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风教案



第一篇:2.风教案

2、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晾 最 爸 鞋 彼 此 怪 汗 ”8个生字,认识父字头,并结合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彼此、好奇”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描写9个生字。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小节。

3、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

4、拓展目标:模仿课文写法先说说再写写“我眼中的风象什么?” 教学重点:

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8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教学难点:

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边想边记忆,试着说说我眼中的风还象什么?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具准备: 媒体 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1听2读3圈划)

2、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彼此 好奇”等词语的意思。

3、资料查找:描写风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的生字并学习课文1、2两节内容,熟读背诵。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教室里可真热,不过突然吹来了一阵风,让我觉得很凉爽。原来,风能替我解暑!(板书课题:风)小朋友,你们知道风还能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2、虽然有时候风发起脾气来,也会给我们带来灾害,但是它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有位叫谢武彰的诗人写了一篇关于风的诗歌,在他的笔下,风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边看这首小诗边听老师朗读,听完请你用一、二句话来介绍风。

3、学生自由介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和我们过去学习的不一样,请轻声读课文,自己找找能发现其中 1 的秘密吗?(无标点)

2、自学要求(多媒体出示)(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2)自学部分生字,想想记字的好方法。

出示生字:晾 最 爸 鞋 彼 此 怪 汗(3)小老师带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多媒体出示: 晾衣服 最好 爸爸 彼此 奇怪 汗水)(4)开小火车抽读。

(5)交流识字好方法.(多媒体出示生字)重点指导:晾 三拼音 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

彼此 “此”是平舌音,第三声发音要到位 交流词义

怪模样 “模”是多音字,在这里读“mú” 样子好笑

爸爸 最后字读轻声 认识父字头 鞋子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

(2)指名读要求正确有感情(3)完成填空练习(多媒体出示)()、()和()看到()就走了。(4)看图片读第一节,背诵

(5)试着把蜻蜓、蝴蝶、白云换成其他的,模仿第一节说说。

2、学习第二节:

(1)师:他们都走了,可风却来了,他对妈妈洗的衣服可好奇了!读读第二小节。

(2)指导朗读,读出风的好奇.(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加重语气)只有风最好奇了 悄悄地试穿着——

出示第一句:指导读出好奇的语气。读好“最好奇 悄悄地” 说:好奇是什么意思?你对什么最好奇?

爸爸的西装和裤子 妈妈的上衣和裙子

弟弟的衣服和鞋子

出示句子读,让学生明白最后一个字都是“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他们看着彼此的怪模样 呼呼地笑得喘不过气来

出示句子指导读好“怪模样 喘不过气”

说说: 读到这里你觉得风像一个()的孩子。

4、朗读课文一、二两节

5、背诵一、二节。

四、复习生字新词:

晾衣服 最能干 爸爸 鞋子 彼此 怪模样 汗水 好奇 悄悄地 蜻蜓 蝴蝶 试穿 喘不过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第三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8个汉字。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并能与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交流“风”的其它特点。模仿课文先说后写‘风还象什么?的诗句”

一、复习新词:

晾干(注意晾是三拼音)

最(注意平舌音)指导书写笔顺 爸爸 鞋子 读轻声 复习父字头 彼此(说意思:双方)怪模样: 汗水

二、师生配合朗读课文一、二节

妈妈把洗好的衣服()蜻蜓()蝴蝶()白云()只有风()悄悄地试穿着()他们看着()呼呼地笑得()

师:是呀风不仅有好奇心,它就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多讨人喜欢呀。从哪里可以看出”风”的调皮? 让我们读读第三节

三、学习第三节.(1)自由读,圈出表现风调皮的动词。(3)指名朗读,要求正确有感情

交流讨论(多媒体出示),师板书:拿 擦 扔 滚

(4)指导朗读: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的乐在其中啊!(5)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读出风的调皮可爱)

四、想像说话

1、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你觉得风还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先小组后集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说话)学生讨论交流:并积累语句

凉丝丝的风就像妈妈的手,拿着蒲扇在给我扇风驱蚊呢!

