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俞敏洪经典
分享
李鸿倩
李鸿倩的分享
当前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大学英语六级阅读临战策略(新东方包过班内部精华讲义)来源: 周祥炜的日志
大学英语六级阅读临战策略
一、快速阅读。
大学六级中的第一道阅读题目是快速阅读,很多考生朋友都向笔者反映:快速阅读怎么做啊?拿到题目是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目啊?怎么我总是做不完题啊?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啊?等等等等……这几个问题相信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那接下来,笔者将从六级快速阅读的命题特征,做题步骤,解题方法几个角度来谈谈如何攻克快速阅读。
1.六级快速阅读的命题特征。
六级快速阅读的文章篇幅约为1200单词,通常是略多一些的,整个题目的给定时间为15分钟。文章之后是十道题目,这十题可以会出现两种组合:一种为4道是非判断题(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Y/N/NG题)加上6道句子填空题(也可称补全句子);另一种为7道选择题加上3道句子填空题。
至于考试最终会以哪种形式出题,在考纲中是没有明确说明的,从改革之后的几次实考情况来看,06年12月六级开始使用新题型,到09年6月的六级考试中,第一种题目组合形式考了两次,分别是06年12月和07年6月;第二种题目组合形式考了之后的四次。大家可以从以上的信息中来分配自己对于每种题型的复习时间。
2.六级快速阅读的做题步骤。
由于整个快速阅读部分总体时间为15分钟,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用的。很多考生朋友会问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顺序来做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考试大纲中的说法:
“要求考生运用略读和查读的技能从篇章中获取信息。略读考核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文章主旨大意或中心思想的能力,阅读速度约为每分钟120词。查读考核学生利用各种提示,如数字、大字单词、段首或句首词等,快速查找特定信息的能力。”
从考纲中我们发现,这里有三个重点信息:略读、查读、速度为120词/分钟。从这三点上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实整体的步骤了,那就是选定信息+回到文章查找信息+对比解题。而且我们应该是看一题,做一题。这就是所谓的略读、查读。其实这正是我们平时所使用的从题干中找关键词,回文章定位的办法。快速阅读其实就是考定位。
而另外一个信息,阅读速度问题,表面上看到这个120词/分钟,很考生都望而却步,这绝对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速度,但笔者提醒大家看它前面的文字,这样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章主旨大意,而不是精细分析,于是结合大家以往所掌握的英语阅读知识应该知道,在英语中主旨的位置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想要把握1200个单词的文章的主旨根本不需要全文阅读,只需要看几个位置就可以了,如标题、首段、小标题。所以说这里的阅读速度应该更确切的讲是平均速度。
建议做题步骤:
1)看题干,划出关键词。
2)看一题,定位一题。
3)对比原文与题干,找出异同或丢失信息,解题。
3.六级快速阅读的解题方法。
对历年真题比较熟悉的考生也会发现,在快速阅读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三条小原则:
1)题目的顺序与文章的顺序高度一致。
不论是哪种题目组合,这十道题都是严格的按照行文的顺序,依次出现,所以大家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条小规律,按照顺序去查找,并且坚决不走“回头路”。
如果在做题中出现某道题的关键词不够明确,也可以通过这个小规律,采用“迂回”战术来解决,那就是先放着无法定位的题目不做,而去做下一道能够明确定位的题目,再利用题目与文章顺序一致,大概确定上题的范围,再做查找,范围缩小,也就意味着难度降低了。
2)解题句几乎是将文章等分。
做完一篇快速阅读之后,再重新审视全文,看看定位点,大概也会发现这个小规律,当然这只是大致的一个认识,十个解题句(定位点)几乎就是将全文十等分,这一点认识对我们快速定位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每次找到一个解题句之后,下一道题基本上可以直接在下一段,或者大约隔十行去寻找了,这样会节省少许的时间。
3)正确答案基本是原文再现。
这一点无需多讲,一如前面关于考纲的分析所讲过的,旨在考察考生快速查找信息的能力,所以重在找,而非转述或分析,只要找到信息就可以了,那么在答案中往往是以原文原词再现。如:2009年6月20日六级考试快速阅读中的第一题:
1.When Lenore Skenazy’s son was allowed to take the subway alone, he。
A)was afraid that he might get lost
B)enjoyed having the independence
C)was only too pleased to take the risk
D)thought he was an exceptional child
利用划线处的几个关键词,在原文中定位句:
Still, when Lenore Skenazy, a columnist for the New York Sun, wrote about letting her son take the subway alone to get back to her Manhattan home from a department store on the Upper East Side, she didn’t expect to get hit with a wave of criticism from readers。
“Long story short: My son got home, overjoyed with independence,” Skenazy wrote on April 4 in the New York Sun。
于是正确答案即为B项,enjoyed having the independence。正是原文的再现。
二、传统阅读。
传统阅读是六级阅读中分值比例最大的一种题型,共有两篇文章,平均篇幅约为450词,每篇文章后有五道题,均是选择题。这种题型是考生朋友们最为熟悉的,笔者在此从命题规律,解题方法两方面做简要分析。
1.六级传统阅读的命题规律。
六级的传统阅读与四级相比,在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篇幅略长。同时,题型也基本一致。在此总结一下具体规律:
1)题目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
注意这里讲的是基本一致,不是完全一致,也不是高度一致,意思是说在实际解题中经常能看到下一题的解题句出现在上一题的解题句之前,这就给我们定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多考生朋友习惯的是四级时高度一致,做完一道题就不再回头看,这样经常会无法在六级阅读中定位。在此建议大家在定位时,还应该以关键词为准,除非实在不好找的才使用题目与文章顺序的关系。
