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子第一课时教案
《金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彼、干”等10个生字。
2、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埋头苦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理解“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感受淘金者由高兴到扫兴、由满怀希望到失望的心路历程。
5、通过理解“埋头苦干”,借助:几个月、翻遍了、整块土地,体会彼得淘金的苦。
6、通过仿写。理解何为不甘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呀?(2人)
2、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梦想的课文——金子(板书)(生书空)
3、通过预习你知道金子讲的是谁的故事啊?(板书:彼得,带着学生书写彼)
4、那他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板书:淘金)
5、过渡语:他淘到金子了吗?
二、初读课文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在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请打开书本的118页,带着刚刚的问题读课文。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
(1)出示词语:(两个人初读、去音开火车读)萨文河畔
淘金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不甘心
挖掘
埋头苦干 一丁点儿
坑坑洼洼
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若有所悟
肥沃
娇艳 装扮
实现
唯一
真金(2)读课文
词读的真好,把词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它吗?谁来试试,其他人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用其中的词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淘金
一无所获
不甘心
埋头苦干
实现
真金
三、精读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讲这个故事:听说。。
(一)第一自然段
(1)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出示:听说有金)淘金者的反应是?(出示:蜂拥而至)
① 出示图片:从图中你看着了怎样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蜂拥而至。② 出示图片:看到这样多的人来到这里,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蜂拥而至)③ 此时,淘金者带着怎样的心情来的?(板书:高兴|希望)
④ 读“蜂拥而至”(2)结果呢? ① 一无所获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一无所获? ② 此时他们的心情怎样呢?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扫兴离去)(板书:扫兴)(3)指导朗读
现在把这些词带到课文里去读,你能读好它吗?
(4)是所有人都一无所获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说明了什么?(5)那彼得是哪种想法?
(6)课文第二自然段就有一个词体现了他的这种想法,哪个词?请同学们默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
(2)不甘心落空(点红:不甘心)(学写:甘,生书空)
(3)既然他不甘心,那他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第二自然画出他是怎么做的。(4)学生自读勾画(5)指名说
(6)出示句子(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的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7)这句话中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A、默默地挖掘(我体会到彼得的认真,心无旁贷的专注的做一件事)B、几个月(时间长)C、翻遍整块土地(工作量大、耗费精力大)翻得的很仔细,而且是整块土地 D、埋头苦干(苦)【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哎】
(8)除了这些苦,想象一下彼得还会遇到哪些苦?受了这么多苦,彼得仍然——埋头苦干(9)过渡,这么苦,结果找到金子了吗?他这样埋头苦干,却什么也没有找到,他此时的心情?板书:失望
(10)让我们带着彼得的不甘心、埋头苦干、失望来读第二节。(两个人读,全班齐读)(1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不甘心过,后来呢?请看大屏幕,你能来说一说吗?(12)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写,或者你可以写只属于自己的
(13)面对此时很失望的彼得,老师特别想把同学们不怕困难,仍坚持不懈,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读给彼得听一听,借此鼓励一下!总结:彼得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接下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这个悬念就留到下节课来揭晓吧!仿写练习:
1、当我看到别人都会骑自行车,而自己却不会时候,我就特别不甘心落后,于是,最后。
2、当我看到同学们都会游泳,而自己却不会的时候,我就特别不甘心落后,于是我就,最后。
3、当我看到,而自己却不会的时候。我就不甘心落后,于是我就,最后。
第二篇:《金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听第二自然段录音,边听边思考老师的几个小问题: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2、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可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十分失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回老师要请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问)
(1)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怎么理解“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同学们提得很好,我们要学会提问,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五、学习三----六自然段
1、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这两个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己先读一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
2、大堂交流。
3、看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4、这样,经过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再齐读第七自然段。现在你懂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了吗?
六、谈启发深化感悟
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第三篇:闪光的金子第一课时教案
《“闪光的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12 “闪光的金子” 指导学生读题。
2、师指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生: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
3、师:同学们问的很好,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捧起书,认真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
1、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的是徐虎的一颗心。生:我知道课题加引号是因为并不是指真正的会发光的那种黄金,而是指徐虎的美好的心灵。
生:引号的作用和前面学习的《“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中的引号作用一样。
四、设疑导读。
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徐虎的心就像那闪光的金子。那么徐虎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每一自然段。
2、齐读每一自然段。
3、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徐虎是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4、师:(出示徐虎的照片)是啊,他就是徐虎,他的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普通,他从事的工作也是非常普通。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徐虎的普通,平凡。
5、指导学生朗读。
6、设疑过渡:可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为什么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呢?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他的不普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评价。重点体会:(1)热心(爱心):
师:是啊,徐虎不怕苦,不怕累,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火热的心,难怪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学生齐读课题)(2)恒心
生:我从“1985年”这个词中感受到徐虎真不简单,他从1985年就开始为附近的居民做好事了,现在算起来已经17个年头了,而我今年才8岁,在还没有我的9年前,徐虎就已经开始做好事了。这么久了都没有改变过,真是太不简单了!师:是啊,这么多年了,徐虎始终如一日地为人民服务,他多么有恒心啊!难怪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学生齐读课题)(3)细心、诚心
生:我还觉得徐虎是非常细心的,他在“不同地段”挂上“三只特约服务箱”,他考虑问题很周到,他是诚心诚意想帮助大家,想为人民服务。
师:是啊,徐虎是细心的,徐虎是真诚的,难怪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学生齐读课题)
4、师:是啊,在水电出现故障,在急需要有人修理时,徐虎却像一阵及时雨,雪中送炭,提供热情服务,难怪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学生齐读课题)
5、学到这儿,你觉得徐虎是个什么样的人?
