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文献信息检索复习题

文献信息检索复习题



第一篇:文献信息检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医学文献检索: 2.二次文献: 3.专业核心期刊: 4.检索策略: 5.数据库:

二、填 空: 1.收集、报道、存贮和查找医学文献线索的工具我们称它为__ ____。2.按检索内容划分,医学检索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_______ ___。3.使用常用法具体操作时,从检索年代着手分为顺查法、_________ 和 _______ _。4.___________是目前国内情报界广泛采用的一种人工标引和检索主题语言。

5.我国图书情报界当前分类图书资料,进行图书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广泛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_______________,它按学科划分为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

6.____________ _ 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月刊,分为哲社版和自然科学版两册分别发行,是我国目前最完备,最重要的综合性_________型的检索刊物。

7.如果手工检索“CT诊断脑肿瘤”的国外医学相关文献,应选择《 》检索工具进行查找。

8.《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有 和 两种检索途径。9.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__________ _》简称 ____________是目前标引 与检索最权威、最常用的标题主题词表。

10.美国《医学索引》的简称 是当前世界最著名的大型生物医学 检 索刊物。

三、判断题

1.课题概念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出课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并找出能代表这些概念的若干个词或词组。()

2.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前加“intitle:”,表示只搜索网页标题中含有这些检索词的网页。例如,[intitle:sars] 表示搜索标题中含有检索词“sars”的网页。()

3.字顺表中采用“见”、“代”;“属”、“分”和相关参照来表示词间联系。()4.隐含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5.在使用截词方法检索具有相同词干的检索词时,这些词之间自动地隐含了逻辑“与”的关系。()

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匹配控制设置分精确匹配和模糊匹配两种。精确匹配是指检索结果中含有与检索词完全匹配的词语。精确匹配为按词检索。模糊匹配是指检索结果包含检索词或检索词中的字。()

7.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个定义揭示了文献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和传播手段四个基本要素。()

8.字段标识在前,用“=”,表示模糊检索,用“in”,表示精确检索。()

9.Hall S R.A failure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linear dynamic systems.Ph.D Thesis.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IT, Cambridge, MA, 1985这条著录信息的文献类型是科技报告。()

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属于全文型的数据库。()11.WinSPIRS-MEDLINE数据库能够进行分类和中文主题词途径检索。()12.使用百度搜索引擎在检索词框中输入“肝炎治疗”和“治疗肝炎“检索结果是一样的。()

13.著者索引是按著者姓名的字顺排列,在著者索引中,西欧著者的姓名倒置排列。()

14.位置算符是调整检索策略,指定两个检索词出现的顺序和间隔距离的算符。()

15.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心血管著名专家”,策略为:“心血管(博士生导师|教授)”。()

四、单选题: 1.查询目标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与内科教研室作者王忠的文献,应该使用下列哪一种布尔逻辑算符:()

A.AND B.OR C.NOT D.OR and NOT 2.从医学文献检索角度看,下列文献类型中一般不作为主要检索对象的是:()A.图书 B.期刊 C.科技报告 D.会议文献

3.就作者“Mark Twin”而言,按照文后参考文献标准著录格式,将其写成()

A.Mark Twin B.Mark,Twin C.Mark,T D.Twin M 4.以电磁材料为载体,以电磁波为信息符号,将声音和图像记录下来的一种动态文献是()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5.从文献的内容特征查找文献的途径有______ A.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关键词途径 B.题名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机构途径 C.分类途径、序号途径、关键词途径、题名途径 D.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题名途径 6.检索文献的六个步骤是:()

A.对课题进行主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索取原始文献;选择检索途径;选择检索方法;索取原始文献。

B.对课题进行主题分析;索取原始文献;选择检索途径;优化检索策略;选择检索方法;选择检索工具。

C.对课题进行主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方法;选择检索途径;索取原始文献。优化检索策略。D.对课题进行主题分析;选择检索方法;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优化检索策略;索取原始文献。

7.《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给出的检索结果,为()

A.仅题录 B.仅文摘

C.仅全文 D.题录、文摘和全文三种 8.《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使用优先算符合理的是:()A.(腺癌)*(肠癌)B.(腺癌 + 肠癌)*(胃)C.(腺癌 + 肠癌)* 胃 D.腺癌 +(肠癌)*(胃)

