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一年级教案《7.大小多少》(本站推荐)
7.大小多少
一、教学目标
《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共四个小节。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四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之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图文对照等方法会认“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12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正确书写“牛、鸟、小、少、果”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新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头、只、群、个、颗、堆”量词的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记本课12个生字。难点:初步了解“头、只、群、个、颗、堆”量词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
五、课时:2课时
六、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学习生字
1、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我们的好朋友冬冬邀请我们一起到他的老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听到你们热情的回答,冬冬特别开心,他说只要能通过“对对子”挑战就能和他一起去老家。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对对子:
高——矮 胖——瘦 美——丑 冷——热 大——小 多——少
孩子们,你们可真厉害,全都是“对对子”高手!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对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呢?(生:意思相反的、反义词)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藏在这些反义词里。请大家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7.大小多少。
2、我们通过了冬冬的考验,来到了冬冬的老家。哇,这里多么美丽啊!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可口的水果……老师忍不住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上。
(1)出示第一组图画说话训练
同学们,在冬冬的老家,看到了什么?(生:黄牛、猫)(黑板上贴图画——黄牛、猫以及相关的生字卡片)这是我们的三个生字朋友——黄、牛、猫。借助拼音读一读。
(黄,三拼音节,比较难读,与班级里姓黄的同学的“姓”结合)(2)出示第二组图画说话训练
冬冬家可不止这些动物。还看到了什么?(生:鸭子、小鸟)(黑板上贴图画——鸭、鸟以及相关的生字卡片)(3)出示第三、四组图画说话训练
除了动物,冬冬家还有好多水果呢!你看到了什么?(生:苹果、枣子;桃子、杏子)(黑板上贴图画——苹、果、杏、桃、枣以及相关的生字卡片)
3、在冬冬的老家,我们看到了好多好多不曾看到的景象。老师把他们全请来了。(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自己在冬冬老家看到了什么吧!聪明的孩子能把看到的都说进去。(生表达,师提示分类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一”声
1、冬冬家的景物可真多啊!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多,有的少,我们快去比一比吧!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68页,看到课文。
2、要想读好这篇文章可不容易。冬冬来帮助我们了。
冬冬提示:“一”像一个魔术师,总会变换声调。有时读第一声,有时读二声,有时读第四声。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了解情况)谁想当播音员,读给大家听听呢?(生个读、齐读)
(三)集中识字,认识偏旁,渗透“类别”
1、孩子们,你们的声音可真好听。冬冬为了奖励你们读得那么认真,他把今天的生字宝宝全部请到了现场,我们一起去认一认吧!
2、老师教苹、杏。哪一位小老师能像我一样带着大家读呢?(小老师教读,学生跟读。师讲解反犬旁、鸟字边。)
3、小老师们可真厉害,生字一点儿没难倒你们。冬冬提高了难度,把生字宝宝放进了课文的词语里,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通过挑战?(男女生比赛读)男孩子们,女孩子们,你们发现蓝色词语与红色词语有什么不同吗?(词语分类:水果、动物)
(四)学习量词,熟读课文,比大小和多少
1、冬冬又来考验我们了,他在在词语宝宝的前面加了一个(),你们快去文章里找一找,该填上什么?
出示:
一()黄牛一()猫 一()鸭子一()鸟 一()苹果一()枣 一()杏子一()桃
括号里的叫做量词,它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使用量词很有讲究,每种物品都有自己的专属量词。(举例:一朵花、一棵树、一件衣服、一支铅笔等)
2、这些动物,植物是来比大小多少的。你们看哪儿多,哪儿少,什么大,什么小?
