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2012年3月修订
目 录
一、适用范围........................................................................................................................1
二、选题...............................................................................................................................1
三、论文的形式与篇幅..........................................................................................................1
四、论文内容和格式要求......................................................................................................2(一)封面..............................................................................................................................................2(二)内容摘要及关键词(中文)...........................................................................................................2(三)内容摘要及关键词(英文)...........................................................................................................3(四)目录..............................................................................................................................................3(五)正文..............................................................................................................................................4(六)页眉..............................................................................................................................................6(七)注释..............................................................................................................................................7(八)参考文献......................................................................................................................................9(九)谢辞............................................................................................................................................11(十)附录或后记................................................................................................................................11(十一)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11
五、打印规格.......................................................................................................................11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
一、适用范围
本学位论文规范,适用于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包括全日制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律硕士)的学位论文。
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格式及编辑方法可参考此规范,但“章”下需要设置“节”。
二、选题
(一)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专业方向相一致。
(二)法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不受法学二级学科的限制;可以围绕某一法律或法学上的问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或综合的研究。
(三)选题有意义并且题目设计合理。
注意: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概括,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根据需要可设副标题。
(四)在确定论文的选题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能否比较清晰地意识到所选论题的价值。
2、对拟确定选题有关的已经发表、出版和通过答辩的研究成果了解的程度如何。
3、所选论题的难易程度和允许的篇幅之间能否保持适当的比例。
4、是否可以充分利用个人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
5、研究材料能否支撑该项研究。
6、有无合理的调研和写作的时间。
(五)论文题目的确定必须取得论文指导教师和导师组肯定的评价意见。
三、论文的形式与篇幅
(一)论文的形式
1、研究论文,适用于所有层次研究生。
2、案例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适用于法律硕士。
(二)论文的正文篇幅
1、法学硕士的学位论文,3-4万字。
2、法律硕士的学位论文,1.5-2万字。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件
四、论文内容和格式要求
论文的组成部分,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内容摘要(含关键词)、翻译成英文的内容摘要(含关键词)、目录、正文(包括引言和结论)、参考文献、谢辞、附录或后记、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撰写和格式要求的细则见下文。
几项提示:
1、如无特别需要,论文各部分字间距和页边距均采系统默认。