2)五种题型的关系与六级阅读考察重点。
大家对于阅读题的普遍认识是有五种题型,分别为:细节题、主旨题、推断题、态度题和语义题。那么这其中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细节题和主旨题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推断题实际上并不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信息去推理和分析,而要从两个角度去思考,有的推断题在题干中会给出一些信息,如2007年12月22日的传统阅读的第58题:What do we learn from Mortimer Zuckerman’s lamentation?在这里我们看到推断题的信号词learn,同时又发现了一个专有名词(人名),说明此处的推断是从原文中引用句来的,需要去研究一下引用的具体语言,这种做法正是细节题的解题思路。又如2009年6月20日传统阅读的第一题: 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______,这道题干也有信号词learn,但是又给出了第一段这个范围,可并没有说是根据哪一句,我们通常就要去研究一下这第一段的段落主旨来解决了,所以是主旨题的解题思路了。通过这两个题干,我们会发现,推断题说到底是细节题和主旨题的变体考法,之所以叫推断是由于推断题的信息往往不是原文直接表述的,而是通过对比,比较,转折等手段间接说出来的,但具体做法还是细节题或主旨题。
类似地,态度题也是一样,有的题干问法是针对细节,有的则是针对全文。而语义题,也称猜词题,则为固定的细节考法,往往都是借助所考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上下文来解决。归结到底,六级传统阅读就是两种考法:细节和主旨,这也正是考试大纲中的重点,“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细节和主旨相比,重中之重在于细节题,从历年的真题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题目是细节题,这也就进一步证实,阅读题的考察重点是细节题的解题能力,笔者把这种能力归结为:查找加对应能力。也就是根据题干信息查找原文说法,对比原文与选项的能力。
3)出题往往与语言特征相结合。
这一点与四级阅读也类似,但是比重增加了许多,经常看真题的考生朋友也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在六级传统阅读中,基本上每道题都能看出一些语言特征来,像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比较关系,引用,举例等等,如2009年6月20日真题的第54题:
54.What constitutes a major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turtles according to Elizabeth Griffin?
A)Their inadequate food supply。
B)Unregulated commercial fishing。
C)Their lower reproductively ability。
D)Contamination of sea water
根据划线的关键词会找到一处引用Elizabeth Griffin的原话,“The threat is from commercial fishing,” says Griffin。于是选项自然产生了。
再如2009年6月20日真题的第58题:
58.The two Harvard economists note in their study that, for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 ________。
A)enrollment kept decreasing in virtually all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the labor market preferred high-school to college graduates
C)competition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s was far more fierce than today
D)the gap between the earnings of college and high-school graduates narrowed
根据划线的关键词会找到如下的部分:
A 2008 study by two Harvard economists notes that the “labor-market premium to skill”—or the amount college graduates earned that’s greater than what high-school graduate earned—decreased for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has come back with a vengeance(报复性地)since the 1980s。
此处出现了比较关系,还有转折关系。
通过以上两题,我们应该从语言的层面去了解六级传统阅读的特征,这个角度能让我们在关键词定位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对文章有所认识,知道哪些句子可能出题,而哪些句子可以大致忽略,对于定位难的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2.六级传统阅读的解题方法。
传统阅读的解题方法其实就两条,一是细节题的解题方法,二是主旨题的解题方法。其它题目则可以通过这两种办法来解决。
1)细节题解法。
通过前文关于命题规律的介绍,六级阅读的考察重点就是查找加对应,这其实就是细节题的解题思路了。
首先定位,建议有三种办法:第一,关键词定位法。关键词的选择可以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著作名,公司名,组织名等等),时间数字,极端词(如all, only, most等等),当然这些词也不一定每篇文章的题目中都有,笔者建议考生朋友可以做一点调整,如果有上述词就用上述词,如果没有,刚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顺序选定关键词,这样一来总是会有定位的依据。第二,顺序法。即题目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当然这只能是对大部分有效,属于辅助的办法。第三,语言特征法。如果发现前两种办法还不能做到精确定位,则需要考虑此办法了,这种办法需要考生在顺序法确定的大概范围中,再进一步确定可能出题的句子,以达到缩小范围,精确定位的目的。三种办法中关键词定位法是主要的办法。
然后比对文章和选项。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题干与原文相比,丢失的信息,这个丢失的信息就是正确选项应该表达的意思了,一般来说,正确选项会具体表现出四种特征:一,是原文的完全再现(可能性较小);二,是原文的结构,个别名词或动词进行同义替换(最常出现);三,是原文的主宾颠倒(较常出现);四,是原文的全文同义替换(较少出现)。这里需要考生注意的就是第二种情况,个别词的同义替换,也就是希望考生朋友们在平时背单词的时候多积累一些同义词,这对阅读题的解题是最有帮助的。
请看2009年6月20日真题,第61题:
61.What is the chief consideration when students choose a college today?
