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花易冷 乐评
《烟花易冷》乐评
《烟花易冷》风格上和以前的中国风作品略有改变。
这首歌不再如《东风破》、《青花瓷》、《本草纲目》和《兰亭序》那样把玩、观赏一种中国文化,而是登上了更高的视角去感悟、品评历史,这种高度已经远超其他音乐人。史册如此残酷,人性如此渺小,瞬间的美好只能在浮图塔、伽蓝雨中魂牵梦萦。红尘滚滚而过,绚烂多姿的烟花,雨打石板,铿锵回荡着金属的质感,如同兵器撞击,却化作了美妙的音符。
歌曲前奏清婉舒缓,眼前几朵烟花绽放,渐渐陨落,还剩下星星点点,如流星雨般滴落人间,绚烂的烟花逃遁空门之中,这分明是一个现代人在历史的天空下孤独的伫立,他长着一双古代文物的眼睛,一睁开便看见了眼前的苍凉,回想起当年的繁华。又仿佛一缕缠绵不尽的幽魂,在执着追寻绝世情缘,从古代,直到现在。
试问,历史在记录下丰功伟业时,有谁垂询过个体的感受? 艺术家们光从书本上神游是无法得到这种对历史的别样感触的,周杰伦、方文山两人以历史驻足者的姿态,努力沉浸进去,俨然逆旅过客。通过音乐的形式把感触如迷彩烟花般释放出来,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周、方两人境界上至高的追求。匆忙的吉他、凝重的钢琴,西方乐器用来演绎东方文化,格调却如此和谐。
用凄美爱情故事烘托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体现的是对理想、人生、古今的深刻醒悟。脱去了欲念的外衣,把脱俗展示给红尘,使浮华的现代有了深度,浅显的欲念自惭形秽。这正是周杰伦跨时代的真正内涵。他在用冷静的思索,来展示对尘世间奢华的认识,禅语佛曲中流露出的全部都是现代的灵动。体现的是对理想、人生、古今的深刻卓见。
周杰伦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生成就的理性思考,走过一个又一个巅峰,高处不胜孤独。看到的只是一缕稍纵即逝的影子,但这也是缘分,我们的缘分。
烟花易冷,伽蓝雨把当世的浮华浇灭,冷却,思索。
从洛阳伽蓝记的繁华描述折射到现在。守住孤城,实际上就是坚守自己的内心,守着思想能够捕捉的刹那间掠过的最高点,最美处。
整首歌的中国风形式,境界上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前更加高超。周杰伦的中国风形式绝非简单的“耍酷”,是对一个重大的历史变迁,大的时间旁观去进行感悟评判,从嘻哈到中国风弥漫,随后到了现在,一种更宏大的到了极致的文化味道。这种境界的追求意境登峰造极,四顾无人,只有周方组合,看腻看淡之后,才可能超越。
可能这种极致又会再延续一两年,但很明显,前方已经没有更恢宏的道路了。之后需要从新界定,从虚无走向写实主义道路才能突破,不然自己都会觉得很空,容易产生历史虚无主义。从雨果的浪漫主义到狄更斯的现实主义,真正的音乐大师都要玩这路子。
周杰伦若是仅仅玩票倒也罢了,那他自然就在伽蓝、东风、青花里边颠倒迷离,自己把自己玩得转;如想再有深层次突破,粉碎虚空,那么自己的过去的层面就要被踩在脚下,必须走写实主义中国风的新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把这条路走好。很多人写实、民谣、摇滚等大都比较形而下,周、方两人这种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以及宏大构筑的艺术风格却仅见,现在,只好等周、方能够跳出伽蓝雨的巅峰把音乐推向高境界。
