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
《水上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水上人家”主要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以及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另外,教科书关于“水乡新面貌”的图片及主题人物的语言引导又帮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城乡差异在明显缩小。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走进江南
1.教师先请同学们一边听江南的古筝曲,一边欣赏江南水乡小镇的图片,感受江南水乡古香古色的美。2.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
3.学生欣赏古诗或美文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4.学生结合自己对江南水乡的了解以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江南水乡的著名古镇。二.了解江南
1.引导学生结合“长江三角洲图”,了解一下“江南水乡”的范围和地理环境。2.教师简单介绍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3.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
4.学生根据对江南水乡的初步认识说说这里经济发展的优势。
5.教师结合教科书展示江南水乡现代化生活的图片,和学生共同探讨今日江南水乡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感受。三.赞美江南
1.制作“水上人家”宣传词,介绍中国十大著名江南水乡,如下: 西塘——梦里水乡(浙江嘉兴)
安昌——感受绍兴民俗(浙江绍兴)光福——香雪海的故乡(江苏苏州)朱家角——现代都市中的古镇(上海)
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江苏苏州)南浔——曾经最富庶的古镇(浙江湖州)角直——亭亭玉立的少女(江苏苏州)乌镇——最具文化气息的小镇(浙江嘉兴)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周庄——神州第一水乡(江苏苏州)
2.结合探究结果和感受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写、画、剪贴、朗诵等)赞美江南水乡。四.习题设计
1.水乡诗歌会:江南水乡的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留下了很多关于水乡的诗歌佳作。请搜集这样的诗歌,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梦里水乡: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就请展开你的想象,画一画你在江南水乡游览的情景吧!五.板书设计
水上人家
走进江南
了解江南
小桥流水人家 赞美江南
第二篇:江南水乡教案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古筝音乐,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伴随音乐出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让学生齐读。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师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图片,对周庄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下面请你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3、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4、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一)第1段的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这句话的理解。
3、请同学们齐读第1段。(二)第2段的学习
1、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呢?
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出:“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3、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2段,再次感受一下周庄的房屋和宁静与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三)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风光独特
集水乡之瑰丽
第三篇:2018年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江南水乡_鲁人版-文档资料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
1.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地方,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教师展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图,学生能独自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的位置和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位置,对江南水乡的整体位置有明确的认识。
2.通过对江南水乡地区湖泊和河流的分析,学生能够了解这里的环境特点,讨论并推测出江南水乡得名的原因。
3.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倾听《梦里水乡》歌曲及跟随小导游游览乌镇景点等活动形式,学生能够凭借感官领略江南的美。
4.通过教师、学生讲解江南名人茅盾、鲁迅、周恩来、唐伯虎的小故事以及欣赏诗词歌赋,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气韵。
5.通过观看江南今昔对比图,学生能联想到家乡临朐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材分析: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江南水乡”主要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走进江南水乡,认识江南水乡。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地方特色,从而进一步探究江南水乡得名的原因。通过教科书关于“水乡新面貌”的图片及主题人物的语言介绍,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这里的经济发展、城乡差异的明显缩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处于高年级学段,积累了相对较多的地理知识和国土民情,但对距离临朐较远的南方江南水乡仍感觉陌生,同时大多数五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将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对小故事、小典故及新鲜事物等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展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图,学生能独自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的位置和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位置,对江南水乡的整体位置有明确的认识。