A)Their employment prospects after graduation。
B)A satisfying experience within their budgets。
C)Its facilitie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D)Its ranking among similar institutions。
通过以上划线关键词,考生一般可以查找到如下的句子作为解题句。
As with automobiles, consumers in today’s college marketplace have vast choices, and people search for the one that gives them the most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in line with their budgets。
这两处划线对应到了原文的关键词,说明此句与题干的对应,接下来把多余信息去除后,剩下这样一个说法,即加粗显示的部分,而选项B,A satisfying experience within their budgets。正是该句的同义替换,结构基本一致,把In line with改成了一个单词within。
2)主旨题解法。
相比之下,主旨题的解法则要明确得多。由于英文写作的特点,主旨通常都会在几个位置出现,在考生中流传着一句口诀:“主旨常在首末段,首句末句转折句,如果不灵找重复。”那么一旦确定是主旨题就到这几个位置去查找就基本上能够确定主旨,也就可以解题了。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主旨题可以依据出题的位置决定大概的查找次序,通常来说五道题的第一题是主旨题,一般在首段中寻找;第五题是主旨题,则建议先从最后一段中查找,如果不够明确再回到首段中查找。如果是第二、三、四题出了主旨题,则一般来说,往往问段落主旨,通常会给出明确的段落,不会让考生盲目查找。
在这里试举一例,出自2008年12月22日真题,请看:
56.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A)To remind people of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To suggest ways of ensuring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C)To advance new criteria for measuring farming progress。
D)To urge people to rethink wha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s。
由于此题是五道题中的第五题,所以回到原文的最后一段:
What is crucial is recognizing tha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s not just about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仅此一句,而这就是解题的线索,原文说重要的是意识到sustainable agriculture不是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在选项中只有一项与此句说法相近,那就是D项,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sustainable agriculture。与原文相对应,即为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和选词填空。
在新六级的考试大纲中明确写出简答题和选词填空是或考题型,即每次考试考哪一道题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从改革之后的几次考察情况来看,大家或者也能感觉到哪一道题会重要些,从06年12月开始实行新的题型,六次考试全都都考了简答题。但笔者还是会对两种题型做同样的分析。
1.简答题。
此题难度较低,原因在于绝大多数题目都是细节题的考法,而此处不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同义替换,可直接抄写原文信息,故此题只需要进行定位即可。考生朋友把握三条原则,此题可解。
1)答案与问法一致原则。
做此题时,首先看题干,划关键词,同时还要对问法做出标记,根据问法的不同,考生的回答也应该有所不同,如2009年6月20日真题的第47,48两道题:
47.Where do girls get the notion that they need to be thin in order to be considered beautiful?
此题干是Where引导的疑问句,在划关键词时,建议考生把Where和?作出标记,这样可以避免后面做题时忽略问法。在做答时,由于本题是疑问句,考生要注意首字母大写。
48.By promoting “body activism,” University of Texas psychologists aim to prevent ________。
而此题是补全句子,要保证填写的单词或短语能根题干组合成为一句话,故不需要首字母大写,更不需要重复题干信息。
2)照抄原文原则。
定位后,可以通过对比原文与题干,找出丢失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抄写即可,尽量不要对原文信息做改写,或调整,必要的时候也只是同一个单词的词性的变化。请看下面例题:
48.By promoting “body activism,” University of Texas psychologists aim to prevent ________。
利用划线的两处名词,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如下的句子:
What is surprising is the method psycholog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ave come up with to keep girls from developing eating disorders.Their main weapon against super skinny(role)models: a brand of civil disobedience dubbed “body activism。”
再看题干中问的是prevent(防止)一件事情,而原文中确定划线句为真正的解题句,其中有一个短语,keep……from……,正是防止的意思,于是48题的答案即为:developing eating disorders。解题完毕。
3)题目与文章顺序高度一致原则。
此题的规律与快速阅读的顺序规律是完全一样的,在此笔者不做过多赘述。请参考快速阅读中的相关讲解。
2.选词填空。
这也是广大考生朋友普遍反映难度很大的题目,究其原因是大家对此题较为陌生,在以往的英语考试中题目形式往往是固定的几样,然而这种形式,让习惯了四选一的考生朋友找不到方向了,由于此题还未曾在真正的六级考试中出现过,但四级却是必考的题目,所以笔者将会结合四级考过的题目大概介绍一下此题可能具有的命题规律和一般解题思路。
1)命题规律。
选词填空的主要考察四种词性的单词,分别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通常只需要关注单词的含义,而很少涉及到用法,因此这部分对考生的要求主要是单词的识记,和前后文含义的把握,属于基本的字面理解。
然而在四级的选词填空真题中我们也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选项词汇的词性是不确定的,如以-ing结尾的单词,可能是形容词,也可能是动名词,也可能只是动词的现在分词,具体是哪一种词性最终要看它所表达的意思,和文章所需要的意思。类似还有-ed结尾和-es/s结尾的单词。这一点会给考生在理解上带来一定的难度,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类单词。
2)解题思路。
第一步,把选项按词性分类。
这一点建议考生朋友们要做到尽可能的细化,基于上面的命题规律的分析,笔者建议大家把选项分成七类,分别是:动词(原形),名词(单数、集合),形容词,副词,-ing(形容词、名词、动词现在分词),-ed(形容词、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es/s(动词单
三、名词复数)。这样的分法可以使每类下的所属单词做到最小化(一般2~3个,最多4个,很可能只有一个),而且分类明确对后面解题也会极大提高效率。
请看2009年6月20日四级选词填空的词性分类情况:
动词(原形):无
名词(单数、集合):I)information,M)role,N)technology
形容词:C)comprehensive,D)cooperative,E)entire
副词:F)especially,G)forward,L)respectively