6、此时,如果徐虎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8、师:同学们,第二自然段写了一件事情,讲清楚了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事?
六、总结
1、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有着一颗就像闪光的金子心的好人。明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闪光的金子”》,相信大家会对徐虎有更深的了解。可能啊,你对他的敬佩还不止这些,对课题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七、指导写字:具 按
第四篇:《闪光的金子》第一课时
《闪光的“金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徐虎,读准确。(出示第一小节: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指名读。
3、给“普通”换词(平凡),理解普通的意思。
4、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出示:第5小节最后一句话: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指名读。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的想要知道的问题就藏在语文书里,打开书9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徐虎
修理
服务
平凡
内外
提供
工具
按时
纸条
取出
地段
附近
故障
戴眼镜
污水
咕嘟咕嘟
耽搁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耽搁:换词理解。耽误
千家万户:理解这里的千、万是指很多。仿说
千()万()供:多音字,用另外一个音组词。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4、默读课文思考:“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5、课文从几件事上反映出徐虎金子一般的心灵?(两件)第一件是课文的第2、3小节写的徐虎挂“特约服务箱”。出示两小节指名读。第二件事是课文的第4小节写的深夜为住户疏通管道,出示指名读。
三、学写生字
1、学写“修”、“徐”、“按”、“供”、“纸”、“取”,让学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并范写:
修:中间有一竖,右边的“夂”要写得扁些,伸展些,下部的三撇长短略有变化,第三撇略长,斜度一致。
取:左右同宽,“耳”字上面一横不能太长,注意左右两总分之间的想到穿插。徐、按、供、纸:均为左窄右宽。(注意徐与茶,纸与低的区别)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点评。
(五)板书设计:
16、闪光的“金子”
第五篇: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刘中华
一、,畅谈梦想,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预设)生:我的梦想是将来当个科学家。
生:我的梦想将来当个医生。„„
师:是的,梦想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语。其实梦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金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读一下课题—— 生(齐):金子。板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录音)
要求:思考一下,文中有几处描写金子,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这几个金子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吗?
生: 金子 真金,不是同一个事物
2、词语教学
看来大家已经听懂了课文,这几处金子和我们的课题《金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1)谁发现了金子?彼得·弗雷特 彼生字教学(2)坑坑洼洼 一无所获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指名读 师:看来大家能把词语读准确了,想不想读得更好听?教你们一个好方法:每个词语的背后,都藏着一幅画。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的时候,要想着这幅画面。谁来试一试 生:(读)坑坑洼洼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 生:地面一个坑一个坑,高低不平。
师:你把你看到的画面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再来读一读。谁也想读一读?接下来你能把这四个词一起来读好吗?不光是词语,如果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也能想着句子所描绘的画面,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吧。
三、再读课文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做了哪两件事呢?(2)哪一件事帮助彼得实现了梦想呢? 生:自读课文
(3)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做了哪两件事呢? 生:他先是挖金子,后来他在土地上种上鲜花。
师:是的,在河床上挖出大坑来寻找金沙,用课文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叫——淘金。(板书:淘金、种花)师:那么哪件事情帮助他实现了梦想? 生:(齐)种花。
2、大家知道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淘金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种花的吗?
(淘金1-2 种花3-6)
3、哪一个自然段写彼得种花的呢? 第六自然段
4、多么美丽娇艳的鲜花,彼得又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 能找出一个词吗?“全部精力”)你知道培育花苗要做哪些事吗?
看,这就是彼得,仔细观察图,看看他是怎样付出全部精力的?(引导孩展开想象。课件出示: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每天,天还没亮,_____________彼得____,直到 _____________ ;
有时炎炎烈日,花苗的叶子都被晒焉了,彼得_____________ ; 有时狂风暴雨,花苗全被淋得倒在地上,彼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四、生字教学 买 疏通笔画,书写美观
五、总结课文
文中彼得通过()和()两件事,终于实现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