出示:
大——小 多——少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堆杏子一个桃
3、一群和一堆都表示多,有没有区别呢?老师帮助你们一下,三五成群(出示图画:一群狗,一群小鸡,一群鱼,一群兔子。)一堆,表示很多,还堆积在一起。(出示图画:一堆米,一堆衣服,一堆书,一堆火,一堆雪。)读一读“堆”。(生读后发现“堆”说明物品,“群”说明小动物的,有生命的)
4、我们这节课学的生字、词语朋友真不少。生字、词语都认识了,也知道了课文内容,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生齐读)
(五)学写生字,归纳总结,送量词歌
1、今天我们和冬冬一起去他的老家游玩了一番。不仅看到了许多景物,而且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词语,读会了课文。和你们共度了快乐的一节课,冬冬特别开心,他特意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鸟(出示鸟的字源图)。
2、书写鸟字。鸟是独体字,笔顺要注意。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横折折钩,横折稍稍要拉宽,最后一横要拉长。(师提示书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远)
3、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写的字,帮助改正。
4、冬冬与大家共度了愉快的一节课,临别他把这首量词歌送给了我们,提醒要在生活中积累量词,别用错量词闹笑话。
出示: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金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大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别用错,用错就要闹笑话。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上册《7.大小多少》教案
7.大小多少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反犬旁”和 “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流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引导背诵反义词歌,复习学过的反义词。生拍手齐背:“反义词有许多,大家来唱反义词歌,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笑对哭,晚对早,有对无。”
2.课件出示篮球、足球,说说图中有什么?哪种球较大?哪种球较小?再出示足球和乒乓球,说说哪种球较大,哪种球较小?出示1个篮球、3个足球,说说哪种球多?哪种球少?再出示3个足球和8个乒乓球,说说哪种球多,哪种球少?通过这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可见大小、多少、长短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第7课大小多少》。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
看着碧绿的禾田,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青蛙的鸣唱,我们已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看看院里有什么呢?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
三、自主识字,教给方法。
1.谁能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同时配有黄牛、小鸟、鸭子的叫声。)
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怎么办?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的生字。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边、群”是前鼻音,“少”是翘舌音。)
5.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
6.同桌讨论学习:和同桌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7.交流汇报。有的学生说“黄”是我们班黄凯麟的“黄”,早就认识了。有的说“猫”字左边的“反犬旁”好像猫弓着腰。“桃”和学过的“跳”很像,因为桃子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是木字旁。有的说“红”就是小红的红,我们在做数学题时见过好多次,还有的说“苹果”的“苹”就是我妈妈名字那个“萍”去掉“氵”„„
四、学习童谣,积累量词。
1.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我们会读了,它们名字中的生字我们也认识了。让它们之间比一比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说谁和谁比,比的结果。)
2.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在作比较,听听他怎么说的。(播放童声录音)多好听的童谣呀,你们也想学会说吗?自己读一读。
3.检查读。评读。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猫比黄牛小。)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
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6.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用量词“颗”。)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课件出示: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为什么?课件出示:一棵树。
7.同桌之间背诵童谣。边拍手边背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背诵童谣。
8.扩展练习:课件出示图片或动画,学生说出事物名称及数量。以抢答的形式开展。
五、游戏拓展:我指你说。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枝铅笔。
生: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块黑板。
2.全员参与,游戏自主。
找你的伙伴去做这个游戏吧。(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3.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做这个游戏,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说说家里、小区里能见到的东西,好吗?
六、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读一读:小、少、牛、果、鸟。
“小、少”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逐个练写,落到实处。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牛: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并且要长一些。)
教师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自己先圈画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边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2)指导第二组:小、少。
观察:这两个字哪儿不同?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
课件展示书写过程,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重点看笔顺:先中间后两边。都是先写哪一笔?