9.MEDLINE数据库中,输入检索词“hepati*”表示要查出含有变化单词的文献是:()A.hepati词干后允许有一个字母 B.hepati词干后允许有任意多个字母 C.hepati词干后允许有一个单词 D.hepati词干后允许有任意多个单词 10.正确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原则要求是:()

A.引用合理、格式规范、数据正确 B.引用合理、格式正确、数据简练 C.引用规范、格式正确、数据合理 D.引用正确、格式合理、数据规范

五、多选题:

1.文献数据库中基本检索字段包括:()A.篇名 B.作者 C.文摘 D.主题词

2.,使用WinSPIRS-MEDLIE的主要基本方法包括:()A.自由词检索 B.分类检索 C.主题词表检索 D.索引检索 3.三次文献的主要形式有:()A.文摘 B.手册 C.动态综述 D.百科全书 4.对于输出篇数过多的情况,原因可能是:()A.选用了多义性的检索词 B.截词截得过短

C.检索词过于冷僻 D.具体应该使用“与(AND)”的使用了“或(OR)” 5.如果是属于需要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查全率的,调整策略的方法有:()A.减少“与”算符 B.增加同义词或同族相关词

C.用逻辑“或”将它们连接起来 D.增加限制概念,用逻辑“与”将它们连接起来

六、简答题:

1.简述布尔逻辑算符的种类,并画图说明。

2.切分课题“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的概念,并用布尔逻辑算符构成检索策略。(无需扩展概念,无需使用英语)。

3.什么是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哪几种? 4.比较叙词语言和关键词语言的有优缺点。

七、把下列信息改成标准的文后参考文献形式

1)韩威力;陈如坤《自体血小板输回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02年82卷13期 926-927 2)赵文龙主编《医学文献检索》(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石庆伟、孙浩。“白发浪潮”提前到来“银发住宅”对应不及,人明日报,2003年02月08日第五版

八、请将下例概念切分不彻底的检索策略,修改为正确的检索策略。

1.概念切分不彻底的检索策略:

胃腺癌 OR 胃肠癌

肝炎 AND(中药治疗 OR 西药治疗)肝炎治疗 AND 肝炎药物治疗 2.修改后的正确策略:

第二篇:信息检索复习题

信息检索复习题

1.检索技术 布尔逻辑检索 三种运算符:

逻辑“与”(用AND或“*”表示),可以缩小检索范围; 逻辑“或”(用OR或“+”表示),可以扩大检索范围; 逻辑“非”(用NOT或“—”表示),可以缩小检索范围。

(1)布尔逻辑表达式:在职人员NOT(青年AND教师)的检索结果是(A)。A.检索出除了青年教师以外的在职人员的数据 B.青年教师的数据

C.青年教师和在职人员的数据 D.在职人员的数据

(2)检索“唐宋诗歌”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检索表达式是(A)。A.(唐OR宋)AND诗歌 B.唐AND宋AND诗歌 C.唐OR宋OR诗歌 D.唐AND宋OR诗歌

(3)为了提高查全率,往往通过采用(B)。A.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 B.多用截词符 C.增加使用逻辑“与” D.减少逻辑“或”

写出检索表达式:

(1)检索钱伟长在清华大学时发表的文章;

作者=钱伟长and单位=清华大学;

(2)检索钱伟长在清华大学时发表的题名或摘要中包含"物理"的文章。

作者=钱伟长and单位=清华大学and(题名=物理or摘要=物理)。

 位置检索

掌握DIALOG检索系统的位置算符的用法意义。

(1)对end(w)laster哪个执行结果是正确的(B)。

A.end AND laster B.end laster C.laster end D.laster AND end

(2)美国DIALOG检索系统的位置算符中,(C)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是在文献记录的同一个字段中,而它们在该字段中的相对次序和相对位置的距离不限。

A.(S)B.(W)C.(F)D.(N)

 截词检索:掌握几种截词方式。截词符具有“OR”运算符的功能,能够扩大检索范围。 字段检索

基本索引字段:篇名、文摘、叙词、自由标引词四个字段。辅助索引字段:除基本索引字段以外的所有字段。

(1)下列字段属于基本索引字段的是(C)。

A.著者字段 B.文献类型字段 C.文摘字段 D.语种字段

 常用的检索方法有:工具法、追溯法和循环法。(1)针对研究课题处于兴旺时期的一段时间文献信息进行查找文献的方法是(C)。

A.顺查法 B.倒查法 C.抽查法 D.追溯法

(2)利用已知文献的引用文献或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文献的方法是(D)。

A.顺查法 B.倒查法 C.抽查法 D.追溯法

 检索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2)选定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方案;(4)进行具体查找;

