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体育:小司机
实施后调整教案:
活动内容:小班体育“开汽车” 活动目标:
1、练习听指令四散跑,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
2、积极参与游戏,愉快地共同合作完成游戏。活动准备:
红、绿两两种颜色的牌子个一块、哨子、人手一个小圈、小树桩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环节:
孩子们人手一圈,一起做个圈圈操:圈圈圈圈举一举、圈圈圈圈转一转、圈圈圈圈弯一弯、圈圈圈圈跳一跳。(队形:散点)
T:宝贝们,天气真好,我们的圈圈变成了方向盘,你们都是小司机了!一起开车去郊游吧!
教师带领幼儿爬山坡(垫脚走)、过草地(蹲蹲走)、钻山洞(弯腰走)等情境组织热身活动。音乐:《郊游》。
2、以游戏的方式引出活动。
(1)T:哎呀,刚才在开车的时候,有几辆小车子撞在了一起,怎样才能不撞车呢?(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红绿灯,提醒幼儿说出在红灯、绿灯的指挥下,汽车就有秩序的通过。)(2)出示红灯、绿灯。
T:我们也像马路上的司机叔叔一样看着红、绿灯的提醒来有序开车,好吗? T: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向前行!
边开车边念儿歌:大马路 “大马路,宽又宽,红绿灯儿站路边,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儿歌念完后教师有选择的出示红、绿灯指示牌)(3)游戏1:小树林里来开车。小树桩散点摆放在操场上。
T:呀,我们的车开到小树林里来了,我们开车的时候遇到小树就饶开(教师示范)可不能撞到小树呀!
幼儿散点开车,教师适时选择出示指示牌,引导幼儿停和走。游戏2:双向行驶、交叉行驶:路线是沿着场地上十字交叉的两条白色线“会车行驶”,配班协助(队形:两队,双向行驶)
T:小司机们,对面也有车队,大家要注意安全啊,不要撞车哦!
T:呀,这里有十字路口,看好红绿灯的提示哦!(交叉行驶,注意红绿灯提示,进行两到三遍)
3、放松活动
引入停车场情境,引导幼儿有序进入放松活动场地。(队形:散点)
T:我们的汽车开了好长时间了,需要休息一下,我们一起到停车场里洗个车吧!(播放音乐《洗刷刷》,幼儿跟随老师做洗车的放松动作)
第二篇:小班户外体育游戏:小司机
小班户外体育游戏:
小司机(走、跑)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小司机”的体育游戏
2、通过游戏,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及身体反应能力
3、通过听游戏中的口令,练习向前跑、向后走。活动准备:
1、知道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
2、教师准备红绿圆形纸板各一个;泡沫板人手一个.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开小车
⒈介绍停车场,要求幼儿玩后将小车停回停车场.⒉幼儿自由开小车,提醒幼儿要注意不要碰到了路上的“路灯”.二、游戏“小司机”
1、介绍游戏规则
(1)教师做警察,幼儿做小司机.(2)教师先通过口令说红灯,幼儿要立即停下,说绿灯,幼儿继续开小车.(3)幼儿看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红灯停,绿灯停.2、幼儿进行游戏
三、请“小司机”把小车开回停车场.四、松部分。
1、小朋友停车检查轮胎。(放松腿部肌肉)
2、洗车(全身放松)指导重点: 1.通过跑步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能听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肢体的反应能力.2.增进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及主人翁意识.3.强调动静交替,注意安全,运动量不要过大,避免中暑.分析:有效的师幼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激情。在游戏时进行了合作与对抗等形式的交换,这对幼儿的心理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篇:小班教案——小司机
济阳一村幼儿园2009学第一学期教学活动考核
执教者:史茹执教时间:2009.12.14 活动名称:小司机(小三班)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体验扮演小司机的自豪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喜洋洋运货公司场景,水果店、玩具店场景
2、操作卡车幼儿人手一份,各种水果、玩具,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展示喜洋洋运货公司场景
导入语:喜洋洋送货公司开张啦!刚开张就有顾客需要他们送货啦,卡车上已经装好了货物。
提问:卡车上装了什么?你们猜猜会送到哪里去?