2.通过对江南水乡地区湖泊和河流的分析,学生能够了解这里的环境特点,讨论并推测出江南水乡得名的原因。
3.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倾听《梦里水乡》歌曲及跟随小导游游览乌镇景点等活动形式,学生能够凭借感官领略江南的美。
4.通过教师、学生讲解江南名人茅盾、鲁迅、周恩来、唐伯虎的小故事以及欣赏诗词歌赋,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气韵。
5.通过观看江南今昔对比图,学生能联想到家乡临朐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难点:探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社会的进步
三、教学准备
制作《江南水乡》视频,《太湖美》歌曲,多媒体课件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水乡的特色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 学生会踊跃参加。
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一个地方的名吃:姑嫂饼,你们听过吗? 展示姑嫂饼的图片,介绍特点。提到名字,你能猜到什么? 介绍姑嫂饼的来历(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
据传,一百多年前,乌镇有一家名叫“天顺”的夫妻糕饼店,因为本钱微薄,开不起作坊,只能做点现销生意。后来生下一男一女,眼看这小本经营已难以养家糊口,他们就在巧字上下工夫,仿照酥糖配料,细料精制。用炒过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熟的猪油,精心拌匀,放在木蒸里蒸煮,然后用模箱压制成一个个小酥饼。由于配料精细,制作考究,这种小酥饼一上市就深受顾客喜爱,生意越做越闹猛。为了保住独家经营的生财之道,在儿子结婚以后,店主打定主意:一定要保住小酥饼配料及制作方法的秘密。考虑到姑娘总是要出嫁,媳妇常留家,所以,制饼秘绝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姑娘。为此,姑娘顿生妒意。一天,姑娘见阿嫂正在配料,有意将阿嫂支开,偷偷溜进了工场,在粉料里撒了一把盐,拌了拌,狠狠地说:“看你还能配得出好料!”谁知歪打正着,坏事竟变成了好事。这样配制出来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还有点椒盐味,十分可口,倍受顾客欢迎。店主查明这件事以后,一改初衷,决定让姑娘也参加配料制作,并借题发挥,将小酥饼的名称改成“姑嫂饼”,说这是姑嫂二人合力创制而成。从此,乌镇姑嫂饼就出了名。
想知道姑嫂饼是哪个地方的名吃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到一个水多的地方去,先看一个视频,看看你能猜出是哪吗?播放视频《最美中国》
看过视频,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吗? 学生会齐答《江南水乡》
展示PPT课件,展示课题《江南水乡》 2.多媒体课件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江南水乡,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旅旅游呢?
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当一回导游,不过有个小要求,大家要紧跟着老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唱歌要跟着感觉走,旅游要跟着导游走”。
现在我们所有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乘上了南下的列车,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并且有非常多的风景图片,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一听为快啊。
生:想!
播放《梦里水乡》歌曲,学生欣赏幻灯片。
师:欣赏完了,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就知道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诉老师。生1:江南水乡的风景太美了。生2:江南水乡的水很多 生3: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交错,山清水秀,美不胜收。老师有一个小疑问想问一下同学们: 我们出门都用什么交通工具呢?那在江南怎么办?为什么?
二、水乡的位置
师:江南水乡的确是个美丽的地方,这美丽的地方到底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这些河流、城市你能在图上找出来吗?
拿出课本,翻到58页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师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课件及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找一找。
让学生到投影仪上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的位置; 找出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的位置
师总结:江南水乡泛指长江以南,现在指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长江三角洲是江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师:为什么我们称这个地方为江南水乡呢? 生:水多!
三、江南古镇
说到江南,就不得不到江南的古镇上走一走,江南有著名的六大古镇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江苏的周庄、同里、甪直 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如果学生不知道,进行下一步)
师出示课件(江南古镇:江苏的周庄、同里、甪[lù]直 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师:现在江南的六大古镇都看了一下,江南的古镇美不美?
师:古镇这么多,我们今天可逛不完,我们选一个地方乌镇去逛逛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介绍了这么多,很累了,想找个小帮手帮帮老师,谁愿意来当导游带同学们去乌镇?
同学们积极性这么高,那么老师找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做导游。那我们现在就跟随导游到乌镇去。我们欢迎一下两位导游。
让两位导游轮换着介绍乌镇信息(单独提供小材料),教师展示乌镇PPT课件 师:刚才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参观了茅盾故居、乌镇的大染坊、看了皮影戏(让学生回顾参观的景点),不只是文学家茅盾出生在江南,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故乡是江南?
