇交替进行。上述动作各作16 次最后上牙刮下唇下牙刮上唇交叉各做16 次。
教学总结:唇练法是着重解决唇部肌肉的灵活性和风门唇部调节的功能以加强
唇肌及口腔喉肌对乐曲所需的应变能力这是省时省力见效的好方法久而持之就能自如地适应各种乐曲的需要了。
学习内容:舌 练 法(两个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舌练法是对舌机能的一种训练以加强舌的弹性以及对舌位置控制的灵活性。教学过程:
第一节:上下齿挨住舌尖自然抵住下齿嘴里发出“嗒嘎嗒嘎”声四个音为一拍以每分钟170 的速度重复16拍为一次共做8 次(根据本身条件可慢可快)。舌的位置向前、靠后各做4 次。
第二节:弹吐练习双唇紧闭舌的位置靠后发“嘣八勒”声三音为 一拍以每分钟224 的速度重复16 拍为一次共做8 次。重音放在“嘣”字上运用双唇肌肉收缩力量“八勒”二字是舌的一次自然的滚动靠舌背的带动而发音。
第三节:舌伸出口外再缩回去循环16次以增强舌控制前后位置的灵 活性。
教学总结:舌练法是对舌机能的一种训练以加强舌的弹性以及对舌位置控制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竹笛练习的内容不是乐谱不是音符而是我们用什么样的 手段什么样的技巧来展示我们要表达的音乐。学习内容: 竹笛演奏姿势要领(一个课时)风门正,笛身平,头要直,胸要挺。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口劲松紧随我意,口风粗细由我心。双臂张开四十五,青龙白虎全都行。演奏姿态忌做作,严肃认真见真情。
学习内容:竹笛演奏呼吸要领(二个课时)
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缓吹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急吹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莫到无气才吸气,始终要有余气藏。强而不噪弱不虚,均匀呼气流水长。学习内容:竹笛指法(三个课时)筒音作5 G调
膜孔 指孔 低音5 〇 ●●●●●● 低音6 〇 ●●●●●〇 低音7 〇 中音1 〇 中音2 〇 中音3 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 中音6 〇 中音7 〇 高音1 〇 高音2 〇 高音3 〇 高音4 〇 ●〇●●〇〇
高音5 〇 高音6 〇 注: 闭孔● 筒音作2 D调
●●●●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或〇●●●●● ●●●●●〇 ●●●●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 ●●〇●●〇 开孔〇 半开孔◎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低音2 〇 ●●●●●● 低音3 〇 ●●●●●〇
低音4 〇 ●●●●〇●或●●●●◎〇 低音5 〇 ●●●〇〇〇 低音6 〇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 中音1 〇 中音2 〇 中音3 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 中音6 〇 中音7 〇 高音1 〇 ●〇●●〇〇高音2 〇 高音3 〇 筒音作1 C调
低音1 〇 低音2 〇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〇〇〇〇〇
●●●●●●或〇●●●●● ●●●●●〇
●●●●〇●或●●●●◎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 ●●〇●●〇 ●●●●●● ●●●●●〇 ●●●●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〇●●●●●或〇●●〇〇〇低音5 〇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 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 ●●●●●●或〇●●●●● 中音2 〇 ●●●●●〇 中音3 中音4 中音5 中音6 中音7 高音1 高音2 筒音作6 A低音6 低音7 中音1 中音2 中音3 中音4 中音5 中音6 中音7 〇 ●●●●〇〇 〇 ●●●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〇 〇●●●●●或〇●●〇〇〇 〇 ●●〇●●〇 调
〇 ●●●●●● 〇 ●●●●●〇
〇 ●●●●〇●或●●●●◎〇 〇 ●●●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或〇●●●●● 〇 ●●●●●〇
高音1 〇 ●●●●〇●或●●●●◎〇 高音2 〇 ●●●〇〇〇 高音3 〇 ●●〇〇〇〇
高音4 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 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 高音7 〇 筒音作3 E调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 低音6 〇 低音7 〇 中音1 〇 中音2 〇 中音3 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 中音6 〇 中音7 〇 高音1 〇
●●〇●●〇 ●●●●●● ●●●●●◎
●●●●〇●或●●●●◎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或〇●●●●● ●●●●●◎
●●●●〇●或●●●●◎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〇●●●●●或〇●●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 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3 〇 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 ●●◎●●〇 筒音作4 F调
低音4 〇 低音5 〇 低音6 〇 低音7 〇 中音1 〇 中音2 〇 中音3 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 中音6 〇 中音7 〇 高音1 〇 高音2 〇 高音3 〇 高音4 〇 高音5 〇 筒音作7 B调
●●●●●● ●●●●●〇 ●●●●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或〇●●●●● ●●●●●〇 ●●●●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〇●●●●●或●●●●●●或〇●●〇〇〇 ●●〇●●〇 低音7 〇 ●●●●●● 中音1 〇 ●●●●●◎ 中音2 〇 ●●●●〇● 中音3 〇 ●●●〇〇〇 中音4 〇 ●●◎〇〇〇 中音5 〇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 ●●●●●●或〇●●●●● 高音1 〇 ●●●●●◎ 高音2 〇 ●●●●〇● 高音3 〇 ●●●〇〇〇 高音4 〇 ●●◎〇〇〇 高音5 〇 ●◎〇〇〇〇