(5)提供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 检索效果:查全率和查准率。(1)(A)是检出的相关文献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A.查准率 B.查全率 C.误检率 D.漏检率

 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 检索语言由词汇和语法组成。

 检索语言按其结构原理,可分为体系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

(1)利用分类途径进行检索,其检索标识为(C)。A.主题词 B.关键词 C.分类号 D.分子式

(D)是按照文献内容的学科体系,根据图书馆采用的分类法组织而成的目录。

A.主题目录 B.题名目录 C.责任者目录 D.分类目录

(2)分类号位数每增加一位,则(B)。

A.分类级别更高一级 B.分类级别更低一级 C.分类级别不受到影响 D.以上不对(3)(D)属于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A.篇名 B.文献代码 C.引文 D.关键词

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以及四者之间的关系。

 信息的特点包括:普遍性、传递性、多样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文献的主要作用是存储、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 文献由四个要素组成:所记录的知识、记录知识的符号、用于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记录的方式或手段。

 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目前尚在使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所出版的年限。

 文献的载体类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

 检索工具在检索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存储,二是查找。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含义、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1)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浓缩,是对众多文献分析、综合归纳、整理而形成的。

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2)下列的文献信息的划分是按其加工程度划分的是(C)。A.图书 B.网络文本 C.二次文献 D.报刊

 专利审查方式:形式审查制、实质审查制、延迟审查制。

(1)在对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方式上,目前我国采用(C)。A.形式审查制 B.实质审查制 C.延迟审查制 D.以上三种制度交叉使用

(2)无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各国标准,在编号方式上均遵循各自规定的一种固定格式,通常为(D)。

A.年代号+流水号+标准代号

B.流水号+标准代号+年代号 C.流水号+年代号+标准代号 D.标准代号+流水号+年代号

 如何缩小检索范围:(1)增加其他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2)增加其他检索入口进行组合检索;(3)运用逻辑非排除一些无用的结果;(4)运用位置算符修饰检索词。

 圣典E-BOOK电子图书的检索方式。

(1)分类导航。根据学科分类和中图法分类将电子图书分成两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读者可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选择不同的分类法查找所需的图书。(2)简单检索。简单检索提供了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关键词、ISBN等多种单项模糊查询。

(3)高级检索。高级检索提供了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等多项复合查询。

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标题含有“电机”并且全文含有“汽车”的记录,请写出检索步骤。

(1)选择数据库:进入相应栏目资源总览区,选取《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确定第一个关键词的检索方式,在数据库检索提问表单的第一个字段选择下拉列表框右侧单击下三角按钮,选择“论文标题”选项(3)输入第一个检索关键词,在数据库检索提问表单的第一个查询关键字文本框中输入关键词“电机”(4)确定词间关系,在逻辑运算选择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与”(5)确定第二个关键词的检索方式,在第二个检索字段选择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关键词”选项(6)输入第二个检索关键词:在数据库检索提问表单的第二个查询关键字文本框中输入关键词“汽车”(7)执行检索,单击“检索”按钮。

 参考工具书与一般图书的区别。 参考工具书与检索工具书的区别。 参考工具书按收录内容和功用可分为:百科全书、年鉴、字典、词典名录、手册、图表册等。

 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查询。

(1)在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时,输入:诺基亚N73评测site:www.feisuxs 或张军生 filetype:doc site:www.feisuxs。

第三篇: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综合报告

(案例分析2)

班级姓名学号 111

1丁一汇院士介绍

一、生平介绍

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二、主要研究领域

丁一汇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中国的气象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做出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三、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

1Email:bgt@cae.cn

四、主要事迹和科研成果 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我国的气象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方面做出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许多国际活动与组织中做出重要贡献,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主持领导并参与国家气候中心的建设,经7年努力,国家气候中心目前已建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气候预测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中国气候监测、预测、评估和服务的综合业务系统,每年为国家提供月、季、年预报结果。

五、近期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六、研究成果选列 已出版中英文专著9本,主编专集11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7篇,其中22篇论文被SCI收录,33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国内核心刊物引用330余次。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评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内科技工作者之