我国文学家鲁迅先生、总理周恩来、民主革命先辈蔡元培等都是从江南走出来的。
四、做才子佳人
江南四大才子你知道吗?(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说起唐伯虎,我这还有一个小典故,你想听吗?
唐伯虎为一老妇祝寿,儿女欢天喜地,恭请唐伯虎为之写祝词:伯虎也不推辞,提笔写到:“这个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妇脸现怒色。“九天仙女下凡尘”,由怒变喜。“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皆惊,恨上心头。“偷来蟠桃献至亲”,结语一出,众人欢娱。真是一波三折,充满机变,令人叹为观止。
既然江南是出才子的地方,那我们也到临街的茶馆歇歇脚,坐在铺着蓝印花布的桌子旁,喝着用紫砂壶沏的茶,来赞美一下江南,也做一回才子佳人。(展示茶馆图片)
师:看过秀美的风景之后,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诵一首诗,大家注意听,诗人是怎样通过文字来描写景色,表达自己情感的。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ā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起江南呢?
五、水乡的发展
江南不仅风景美、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农产品最丰富的鱼米之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其他方面也在迅速的发展着。
出示发展中的江南图片
让学生感受现代化的江南水乡同样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动下飞速发展。
师:江南在发展,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也在迅速的发展着,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附:学生导游词
各位同学,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 这是我的搭档,他叫。现在各位已经来到乌镇,咱们乌镇呢,从季节上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绿”,乌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美丽的文化名镇。请大家下车后紧跟我,刚才程老师不是说了一句话吗?“唱歌要跟着感觉走,旅游要跟着我们导游走。
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乌镇。乌镇是位于桐乡市北部,是在水一方的世外桃源,又被称为浙江江南的封面。早在6000年前乌镇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乌镇的确称得上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从古至今诞生了不少杰出的英才。据镇志记载:从宋朝到晚清,全镇出了64名进士,161名举人,近代更是出现了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真可谓人因镇而兴,镇因人而名。
大家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乌镇有名的矛盾故居,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1985年,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现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上面的“茅盾故居”四个字是陈云同志的手书。这是客堂间,作为会客之用。
各位同学,参观完有名的矛盾故居,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宏源泰染坊,也就是蓝印花布作坊。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蓝印花布,俗称“ 石灰拷花布 ”、“ 拷花蓝布 ”,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以其价廉物美,一直流行于民间。蓝印花布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爱。
上面说了一些有关乌镇的历史,我们来到乌镇是去玩的,那么到了乌镇都该玩些什么呢?无外乎是吃,穿,游。说到吃啊,可能我们多数同学就开始兴奋起来了,毕竟民以食为天,谁都好这一口。别急,听我给您慢慢的介绍。说到乌镇的名吃,就不得不提这个姑嫂饼。不过姑嫂饼刚才程老师已经在开始介绍过了,那我就只能说一说乌镇的特产“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纯手工制作。因为以白米,白面,白水为原料,所以起名为“三白酒”。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庆典时,浙江巡抚高仲越选中乌镇的三白酒列为贡品,进贡皇室享用,从此这三白酒以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而风靡江南一带。
最后,我们一起和大家看一看乌镇的皮影戏,据说在全国只有乌镇的皮影戏馆一直上演着皮影戏,老人们用竹签把它紧贴在背后透过灯光在荧幕上表演着民间的传说与故事。
乌镇景美,人更美。美丽的乌镇是祖祖辈辈乌镇人集体保护劳动的结果。这里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一种古朴纯正的安宁。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乌镇,不知道经过今天的浏览,乌镇在您的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此期待各位再次的到来。教学反思
虽然评课的老师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但是我认为在教学语言和对学生的评价还能够再优美、儿童化一点,同时也可以采取结合学生互评、学生自价等方式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第四篇:江南水乡.教案doc
江南水乡
----水上人家
无棣县柳堡镇柳堡学校 孙立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初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
3、通过欣赏图片和资料展示,认识江南的美。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和搜集、整理社会资料的能力。活动准备:收集关于江南的歌曲、图片及相关资料。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有效质疑。
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一起唱)听完《江南可采莲》,再来看一看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看过秀美的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通过感观来领略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江南水乡。
生交流看、听后的感受。
二、自主探索,互动双赢。
1、你还想了解有关江南的哪些内容?(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如:
1、人们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景色,表达情感的?