高音6 〇 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高音7 〇 〇●●●●●或●●●●●●或〇●●〇〇〇 高音1 〇 〇●●〇〇◎
通常情况初学者会认为所有的曲子都可以用一支笛子来演奏还会认为一支笛子只能吹奏一个调这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不同音色不同风格的乐曲要选用不同的竹笛其次每一支竹笛都可以至少演奏7个调。除了本身上标注的调还可以演奏其它 6个调。演奏这六个调就叫做转调这个转调表就标注了笛调、曲调与选用指法的关系。
学习内容:竹笛用气初步练习曲(二个课时)1.1---ˇ|2---ˇ|1---ˇ|2---ˇ|3---ˇ|2---ˇ|1---|| 2.1---ˇ|2---ˇ|3---ˇ|2---ˇ|3---ˇ|4---ˇ|3---ˇ|4---ˇ|3---ˇ|2---ˇ|1---|| 3.1---ˇ|2---ˇ|1---ˇ|7--ˇ|1---ˇ|7---ˇ|1---||
4.1---ˇ|2---ˇ|1---ˇ|7---ˇ|6---ˇ|7---ˇ|6---|7---ˇ|1---||
注意指法和气息的配合,每个音要吹足,气息要平稳,吹好笛子必须掌握正确的用气方法。
第三篇:篮球兴趣班教案
第一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左右手交替往返(2-4 米)运球(5*10);
3、单手对墙拍球(100*2);
4、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变向运球(绕竿);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 周四:
1、左右交替转身运球;
2、左右并步接同伴传球;
第二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5、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6、左右手交替往返(2-4 米)运球(5*10);
7、单手对墙拍球(100*2);
8、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
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变向运球(绕竿);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向左/右移动一步接球)周四:
1、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
2、持球晃动从对手左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第三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左右手交替往返(2-4 米)运球(5*10);
3、单手对墙拍球(100*2);
4、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变向运球(绕竿);(降低重心,侧身过竿)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单、双反弹;向左/右移动一步接球)周四:
1、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
2、持球晃动从对手右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第四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左右手交替往返(2-4 米)运球(5*10);
3、单手对墙拍球(100*2);
4、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变向运球(绕竿);(降低重心,侧身过竿)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单、双反弹;向左/右移动一步接球)周四: 1、2人小组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过人;
2、持球晃动从对手右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第五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单手对墙投篮(50*2);
3、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持球晃动从对手右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单、双反弹;向左/右移动一步接球)周四: 1、2人小组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过人;(转身紧靠对手)
2、持球晃动从对手右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第六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单手对墙投篮(50*2);
3、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持球晃动从对手右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
2、双手胸前传接球(快、稳);(单、双反弹;向左/右移动一步接球)周四: 1、2人小组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过人;(转身紧靠对手)
2、持球晃动从对手右、左侧运球过人;(肩先过,注意保护球,晃动真实)
第七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100*2); 2、2人小组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过人(10*2)
3、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行进间投篮;(注意步子的大小与节奏)
2、侧向掩护配合(3人小组); 周四:
1、行进间投篮;(注意步子的大小与节奏)
2、侧向掩护配合(3人小组);
第八周
一:每天球性练习:
1、体前左右手交替往返运球(100*2); 2、2人小组左右手交替转身运球过人(10*2)
3、单手向上推球,接跳起接球(20*2)二:周二---周四兴趣班内容安排: 周二:
1、行进间投篮;(注意步子的大小与节奏)