曲的开头是几个简单的音符在缓慢的跳动,沧桑的吟唱将此曲定格在悲伤的气氛中。这是周杰伦中国风歌曲中少有的开头方式,但也是一个好的尝试。此曲从开头就让人感到孤寂与清冷,就像一个人在一个诺大的城内,方圆几百里都没有人烟。虽然整首曲都没有明显的用笛子伴奏的痕迹,但可以让人想到黑夜里一人吹笛的情景。歌词里讲述了一个人孤独等待的心情,让人惋惜。我感触最深的是副歌的最后一句:“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这也是此曲最能催人泪下的地方。尽管他也许再也等不到另一个人,但仍有一丝希望,希望缘分能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可以听出一个人痴心守候的坚定,有一种力量,是人间最强大的,也是最美丽的。副歌部分较为明显,激荡人心,似在回忆过去的美好,虽在唱着“雨纷纷”“草木深”,但写此“入木三分”,却可更好的体现出曾有过一段缘分,难磨灭。“烟花易冷”“人世易分”,唱出了岁月的遗憾,相见恨早,少年不识愁滋味。直到若干年后,却只剩无尽的等待。此曲结束短促,只有一句唱词,但已恰到好处的道出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心情。此曲也算得上周杰伦中国风歌曲中的经典了。
2014年10月31
诗梦年代
第二篇:烟花易冷
当温暖收获在重逢里面的时候,我们未来的枝桠接着向哪个方向繁华?还是一场烟花,再次温暖属于你我的夜空。
一个人久了,习惯了桌子上的冷开水映照的孤影,一杯接一杯的寂寞,任意盛开着冷清。一个人久了,开始喜欢轻音乐里面那些典雅的幽灵,像拿一张最痴白的素描,你的身影缠绕着我脑海的故事。一个人久了,就喜欢驻足凝望,凝望黑夜里面的繁华,灿烂成一方诡异的妖娆。有时候若清梦的飘走,沿着路灯游成最奢靡的韶光,也许,在某个特定的路灯下就碰到了那年冬天的你和我。一个人久了,会念起照片上的身影,每次看你留给我的文字,都会画出不一样的心情。一个人久了,开始懂得珍惜朋友,会细数那些稚嫩的约定,开始很在乎朋友和亲人的感受,他们的幸福像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小小的暖炉,却又往往在自己温暖的时候想你在哪。。
想起我们见面的那个时刻,如梦一般。我们微笑着看彼此。那时路上的人如鱼一般在我们俩身边游来游去,仿佛,我们一直就在这里了,然后在人群里看到彼此,再也不肯离去。
想起那年,告诉了你一个城市,哈隆,说这是全世界最适合私奔者的地方。
时间也会停留的。时间也会叹息。
你带我去看学校里的风景,而我却在时刻看着你。多么贪婪,想着霸占每一秒可以见到你的时光。
你还是甜甜的样子,看着我依然能笑得出来。只是不知,你的笑容有多少是勉强,沉默和低头,是一种怎样的回答。也许如你所说,是不好。只是,我觉得不是。那一刻的唯心主义很强烈,只是因为我太怕了。
一直聊了好久。送你回学校时恰好有人在放烟花,又回想起那年你第一次来找我,相似的夜,烟花,月食,一切那么美好。如果可以,好想回到过去。。
风和日暖,这是在我们旁边那位老先生的话。一米的距离,我们坐着。青草的芬芳在阳光下很舒畅。你问我有没有恨,有没有觉得你狠。恨,狠....当初狠心扔下你一个人,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城市,你过的好与坏,也从未去看过....是我太狠心,若是恨,也应是你恨我。
终还是要走。其实很感谢那个老婆婆,尽管我也知道她是在行骗。因为她的胡搅蛮缠,我可以搂着你离开。真好,真好....在公交车上,从第一个车窗到最后一个,看着离你越来越远,而你在站牌那儿静静地看着我,后面的玻璃落满了灰尘,就看不到你了。
我想了好多理由,以期能拥抱到你。只是后来又不敢。怕真的拥抱到你,我会不愿离去。现在想来,若那时这个小小的“阴谋”得逞,回校的时间肯定会推迟一天、两天、或三天.....突然觉得孤单,一直在努力回想,过去的几天是一场绮丽的梦,让我觉得自己一直处于一种幻觉之中,可是又是这么真实,真实得让我感觉到像是在做一场梦。
此刻,我所在的城市也在放着烟花,好想打电话给你,让你也听听这烟花的声音。我觉得和你在一起的这几天就像是一场有预谋的烟花,美丽,短暂。
没有准备接受,没有准备分开。
我知道,一切都没有变化,一切都可以当作是一场过眼云烟,一切都可以当做我们生了一次很长时间的气,一切都要慢慢回味和等待。
下一场烟花是否和你一起看,是否会更美?