小结:一辆卡车上只能装同一类货物,货物不一样,送去的地方也是不一样的。
二、我是小司机——按物品特征分类
1、过渡语:喜洋洋公司的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水果店和玩具店打来电话,他们需要许多的水果和玩具,喜洋洋公司来不急送货,想请小朋友来做小司机帮助这两家商店送货。提问:这家是什么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第一次送货
要求:喜洋洋请小朋友先去停车场开一辆卡车,然后去后面的仓库装货,每辆卡车上装一样货物。
提问:你们的卡车上装了什么?
验证:水果和玩具都送对了吗?
3、第二次送货
过渡语:喜洋洋公司的电话铃又响了,原来水果店和玩具店里的货物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水果和玩具,喜洋洋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再送一次货。
要求:红色的卡车装水果,绿色的卡车装玩具,每辆卡车上只装两样同一类的货物。提问:你开的卡车是什么颜色的?上面装了什么?
验证:小司机们都送完了,我们来看看都送对了吗?
4、结束语:今天小朋友们帮助了喜洋洋,它可真开心呀!下次如果喜洋洋公司里需要送货的话,还请你们来帮忙。
第四篇:小班语言活动:小司机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能有节奏地念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塑料方向盘每人一个、红绿灯标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红绿灯》
1、谈话:宝宝和老师都坐过小汽车,平时我们坐在汽车里,都是大人当司机,今天陈老师想请宝宝们来当一位小司机,带着陈老师到小兔家去作客,2、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方向盘,鼓励幼儿自己边开车边念儿歌。
3、游戏:“到小动物家去”。教师带领幼儿去小动物家,边开车边学习儿歌,4、途中碰到“红绿灯”,提问:看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样?(红灯停)变成绿灯了,我们才可以怎么样?(绿灯开)
二、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1)小兔问宝宝是这样来的?(开小汽车)
(2)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路上我们还遇到什么?
(3)是谁在当司机啊?是小朋友自己当司机,三、离开小兔家,师幼边开边念儿歌多次朗读,并再次碰到红绿灯,强化红绿灯概念。
四、邀请教师上车玩结束。
附:儿歌:红绿灯
小汽车,嘀嘀嘀,我来当司机。
红灯停,绿灯开,真呀真开心。
第五篇:小班游戏案例:小司机
新课程大擂台游戏案例分析
小班游戏案例:小司机
背景:
二期课改以来,游戏渐渐成为了一日活动的重头戏。我们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将主题内容渗透于游戏中。结合小司机主题,我们新增加了2辆出租车,并要求孩子们在开车时注意安全,开慢点,但还是有状况发生。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晨晨和琪琪是今天的出租车司机。晨晨开着出租车开心的在教室里开来开去,突然,琪琪开着车子飞快的跑过来,把晨晨狠狠地撞了一下,晨晨一下摔倒在地上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想像平时一样教育琪琪不该跑那么快时,但看见琪琪一副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走过去问他们:“怎么了?”晨晨边哭边说:“琪琪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琪琪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琪琪和我一起扶着晨晨来到了“医院”,我拿起医院的器械帮他检查起来,并说:“你们呀,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说着,用手摸了摸晨晨的手,假装说:“不行,手断了,要上石膏,不能再开车了,要休息一个月。以后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琪琪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分析: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对于撞车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教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 “医生”的口“教育”了琪琪。如此,不仅避免了琪琪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琪琪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晨晨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支持:
虽然这一次的撞车问题解决了,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子在教室内乱跑现象,撞车问题还会出现,为此结合主题我又进行了几项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跟家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班上有3位宝宝的家长是开出租车的,我们通过联系,请到了其中的一位家长来到班级,请他来讲讲交通规则,2、增设了交通警察的角色,在教室中央通过举红绿灯来指挥交通
3、增设了出租车扬招点,如:动物乐园是1号扬招点,图书馆是2号扬招点,娃娃家是3号扬招点,玩具店是4号扬招点。。。要求孩子们出行时记得乘出租车,让出租车司机经常有事可做,而不是一个人开着车乱跑。
经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现在我班小朋友在玩该游戏时,乱奔乱跑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