2、除目录、页眉、注释、参考文献正文外,各级标题和正文行间距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磅”,每项格式要求见下文。
3、为增强打印效果,各级标题为黑体的,均可设置加粗。
4、下列标题等的字体、字号、段落等已经进行了设置,作为样例,可复制在论文中使用。
(一)封面
论文封面按学校和学院统一格式。
论文题目
3号黑体;限20字内,于横线上方居中书写为宜,第二行横线不必要的建议删除,注意下划线应当整齐、美观。
副标题
设副标题的,4号黑体,限15字以内,右对齐。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名称等
4号宋体,加粗,注意文字和横线排列的整齐、美观。
(二)内容摘要及关键词(中文)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在内容摘要之前,从研究生院网页下载。
内容摘要页不含论文题目,独立占页,不设置页码。为操作方便,内容摘要各页可独立建档。
1、“内容摘要”四个字不得写成“中文摘要”,“内容摘要”,格式与一级标题相同,3号黑体,居中,段前后18-24磅,独立占行,段前分页。
提示:涉及居中设置时,应注意页面顶端的滑块,如果是首行空格的模式,应移动滑块至左对齐,使居中的设置不偏向右边。样式如下:
2、内容摘要的内容
(1)内容要求: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核心内容、结论等。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内容摘要力求精练,不标注引用文献。
(2)字数要求:学位论文的内容摘要,要求800-1000字。
(3)格式要求:文字与段落格式与正文同,小4号宋体,段前后为“0”,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样式如本文正文。
3、关键词
关键词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4号黑体,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左对齐顶格书写,段前后为6-9磅。
(中文的)内容摘要页样式如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的正文„„ „„„„„„„„„„ 关键词:×××,×××,×××
(三)内容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文)3号Arial Black字体,居中,独立占行,段前后18-24磅,与下文拉开距离。
Content(属中文的内容摘要的译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段前后为“0”,格式与中文文字不同,首行顶格书写,采两端对齐)英文关键词,小4号Arial Black字体,另起一行,左对齐顶格书写,段前后为6-9磅。
英文的内容摘要样式如下:
Abstract Content Key words: ×××,×××,×××
(四)目录
目录二字,格式与一级标题同,3号黑体,居中,段前后18-24磅,独立占行,段前分页,不含页码,不含页眉。
另起一行自动插入各级目录,包括论文中全部的标题及页码,一般编排至三级标题。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含章标题及以下各级标题,若标题数量过多,可以删除三级、四级标题。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件
目录中的标题不含“论文题目”、“内容摘要”和“目录”字样,与正文中各级标题一致;引言、结论(或结语)、参考文献、谢辞、附录或后记、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各级目录,按量的多少,以小4号或者5号宋体书写,全部调整为左对齐顶格,不按标题级别缩进。行间距根据页面美观要求设17-18磅,单倍行距。
目录采用插入方式设置,操作方法另见《法学院学位论文文档编辑指南》(以下简称《文档编辑指南》)。自动生成的目录页与正文属同一文档,且只能同时打印,故应将目录页作为首页的页码设置为“0”且“首页不显示页码”。目录页超过一页的,应当分页设置。或者在论文的尾部自动插入目录,遮盖目录的页码和页眉后复印装订。
自动插入的目录样式见本规范首页,以下目录非自动插入,供参考。
目录
引言„„„„„„„„„„„„„„„„„„„„„„„„„„„„1
一、„„„„„„„„„„„„„„„„„„„„„„„„„„„„„„„2(一)„„„„„„„„„„„„„„„„„„„„„„„„„„„„„„„2
1、„„„„„„„„„„„„„„„„„„„„„„„„„„„„„„3(五)正文
注意:论文正文首页不出现论文题目,不出现“正文”字样。
1、正文的内容
正文包括引言、正文主体与结论(或结语)。要求如下:
(1)论文的引言部分可包括文献综述,归纳分析同类题目的研究成果或研究现状。
(2)对论文正文主体部分内容的要求
①对论文的主题有完整、充分的描述,概念界定清晰。
②综合运用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手段和文献资料对论题予以扩展,进一步具体地记录或描述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论证过程能够反映作者阅读文献资料的数量。
③合理利用已有的观点和见解,提出作者自己独立的认识和观点。
(3)对论文的结论或结语的要求
完整、确定、精练的表述论题研究结果。如果不可能导出预计的结论,则对相关问题予以讨论,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4)对案例研究或调研报告的要求
法律硕士的案例研究应提炼法学上的问题,结合学理和司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该案例本身并为解决类似案件提供有益帮助。
调研报告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重点,调研方案设计合理可行,数据资料充分可靠,综合运用了法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有明确的调研结论,研究文档齐全。
2、语言文字的使用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语合乎汉语语法。
3、正文文字格式及页码
正文的文字为小4号宋体,段前后为“0”,首行空两格书写,采两端对齐,样式如本文正文。
正文首页(引言)开始显示页码,设置为“1”“2”„„,居中。
4、正文中各级标题的格式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设置章标题,章以下各级标题按
一、(一)
1、(1)顺序排列,分别称为一、二、三、四级标题,四级标题后不再设置标题,直接采正文格式。
法律硕士的学位论文直接采用
一、(一)
1、(1)四级标题形式。其他同上。正文中可以采用(1)①等标号方式,但应注意与标题之间的上下位关系。注意:(一)(1)之后不加“、”;独立占行的各级标题,其文字之后不得出现标点。各级标题应当精练概括,不得出现跨行。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用的一级标题,单独设置: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30磅,段前分页。章标题通过word工具设置为标题,以便进入自动插入的目录。样式如下:
第×章 ×××××(章标题)其他各级标题设置如下:(1)一级标题