-ing:A)acting,B)assuming
-ed:无
-es/s:H)images,J)offers,K)projects,O)victims
第二步,判断文章中空格的词性,到相应的类别中去根据意思寻找答案。
如何能快速的判断文章中空格的词性呢?其实办法很简单,是早在大家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的,句子的基本构成。初中的英语学习大多数的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句子构成,主谓宾,主系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单数复数,主格宾格,各种时态等等等等,这些说到底其实还只是一个句子,简单句。而高中的学习中我们就深入到了复合句,这种相对复杂,相对高级的英语语法知识。
在选词填空时一定要结合初中的句子构成的知识,来判断空格的词性。例如2009年6月20日四级真题中的:
In Afghanistan, Bosnia, and Colombia, however, groups of children have been taking part in peace education 47。
此题由于出现在名词的后面,故只能是名词了,又由于此句的谓语部分为复数,可直接到-es/s类去查找,再结合含义take part in参加,只有K)projects,参加项目符合。
又如:
The classroom 50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replace angry, violent behaviors with 51 ,peaceful ones。
先看51题,空格是介词with之后,名词ones之前,并且还有逗号在此表示并列关系,51题只能是与peaceful同为形容词性,到形容词中找答案,此时再结合文章中replace……with……的含义,换掉的是angry和violent,那51必然是正向的词汇,故选D)cooperative。
再看50题,空格前后均为名词,空格所需为动词,而且主语为单数,故到-es/s类中寻找。在这其中具体动词词性的只有J)offers,它既有动词词性,又有名词词性。故选定J)offers。文章中通过含义来验证,恰是短语:offer sth.for sb.解题完毕。
3)注意事项。
还有几点小问题希望考生朋友们注意,比较琐碎:
如果一个句子有两个以上的空格,建议把整个句子读完后再由后向前解题,这样能适当的降低一些难度。
文章中如果空格前后有连词,一定要好好利用。尤其是并列连词,这既是词性的提示,也是含义的提示。
注意文章内部的重复,内容当中一般都会对段首或篇首的主旨进行某种重复,找到重复也就找到答案了。
养成良好做题习惯,有自己的符号系统,动词如何标记,名词如何标记,做到自己非常熟悉一目了解,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每选出一项就把该项划去,避免重复选择,也是提高速度的办法。
希望通过笔者的微言能给焦急备考中的你些许的帮助,规律也好,方法也罢,其实说到底成功的秘诀仅在两个字——勤奋,这些总结和指点,如果仅仅是看看热闹,相信情况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相反,如果大家能认真的消化,仔细的研究,不断的练习,把笔者的这一点点心得变成自己的对于整个考试的认识,那样一来相信大家势必会捷报频传。
第二篇:俞敏洪
俞敏洪的新浪微博:三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一个人想过得有意义,一是深挖洞,二是广积粮,这个世界上最正确的是跟自己比,想一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一点,想一想明年是不是比今年更加好一点。想一想,10年以后的你是不是比今年的你要更加出色;一个人只要心中怀有诗意,就已经达到了诗的境界;而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现在这个世界,吸引人注意力的事情太多,从电影电视到电脑游戏,有时欲罢不能,把很多重要事情都耽误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注意力也是一种资源,分散注意力就是资源不能集中使用。优美的结果多是在枯燥和痛苦中得来:流利的英语,反复练习的过程十分枯燥;优美的芭蕾,演员的脚尖全部磨出血泡;迷人的体操,留在运动员身上的处处是伤;动听的旋律,当初不知拉断过多少琴弦;但是枯燥和痛苦本身并不能保证优美,最后的优美和出色是因为有坚韧的精神和一颗坚持的心;
(但是这种反复练习也是一种快感,在枯燥的训练生活中,正是那种不断完善自己的欲望让我坚持下来。)读到希拉里退选演讲的一段话,大家共勉:Every moment wasted looking back keeps us from moving forward.Life is too short, time is too precious, and the stakes are too high to dwell on what might have been.为往事叹息,会阻碍我们前进。生命短暂,时间宝贵,沉湎于空想的代价实在太大;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外在表现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过分敏感,总觉得别人话中有话矛头指向自己。二是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过激反应,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大发雷霆,因为内心的虚弱需要用外表的强悍来保护。克服自卑最好的办法是某件事做到极好,赢得别人的赞美,这样胸怀自然就开朗了;我有一个比喻,困难就像一条狗。小时候在农村狗很多,当你遇到狗时,如果勇敢迎着它走过去狗就会怕你,如果转头就跑狗就会追你,说不定还咬你。狗的天性是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你怕它它就追你。困难也一样,迎着困难前进,通常困难就能解决,如果往后退,困难可能就会把你压倒。在困难面前不能输了斗志;当人遇到困境时,采取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能反败为胜。困境通常不能一下子摆脱,所以采取的第一态度是耐心等待,困境就像开车前后被堵,再着急也没法扛着车出去;其次是要淡化困境并从中受益,就像周文王被囚羑里著《易经》;最后是永存希望,寻找机遇。曼德拉27年监狱从没放弃黑人平等的事业终获全胜。8 有一头驴子拉了一辈子磨,老去的时候,主人觉得它一直很辛苦,就把它放到青翠的草地上,让它自由,但主人吃惊地发现驴子绕着一颗树不停地转圈,原来驴子转了一辈子,除了转圈已经不知道别的,眼前的广阔天地它视而不见。人也一样,最怕陷入一种思维或行为习惯,忘记天地其实很宽,换一种活法其实不
难;(但是思维的局限是不容易发现的,人往往喜欢维护自己的观点,就像维护自己的面子一样,不承认还有发展的空间。----如果有办法的话,就是把一件事做好,通过做事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一个人做事最后能不能成,要看能不能把握小方向和大方向,小方向是自己的努力目标,大方向是世界的发展潮流。大方向对了没小方向不行,低头做事不管大方向更不行。有一群人向北极出发,发现越走离北极越远,所有的仪器都表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那怎么越走越远呢,原来他们是在一块向南漂的巨冰上行走;(如果所学的东西不符合市场需要,就没有意义。任正非说,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
10郑板桥在去世前给孩子留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陶行知重复了这句话,把靠祖宗变成了靠父母。我在赢在中国点评时曾说:即靠天也靠地、还要靠自己。靠天靠地是利用资源,靠自己是主动奋斗,一个人能够利用资源,还能主动奋斗,离成功就不远了;(在利用资源上,比如建立人脉,整合人脉资源,需要学的也很多。)