书空:随着课件的展示,学生书空。
描红:学生按笔顺描红。
再观察:这两个字中都有两点,这两点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左点,一个是右点;左点稍低,右点稍高。)
再练习: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再欣赏:与上一组字相同。
七、趣味作业,巩固识字。
1.涂涂画画:一束气球,上边分别写有“红、黄、绿”,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2.对号入座: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请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教后反思:
1.在教学《画》一课时学生接触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这样的引入自然顺畅,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3.将练习说话和理解句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解句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
4.形式新颖有趣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在涂涂画画、找找贴贴和分分的过程中巩固了识字,认识了事物,练习了分类。
第三篇:【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7.大小多少》优质课教学设计
7.大小多少
课题
大小多少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行比较。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多、少”等8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2.会读儿歌。
学习重点
认识“多、少”等8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以“比较游戏”引入新课。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比较的游戏,完成后汇报。
2.学生齐读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用时:24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
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哪个小?
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谁多?谁少?
(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教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
1.学生认真观察画面,说出事物名称“黄牛、花猫”。
2.比较后回答:
(1)比较后回答黄牛大,花猫小。
(2)学生回答黄牛大,花猫小。
3.学生学习生字“黄、牛”。
(1)观看课件。
(2)教师大声读一遍。
(3)学生跟读。
4.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说出物体的多少。
(2)学生观看课件。
(3)学生跟读。
(4)2~3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5.学生口头组词。
1.比一比,说一说。
黄牛()
花猫()
2.我会说。
晚上,天上的星星(),月亮()。
3.给“多、少”口头组词。
多()
少()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
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教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1.学生听儿歌。
2.学生找出“多”和“少”一对反义词。
3.学生练习读儿歌。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儿歌表演。
4.儿歌表演。
学生在班级进行儿歌表演。
四、巩固识字。(用时:4分钟)
1.用卡片认读生字,做“开开门”游戏。
2.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多、少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1.学生做游戏,大声读生字。
2.学生先说给同桌听,再举手汇报。
5.比一比,说一说。
多
少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新笔画。
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学习重点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会读儿歌。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图片:苹果。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1.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说说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学生跟读词语。
3.学生观察字形,加强记忆。
4.小组合作交流。
5.玩游戏认读生字。
6.学生看图片,畅所欲言。
7.同桌间小声认读,再汇报读。
8.学生用“果”、“鸟”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6.我会填。
例:大——小
上——()
多——()
7.我会读。
上下
里外
大小
多少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用时:17分钟)
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和“”。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1.学习书写“小”和“少”。
(1)自由观察两个汉字。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通过观察,学生明确写“少”时,第一笔应在竖中线起笔,不能带钩。
(4)跟笔书空,在田字格中试写。
(5)在田字格中再写3遍。
2.学习书写“鸟”。
(1)跟写书空“”和“、”,再在田字格中书写3个“”。
(2)先跟写“鸟”的笔顺,再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一遍。
(4)评价优秀示例,再认真书写3遍。
8.我会写“少、牛、果、鸟”。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用时:8分钟)
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1.认真听教师阅读习题要求,明确要求,独立完成习题。
2.汇报答案。
9.我会填。
“少”有()笔,第一笔是(),笔顺是。
“鸟”的第四笔是(),笔顺是: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
第四篇: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12个生字,认识“犭”和“鸟”2个部首;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生字,能正确使用量词。
2、通过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动物和水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使用量词“只”。
教学难点:诵读课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和水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小多少》,学生欣赏。
2、导入: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板书课题:大小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3、认识“小、多、小”
(1)出示课件,学生认真观察“小、多、少”3个字的演变过程。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小、多、少”的读音,学习“小、少”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3)学生一边书空练习,一边读出“小”和“少”各笔画的名称。(4)小组合作,给“小”和“少”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二、借助图片,认识生字
1、学习“一头黄牛一只猫”。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动物。