通过word工具设置一级标题为“标题1”,3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18-24磅,独立占行,段前分页。(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章前分页,正文中的一级标题,段前不分页。)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件
说明:论文的“内容摘要”、“引言”、“结论或结语”、“参考文献”、“谢辞”、“附录或后记”、“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等字体均设置为一级标题,与一级标题一样居中书写,但均不列标号。
各一级标题样式如下:
一、××××(一级标题)(2)二级标题
二级标题设置为“标题2”,小3号黑体,加粗,缩进2字符,段前后6-12磅,独立占行。样式如下:
(一)××××××(二级标题)(3)三级标题
三级标题设置为“标题3”,小4号黑体,段前后6-9磅,缩进2字符,独立占行。项下内容少的,不独立占行,采用小4宋体的正文格式,不进入目录。样式如下:
1、×××××(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
四级标题,采用正文格式,空两格书写,独立占行,一般不进入目录。项下内容少的,采用正文格式,不独立占行,标题后加“。”,连续书写。格式如下:
(1)××××××(四级标题)
5、图表格式
表题与图题,5号宋体。
附图说明,小5号宋体,段前后为“0”,在图表之下另起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也可以用注释的方式说明,标识加在表题或图题名称之后,注释格式见下文。
(六)页眉
篇眉从正文(页码显示为1)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插入页眉时字体下方会自动生成橫线。(操作方法见《文档编辑指南》)
奇数页的页眉书写:毕业论文的题目(参见本文档页眉)
偶数页的页眉书写:“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或“福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参见本文档页眉)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七)注释
直接引用原文,在引文之后加注释,注明资料来源;如果不是直接引用,也应当在阐述之后加注释,注明“参见”的资料来源。
1、对引证的内容要求(1)引证以必要为限。
(2)引证法律文件、判例及司法文件以权威机构的出版物为准。
(3)除按规范引证已发表作品外,引证未发表作品应取得相关权利人许可。(4)引证必须符合被引作品的本意;不得曲解原意。
(5)引证应有显著标志,并以注释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证作品有关信息。(6)引证作品的标题(包括副标题)应当完整,勿用简称。法律文件、书籍、刊物、报纸,用书名号。
2、注释格式(所有范例均见页下注)(1)注释均采用同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脚注标识在需要解释的内容后的标点之后插入,脚注编号格式采用①②③④⑤⑥(用默认的上标)„„所有注释均完整表达作品信息,不采用“同前注×”或“同上”的方式。
(2)注释的内容涉及到数字的,采用阿拉伯数字;涉及年份统一用全称,如1995年。
(3)脚注按系统默认字体插入,脚注引用字体为默认的小5号宋体,英文注释字体采小5号Times New Roman。脚注的标识和字体大小不得更改。脚注行间距采单倍行距,段前后均为“0”;标识与文字间不留空格。
3、注释例举(1)书籍的注释格式
作者,标题,出版者,出版时间(著作只列××年版即可),页码。例: ①专著: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范例① ②译著:[某国简称]××著,××译:《中文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范例②
③编著:××主编(或编著):《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范例③
(2)定期出版物(期刊):作者:《文题》,载《刊名》××年第×期,第××-××页。(年份用全称如1999年,不列卷号、总期号)范例④
(3)作者(包括著者、编者、译者、机构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应全部完整 ①②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5页。③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④[英]杰米·边沁著、李贵方等译:《立法理论一刑法学原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7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件
地列出。范例①
(4)众所周知的作品如《列宁选集》等,以及法律文件,不注作者。范例②(5)编辑者、整理者而成的著作者的作品。在作品标题注明“××编”、“××整理”。范例③
(6)不同作者的合成作品,先注出特定的作者和作品名称,再注出该合成作品相关信息。
(7)转引作品的注释。先注明原始作品相关信息,加“转引”字样后注明所依据的作品。如,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转引自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页。或转引自作者:《文题》,《刊名》年期号,第××-××页。原作品和转引的作品包括各种形式,应当符合各种作品注释的规范要求。范例④
(8)引用图表,则直接在图表上注出来源,不用脚注(见前文)(9)引用访谈、演讲或报告尽可能注明其形成时间地点。范例⑤
(10)引用电影、电视等,应在作品名称后括弧注明出口机构时间。范例⑥(11)引用互联网或数据库作品,表述为:作者:《文题》,网址或数据库,×年×月×日访问。作者不详的可直接写文题或资料名称;访问日期为搜集资料的合理日期,网址中注明上传日期的,访问日期应当在文献上传日期之后。范例⑦
(12)学位论文的引用,应注明学位授予单位和获得学位的时间年份。表述为:作者:《文题》,××大学××年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范例⑧
(13)载于论文集的作品的引用:作者:《文题》,载××编:《文集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范例⑨
(14)法规及其他法律文献或资料的注释
《法规名称》第××-××条(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现行法)。《公约名称》第××-××条。或者在案例后加注释,说明案例来源。具体表述方式,见以下 ①②周士逵、曾勇:《过度医疗行为的法律研究》,载《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86页。《列宁选集》第1卷,第235页。③邱兴隆:《死刑的价值分析》,×××根据邱兴隆教授×年×月×日于厦门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④[美]哈里·D·格劳斯著,××译:《家庭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48页,转引自安翱、杨彩霞:《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如原文出处不详,直接书写转引自,如:转引自陈敏:《关注绝望的抗挣》,载《中国妇女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⑤邱兴隆:《死刑的价值分析》(演讲稿),2005年3月21日于华东政法学院。⑥《小心,电话新骗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2009年4月第24期。