11拥有值钱的东西不如拥有值钱的才能。我有一个画家朋友,从来不存钱,需要钱时就画一幅画,画就变成了钱。他说:“人生最惬意的莫过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为物质所累,还能用爱好换钱。”确实,你就算拥有金山也有可能丢失,但拥有才能走到哪里都能带着,别人可以偷取你的物质,但没法偷取你的才能;三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爱,不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不爱做的事再大也没有意义;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13 海里有蓝鲸这样的巨鱼,也有沙丁这样的小鱼,海足够大,能够容纳各种鱼的生存;但池塘里通常就只能放点小鱼,如果池塘里放入大鱼,结果可能是大鱼把小鱼吃了,然后自己饿死。同理,一个胸怀足够大的领导敢用各种人才,并各得其所;但在一个心胸狭窄的领导身边,人才都不得其所,最后通常是死路一条;(老俞就是这样的人。另一方面,就是不是领导和管理层,也要这样对待周围的人。)一个人想过得有意义,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深挖洞,就是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比如陈景润搞数学,袁隆平种水稻;二是广积粮,就是让生命尽可能经历更多,比如徐霞客马可波罗行走天下,生命也辉煌。生命并不只有一种活法,我们有时候可以换一份工作,换一座城市,换一种心情,也许就换了一种活法;(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自己的生活,在于不断走出舒适区,)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对于希望达到目标的追求,因为值得达到的目标就像绝顶,常常隐藏在云雾中,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登顶。我常告诉那些爱情的追求者,不要被拒绝就不再表达自己的爱情;我也告诉那些创业者,不要因为失败就不再追求自己的事业。请记住:不要因为连续下几天雨,就认为太阳再也不出来;任何观点都可能以偏概全执其一端,但不能因为偏了就不让说。一个观点如果面面俱到也就不是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视角和态度,不同的视角和态度造成思想丰富多彩。人们互相辩论,不仅为了寻找真理,更是为了能够提供思想,增加智慧。春秋战国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百家争鸣,为中国留下了伟大的思想文化遗产;真正纯粹的爱情只有现在,只有当下,爱不因过去,不因未来。不因为过去是过去已成历史,爱历史便失去当下的美好,不因为未来是未来还没有发生,为未来而爱就多了一份功利的世俗。爱情也不问因果,一问因果便落俗套。为什么爱?最好的回答就是因为爱所以爱。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瞬间的感觉变成永恒;读到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确实是这样,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比如被欺骗了报复放不下,被讽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评了面子放不下。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其实只要把心情变一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人在犯了错误之后能否纠错,要看这个人的慧根如何。有人犯错误不知道自己在犯错误,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没有能力纠正,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能够毅然改正。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也会做低级的事情,而小人很难做崇高的事情;也有君子犯错会改而小人难改的意思;19 朋友说:人生三种关系: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内心,现在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人的关系上,导致心灵迷茫苦闷。回想自己的生活,确实把所有时间花在了人际关系上,没时间融入自然,更没时间和内心对话,内心的宁静感幸福感无迹可寻。应该争取把时间分成三份:一份给自然,一份给内心,一份和人相处;没有经过世事复杂的简单是表面的简单,没有经过人世沧桑的单纯是虚假的单纯,没有经过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虚无的自信,没有经过大起大落的平静是肤浅的平静,没有经过权利考验的超脱是伪装的超脱。大风雨后才有最晴朗的天空,大经历后才有最豁达的人生;
(说心里去了,傅雷在《名人传》序言中说:不经历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历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小窗幽记》)如果失败可以承受,就要去冒险去大胆尝试,否则你的生命将因为谨慎而失去色彩。如果像田螺一样,碰到事情就往回缩,你就失去了像鱼一样在海里遨游的机会。田螺一辈子所走的路也许不少,但它永远蜷缩在脆弱的壳里。鱼自由地畅游在大海,因为它摆脱了田螺的胆怯。所以,对自我的过分保护会失去许多机会;尽管谁都知道那种无所欲求的平淡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也是幸福的所在,但很少有人愿意一开始就过这种平淡的生活,一定要走进社会风雨中去经历一番才会幡然醒悟,归复简单。但有些人走进社会风浪之中就被淹没再也没有爬出来,像弘一法师那样悟得如此彻底的高人实在是少数中的少数;什么是心理承受能力?举个例子,你把一堆面粉掺点水揉一下,一捏面粉很容易散,但你别放弃,继续揉捏。千百遍之后,它再也不会散开了,即使你把它抻长也不会散开,因为它已经具备足够的韧性。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团面粉,被社会不停地揉捏摔打,最后变得非常坚韧,就有了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什么生来就是伟大的)即使最初我一个人奋斗的时候,也没有失去过信心,我一直坚定相信,新东方能够走下去,而且一定能够走好,在最绝望的时候,我心里默念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校训,咬紧牙关穿越一次次的艰难,站稳脚跟碾碎一个个的困难,新东方终于走出来了,终于长大了,我自己也随着新东方一起成长.25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在失败中寻找与把握机会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没有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人生是不丰富的人生,就像白开水,纯净却没有味道。一个人是否活得丰富,不能看他的年龄,而要看他生命的过程是否多彩,还要看他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能否把握住机会;台湾星云大师的八大观念: 1.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2.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3.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4.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5.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 6.风雨,不是天象,而是锤炼; 7.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 8.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做事情要三思而行,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判断,要考虑到后果是否能够承担。一个错误的决定也许一分钟就能做出并赋予实施,但常常要用无穷长的时间去纠正;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做事业,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在过程中正确的做事情,都是幸福和成功的保证;我们做事情常常希望尽快有一个好的结果,但很多事情都只能慢慢等待结果,并在等待时尽可能积极的努力,急于求成常常会欲速则不达。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对的,结果就会是好的。正确的方向+足够的耐心,是通向良好结果的最佳途径。