2、侧向掩护配合(3人小组);
周四:
1、行进间投篮;(注意步子的大小与节奏)
2、侧向掩护配合(3人小组);
第9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左右手交替往返(2-4 米)运球(5*10);
2、对墙单手肩上投篮,跳起冲抢抢篮板球(50);
3、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20*2)。周二:
1、掩护配合(侧后方掩护); 2、2-2掩护配合练习。周四:
1、左右交替转身运球;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
第10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
2、转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周二:
2、掩护配合(侧后方掩护); 2、2-2掩护配合练习。周四:
1、左右交替转身运球;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
20*2)(第11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
2、转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周二:
1、行进间投篮+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 2、2-2传切配合练习。周四:
1、左右交替转身运球;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第12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
2、转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周二:
1、行进间投篮+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 2、2-2传切配合练习。周四:
1、防守步伐练习;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20*2)(第13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
2、转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
3、左右交叉步+并步接同伴传球(20)周二:
1、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行进间投篮; 2、2-2传切配合练习。周四:
1、防守步伐练习;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第14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跳起接同伴抛球,晃动侧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
2、转身运球过人后3步上篮;(20*2)
3、左右交叉步+并步接同伴传球(20)周二: 1、2-2传切配合练习。2、3-3半场对抗。周四:
20*2)(1、防守步伐练习;了解合理的防守站位的重要性;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第15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单手肩上推球(50*2)
2、左/右手运球3步上篮;(20*2)
3、左右交叉步+并步接同伴传球(20)周二: 1、2-2传切配合练习。2、3-3半场对抗。周四:
1、防守步伐练习;了解合理的防守站位的重要性;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第16周
一:每天技术练习:
1、单手肩上推球(50*2)
2、左/右手运球3步上篮;(20*2)
3、左右交叉步+并步接同伴传球(20)周二: 1、2-2传切配合练习。2、3-3半场对抗。周四:
1、防守步伐练习;了解合理的防守站位的重要性; 2、3-3对抗(合理运用掩护与传切);
第四篇:兴趣班美术教案
银河星幼儿园美术兴趣班美术教学计划 赵楠
一、指导思想 :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5、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6、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7、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8、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9、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10、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节日教室布置,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艺 术的认识,并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五、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铅笔、橡皮擦、油画棒、水彩笔、蜡笔、橡皮泥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三月份
第一周:1:棒棒糖 气球 冰糖葫芦
2:果蔬练习(苹果、萝卜、菠萝等)
第二周:1:花草练习(向儿葵、牵牛花、水仙花等)2:昆虫练习(蝴蝶、蜻蜓、七星瓢虫等)第三周:1:各种树木植物练习(松树,柳树等)2:
第四周:1:各种小屋城堡练习(楼房,城堡等)2: 四月份
第一周:1:太阳、雨雪、彩虹等 2:
第二周:1:下雨了(雨伞、大树、蘑菇)
2:
第三周:1:马路上来往的汽车
2:
第四周:1:妈妈的项链
2:
五月份
第一周1:爸爸的领带
2:
第二周1:各种人物练习一
2:
第三周1:漂亮的帽子
2:
第四周1:小动物练习(小鸡、小猪、小猫、小狗、小兔等)
2:
六月份
第一周1:水底世界(各种鱼类、乌龟、海星、水草等)
2: 第二周1:天空云彩练习
2:
第三周1:各种小鸟飞禽练习
2:
第四周1:自由创作练习
2:
第五篇:一年级兴趣班教案范文
一年级,二年级英语兴趣班 目标:形成英语环境氛围,提高兴趣额 课程: 内容
15节,每节1个小时 活动,游戏
认识字母,口语,提高兴趣,单词识记,对话练习活动:歌曲,电影,单词接龙,游戏:萝卜蹲,单词游戏,对话练习,歌曲 第一节:ABC歌,简单对话,游戏,字母游戏 第二节:单词认识 第三节:简单口语对话 第四节:游戏 第五节:电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