这烟花绽开,多像你的笑容,灿烂而天真,最真诚和坦率地盛开着。
相逢和离别都如烟花般盛开,虽然我们聚少离别多,感情犹如流水一般蹉跎,但是我们可以延续那些美好,我们以后的时间还长,在一起的时间还有。。
不管苍天如何,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终将走进同一个爱的时空…… 单曲循环着林志炫的《烟花易冷》,“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第三篇: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的时与空
僧人在寺里敲着木鱼诵经,天下起了雨,僧人拿起木鱼,走到禅房之外,看着门外的烟雨、思绪穿过久远的时空飘到了他想回到的那时那地……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
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城门口,看着将军头也不回地策马离去……
将军此征一去便是数月,其间刘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不敌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伽蓝寺中。
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伽蓝寺为僧,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次回到她的身旁。
他们昔别的那个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翘首以盼。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未曾听过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
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伽蓝寺出家的将军耳里。
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
不知道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
将军第一次走出伽蓝寺的那倾斜、像要倒塌一样的山门,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时坐的石板。
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
他相信她一直在等他。
孤城的老者告诉他,她一直是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僧人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地坐着,敲打着木鱼。
天上的雨依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青石板之上……
歌词如下: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时空有边界吗?那么永恒又是否存在?也许,时空的存在有它自己的边界,自然与之直接相连的人的生命亦是有界,而有些东西却能让有限的生命升华成永恒,譬如思念。是的,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没有人能掌控时与空。在那位女子身上,流逝的时光消磨的是她的容颜,却也积累着将思念筑成永恒。
第四篇: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里那个凄美的故事。终于找到了。来源: 于虹的日志
http://ch21.yochg.com:8158/?uid=3093&ext=MTcz3OSwxNDI3LGplcnJ5dnNjciwyMTI3LDMwOTMsMzA5Myw=
《烟花易冷》,又名《伽蓝雨》
伽蓝,梵语的僧加蓝摩,僧伽蓝,又有七堂伽蓝、十八伽蓝之说。
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源于南北朝时期,以宋武帝刘裕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拓跋什为首的北魏,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的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南北朝就扩张势力以及疆土兼并,战争不断,其间南朝负多胜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病逝,魏,明元帝拓跋嗣大举攻宋,先后攻取金塘(洛阳)、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以南失地,使得魏军主动撤退,继而占领滑台、洛阳、虎牢。同年,北魏全线出击,连克金塘、洛阳、虎牢、滑台。
公元449年,拓跋焘大破柔然,之后兵指南朝宋,宋文帝为阻止魏军南下,发兵北攻。由于宋文帝舍功采对,自戳良将,杀害裴方明等名将,使军力顿减,加上连年征战,国斩渐衰,加上军中无御敌之将,又不顾朝臣之反对,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发兵攻魏,面对魏军的后发制人,以号称百万之众强渡黄河,步步逼近,最后无奈只得北撤,从此宋文帝再无力争夺中原。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宠迁都洛阳。频繁南下攻齐(479年,宋异明中领军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至此,北魏、南齐进行了长达23年战争„„
而伽蓝雨的故事,正源于那一个战火纷飞的时期。
僧人在寺里敲着木鱼诵经,天下起了雨,僧人拿起木鱼,走到禅房之外,看着门外的烟雨、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
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城门口,看着将军坐在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去„„
将军此征便是数月,其间南朝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无奈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撤回北魏,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伽蓝寺中。
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北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伽蓝寺为僧,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回到她的身边。
他们昔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
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伽蓝寺出家的将军耳里。
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城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
不知道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
将军第一次走出伽蓝寺的那倾斜、像要倒塌一样的山门,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城门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树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坐的石板„„
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终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
他一直相信她一直在等她„„
孤城的老者告诉她,她一直是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地坐着,敲打着木鱼„„
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
烟花易冷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很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第五篇: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是周杰伦的一首中国风歌曲。专辑未正式发行时,网络上盛传该曲名为《伽蓝雨》,但事实上《烟花易冷》才是该曲的正式名称。与大部分流行音乐的创作不同,这首歌先有词后谱曲。《烟花易冷》凭借着哀怨的曲风和周杰伦独特的唱腔,甫一出现,就获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网友们更是将该曲奉为“神曲”。《烟花易冷》专辑取得了发行不到1小时就大卖1000张CD的好成绩。
创作背景《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佛教典故、文学笔触、与朝代历史,以及地理人文于一身的千古名著,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魏孝静帝时(西元547年)。正因其独特近似近代纪录片的史观,使得《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齐民要术》合称魏朝两百年多来三大奇书。
《烟花易冷》跟《洛阳伽蓝记》故事里所描述的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杨炫之笔下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一名皇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故事。该名将领因缘邂逅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廷(魏孝静帝)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已过世。将领只有听伽蓝古寺外,雨纷纷落下,回想起羡煞旁人的当年,叹人事,不过如烟花般,易冷,易分。
演唱:林志炫(原唱:周杰伦)
林志炫,中国台湾基隆人,优美的歌声著称。
烟花易冷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很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南香〕沉香。
〔~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指佛寺。〔~倻〕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
〔~马射线〕即“丙种射线”,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和医学等领域。伽 [qié]
1.2.伽 [jiā]
1.伽 [g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