(这一条可以和第九条对照着看。)如果一条路看到了尽头,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路到了尽头,而是你没有看到在尽头其实路拐弯了,也许一拐弯就是另一条宽阔的道路。当初我联系出国死活没有美国大学要我,所以拐了弯,就留在国内做了新东方;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没有任何人会在一天之内成长起来,就像一棵树一样,十年过去才会发现长大了,另一个条件是生命的热情永不熄灭,不管多么卑微,内心的种子一定要向往天空,要尽力伸展自己的枝叶去触摸蓝天,去追逐天空的云彩,有了向上的心,一定就会有灿烂的果。31 一个人对于现状有幸福满足感并不意味着一辈子都有幸福满足感,就像你走到一个风景绝佳处也许会希望身在其中一直到老,但真的总是面对同一风景,再美好你最后也会无动于衷。生活只有在不断改变中才会有新奇的体验。两种状态会让人感到生命的丰富:现状的不断改变和内心的不断充实。
第三篇:俞敏洪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演讲
人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马拉松,这个马拉松不在于你跑多快,而在于你坚持跑多久,稍微跑得慢一点没关系,只不过你跑的比别人的时间长一点而已,你依然可以到达别人所到达的中点,甚至你再坚持跑下去,你会超过那个终点,也许有人进入了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但是进入普通大学,就更加构成了自己未来奋斗的理由,在大学的成绩是好是坏,并不直接构成你未来必然成功的标志。人生奋斗的不是高中三年,也不是大学四年,人生奋斗的是一辈子。一辈子有多长,现代医学所说,只要注意身体健康,心情开朗,活到一百岁轻轻松松,因此,有没有事也不要紧,坚持开心活到一百岁最重要,很简单,当你活到一百岁了,你不知道你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奇迹会发生,年轻时候不发生的也许年老了会发生,不同的季节开放不同的花儿,有的花是在春天开的,如桃花,有的花在夏天开,比如说荷花,有的花在秋天开,菊花,有的则在冬天开,比如说梅花果自然界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那么剩下的夏秋冬是多么枯燥和乏味,人生已如此,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把人生所有的精彩都享受完毕,那么我们的中年和老年该怎么度过。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活得长了就可能活得很精彩,但是活得长,并不等于活得精彩
人生应该走的像绵延不绝的山脉一样,总有山峰,总有低谷,如果把低谷比喻成生活中所碰到的失败、挫折和痛苦,把山峰比作我们所享受到的成功、幸福和快乐,从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你生命中没有失败、挫折和痛苦,那么必然也感受不到成功、幸福和快乐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每次走向低谷,你所要做的就是爬上下一座更高的山峰,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得更远,看到更精彩的未来
很多时候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们坚强,而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既然选择了人生的路,你选择往回走,永远是失败,选择停下来,永远是迷茫,你只有一个办法,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个目标,并且坚定不拔的往前走,也许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坚持自己的理想走下去,有一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在那等着你
尽管自己很落后,但是不对自己失望
人的生活应该像长江黄河这样去过,从一个地方发源以后,去寻找自己的道路,一直奔流到海,大海就是自己的梦想,开拓自己的道路,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不一样的,长江是开山辟路,穿越三峡,最后奔到了大海;而黄河开不了这样的道路,最后选择了九曲十八弯绕着走,最后它也走到了大海,汇入自己生命中可以汇聚的所有的力量。最可怕的是,一个人最后把自己变成了水中的泥沙,尽管也能跟着水翻滚一段时间,但最终都会沉淀下去,当生命沉淀下去之后,在想见到阳光,就不太容易了,因为很多别的大量的泥沙可能会把你掩盖,压得越久,你可能觉得翻身的日子越没有,所以保持水勇往直前的本质,永远不要把自己变成泥沙。
第四篇:俞敏洪
俞敏洪:失败促使我反弹得更高
主题:相信奋斗的力量
地点:中央电视台《开讲啦》
演讲人:俞敏洪
演讲人小传:俞敏洪,新东方学校创始人。1993年在北京创立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
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近年来,俞敏洪及其领衔的新东方团队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上万场免费励志演讲,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主持人语
最近,中国第一部创业传奇轻喜剧——《中国合伙人》在各大影院热映。影片讲述了由20世纪80年代至今,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尽管新东方一再声明,但很多人还是认为,作为剧中男一号的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原型正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是社会上从开始就不被人看好、被人瞧不起的一类人的典型代表,经历了很多磨难最后获得了成功,实际上他身上具备很多成功人士所具备的特质——有一种信仰、有一种敢牺牲的精神。
或许在读者和观众的眼中,文艺作品的所谓“成功经验”并无多少普适性和共通性,那本期讲堂将与读者一起回归真实,请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讲述他的奋斗史。
开场白:
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佳的法宝或者说最好的力量,就是去进行奋斗。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坐在这儿也是来吸取这种力量。
其实我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当过一回农民,在那个时候我就料定了自己这辈子大概只能在农村呆着了。
粉碎“四人帮”让我得以读高中
我们每一个人出身都不一样。曾经年轻的时候,抱怨自己生长在一个贫困家庭;曾经年轻的时候,抱怨过自己的父母,什么也不能给我;混迹于北大整整七年,没有一个女人爱上我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谈了好几次恋爱,有的同学已经娶上了美丽的女人,成立了美好的家庭;当我发现至少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时候,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发现好像所有的生活黑暗和不如意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
幸亏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身上唯一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我觉得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应该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应该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而这种感觉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就是来自于我从小在农村的那种生活,来自于我自己高考的启示。因为对于我来说,农村孩子长大唯一可能的归宿就是在农村。
我十四岁初中毕业,紧接着命运就对我做出了宣判。当时中国有一个政策——贫下中农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上高中。我姐上了高中,因此就轮不到我了。所以其实我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当过一回农民,在那个时候我就料定了自己这辈子大概只能在农村呆着了。
但是,老天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四人帮”粉碎以后,教育政策立刻就改变了。我们的初中老师想起了我,说俞敏洪是一直喜欢读书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破例地重新放到高中里面来?