风就像吹风机,把我的风筝慢慢地吹上天空,让它和小鸟比赛飞翔。

四、小结复习

1、抢读字词。生字宝宝被大风吹走了,快把他们叫回来(多媒体出示生字)

2、连一连,配对碰碰响

穿 手绢 滚 校服 扔 铁环 擦 汗水

还可以说说 穿()滚()

扔()擦()

3、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五、写字指导

板书设计:

像 调皮的孩子 拿 擦 扔 滚 妈妈的手 温暖 舒服 练习设计:

一、看拼音,圈词语

bí cǐ 皮球 彼此 从此

mú yàng 模样 变样 模仿 shì chuān 视窗 试穿 试行 shǒu juàn 首创 首先 手绢

二、选最喜欢的一小节声情并茂的背给爸爸妈妈听

三、用线把下面的词连起来,再写一写。

手腕 回信 铁环 太阳

(((())))

四、摘抄积累背诵句子:

1)凉丝丝的风就像妈妈的手,拿着蒲扇在给我扇风驱蚊呢!

2)风就像吹风机,把我的风筝慢慢地吹上天空,让它和小鸟比赛飞翔。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春》

4)我闭紧嘴,风却像是一只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时地张一张嘴。就在这一刹那,它也会往我的口腔里扬一把土,类似一个恶作剧的孩子。—— 杨朔《征尘》

5)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暖洋洋的,带点潮湿味儿,吹在脸上,却有点像棉花絮拂着脸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那股尖厉劲儿,真有点像剪刀呢。

6)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张贤亮《龙种》

*

三、读读短文,做做练习

大雨中的景色

顷刻间,雨飘落下来,真大呀!

雨水连成千万条银线,随风摆动,仿佛全世界都被这场大雨笼罩。眺望远处那高大的建筑物,如同隔了一层无边的珠帘,若隐若现。那晶莹的雨点溅在马路上,有趣地在地面上形成一簇簇素色的花朵。池塘里,雨点滴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小小的圆晕,又像是无数的鱼儿在跳跃。

雨铺天盖地,下个不停。

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圈圈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珠帘 一()花 一()圆晕 一()银线 一()鱼儿 一()池塘

3、按短文的内容连线

高大的 雨点 无边的 建筑 晶莹的 珠帘 素色的 圆晕 小小的 鱼儿 无数的 花朵

4、判断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1)“顷刻间”就是片刻间,形容时间很短。2)“若隐若现”就是一点儿也看不见。3)马路上“素色的花朵”是指雨点溅起的水花。

背诵上面短文

()()()6

第二篇:风 教案

7、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续篇小诗,初步感知风的特性。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重、难点:在想像中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情感。

法:引导法

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分钟

教师诵读谜语:“有个小娃娃,真是没礼貌。见到小树摇一摇,吓得树叶哇哇叫。见到小花逗一逗,摘去她的太阳帽。没人和它交朋友,只好自已到处跑。”同学们猜出是什么了吗?(生:是风)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写“风”的小诗,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跟我一起板书。(生:竖撇、横折弯钩、撇、点)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4分钟

1、师:看看作者笔下的“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读文

2、师:请大家再看汉字读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再看拼音。

3.师:下面请三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生:朗读。

5师: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啊?谁愿意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XX读得声音洪亮。生:我觉得XX读得字音准确…

三、学习字词

1、师领读生字。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四、合作探究,深入学文 9分钟

(一)、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小节

1、师:一阵微风吹过,把第一节带到我们面前。(课件出示课文)

2师:自己读读这一节,想想你知道了什么?生:练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请问你知道了什么?生:风吹动了树叶;看不见风等)

师:那你是怎样知道的?生:树叶在枝头颤动。板书:树叶颤动

(1)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一阵风吹过,树叶在枝头微微颤动,同学们,你还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树叶在不停的动,我听到风的呼呼声,生:我还听到树叶的沙沙声…

(2)师:你能把刚才的感受读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练读。生:练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朗读;(指2名学生读)谁又能背诵呢?(指1名学生)好!我们一起背诵,背不下来的同学看屏幕。

(二)自主合作学习第二、三节13分钟

1、师:一阵微风又吹过,把第二、第三节带到同学们面前,大家回忆一下刚才的第一段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师:指名答,补充完整(我们首先读了第一小节,并知道了树叶颤动,风走过了。然后想像一下风吹过的样子,感受当时的美。最后美美地朗读、背诵。)——,出示课件:1分钟

合作金钥匙:1读读这小节,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想像一下风吹过的样子。

3美读.诵读。

2、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6分钟

3、全班交流,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6分钟

(出示第二节的课件师:谁愿意读第二小节的诗。2生:师:你知道了什么?2生:风来时,河水起波纹。师板书:河水起波纹师:一阵风吹过,河水泛波,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听到什么?生:河水随着**浪似地动,听到风的沙沙声。生:水流的哗哗声…师: 你能把刚才的感受读出来.谁来美美的读一读。指2名读

(出示第三节的课件师:谁愿意读第三节的诗?2生读。师:你知道了什么? 2生:风走过,花朵点头微笑。)师板书:花儿点头(师:一阵风吹过,花儿点头微笑你想到了什么?听到什么?生:花儿随着风不停地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问好)!我也听到风的沙沙声,花儿们的笑声…师: 你能把刚才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背。齐背二、三节

五、回归整体,感情朗读2分钟

1、师:现在,你能带上自己的感受,能把整篇小诗美美地读出来吗?自己练一练。出示全诗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出示带有音乐的全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小诗,你可以站起来读,如果你能带上动作、带上表情,甚至背出来,更好!

