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蚊子和狮子》教学的反思
从同学们的故事续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最后一个“无中生有”的教学内容中,不仅懂得了寓言故事的解读法,而且在忠于文本的同时对这一寓言故事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打上了专属于自己的烙印,而这,恰恰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最乐意看到的。这一教学案例,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基于文本整体出发的“无中生有”式教学内容的开发,确实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能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潜在才能的素材进行教学,善于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的强势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了解了《蚊子和狮子》的故事以后,我试图通过导语、多媒体课件创设表演的情境,激发学生表演的兴趣:我鼓励学生三人一组来表演,他们对此很感兴趣,小组配合非常默契,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从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
30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感知形象。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学习续编寓言。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
(一)资料助读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伊索: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由于他的才智受到主人的赏识而获得自由,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著名的希腊雕刻家吕西波斯曾为伊索雕像。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堪称古代寓言中的珍品。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赫耳墨斯——宙斯之子,掌管旅行和商业。宙斯——众神之王,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赫拉——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庇护(bì)赫尔墨斯(hè)粘(zhān)住 饶(ráo)头 2.学生疑问(归纳整理学生的主要问题):
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
2.学生看图复述故事。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二)合作探究,感知人物形象和寓言寓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答案要点:
1.“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爱慕虚荣的性格 2.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3.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4.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子和狮子》
1.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 3.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答案要点:
1.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2.因为它的骄傲自满。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3.不同。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吹起了进军号角。后:炫耀自己的胜利,骄傲了。
4.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外貌、动 作的描写,我们可以通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要通过分析情节和形象来理解寓意。
(三)写一写,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答案要点:
2、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学法指导: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三.课堂总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答案要点: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2.完成补充习题与评价练习题。3.自编寓言。
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六.教后反思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狮子和蚊子
《蚊子和狮子》
宋埠中心学校
项建明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
2、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
3、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
1、[投影《挑战书》]: 尊敬的狮子大王:
我想向你讨教武艺,请于明日上午九时到动物王国的森林广场,一决高下。不知肯否赏脸?
无名之辈:蚊子 猴年马月犬日
2.请一生朗读挑战书并请学生预测:假如狮子接受了挑战,蚊子和狮子,究竟会谁胜谁负?请简要阐述理由。
3.教师:公元前六世纪,有个很擅长讲动物故事的希腊人叫伊索,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翻开书本159页,看看:在他讲述的这则故事里,蚊子有没有向狮子发出挑战。
二、感知故事情节一: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 1.请一生找出蚊子挑战狮子的四句话并朗读。2.品读上述四句话,分析蚊子形象。
[投影]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预设]:蚊子一共说了四句话,但这四句话每一句都有蚊子的智慧。首先公然挑衅,说我不怕你。读的时候读出蚊子的勇敢,无畏。接着蚊子故意激怒狮子,挖苦,嘲笑,奚落狮子,等狮子急火攻心乱了阵脚的时候,蚊子更加坚定的说我比你强得多,和第一句话形成呼应,同时进攻的势头更猛了。最后蚊子正面下战书公然挑战。蚊子的话句句利落,无不显示出它的勇敢无畏自信,而这个自信的背后是他的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战胜狮子的方法,抓住了狮子的弱点。
3.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分析蚊子形象。[预设]:“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
4.从“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这一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面对强敌,应自信、勇敢,用智慧战胜它;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三)继续往下阅读故事,感知故事情节二:蚊子被小小的蜘蛛消灭
1.[投影] ①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面对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会说:“… …”)
②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听到蚊子临死前的叹息,蜘蛛可能又会说:“… …”)
想像补充并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2.一个取得如此大胜利的人却被蜘蛛吃掉,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骄兵必败;
②保持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四)学法指导,总结寓言的读法。
寓言阅读三步法:情节分析 形象赏析 寓意解析
(五)续编寓言故事,补充故事情节三:……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并简要阐述理由。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故事情节改变了,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改变,寓意也就发生了改变。
(六)小结: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他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他转身走开时,却成了一个哲理。”但愿寓言这把钥匙能打开同学们的心灵之门,启发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七)作业布置:自创寓言。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 情节与寓意要一致 寓意要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第四篇:七年级学生六单元上册作文读《蚊子和狮子》有感
小文档网文秘助手(www.feisuxs)之七年级学生六单元上册作文:读《蚊子和狮子》有感