⑦参见《民丰公司生产销售伪劣农药致213家农户水稻受损》,中国法院网,http:///article/200904/20/353562.shtml,2009年4月23日访问。⑧王炜:《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⑨蒋月:《家庭暴力的成因与反暴力对策》,载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三种范例。①②③
(15)引用报纸的注释表述为:作者:《文题》,载《报纸名称》×年×月×日第×版(版面不确定的不写)。范例④
(16)外文作品的引证,遵从该文种的学术引证惯例。注意英文文献不能加中文书名号“《 》”。英文注释字体采小5号Times New Roman,范例⑤
(17)参见作品的注释。并非直接引用,而是参考他人的观点、内容而作的阐述等,在作者名称前加“参见”,其他表述方法与一般注释的表述方法一致。范例⑥
(八)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内容
参考文献是写作论文时研究过、阅读查找过并对论文有借鉴、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只列直接阅读过或被引用过且正式发表的文献,所引用的硕博士论文及单纯的网络文献可列在注释中,不列入参考文献;在中文电子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搜集的文献应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及年期号,不列网址。
参考文献中应当含有两篇以上的外文文献,并应当在论文中有直接引用或者参考使用,并且在注释中予以体现。
2、参考文献的排列
编排顺序按著作、论文、法规(可选项)、资料(如调查报告、判例等,此为可选项)、外文等分类排列,每类采用[1][2][3]等顺序编码制重新编排(见下文)。参考文献数量较少的,不分类排列,但应当按著作、论文、法规、资料等顺序,连续编号排列。
参考文献按其对论文的重要程度顺序排列,与论文关系密切、级别高、影响较大的文献排列在前面。
英文参考文献的排序参照上述方式。
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统一不注明页码,法规不注明条款项,不得出现“参见”、“转引自”等字样。
①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条(无特别说明,均指现行法,如引用旧法,应当说明)。
《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
参见《民丰公司生产销售伪劣农药致213家农户水稻受损》,中国法院网,http:///article/200904/20/353562.shtml,2009年4月23日访问。④雷耀海:《对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问题的探讨》,载《中国工商报》2005年8月4日第B03版。⑤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 Smith R, 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74,44-46.
⑥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件
“参考文献”设置为一级标题,3号黑体,加粗,居中,独立占行,段前后18-24磅,段前分页。
参考文献正文采5号宋体(英文文献为5号Times New Roman),取固定行间距17-18磅,段前后为“0”,左对齐顶格排列。为排版美观需要,可适当调整行间距,或删除部分参考文献。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所列参考文献中未涉及的类型样式可以从前文脚注中查找,只需要取消页码即可。参考文献具体范例及格式见下文: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小4黑体,设置段前距6-9磅,左对齐顶格书写,下同。)
[1][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论文类
[1]段道省:《试论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8期。
[2]樊学勇:《关于对刑事被害人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想》,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3]郭建安:《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龚子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基础论争》,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雷莲莉:《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价值基础探析》,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6]蒋月:《家庭暴力的成因与反暴力对策》,载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7]邱兴隆:《死刑的价值分析》(演讲稿),2005年3月21日于华东政法学院。[8]《小心,电话新骗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2009年4月第24期。
三、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通过,2001年4月28日修正。
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2年3月修订版)
四、外文类
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 Smith R, 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74.
(九)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表达谢意,例如对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以及对完成论文提供思想启发、研究材料等不同形式帮助的个人或图书馆等。
(十)附录或后记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相关法律文书、法律条文、案例、调查数据表等。若附录较多,可采用“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等。
(十一)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在文章的尾页,注明简历和个人研究成果。“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字样,按一级标题设置。
五、打印规格
论文使用计算机进行论文编辑,A4纸单面打印,文本左侧装订,按学校和学院要求精装封皮。
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教学办