六、延伸拓展5分钟

师:微风吹来时,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什么?指名说。(师:谁来说一说。生:红旗飘呀飘、红领巾随风飘、白云飘动…)1分钟

2、师:这几位同学真像小诗人!说得形象、生动!你们都想当小诗人吧!好的!下面咱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编一编吧!2分钟

3、音乐声中(出示带有音乐的风景动画

提示学生),师生合作展示学生的小诗。2分钟

师: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生: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

生:但是国旗在飘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

生:但是风车再转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和我们做做游戏。

生:......写诗

七、总结:音乐声中,我欣赏了这么多小诗人写得诗,虽然我们看不风,但我们却可以从事物的变化中感觉到处处有风(师板书)的存在。在枝头、在水面、在天空…只要你们认真地观察(师板书),还会发现更多有趣风。希望回家把自己写的小诗朗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树叶颤动

处处有风

河水起波纹

认真观察

花儿点头

第三篇:《风》教案

邛崃市泉水小学备课组研究课

《风》教学设计

执教:张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2、以读为主,感知风的特点。

3、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好,老师决定玩个游戏奖励你们,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物”。看谁的耳朵最尖!

2、播放风的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汇报。

3、师:你们真厉害!是风。你们见过风吗?(学生汇报)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风是淘气的,它有时很温柔,有时又很暴躁。那你们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是什么样的吗?就让我们来欣赏《风》这首小诗。

2、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三、识字。

1、师: 听了这么美的诗,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试试?那请你们也像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 大家读得很认真,这有几个叶子宝宝要考考你们。(出示课件)

3、抽读生词卡片。

4、“颤”字笔画比较复杂,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讨论汇报

5、师: 同学们真棒!叶子宝宝夸你们了。现在它们回家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师生齐读课文)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师: 刚才咱们读了小诗。现在要考考你们,谁来说说诗中哪些地方告诉你风来了?

2、学生汇报: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

3、师:说得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看到颤动的树叶、点头的林木、泛起波纹的河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来了。这时的风怎么样?生: 舒服,温柔„„

五、品读感悟。

1.师: 多么舒服的微风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你喜欢这三节诗中的哪一处微风,先美美地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自主选择,自读感悟。

2、师: 你最喜欢哪一处微风?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汇报分节学习)第一节:(1)学生朗读谈喜欢的原因。其他学生评价。(2)比动作,理解“颤动”的意思。(3)小结: 原来知道一个词的意思除了读课文,还可以做动作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象,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树叶,闭上眼睛。(4)师口述,创设情景。师:我们就是那一片片颤动的小树叶。秋姑娘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一阵微风吹过,我们轻轻地颤动。小树叶们,现在请睁开你们的眼睛。在那样的美景中,此时的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5)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个性朗读。(6)小结:看来每个人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读的味儿也不同。请大家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自由朗读这节小诗吧!第二节:(1)学生谈喜欢这处风的原因并朗读,其他生评价。(2)师: 你觉得怎样读好小诗?你有什么建议?(3)师生配动作朗读。

第三节:(1)学生谈喜欢原因并朗读。(2)师问: 风和水会在做什么游戏?(3)学生展开想象,并指名说一说。(4)男女生比赛读:多么有趣的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六、尝试背诵。.1、学生齐读全诗。

2、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汇报)

3、尝试背诵。

4、配乐表演背诵。

七、拓展延伸。

1、师: 现在你们喜欢风吗?(喜欢)那么请你们一起来仿照写一个小节,像诗人一样读出来。

①出示范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我们知道___。②小组讨论,轮流说。

2、组内代表汇报,评选优秀诗歌。

3、班级汇报,师生赏析并点评。

八、课堂检测:展示仿写的一节诗歌,点评。板书设计:

树 叶 颤 动

林 木 点 头

风来了

河 水 起 波

第四篇:风教案

详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它是什么?

(读ppt)

同学们猜到了吗? 生:风

师:那么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见过风呢?