2、江南水乡在我国的什么位置?那里环境如何?
3、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听听诗人是怎样通过文字来描写景色,表达自己情感的。(课件出示古诗)
江南好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雨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怎样的风景?(意思: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
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江南呢?)(作者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作者说,江南的美让人无法忘记。)
3.江南的美丽景色能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那你有些什么感想?(小组交流,汇报)(感受到江南的精神和风采。)
(设计意图:对美的事物,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听歌、看图、读诗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江南,了解江南的美。)
4、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江南的纪录片,让学生跟着纪录片的脚步,走进江南那一片温柔、秀美的天地。江南纪录片《在水一方》。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祖国的很多美丽河山都离他们太远,而纪录片是比较全面生动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媒介。)
5、总结:江南,一个宁静清秀的名字,一片温柔的土地。江南的山山水水互相缠绕。水,是江南人家最熟悉最亲切的物质,江南的美离不开水;水流穿过人们的堂前屋后,汩汩(gǚ)的水声在耳边忽远忽近,人们在轻涓溪流中安详的生活,这是江南的美丽,是人们眼中的风景。
6、我们感叹水乡的美,欣赏水乡的美,那么江南水乡到底在我国的那个位置?
出示课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小组交流、汇报。板书:雨水充足 河湖众多
(小结:江南属于北亚热带,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出示课件:水上人家、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生交流观后感。板书:水多 桥多
教师小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门坐上小船,辗转于城市、乡村和田野之间。风格多样的小桥映衬在水面上,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啊!
7、随着社会的进步,江南水乡也与时俱进地快速发展着,如今的江南,早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⑴听: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心生欢歌。课件出示歌曲:《水乡江南》
⑵看:一幅幅新画面展开了,高架桥、轻轨铁路、发达的工业新区、繁华的商业街道、、、、铸就了一个新时代的富裕水乡。(课件出示图片)
⑶想:江南水乡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学生交流、汇报。课件出示:①它物产丰富,水路运输发达,有很好的发展基础。②江南所处的位置在祖国的沿海,而且经济发达,交通便利,③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发展地区。)(设计意图:通过听、看、想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师小结:江南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很快,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之间的差异正日益缩小。
三、反馈内化,总结归纳。
1、对于江南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江南的古镇你又知道多少呢?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学生自由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提示:江南六大古镇(江苏的周庄、lù甪直、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
2、太湖流域是最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特点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
课件出示:太湖美景。小结:古镇是江南独有的特色,房屋依水而建,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似乎还保留着古代人生存的气息。)
四、拓展创新,当堂达标。
江南人才辈出,水乡也孕育了许多著名人物,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吗?(提示:有著名的文学家茅盾、鲁迅、周恩来总理、民主革命先辈蔡元培等都是从江南水乡里走出来的。)(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江南地区文化历史的了解。)
五、反思回顾,延伸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说,其他同学补充。)
五、作业:写一写你心中的江南水乡。
(设计意图:既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简洁明了的板书对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本节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江南水乡 水多 桥多
雨水充足 河湖众多
第五篇:《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之一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轻声读、同桌互读……)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课堂小结(5)
五、布置作业(5)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1.认读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20)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⑴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都是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周庄的水,印证着同庄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⑴引读。
⑵出示最后一段赏析。
⑶引读。将最后一段与二、三估,结合引读。
三、拓展延伸(8)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了解的信息,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吗? 2.再次投影周庄的图片,请学生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5)
填一填,再选两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古色()()遥遥()()崭新()()白墙()()小桥()()飞檐()()雕梁()()油然()()()()典雅 板书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简介地理位置和特有风貌
具体描写白墙灰瓦的房屋、小桥流水 构成独特
介绍几座名桥,歌颂智慧、勤劳的建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