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的例6,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6~9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 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99页利率表)
师: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说说年利率3.33%的含义。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利息?(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师: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2.教学例6。
(1)奶奶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999年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5%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2)这里的5%是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奶奶实得利息是多少元?(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4)引申:如果问题问奶奶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
学生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1)应得利息怎样求?实得利息怎样求?(学生列式解答)(2)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组织学生讨论)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五、布置作业(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振兴路小学
曹兆芳
2011-11-30
第二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 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
师: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说说年利率2.52%的含义。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利息?(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师: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2.教学试一试
(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999年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这里的20%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3)引申:如果问题问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
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应得利息怎样求?实得利息怎样求?(学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组织学生讨论)
2.做练习二的第5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五、布置作业(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2012—2013学第一学期龙塘镇银盏小学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六(1)班 执教者:赖可群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自主探索法、联系生活法。
五、学习方法 :转化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反思法
六、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师:因为百分数的特质使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中回顾与反思。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百分数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
4、师:哪些问题是我们学过的?你能不能很快就列出算式,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在思考中提升:都是相同的量相比,为什么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算式呢?
6、小结:相比的两个两个量没变,但比的标准变了,列的算式就不同。
二)在解决“增加百分之几”问题中理解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4、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5、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6、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7、学生列式计算,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8、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三)在辨析中解决“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出示第四题)师:增加百分之几是不是也可以说少了百分之几?
2、抛出问题,激化矛盾。认为不用算的同学举手,为什么不用算?说说你的理由。认为用算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理由。
3、列式计算,学生动笔计算,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4、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对于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或者是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5、小结提升:刚才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世界!
练习1: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练习2: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2)66÷121(3)66÷(121-66)(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练习3:奥运〃中国 中国近三届奥运金牌、奖牌榜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28届 32 17 14 63 29届 51 21 28 100 30届 38 27 23 88(1)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你的同桌吗?(2)29届奥运会金牌数比上一届增加了百分之几?(3)30届奥运会奖牌数比上一届减少了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因为变化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挑战的勇气,因此,适当去掌握和分析这些变化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使用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下课!
(五)、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
(一)求一个数比另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用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
(50—45)÷ =5÷45 =5 =0.11 =0.1 =11% =10% 45 5
(50—45)÷÷50 5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利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同学们,家里如果有暂时不用的钱,你们会选择存入银行,还是锁在柜子里?
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帮助王奶奶解决储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两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两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半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半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3个月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3个月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2、练一练
张阿姨今天取出了5年前存入银行的500元钱的利息,当时的年利率是4.75%。请你帮张阿姨算一算今天她能取出多少利息?
500×4.75%×5=118.75(元)
3、实际应用:
要求:组内讨论存多少钱,组长是银行职员,组员存款,填存单。银行职员检查顾客填写存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在经办柜员处填写自己的姓名。
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1)、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2)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4、拓展提高:
李伟家买国家建设债券5000元,如果年利率是4.11%,到期时他家获得5616.5元,李伟家存了几年? 利息:5616.5-5000=616.5(元)时间:616.5 ÷ 5000 ÷ 4.11%=3(年)
要求: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个人汇报
3、你知道吗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三、谈收获。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一》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1/432人
围棋班比围棋班25%
航模班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7-5.6=1.4(吨)
1.4÷5.6
=0.25
=25%
方法二:7÷5.6
=1.25
=125%
125%-100%=25%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
=0.16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南留小学何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