师评:(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请2、3个孩子

师:风啊、他看不见,摸不着,可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看到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叶圣陶爷爷的笔下,风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读“风”)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早就拜读了,觉得挺有意思,你想读吗?(翻书87页)这首小诗共有几个小节?用手势告诉我。PPT 3

现在我们就来看书读一下这首小诗。想读好首先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由读文)

2、孩子们刚才读课文特别专注,现在同桌的两个孩子合作读书,互相展示你的朗读。如果他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准请你帮帮他。

3、刚才孩子们读的都很投入,现在哪个孩子能来展会一下读书成果?(抽3个孩子)听得孩子,听清生字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是否读准,呆会请你当小老师来评一评。

4、学生评价(评价两个)(评价颤动时一定出示词语卡片

读两遍

卡片注音)你是个灵耳朵,听得真准,老师表扬你,来全班一起读(两遍)生读完

全班都读得很棒。

5、下面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读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手起来,读书)

6、认读生词

师:这一课的生词宝宝

孩子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请个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

每个词读两遍。(ppt4给词语宝宝加波浪线)

三、精读课文

1、师:认识了生字宝宝,现在跟老师一起走进诗中,听老师读课文,请小朋友们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认真看,找一找风在哪儿。(ppt配乐)师范读

2、同学们,你们听的真认真。风娃娃说,你们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我藏在什么地方。请大家拿起笔,看一看,课文哪些句子,让我们知道风就在我们的身边,请用“——”画出来。(PPT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反馈 出示ppt全文勾好的句子)师:你们勾画的是不是这些句子,请大家订正。你喜欢哪个小结,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

3、喜欢第一小结的孩子请你们起立,读一读。找一找风在哪里?(老师要评价:小朋友们读的都很认真)生坐下 师: 找到了吗?风娃娃在哪里

生:树叶颤动的时候,风在那儿了。

风娃娃在树叶上?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树叶在颤动。

师:怎样动才是颤动?让我们来做做这个动作。现在你的手臂就是树枝,手掌就是树叶,风儿悄悄地来了,呼——小树叶就轻轻颤动了。(生做动作)

咱们去看看树叶颤动的样子。

PPT6(在微风的吹拂下,小树叶轻轻颤动,这一片片树叶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又像一只只可爱的小手掌,和风儿轻轻地打招呼,亲切地说着悄悄话。你感觉风儿吹得怎么样?那颤动也是——轻轻的。词语:颤动(出示词卡)我明白了,怎样动就是颤动?那你能不能读好这个词?齐读,再轻点(读)

就这样把这个词放回句子中再来读一读。谁来?个别2人(一个一个评价)师评价:好在哪?(轻轻地)你再来试试?风儿是那样得轻柔——微风吹来亲吻小树叶的时候,感觉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读

师:刚才风儿只找到了一片树叶,他还想和其他的树叶玩呢?你们想当树叶吗? 请站起来吧,我们都是一棵棵可爱的小树,让我们带着动作看着大屏幕再来美美地读读。(齐读)

(2)一阵风吹来,风儿吹进了小树林,第几小节在描写这样的情景?PPT9、10喜欢第二小节的孩子起立,齐读。

你还从诗中的哪个句子找到风儿的踪迹?PPT11、12 说得真好,谢谢你让我们从林木点头知道风正走过了。咱们一起看看课文插图,你的小手指找到林木了吗?瞧,林木正在给风儿——点头呢!他会跟风儿说些什么呢?生回答

A、带着你的想象读读这句话。(有礼貌)

B、带着你的快乐读读。C、你真是心存感激,带着你对风儿的感谢读读。可爱的小树(看来,带着想象读书是读好书的好方法。)

PPT7 多么幸福的相聚„„多么开心的道别„„老师也想参加,可以吗?让我们带着对风儿的感谢再读读第二小结。(师生合作读2小节)

(3)多好的风儿朋友啊!他唱着歌还会到哪里去呢?喜欢3小节的孩子一定发现风儿的脚步,谁来说说?

你想在黑板上写哪个词告诉大家风来了? 板书:起波,读读这个词。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记“波”字的小窍门?怎样写才漂亮?(描红)

瞧,风儿可真调皮,他一来河面上就泛起了层层涟漪,让我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他们你追我赶,玩得多开心啊!他们在做——词语:游戏

怎么记住“游”字?„„怎样记“戏”呢?

