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的画法
《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老龙九义校 郭桂琴 2009.10.23 《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钝角()
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有(按老师要求)
3.尝试画角.
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
学生活动:
(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
4.自学书中“角的画法”
(1)自学教材第125页“角的画法”.
(2)画一个65°的角.
(3)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①重合②找点③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第二篇:角的画法
四年
班
数学教案设计
课
题
角的画法
课
型
新授
课
时
安
排
1—1
授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赵敏
本教案使用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
点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
点
正确的画角技能。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环节
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说一说。
明确任务。
齐读课题
思考回答。
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巩固应用
总结升华
出示例题:画一个60°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3
(2)试一试:画一个60°的角。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画一个150°的角。
提示学生关键要正确找出150°的刻度。说说画60°角和画150°角的区别。
3、做一做(P43、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第4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2)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自学画法。
尝试自己画一画。
说说画角的步骤。
独立尝试画一个150°的角。
汇报画法。
独立画,交流。
让学生自学角的画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让学生尝试画角,再通过讨论,得出画角的步骤,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通过画钝角,并比较画钝角和锐角的区别,让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画法,训练了学生有条理归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画角
画角的步骤
第三篇:角的画法 教学设计
《角的画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角的画法》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使学生学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体验、动手操作等,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五、教法设计 直观演示法
六、学法指导 以尝试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
七、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课件出示锐角 钝角 直角平角 周角)2、5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3、画一画。师提问:怎样画角?
指明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画角时要先点上一点,从这一点画两条射线,便画好了一个角。
师:你认为画角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要看准度数,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内圈,看内圈刻度,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外圈,看外圈刻度。)
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帮忙的吗?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60°的角。(指名板演后,集体订正)
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6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60°角)
2、先用量角器画出20°和110°的角。再同桌互相检验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1)动手尝试(2)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45° 135° 75°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演示折角的方法
2、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量角器
用三角板)3.你能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一个210度的叫吗?你准备怎么画,指名板演。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127页第12题、13题。教学反思: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测角度,对于反过来学角的画法,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第四篇:角的画法_参考教案2[推荐]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以及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分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方向角的概念,并会画某些常见的方向角. 3.通过运用三角板画角,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用量角器画两个角的和、差、倍、分,难点是正确画出方向角.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设计提问:
1.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生自己通过实例回答)2.怎样画一个角,使它等于56°45′?
对于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量角器画.然后再对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进行总结:
(1)先画一条射线,对准量角器上的0°线,射线的端点一定要对准0点.(2)量角器中的最小单位是度,分和秒都没有,因此遇到分、秒的问题时要四舍五入.
二、画角的和、差、倍、分
1.自己动手,画角的和、差、倍、分.
每个人都在纸上画两个角的和57°+87°;两个角的差80°-44°.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板书: 画法:(1)画∠AOB=57°;
(2)在∠AOB外部OA一侧画∠AOC=87°; 则∠BOC=144°为所求作的角.
提问:同学们的画法和老师的写法是否一致?引导学生明确第(2)步为何写出:在∠AOB的外部OA一侧画∠AOC=87°,否则就会画出两种情况.要求学生将两个角的差的画法写出来.
2.发散性思维训练(1)给定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56°,87°,92°,只进行和或差的一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也可以个人思考. 答案为:143°,179°,148°,5°,31°,36°.
(2)如果在上题的条件下,对这三个角进行和或差的两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答案为:235°,51°,123°,61°.
3.将一个角n等分
讨论:你会将一个角几等分?(用量角器)用量角器可以将一个角任意等分.
发散性提问:用两副三角板可以等分角吗?
学生经过讨论或者动手实践,就能够得到结论:用两副三角板可以将90°的角进行二等分;三等分;也可以将60°的角二等分;将180°的角三等分;六等分;还可以将30°的角二等分(先作出45°-30°=15°的角).
再提问:怎样将150°的角二等分?
(答案:先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和60°的角拼成一个150°的角然后再用45°的角和30°的角拼成一个75°的角,有了75°的角就可以将150°的角二等分了.)通过这几道题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还会继续思考这类问题,例如,如何将120°的角四等分,二等分;将75°的角五等分?
由于作一个角的n倍与作两个角的和的方法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三、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训练
1.用两种方法作一个角的余角,如图1-49,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方法一,量出∠α=55°,画出∠β=90°-55°=35°,则∠β就是∠α的余角.
方法二,画出直角,在它的内部,画出∠α,使∠α的一边与一条直角边重合,则∠β就是∠α的余角.
2.用同样的两种方法作出一个角的补角.
3.已知一个角,作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的差.(不用量角器)答案:直角.
四、方向角的辨识
1.方向角的概念(描述性).如图1-50,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夹角都是直角.射线OA与正北方向的夹角∠α=30°时,叫做北偏东30°.
(即北为始边,OA为终边)2.画出下列各角.
(1)南偏西20°(2)北偏西60°(3)东南方向(4)西北方向 如图1-51.
注意方向角的始边为北或南,(3)中的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4)中的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
五、总结
1.本节课你最感兴趣的知识是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大部分会认为:最感兴趣的知识是用两副三角板进行两个角的和、差的计算.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角.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两副三角板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果学生有了这些认识就应该加以肯定,教师再简单将本节课的知识回顾一遍就可以了.)
六、作业
1.画出两条直线,它们相交于点O,这时平面上就有了四个角,分别画出它们的角平分线,这四条角平分线将平面也分成了四个角,这四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2.利用两副三角板画出一个105°的角,再利用这两副三角板将这个105°的角进行7等分.
3.利用两副三角板作出一个60°的角的余角,并作出30°的角的补角. 4.利用两副三角板并用两种方法作出一个15°的角.
5.用数学语言表示下列图形中的角.如图1-52.(自己填出方向)
6.如图1-53,量出下图中的∠1,∠2,∠3,∠4的度数,并计算出∠1与∠2,∠3与∠4的和.
第五篇: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
学习角的知识,并非仅仅是明确地提出需要达到的结果性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创设情境,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切入口,由此形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体验性目标。我在本课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上,通过“画角-记录-总结画角的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
在小组共同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愉悦,达到了在潜移默化中的情感交流。实现了新课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