一。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四项,部委级奖十一项,其中:

《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高等天气学》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

1《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4《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3.12《亚洲季风》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 199

4《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中尺度天气和动力学研究 A set of softwares for mesoscal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6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9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 丁一汇 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3《高等天气学 Advanced Synoptic Meteorology》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5七、利用SCI等评价体系评价

八、检索过程和数据来源

通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中找到了所有院士的名单,排除和筛选确定了丁一汇院士,通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搜索到了丁一汇院士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5368.htm),从中摘取资料。

SCI等评价体系评价相关内容:首先通过中国知网(http://dlib.cnki.net/kns50/index.aspx)搜索到了丁一汇院士的所有文章,再在其中挑选出被SCI收录的,我挑选的文章为《Moisture Transport i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接下来通过MedSc网站SCI论文杂志选择系统(http:///)进行评价,得出期刊的影响力。

第四篇:文献信息检索总结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信息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纵方法或手段。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正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进步效率,节省科研职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用度;获取知识的捷径和终身教育的基础知识的不断增长,正逐步加快原有知识的老化程度。有的专家以为,大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知识百分之十左右是在学校学来得,而尽大部分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获得;它帮助研究职员继续和鉴戒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或少走弯路。在当今信息量极大、通讯业极为发达的时代,把握信息更加重要。

通过本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信息意识、自学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使我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了信息社会中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让我明白了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我撰写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每天需要大量的信息以便进行各项活动。网络就成为一个很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就对学生来说,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只有纸质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高校的电子藏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两种方式的结合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我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很是不熟悉,每次查找一本书都是像大海捞针一样,总是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机房还可以查找很多网上资源,可以做题、看书等等。以前去图书馆借书时,往往查到了图书的分类号,但是不知道在第几层楼。所以有时候要在图书馆里一层一层地找,非常麻烦。现在,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以后,知道了文献的分类,找图书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语言文字”类的,“K代表历史、地理”类的,“I代表文学”类的,这些都属于文科性质的,所以我就知道该去图书馆几楼去寻找。除此之外,学生们可以利用很多的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些检索方法都可以在文献检索这门课程里学到,更 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改进和提升我们对文献进行检索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我们因为不懂检索方式和检索工具而造成的浪费时间,资源等现象。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当学习了这门课程后,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我们作为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夫。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是“精讲多练”。应调整讲授和实习的课时比例,加重实习课比例,实习应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理论和检索技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源,整理归纳,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包含检索题目、检索策略、使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结果等,或者将检索结果以PowerPoint形式讲解检索过程、技巧和结果,然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出检索的优点、不足及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检索的效率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资源。之前,学习了这门课程,我就能很快的查找我所需要的图书,不用再浪费很多的时间去找了。而且,我也会利用电子室的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学习。我个人觉得对在校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能更快的、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这样图书馆的作用也发挥到最大,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文献信息检索心得体会

文献信息检索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在没学习这门科目之前,我认为的文献就是别人在网络上所发的文章。但是学习完之后,我对文献这个词语有了新的理解。什么是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是正式信息交流的利用对象,是人们获取全面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而文献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积累和传播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获取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以前我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想查的关键词的时候都是直接去百度,但是百度回答的答案也许并不专业,但是这门科目教我们如何运用中国中网。中国知网的主要数据库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当我们想查询关于自己专业上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中国知网查询。目前,CNKI的内容数量大于目前全世界所有中文网页内容的数量总和,堪称世界第一中文网。

不仅如此,我们学会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去查询自己想要的内容,关于文献信息检索,有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标准文献信息检索 学位论文信息检索 会议文献检索 科技报告检索。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了解什么是学位论文信息检索。关于学位论文包含了那些内容?学位内容一般分为:封面 版权声明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序言 正文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的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 封底。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写的,我们只有了解学位论文内容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去抒写自己的论文,通过学位论文检索找到数据库,参考文献 明确方向找到自己的主题。

其实学习这门科目我认为还有让我们了解科研进展 把握科研方向 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每个专业都有着独立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搜索平台去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后我更加懂得了如何运用搜索引擎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对我们今后的生活甚至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课程建议:我认为还可以给我们多讲讲关于文献的扩展知识,其实很多文献查出来后有点看不懂,可以给我们讲讲文献。关于航空类信息检索目前我感觉资料齐全 大部分想了解的都能了解到。没什么过多的意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