2012年3月
第二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心得
山东大学王晨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心得
光阴荏苒,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当站在论文答辩的讲台上,听到答辩委员会主席顾教授宣布“答辩通过”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虽然我已经从事教育工作有八个年头了,但说来惭愧,由于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在科研方面比较欠缺,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的锤炼,才使我理清了从事科研工作的思路和脉络。
回想论文的写作过程,应该说是比较漫长,甚至有些曲折的。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就一直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书,学院申请到国家、省部的基金课题的机会目前较少,获得横向课题的机会也不多,我只是做过一些小型课题,科研资料文献的积累不够丰富,科研活动的训练也欠缺一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对我来讲是一场挑战,可以学习如何参加科研创作活动,怎样撰写硕士论文。当我开题准备写作学位论文时,我就论文写作的方向和选题的问题,请教了我的导师王华教授,初步就论文写作计划进行了讨论。接下来应该静下心来写作论文,可是在职人员毕竟还是有许多日常工作要做,工作学习都不能耽搁。当时正值期末阶段,单位工作任务比较繁杂,当时与王老师联系讨论的论文方向等放在脑后顾不上了,没有一鼓作气把它完成,现在想想,挺对不住导师的。回忆一下当初的情况:只记得,在论文写作的早期,针对选择方向问题,我是走了一个好大的弯子,做了许多的无用功。由于与导师讨论的方向和导师的建议印象已经模糊,又不好意思跟导师说,我便开始了自己选题的摸索,我曾经考虑过网络规划的选题,后来觉得不适合作为研究生答辩论文的方向,放弃了;后来想想,能否将IT的客服服务,通过程序设定,实现量化考核,但在选择数学模型时,学习到熵函数时,感觉到了实现的巨大困难,也没能成型;再后来我又考虑过服务器的性能优化,网络安全的量化考评的细化等等选题,后来均在实现的过程中碰到了不可解决的阻碍,而胎死腹中。就这样,我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走着弯路,浪费着有限的写作时间。这就到了2009年的3月份。还是王华老师的一次电话,将我从选题的挣扎中挽救了回来。当时,王老师很关心的询问我论文写作的进度,我有些不好意思,汇报说,论文在选题方面出现了困难,尚未有写作进度可言。王老师建议我,可以从现今流行的家庭无线局域网技术入手,来进行论文的写作,并且提到了ZigBee的技术。当时我对这个新鲜的名词还一头雾水,后来王老师又就ZigBee技术当面对我进行了技术说明,并且送了许多学习资料。我才正式的告别了迷茫的选题摸索。
确定了论文写作的方向,眼前豁然开朗,心情也轻松多了,往下的论文写作过程,显的就比较有条不紊了。机缘巧合,我所在的单位,刚刚申请下了物联网专业作为新的专业开设,而ZigBee技术正好是物联网技术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后续的一段日子里面,我广泛的查阅关于物联网和ZigBee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料和相关文献,并且在缺少ZigBee硬件实施的条件之下,经与导师联系,将论文的写作题目定为《基于ZigBee的性能仿真及物联网应用分析》,并且把ZigBee的仿真环境定为现今世界上比较权威的OPnet仿真平台。接下来,就是紧张而忙碌的论文写作过程了。经过了一段的时间奋斗,我的答辩论文初稿终于诞生了。
由于论文的方向和选题,都是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我对自己的这篇论文可以通过答辩的审核应该说是充满了信心。但大学,尤其是硕士培养,毕竟是严谨的,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对待,不容许一丁点的失误。在接下来的论文答辩中期审核中,我的论文被要求进行修改,直到符合答辩的要求。当时我可以说是沮丧之至,感觉论文是自己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原创”的,它是我的劳动成果,一字一句凝结着我的心血,怎么没有得到答辩评审组老师的认可,还真有些想不通。这个时候,学院管理在职研究生的辅导员许凤丽老师,与我进行了沟通,她说论文写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需要不断的实践和修改,过去也有不少研究生撰写论文累病了的,学院和研究所对我的论文写作过程是肯定的。心情平和后,我也认识到所写作的论文跟一篇符合硕士研究生要求的论文之间的差距。学院领导决定给我保留着机会,在导师王华教授的帮助之下,在各位老师的激励作用的影响之下,我再次燃起了通过论文答辩的希望之火。
经过导师王华教授的同意,我将答辩论文的题目修改为《面向智能校园的ZigBee网络性能仿真及可靠路径改进》,针对新的题目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审定和调整。期间,王华老师又对我论文内的章节编排,用词用句进行了斟酌。那段时间,我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的修改中,把自己封闭起来,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润泽论文,最终„„我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审核委员会的认可,获得了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从中我也体味到了论文创作的乐趣。
当我站在论文答辩的讲台上面,拿着精心准备的答辩PPT,为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老师介绍我的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工作时,心里可以说是思绪万千。这里面既有完成论文的成功的喜悦,又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它将为我以前没有走过的科研之路开启一扇明亮的窗,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一个上升平台。回想起学院对论文的严格要求,曾经抱怨、曾经委屈、曾经悲观,但走过来以后,却有风雨之后见彩虹、不枉读一回研究生的感觉。学院的严格要求,使我脚踏实地地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将终生受益。正是在学院的严格要求下,在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帮助之下,我才能扎扎实实地完成学业,无愧于“硕士”这样一个光荣的称谓。感谢学院和研究所的严格要求,感谢导师的指导,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也希望计算机学院把严格的治学态度保持下去,我们永远以曾是山大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而自豪!