评价:你的办法这有趣;你用讲故事记字的方法真好;

书空范写,你想提醒其他孩子注意些什么? 评价: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生字描红

做游戏是件什么样的事?咱们一起来高兴地再读读第三小节。

男女生比赛读

刚才你们读时,风儿悄悄告诉我,你们的声音是那么动人,我们再一起齐读小诗PPT17(齐读小诗)

多美的小诗啊,多么可爱的风儿朋友啊!你发现这首小诗每个小节有什么特点?

你能背吗?我们想着诗中的画面,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背!(老师学生一起背诵。)PPT18

四、仿写

1、风儿真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会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PPT19老师收获了一些画面,你能为它配诗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蒲公英满天飞舞的样子;

你~~这个词用的真美;

老师送你一个词“飞这个词”不够准确,我们。。;

叫学生换词

师:除了图画上的风,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风,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仿写单把你心中的小诗写出来。

第五篇:风教案

《风》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十个生字,指导书写“也”“风”两个字; 2.感受风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仿造《风》能自由创作小诗;

4.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情感。重点:

1.感受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写诗欲望,仿写诗歌。难点:

写字、朗读。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同学们看图,猜一种自然现象。(课件出示自然现象:风、雨、露珠、雪花)

2、像这样的自然界的景物还有很多,这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人类的礼物。在这些景物中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就要数风了。今天,张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借着身边的事物,去寻找风的足迹。

3、齐读课题《风》。注意这个字是后鼻韵母,指读,齐读。这个字的笔顺有人知道吗?(指名说)(出示风笔画“横折弯钩”的课件)这个字的第二笔是今天老师要介绍给大家的新笔画——横折弯钩,请同学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0页,找到这首小诗,自己小声地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用笔圈划出来,并借助拼音来认识它。读完全诗后请将书扣在桌面上坐好。

2、拿起书,听老师来读课文。

3、下面请你先将有生字的那句话读通顺,然后再将全诗读一遍。

4、你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互相检查一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你就教教他。

5、每个同学一定认识了不少的字宝宝,下面把你这节课新认识的字宝宝介绍给同桌(同桌互读自己的字宝宝,讲清字音、组词以及你认识它的方法)。说完坐好。

6、脱离语言环境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这首小诗里的字同学们都认识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带拼音认字: 出示带拼音的“走”:指读;读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指读;指名组词;这个字是怎样写的呢?请大家打开书自学笔顺;指名汇报;怎样记住这个好呢?(将“是”字上面的“日”字换成“十”)。

出示带拼音的“在”:指读;指名组词;自学笔顺;指名汇报;谁愿意带同学书空? 出示带拼音的“也”:指读;诗中有“也”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谁还记得?你能像它那样子说一句话吗?要记住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地”去掉“土”字旁。)它的笔顺谁知道?指名带大家写一写。

出示带拼音的“枝”:有人介绍这个字吗?注意要说清它的读音、组词和脊柱这个字的方法。

按照上面的方法学生介绍“说、听、过、”。出示带拼音的“没、跟、点”:指读;组词。(2)去点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字组词

7、现在大家对字宝宝有了较深的认识,这回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课文,一会老师请朗读声音洪亮的同学给大家读。

三、感悟诗文,有感情朗读背诵。

1、老师请一名同学来读全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数一数全诗有几小节?

2、阅读第一小节:

(1)大家看一看这小节有几句话?

(2)谁来读读第一句话,从这一句中你知道了什么?(谁都看不见风)(3)怎样的语气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呢?自己练练,指名读。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背诵。

(4)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有风呢?谁来读读第二句话。

(5)你找到风了吗?你是怎么找到的?(听到的)这里诗人把树叶的沙沙声想象成什么?多么美妙的想象啊!谁愿意来读读。能背下来吗?(6)小结:

能说话的只有人类,这里诗人把树当作人来写。让它能像人一样说话,多有趣啊!就让我们将这一小节美美的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我们背一背。

3、阅读第二小节:

(1)我们继续去寻找风。请同学来读第二小节,大家边听边想:在这一小节,你是怎样找到风的?(看到的)

(2)看到了什么?这里把树枝点头想象成什么了?

(3)哦,借助树枝,又让我们找到了风。让我们想像着树枝点头的样子,各自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你能背下来吗?

4、有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多么细心的诗人啊,他将我们看不见的风借助树叶的声音、树枝的样子告诉我们风的存在。大自然真是奇妙,你同意诗人的感受吗?好,就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想象着风来时的声音和样子来背诵全诗。

四、拓展训练: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受过风吗?想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感受过?(课件出示:风车、风筝)

2、你也试着用文中的句式表达一下。(课件出示句式)

五、总结:

大自然中的一切,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感受,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她那神奇的美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