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撇的写法
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撇”的运笔方法,会写几个简单的含有“撇”画的汉字。
2、培养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学生上节课写的好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2、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今天我们要挑战“撇”的写法。
二、撇画写法
1、教师介绍撇画的分类:
撇画有长斜撇、反势撇、竖弯撇、短撇、直撇和月弯撇。
2、教师示范撇画写法。
边示范边介绍写法:
长斜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作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反势撇:露锋起笔,先作点状,顿势回锋后,向左下作反势弧撇,收提,慢出。
竖弯撇:露锋起笔,先作竖状,约至中下部位(或与捺相交)时,开始向左下作撇。短撇:藏锋起笔,行作点状,重顿后即回锋向左下撇出。
直撇:藏锋起笔,先作点状,稍顿后即回锋直下,然后向左下撇出。
月弯撇:露锋起笔,先自轻而重,至中间部位时,又自重而重轻地左下撇出,形同弯月。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三、在米字格中练写有撇画的字
1、教师示范在米字格中书写“在”、“人”、“史”、“德”、“州”和“周”,重点讲解笔画位置以及各种撇在这些字中的应用。
2、学生摹写,教师指导。
3、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四、畅谈感受,交流方法。
第二篇:撇的写法.
书法教案
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撇”的运笔方法,会写几个简单的含有“撇”画的汉字。
2、培养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学生上节课写的好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2、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今天我们要挑战“撇”的写法。
二、撇画写法
1、教师介绍撇画的分类:
撇画有长斜撇、反势撇、竖弯撇、短撇、直撇和月弯撇。
2、教师示范撇画写法。
边示范边介绍写法:
* 长斜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作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 反势撇:露锋起笔,先作点状,顿势回锋后,向左下作反势弧撇,收笔渐提,慢出。
* 竖弯撇:露锋起笔,先作竖状,约至中下部位(或与捺相交)时,开始向左下作撇。
* 短撇:藏锋起笔,行作点状,重顿后即回锋向左下撇出。
* 直撇:藏锋起笔,先作点状,稍顿后即回锋直下,然后向左下撇出。* 月弯撇:露锋起笔,先自轻而重,至中间部位时,又自重而重轻地左下撇出,形同弯月。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三、在米字格中练写有撇画的字
1、教师示范在米字格中书写“在”、“人”、“史”、“德”、“州”和“周”,重点讲解笔画位置以及各种撇在这些字中的应用。
2、学生摹写,教师指导。
3、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四、畅谈感受,交流方法。
第三篇:撇的写法
撇的写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各种撇的写法,做到用笔正确。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教育学生做人谦虚礼让、宽容待人、团结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种撇的写法。
难点:斜撇和弧撇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书法欣赏作品、格言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个学生的作品,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爱写字的兴趣。
2、读《山行》这首诗,点出今天所要教的字:有
径
斜
爱
月
二、引导、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1、撇的种类:弧撇、斜撇、竖撇、平撇
2、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写法。
斜撇: 起笔重,边行笔边抬笔,收笔呈尖状。
弧撇:起笔较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部分较长,弧度较大。行笔“宜缓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古人讲,“书撇如篦发”是说写撇像篦子书发一样,要慢,要力送到底。还有人把撇喻为象牙,形力俱佳。
竖撇:老师边写,边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提示写法基本相同,但行笔方向不同。让学生来说竖撇的写法。
(起笔稍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的部分较短。)
平撇:老师边写,边提示学生观察,请学生自己看会写法。
(起笔较重,行笔方向较平。)
3、把撇放到各种字中练习。
老师范写“径”并做讲解:双人旁的撇是斜撇,撇要把中间部分包住,我们的中国字讲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宽以待人。字要写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字的左右上下要对齐,这是讲究对称美,但中间这部分却很小,这是讲究错落美,所以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4、老师范写“和”字,请你根据我们学过的写法和结构安排方法仔细观察这个字。说说“和”字和“做”字的不同点。
5、老师对于学生的说法给予肯定并小结。
6、老师范写“月”,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和特点。
7、老师范写:“有”字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的特点。
(“有”字的横长,像挑扁担一样,先低,后高,最后也低。前边顿笔,后边回笔。)
“有”字里有弧撇,“月”字的“撇”变成“垂露竖”,底端平齐。)
三、实践练习:
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书写,注意钢笔的正确使用。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和坐姿。观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个别指导。
四、纠偏:
1、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指出普遍的错误。
(写撇时,提笔过快,会把撇尾写的过细过长,我们叫它“鼠尾”。
另外,不抬笔,没有笔锋,我们叫它“圆尾”。
结构要紧凑。
平撇不够平。)
五、再实践,再练习。
1、老师继续巡视指导。
2、纠正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3、针对个别现象进行纠偏指导。
4、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体会并掌握写法技巧。
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审美、观察和评议能力。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2、选出一位同学的作品,有小组代表总结评议作品。
3、在全班的范围内,有各组的小讲解员评议本组的代表作品,其他同学可做补充说明。
4、老师对于学生的评议进行重点点拨和说明。
七、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写字技巧。
每人发一张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格言卡,请你写一条你最喜欢的格言,展示你漂亮的字,送给你的好朋友,传递友谊,以做共勉。
挑几张有特点的格言卡,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全班看。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教学生如何做人,同时巩固了写字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八、故事结尾,勉励学生。
老师以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作结尾,勉励大家:练字要持之以恒,扎扎实实,不能急于求成。鼓励大家努力一定会写出更好的字。
第四篇:横撇的写法
第一课
横撇、横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撇、横钩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横撇、横钩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撇:横画短,折处顿,撇画长而微短。
横钩:横画长而平,横尾顿后出钩,钩画短而斜。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友
条
你
定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友:横短撇长,“又”捺向外伸展。
条:上半部分长撇画与捺左右伸展,下半部分向上靠拢。
你:字形较方,左窄右宽。“尔”竖钩的竖部与撇头对正。
定:字头较宽,中部较窄。下面的“人”较宽,捺平而长,竖局中,与上点对正。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4.描一描,写一写 岁
亮
5.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教学反思:横撇和横钩有点相似,有些同学写的时候不够注意,容易混淆。重点要指导占格位置。
第五篇:撇、捺的写法__教案
撇、捺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撇、捺”的写法与“横、竖、点”之间的关系;
2、掌握各种撇、捺的写法及运用规律。
教学内容:
1、撇画的写法及书写规律
2、捺画的写法及书写规律。教学重点:各种“撇、捺”的用笔技法。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比较“悬针竖”与“撇”的形态特征来引入新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讲授各种撇的写法
1、比较分析“竖撇”与“悬针竖”的异同,讲解“竖撇”的写法。相同点:起笔、收笔 不同点:行笔
写 法:起笔收笔同“悬针竖”,行笔先竖后撇,竖部与撇部在字中不同部位其长度和弧度则有所不同。
2、让学生看黑板上示意图,比较“竖撇、斜撇、平撇、短撇”之间的异同,教师归纳,并揭示它们的特征及写法。相同点:起笔、收笔
不同点:行笔——①长短 ②曲直 ③斜度 特 征:竖撇——先竖后弯,行笔较长
斜撇——斜(与水平面夹角45 o)而长,或直或曲
平撇——平(和长横的倾斜度相当)、短、直
短撇——短、斜(45 o)、直
(二)讲授各种撇的用法
板书以下各字,提问学生: A.以上各字撇用的对吗?为什么?
B.“平撇”和“竖撇”一般运用在字或者部件的哪些部位?
竖撇——①纵贯字的中间,如“史、火”; ②在字或部件的左侧,如“川、肌”。
平撇——在字的顶部中间,如“禾、重”。
(三)板书下图,分析课本P20的“在”字
提问:A.以上四个“在”中哪一个写得好?并说出不好的字存在的主要问题?
②写的好。①重心偏左 ③“土”下坠 ④撇上的短竖左斜 B.你是如何知道②是对的? 比对字帖P20页的“在”,②最像。
强调:写字前一定要读帖,写好后一定要比对,找出问题所在。
(四)学生练习
2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P20~P21中撇画部分的字,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用钢笔练习
(五)教师评析 第二课时
一、讲授新课
(一)讲授各种捺的写法
1.分析斜捺的起笔、行笔、收笔的特征 笔画形态:①细而圆
②渐粗
③尖
笔画取势:①呈俯势
②呈卷起之势
③呈水平之势 2.根据斜捺的特征讲解其硬笔笔法
①笔尖轻轻落在纸上,不能向下用力,略呈俯势;②向右下约45 o方向渐行渐按 微带卷起之势;③提笔水平方向捺出。
3.看示意图,比较“平捺” 与“斜捺”的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写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斜度不同(平而长)4.平捺的用法及在字中的作用
用法:用于字的底部。
作用:起托载作用,因而不能短,要写得平(与水平线夹角约5o~10o)5.板书“道、延”,讲解平捺与字的其他部位的位置关系
到上部右侧所在竖线处才能收笔。6.“反捺”的写法
反捺的写法与“长点”相同(略)
(二)学生练习。
(三)学生提问,教师答疑。
学生对平时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举手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二、小结
三、布置作业
1、谈谈各种撇、捺的运用规律
2、反复练习各种“撇”与“捺”,直至写对、写像为止。3、临摹P12带有撇、捺部分的所有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