导师寄语:
王晨研究生毕业了,顺利地拿到了硕士学位。作为导师,我为他感到高兴。王晨在山大攻读硕士期间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用功和认真,他并非特别聪明的学生,但是却能够踏实地做自己的研究,初审过后他能对评审意见非常重视,针对意见逐条做了修改。虽然他的论文现在看来也非完美,但通过这次论文的撰写,对他科研生涯的启动有了很大帮助,这是老师们很希望看到的结果。物联网是当今国家大力扶植的科研方向,ZigBee作为物联网的重要技术,其体系结构和协议机制需要深入研究,而目前国内使用OPNET仿真软件研究ZigBee的学术文章并不多,我相信,王晨的探讨性工作将对物联网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编者按 王晨:一位凡事不走捷径的单身“纯真哥”,原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九八级本科生,2010年刚取得工学硕士。特征是手提大水杯,请地摊老婆婆给勾一个大线兜套上,晃晃悠悠从大学到工作一提十年,一大杯水相伴把学习和工作那些事全结了。
王晨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书,邮箱wangchenkey@163.com,他没有多少做科研的机会,写作硕士论文他用了一年半时间,感觉论文的“写作过程是比较漫长曲折的,甚至走了一个好大的弯子,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最终的体会是“通过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的锤炼,理清了从事科研工作的思路和脉络,为以前没有走过的科研路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
王晨的典型化在于“普通”,论文是自己原创的,写作之路是正常的“弯路”而非捷径,简单到每个同学都可借鉴,燥热的时代更需要王晨的“平凡效果”。焦裕禄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让我们在精神之旅中留一份自尊,体味论文写作的劳动快乐。
各位同学,从王晨所描述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四条论文写作经验:
和导师沟通的重要性;导师是科研引路人,具有指引作用,不要一味闷头自己做,有时“四两拨千斤”,和导师保持经常联系,至少发发邮件。
选题是关键:科研之路实际是一条实验之路,王晨描述为弯弯的路,要不断尝试,不要怕失败,课题选准纲举目张,论文成功率必然高。
工作结合如虎添翼:优秀论文需要好课题支撑,计算机理论结合实际性强,做过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同学往往占据优势。
文献检索开拓眼界:大量查阅文献,下足功夫,才能开拓思路,建立雄厚的写作基础,写作有个积累过程,需要时间和量能的磨合,火候一到文思泉涌。
第三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指南(范文)
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有关要求
一、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1.检查课程学习计划
进入第二学年,研究生本人要认真检查是否已全部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所修学分是否满足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
2.检查科研论文成果及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参见“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及所在学科的相关规定。3.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应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至少在答辩前五周应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内容、水平和论文格式进行严格审查。
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满足学科培养方案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并经导师审查通过的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校每年分两批定期进行硕士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的有关工作。
4.学位论文格式审查
经导师同意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至少于答辩前四周向所在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出答辩申请。由院(系、所)教学主管主任负责安排对论文格式进行审查,合格后领取“学位审批材料”,个人填写相关内容后,由导师签署意见。
5.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批,并拟订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会成员
学科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或研究所所长)在听取导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论文内容和水平把关,审查合格后签署意见,并与导师共同协商,拟订聘请答辩委员会成员和论文评阅人(参见论文评阅要求和答辩委员会组成)。
6.学位论文密级审定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密级应在与导师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保密局颁发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慎重确定,报所在单位主管科研的负责人对论文进行密级审定,并签署意见。密级有内部、秘密、机密三种。学位论文密级的确定及处理办法参见“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规定”。
7.主管主任审批
学位(毕业)审批材料送所在单位研究生主管主任审批。8.学位论文评阅
至少于答辩前三周将学位论文送两位评阅人和指导教师评阅,在答辩前10天收回评阅意见。
9.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1--答辩前至少一周将学位审批材料(包括导师和评阅人的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等)送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10.学位论文抽样检查
研究生院每学期对申请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查。被随机确定为抽查的学位论文作者,应于答辩前一周,将答辩时间和地点以书面形式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同时将论文及全部学位审批材料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查。被抽查学位论文的研究生答辩事宜,见“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和答辩实行抽样检查的规定”。
11.申请优秀硕士论文
欲申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须填写“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审批表”,并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查,答辩委员会主席负责组织讨论,对论文写出评语和推荐意见,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有关要求
1.论文的评阅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审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聘请两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作为论文评阅人,一般应有一位本研究所(室)之外的同行专家进行评阅。评阅人一般在答辩前三周收到委托评阅的论文后,应对论文做出评价,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最迟于答辩前十日将论文评阅意见返还给委托人。
论文中软件部分应根据相应的评阅标准在答辩前十日由导师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
2.答辩委员会组成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四分之三以上成员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并应包括一名本研究所(室)之外的专家。由其中一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委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导教师可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3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导师;有两名导师时,只能有一名导师任答辩委员会委员;新设硕士点以及科研基础或师资力量较薄弱的专业,需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后,方可发出聘书。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工程硕士及其他专业学位的答辩委员会组成请参照各专业学位的相应标准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按“清华大学关于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