(2)出示“黄、牛、只、猫”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相机认识部首“犭”)
(3)小组合作,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4)教师出示“一头黄牛”和“一只猫”,指名读,齐读。
(5)提问:什么东西用“头”?什么东西用“只”?(学生讨论交流,练习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强调:“只”用于比较小的动物,比如一只虫、一只羊、一只青蛙……“头”用于比较大的动物,比如一头牛、一头大象、一头狮子……(6)课件出示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指名读,齐读。(7)全班齐读课文第1节。
2、学习“一群鸭子一只鸟”。
(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动物。(2)出示“边、鸭”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3)认识部首“鸟”,相机认识笔画:竖折折钩。(4)小组合作,说说自己都认识什么鸟。(5)全班齐读课文第2节。(6)出示练习,学生填空。
一群()一群()①教师提示: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就叫“群”。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口头完成填空。
三、结合实际,复习巩固
1、出示“多、少、黄、牛、只、猫、边、鸭”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齐读。
2、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 学生汇报:黑板大,课桌小;铅笔多,橡皮少……
四、课堂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第1、2节。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动物。下节课,我们将认识一些爱吃的水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多、少、黄、牛、只、猫、边、鸭”的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2、全班齐读课文第1、2节。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些常见的水果。
二、借助图片,认识生字
1、学习“一个苹果一颗枣”。
(1)出示课文第三幅插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水果。(2)出示“苹、果”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3)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和“一颗枣”,指名读,齐读。
(4)提问:圆形或颗粒状的东西可以用“颗”。那么,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5)齐读课文第3节。
2、学习“一堆杏子一个桃”。
(1)出示课文第四幅插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水果。(2)出示“杏、桃”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生活中成堆的事物有哪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3、齐读课文第3、4节。
三、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笔画竖折折钩。
(1)教师拿出橡皮泥,搓成一长条,摆成竖折折钩的形状。
(2)让学生观察竖折折钩的特点: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
(3)学生在桌面上写书空练写笔画。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小、少、牛、果、鸟”5个生字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板书设计
大小多少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
第五篇:7.大小多少教案定版公开课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执教:薛冬文 指导教师:罗文英
教学目标:
1.会认“多、少、黄、牛、只、猫、边、鸭”8个生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认识反犬旁“犭”,鸟字边“鸟”2个部首;能正确使用量词“只”。
2.知道多和少,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词。学会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进行比较。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儿歌视频《大小多少》 学生:预习课文,认识常见的动物。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小多少》,学生欣赏。2.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导入: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板书课题:大小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比较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大小多少》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随题认字,书写生字 1.齐读课题。
2.认读生字多,口头回答反义词。3.书写生字“小、少”。
① 认读“小”,组词,复习笔画竖钩和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② 认读“少”,组词,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③ 比较“小、少”提示:小字去钩撇来到。④ 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⑤ 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⑥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⑦ 展示点评。⑧ 再次练写。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比较,探究汉子的形状、结构、笔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写字能力。
三、学习韵文,认识生字 1.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小朋友们真棒,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有两只小动物迫不及待的想来认识你们了。① 出示“黄牛”认读组词。
② 出示“猫”,拼读组词,认识反犬旁。③ 出示“只”,数量词,学以致用。
一()青蛙 两()小虫 三()兔子 五()小鸡 ④ 读词组: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什么东西用头什么用只? ⑤ 选一选:一()大象
一()兔子
⑥ 出示第一小节,各种方式读。⑦ 拓展运用。
小朋友们还会哪些反义词?看谁最棒!教师出示几组物品比较,并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反义词。2.学习第二小节
①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② 学习“边”,拼读,组词。③ 学习“鸭”,认识鸟字边。④ 学会比较多少。⑤ 再读第二小节。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变得生动有趣。
四、结合实际,复习巩固
小朋友们太厉害了,老师奖励你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1.动物比拼大会。
出示两组动物图片进行比较和仿写:
一个(),一个(),一头(),一只()。一边(),一边(),一群(),一只()。
2.复习生字
① 帮鸭妈妈认出小鸭。② 摘苹果游戏。
3.复习课文1—2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复习,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动物,学会了用大小多少比较,下节课我们认识一些爱吃的水果。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1-2小节,唱给爸爸妈妈听。2.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小、少”。板书设计:
7、大小多少
小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