有一天,一只小蚊子飞到狮子的面前骄傲的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说到这里蚊子就对狮子发起了进攻。把狮子的脸上咬得一个个小红包,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给抓破了。蚊子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有多大,得意洋洋地唱着凯歌飞去,没想到被蜘蛛网给粘住了,它不由得感叹,自己战胜了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给消灭了。读了之后,我感到十分愧疚。因为在生活中,我也尝到了狂妄自大的苦头。
那一天,我代表班里的同学参加了钢笔字比赛,得了第一名,我既高兴又骄傲。又是一年的钢笔字比赛,我向别的同学狂妄自大地说我一定会得第一名,可在比赛时,我慢慢地写,还没写几十个字,下课铃就响了,我的纸还没写就被老师收上去了。原来得了第二名的王红经过自己的努力得了第一名。
虽然这是一个豆子大小的事,可对我的影响很大,教了我一个道理:不要狂妄自大,因为取得了大的胜利而得意忘形。这事情说明不可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否则必遭失败。
第五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灵动的想象 24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
精彩开篇词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学习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新课导入
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
2.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3.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
改动后的寓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交流点拨】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
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二)深层探究
人物形象: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三)语言品析
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交流点拨】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
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交流点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四)比较阅读
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板书设计
赫耳墨
赫尔墨斯:宙斯雕像
赫拉雕像
自己的雕像
爱慕
斯和
↓
↓
↓
雕像者
雕像者: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白送
虚荣
蚊子和
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骄兵
狮子
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
必败
五、拓展延伸
续编寓言故事: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
【交流】例文:赫耳墨斯听了以后又气又羞。他回到天庭以后,心里越想越有气,暗暗说:“好,既然你们不把我这个庇护神放在眼里,那我以后也就不管你们的事了。”这时,宙斯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我的孩子,是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呀?”赫耳墨斯就将他在雕像者店里的经过讲了一遍。宙斯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孩子,原来我们这些神灵在人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尊重啊!看来我们要好好反省了。我和你母亲的雕像只能贱卖,你的只能作为添头,可想而知,雕像店的生计多么难维持呀。我们,尤其是你,这个商人的庇护神,必须为他们做几件有益的事情了,否则,你和我,我们一家都会分文不值啊。”
2.蚊子战胜狮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交流】例文: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第二课时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你能否列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如《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老马识途》,这些寓言都来自《韩非子》。)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溉(gài)
汲(jí)
杞(qǐ)
坠(zhuì)
躇步(chú)
跐蹈(cǐ)
中伤(zhònɡ)
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
(2)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
(3)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4)国人道之(讲述)
(5)闻之于宋君(知道、听说)
(6)丁氏对曰(应答,回答)
(7)身亡所寄(同“无”)
(8)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9)奈何忧崩坠乎(怎么,为何)
(10)
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受伤)
(1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
(12)
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3.作品链接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贤》,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积累重点字词的含义。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说说这两则寓言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穿井得一人》的寓意可以概括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二)深层探究
1.你还能从中国古代成语中找出一个成语的意思和《穿井得一人》的寓意相似吗?请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述给大家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小结】寓言总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要读懂寓言,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2.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评价?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说一说。
【交流点拨】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五、拓展延伸
1.根据开头续写寓言:一只狐狸发现了一个结满果实的葡萄园……;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请你以其中任意一句话为开头,续写一则寓言故事。
【交流】示例:一只狐狸发现一个结满果实的葡萄园,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进栅栏。于是它饿了三天让自己瘦下来。终于进来了,狐狸尽情享受美味的果实。可是,一顿饱餐之后,它发现自己又出不去了。只好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2.“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这些古代故事现在都已成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由古代故事演化为成语的还有很多,我们不妨积累一些。
【交流】生甲:相传在战国时代的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就要忍饥挨饿。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有送上门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地奔跑。突然,有一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墩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等着奇迹的出现。这就是成语“守株待兔”的由来。“守株待兔”现在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生乙:西汉的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待人和气,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致树下走出了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小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光是成语海洋就有很多珠玉宝贝,希望大家徜徉在其中多拾得一些,来丰富我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