我妈听说我这个事情以后就非常兴奋,找公社大队的领导和学校的校长去不断地说,说我儿子就是可以来的。所以这辈子我最感激的就是我妈。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机会。这个不是我奋斗来的,是党和国家给我的。
我高考第一年成绩出来以后,英语只考了33分,尽管当年我报考的院校录取英语分数线也不高。
复读三年意外考上北京大学
高中毕业的时候,其实整个班全是农民,因为我们就是农村中学,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信心说能考上大学。但是这个时候我碰上了一个好老师。
这个老师现在还在南京,已经八十岁了。他在我高二的时候,就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他说:“我知道你们在座的小子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的,你们以后一定都是农民,但是我依然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去考大学。因为当你们以后回到农村,在田头劳动的时候,当你拄着锄头仰望蓝天,叹息自己命运悲哀的时候,你会想起来,你曾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过一次。”这句话,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
大家想想这个印象多深,所以我就认定了自己一定要考大学。还有,我认定了一定要让这位老师失望一次。但这只是一次美好的愿望。我高考第一年成绩出来以后,英语分数只考了33分,尽管当年这个录取的英语分数线也不高,最低大专录取分数线就是我们江苏有一个地区师范学院,只有40分。但是我只考了33分,差了7分。
那么我就想,如果我再努力一年,我也许就超过40分了,也许我就进这个大专去了,所以我就边干农活边复习。当时农村连电灯都还没有,在煤油灯底下复习,我就是在高考复习的第二年眼睛近视了。
第二年去高考的时候,我英语考了55分。拿到这个分数我特别高兴,为什么呢?我想录取分数线是40分,我是55分,那么我无论如何能够进那个师范学院了。结果分数线下来以后,师范学院的分数线提到了60分,还差了5分。
高考两次失败反而让我增强了信心,我就觉得我非要考第三年不可。所以我跟我母亲说,第三年我无论如何不干农活。就是说一定要每天,所有的时间都交给我。我母亲说我再给你一年时间,但是我们家确实很穷,第三年如果你再考不上的话,你就只能是老老实实回来当农民。所以我第三年就拼命了,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晚上十二点睡觉。到第三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成绩一出来我就发现我的成绩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其实北京大学这四个字此前在我脑海中连闪都没闪过,所以这个例子给同学们又一个启示。什么启示呢?人是要有梦想的,但是梦想再大,不去努力是不管用的。就像你爬山的时候,就算你不看那个山头,只要知道自己在向上爬,只要你爬的路是对的,到达山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回想我自己的生命,我觉得往往是我生活中带来的一些失败,最后促使我反弹起来,又够着了一个新的目标。
美国大学最低学费大概三万美元,还不算生活费。我算了一下,一百年不吃不喝都不够。所以我想我应该去赚更多的钱。
办新东方的最初目的是为挣钱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想要出国去读书。我联系了几十所大学,其中十几所大学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但是没有一所大学给我发奖学金,都说你只能自己出钱了。而当时我在北大的工资,连奖金带基本工资加起来大概一个月二百块钱,换成美元,三十美元左右。美国大学的最低学费大概三万美元,还不算生活费。我算了一下,一百年不吃不喝都不够。所以我就想到了我应该要赚更多的钱。
怎么赚更多的钱呢?人有了需求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就会有创新。当时刚好中国的外语培训业已经轰轰烈烈起来了,所以我就想我为什么不自己办一个培训班呢?于是就有了新东方。
新东方完全不是我理想的产物。有人说:“俞老师,你做新东方,是不是你想到了要为中国教育做贡献?”我想到的就是我需要钱。但是今天的我,倒真的实实在在想要为中国的培训事业和中国的教育做点事情了。为什么?因为你有了这样的实力,你有了这样的力量,你有了这样的基础,那自然你就会做,所以我们不用去想太多。很多你没有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做到。那么为什么会做到呢?就是因为你在不断地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上有偶然的运气,有必然的运气,如果你把偶然的运气当做必然的运气,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差。
凭努力得来的成功不易被夺走
我们永远不可能说我们站在这个舞台的中央。你坐着,天上就掉下馅饼来,永远不可能!这个世界上有偶然的运气,有必然的运气,如果你把偶然的运气当做必然的运气,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差。但是一个人可以追求必然的运气。什么叫必然的运气?必然的运气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使自己达到了某一个状态,达到了某一个境界。用你这个状态,用你这个境界,用你这个身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东西。
二十五年前的我在北大拿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这就是我的身价,十五年前的我在新东方挣到的钱也就是勉强能够养活自己,但是今天的我已经算是中国在美国比较好的上市公司的老总之一。这个东西是我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所以就不太容易被人剥夺;这个东西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所以我得到了心安理得;这个东西是我努力得来的,所以我更加相信努力的力量。为我自己的后半辈子,我还会去持续不断地继续努力。这就是一个正向的、积极心态的循环。
当初我之所以敢从北大出来,很简单,我没房没车。我想北大这十平方米的宿舍不住也罢。
人要不怕丢才可能获得腾飞的机会
现在的年轻人,我常常觉得他们生活得很痛苦。为什么呢?第一,虚荣心特别强。虚荣心强的人关注的什么呢?他关注的不是自己生活的状态,他关注的是周边人跟自己比,他能不能胜过周边人。好面子就变成了一个人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说真正的追求幸福的心态变成自己奋斗的动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贷款买房买车,然后变成了房奴和车奴,生活就被毁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背上了负担,你有了一份工作你就不敢扔了。被锁在一份工作上当然很好,表面上你很专注,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失去了一切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在其他方向腾飞的机会。
当初我之所以敢从北大出来,很简单,我没房没车。北大当时给我安排的宿舍就是十平方米的宿舍。我想这十平方米的宿舍不住也罢。出来后天地都在我身边,就这种感觉,所以你不怕丢。一个人要不怕丢,因为你怕丢,可能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你特想谈恋爱你就可能失恋了,你特想找工作你就可能会失业了,你特想要高兴就可能会失落,你特想创业你就可能会失败,所以失可能比得更重要。
你们做五年的事情我做十年,你们做十年的我做二十年„„实在不行,这辈子我要保持健康心态,活到八十岁。
人生要跟自己的昨天比
至于说到我们的家庭背景,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学生来跟我讨论问题。有同学说:“俞老师,你看我的同学,他们拥有无数的社会资源。现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像我们这样穷人家来的孩子,我们已经争取不到这个机会。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使你在美国。但是中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你从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愿意奋斗出来,你就会被一视同仁。所以尽管我们会发现周围有资源的人会比你更早地拥有资源,但是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让他们先得到好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们也许活不到二百年,但是一百年总可以吧。
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全班同学毕业典礼上,大家每个人都要上去表态。我上台说的话到今天还依稀记得。我说:“同学们大家都很厉害,你们的学习成绩都那么好,但是请大家相信我不会放弃自己。你们做了五年的事情我做十年,你们做十年的我做二十年,你们做二十年的我做四十年„„实在不行,这辈子我要保持健康心态,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活到八十岁。”
其实人生奋斗没法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你跟自己比——你的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好,你的明天是不是比今天好,你的明年会不会比今年好,十年以后的你会不会比十年前站在这儿的今天的你要更好?
当你脸上长皱纹的时候,皱纹中透露出的是庸俗还是智慧,这全是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决定的。
外貌不应是年轻人最发愁的事
还有的同学很有意思,来问我说:“俞老师你看,我这个人长相不怎么样,也影响了我的事业发展。比如说我去面试的时候,人家老板一看我长得这副模样,他就不要我了。”我说你敢这么说,说明你内心还是有点自信的。人在三十岁以前长相可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女孩子就算你再漂亮,上了岁数长相也不再是优势。就是说人是要有一点外表上的干净利落的感觉,但是到此为止了。一个男人天天在镜子面前花半个小时打扮自己,我真看到过这样的男人,半个小时都不止。要知道,这么好的时间你不用在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魅力上面,有什么用呢?你再打扮,你能不老吗?你再打扮,到年纪大了,你能皱纹不上脸吗?当你脸上长皱纹的时候,皱纹中透露出的是庸俗还是智慧,这全是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所决定的。
有一次一个很矮的小男孩在我演讲的时候跑上来,他说:“俞老师,我这样一个人,在男人堆里找不到自己,在女人堆里我也找不到自己,实在太矮了,你看我这辈子怎么办?”我说,你知道鲁迅多高吗?1米58。你知道拿破仑多高吗?1米56。我说你多高?他说1米55。我说你知道你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了吧?
人生是自己的选择,你要把自己变成的,不是对得起自己的长相,而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对得起自己的能力的人,应该是这样去做的。所以,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只要你自己相信,奋斗能让你改变自己,你的生命一定会越来越灿烂!我的演讲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第五篇:俞敏洪
“有人说:女生到社会上会遇到比学校更优秀的男生,而男生很难找到比在学校更好的女生,我现在告诉你,这句话你们都理解错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男生在校园都还不成熟,19到25岁的男孩一般都比同龄女孩显得放不开,但到社会上,很快男人变的就优秀的多了,这说明大学几年是男生成熟的重要时期。而女生到社会变的实际了,于是就有了你们经常听到的那一句话!而我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的男生优秀就在于清华大学的男生能学会等待!这也就是为什么清华出的国家领导人要远远多于北大。一个男人,是需要孤独的,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只能说明你内心还不够强大!很多男生认为能证明自己的魅力在于自己有多少朋友,有多么漂亮的女朋友,那么我只能说你真的还需要成长,一个真正的优秀男人一定是朴实无华,甚至是谨小慎微的,一定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只有静才能生智,而不是急!诸葛亮的戒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在这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几年中,你投资的是一个女人,那么你后边几十年里,你将不断的求着这个女人不要离开你。你如果投资的是自己,那么在剩下的几十年里,你会很顺利的收获真正属于你的爱情。记住: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奢侈的精神享受!
还有,我曾经在郑州大学说过怎么看一个男人是否将来会很优秀,那就是长的比我还要难看的,却能很自信的笑的男生。为什么,因为在大学中,这种男生一般不会太引人注意,他们更不会受到女生的青睐,于是,他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来弥补被人冷落的空虚。可事实证明,干好自己的事情,比被谁青睐都更有价值!自己不哭没泪,走好自己的路,才能走出未来!第三,感谢那些离开你的女生,男人可以不勇敢,可以不斯文,但不能没有胸怀,有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未来!何况调查发现,一个男人要被4到5个女人伤害才会变成熟,所以可以说是离开你的那些女人造就了你的优秀,何况人家是在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来教育你,这个投资应该说相当大了,所以你应该感激!这就是为什么俞敏洪,马云,史玉柱,李阳,这些老男人能有今天,你可以去看看,我们当初有谁在学校特别被人欢迎?没有!我们倒是都自卑过,因为长相,因为穷!所以,不要认为你一无所有,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是上帝帮你倒空了垃圾,让你装进去对你最有用的东西,此时,你离那个人生腾飞点已经很近了!”所以在校的大学生们,只要你自己认为,你比愈敏洪长的难看,比他上大学时还穷,但你同样的拥有着自信,就把这篇文章转走好好的看看,“别在自己最美丽的年华去投资一个女人”假如你已经有了女朋友,别整天都把你们的情情爱爱放嘴上,认真的做好你自己的事,努力的提高自己,假如她感觉你为了做自己的事而冷落了她,她因此也离开了你。那么我敢说这样的女生是没有远见的,你不要也罢。但假如她理解你,认为你就是一个潜力股,那么当你升值时,千万别让人家贬值,人家可是用自己最美丽的年华在等你阿!爱了,让她自由。不爱,让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