--2--执行。位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执行。3.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1)由秘书宣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的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开始;
(3)由秘书介绍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简历和学习成绩;(4)由研究生报告论文主要内容(约三十分钟);
(5)答辩会参加人提出问题,研究生回答问题(约三十分钟);(6)答辩会休会。
(7)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主要议程: l)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或秘书宣读《学术评议书》; 2)评议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 3)讨论并通过决议书; 4)进行表决;
5)签署《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答辩会复会,由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
(9)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3--附录:
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须知
(l).答辩委员会秘书必须由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2).在答辩委员会主席的领导下,承担组织答辩的各项工作具体事宜,具体工作如下:
(3).在答辩委员会名单确定后,向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发出聘书,并将硕士论文送交评阅人评阅。
(4).协助研究所(室)安排研究生答辩日期、时间、地点,联系派车接送答辩委员会的外单位委员。
(5).在论文答辩一周前,应负责收齐评阅意见、导师评语和论文(3册)。(6).在答辩会上,作答辩记录及秘密会议记录,发表决票(表决票盖章有效,事先填写好研究生姓名、答辩日期),并负责监票。
(7).整理并提交有关答辩材料:
(a)学位(毕业)审批材料一式两份(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b)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两份(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c)答辩记录原件一份。
为利于长期保存,以上答辩材料必须用钢笔填写,若用圆珠笔写作废。这些材料整理、清点好后,及时交所在院(系、所)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
(8).酬金发放:
(a)硕士学位论文每位评阅人发评阅酬金100元。
(b)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发酬金100元;秘书酬金100元。
--4--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后材料报送的有关要求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后,应通过校园网提交论文工作有关信息和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并报送学位审批等有关材料。
一、学位论文的存档方式与要求
① 公开及内部的学位论文电子版本由研究生本人网上提交学校图书馆,其纸本送交所在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再由各院(系、所)按要求送学校图书馆1册。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还须另送档案馆1册保存。
② 涉密学位论文的纸本1册和电子版本由研究生本人直接送交学校档案馆保存。论文电子版本不得通过网络传递。
③ 各院(系、所)资料室可自行决定是否保存本单位的学位论文。
二、答辩后上交材料说明
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应及时汇总以下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所在提交院(系、所)研究生办公室。
① 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审批材料:
硕士课程成绩单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共两份)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硕士学位审批表
② 研究生毕业登记表(无学籍者除外)
(以上材料须装订后提交两份,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③ 答辩记录及表决票(以答辩委员人数为准)
三、“学位报盘”的说明
研究生使用“学位报盘”系统在网上报盘,提交以下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信息:
1.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信息及中、英文摘要(涉密论文提交正本内容)。2.发表论文:填写已发表的和已经有正式接收函的论文的信息。3.科研成果: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的情况。4.毕业分配去向信息。
学位报盘网址为:http://info.tsinghua.edu.cn/
--5--
第四篇:硕士学位论文引文注释规范
引文注释规范(试行)
(详细内容可访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网站http :/ / ssic.cass.cn)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3.著作、文集的序言、引论、前言、后记(1)序言、前言作者与著作、文集责任者相同。
示例: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序言”,第1页。
(2)序言有单独的标题,可作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示例: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3)责任者层次关系复杂时,可以通过叙述表明对序言的引证。为了表述紧凑和语气连贯,责任者与文献题名之间的冒号可省去,出版信息可括注起来。
示例:
见戴逸为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编、王灿炽纂《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所作的序,第2页。4.古籍(1)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版本、页码。
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下同。页码应注明a、b面。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3,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9页a。(2)点校本、整理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整理本”。
示例:
毛祥麟:《墨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5页。(3)影印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影印)页码。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影印本”。为便于读者查找,缩印的古籍,引用页码还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5,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太平御览》卷690《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3080页下栏。(4)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丛书项(选项,丛书名用书名号)/版本或出版信息/页码。
示例: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子部,第88册,第73页。(5)地方志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其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
乾隆《嘉定县志》卷12《风俗》,第7页b。民国《上海县续志》卷1《疆域》,第10页b。
万历《广东通志》卷15《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影印本,第42册,第367页。
(6)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清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陶渊明集》等。
示例: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233页。《方苞集》卷6《答程夔州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标点本,上册,第166页。
(7)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示例: 《清德宗实录》卷435,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6册,第727页。
(二)连续出版物 1.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也可括注出版地点,附于刊名后,以示区别;同一种期刊有两个以上的版别时,引用时须注明版别。
示例:
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汪疑今:《江苏的小农及其副业》,《中国经济》第4卷第6期,1936年6月15日。
魏丽英:《论近代西北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社会科学》(兰州)1990年第6期。
费成康:《葡萄牙人如何进入澳门问题辨证》,《社会科学》(上海)1999年第9期。
董一沙:《回忆父亲董希文》,《传记文学》(北京)2001年第3期。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1976年1月。
黄义豪:《评黄龟年四劾秦桧》,《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年第3期。苏振芳:《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学思考》,《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6年第3期。
叶明勇:《英国议会圈地及其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倪素香:《德育学科的比较研究与理论探索》,《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2.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早期中文报纸无版次,可标识卷册、时间或栏目及页码(选注项)。同名报纸应标示出版地点以示区别。
示例:
李眉:《李劼人轶事》,《四川工人日报》1986年8月22日,第2版。伤心人(麦孟华):《说奴隶》,《清议报》第69册,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第1页。
《四川会议厅暂行章程》,《广益丛报》第8年第19期,1910年9月3日,“新章”,第1—2页。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8月14日,第4版。
《西南中委反对在宁召开五全会》,《民国日报》(广州)1933年8月11日,第1张第4版。
(三)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0年6月,第9页。2.手稿、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示例: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北洋档案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党外人士座谈会记录》,1950年7月,李劼人档案,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档案室藏。
(四)转引文献
无法直接引用的文献,转引自他人著作时,须标明。标注顺序: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原文献版本信息/原页码(或卷期)/转引文献责任者/转引文献题名/版本信息/页码。
示例: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23页。
(五)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年8月16日,http://www.feisuxs /Article.asp?ID=199,2007年9月13日。
(六)外文文献
1.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使用该语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2.本规范仅列举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如下:(1)专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文献题名用斜体,出版地点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点隔开,下同。
示例:
Peter Brooks, Troubling Confessions: Speaking Guilt in Law and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48.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9-28.(2)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
M.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by William Marsden, Hertfordshire: Cumberland House,1997, pp.55, 88.(3)期刊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期刊名/卷册及出版时间/页码。析出文献题名用英文引号标识,期刊名用斜体,下同。
示例:
Heath B.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April 1993),pp.199-215.(4)文集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题名/编者/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示例:
R.S.Schfield,“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 in R.I.Rotberg and T.K.Rabb, 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79.(5)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Nixon to Kissinger, February 1, 1969, Box 1032, NSC Files, 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 Project(NPMP), National Archives II, College Park, MD.三、其他
(一)再次引证时的项目简化
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信息可以省略。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第24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第326页。
(二)间接引文的标注
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码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示例:
参见邱陵编著:《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8
年,第28-29页。
详见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章。
(三)引用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可使用夹注,夹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示例1:
庄子说惠子非常博学,“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
示例2:
天神所具有道德,也就是“保民”、“裕民”的道德;天神所具有的道德意志,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这也就是所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尚书·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007年11月
第五篇:论文写作规范
一、论文写作规范 1.论文的结构
①封面: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从教务处网页下载。
②目录:列出论文各部分的目录(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并注明相应页码。③前置部分:包括论文或设计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等。④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
⑤后置部分:包括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后记等。2.具体写作要求
①前置部分:摘要是对论文或设计内容的简短陈述,主要包括选题意义、主要论点、论证方法和结论。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反映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或专业术语等关键词,以3—5个为宜,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附后。
②主体部分:引言应说明选题的意义或依据、研究的范围、论证或实验的方法等。
正文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层次清楚,语言准确,结构完整,文字符号书写规范,表格插图清晰整洁。引用文献应以上标形式的数字按顺序标注。
结论必须科学准确,但可以提出设想、建议或尚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少于6000字。③附录部分:引用的各类文献应按文中的标记顺序分别列出作者姓名、著作名称或文章题目、出版单位或期刊名称、出版时间、卷号期号、页码等。
④基本要求:论文必须遵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3、论文的顺序及文本格式:论文打印应选用A4型纸,左侧装订。①封面:各项内容的填写均用4号宋体,封面不显示页码。
②目录:标题——“目录”两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整个“目录”部分只需列出一、二级标题,标题要简洁,尽量不出现标点符号,字数尽可能少,目录的文字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间距;目录的文字、页码要与正文保持一致。
③从论文正文页开始编页码(第1页是封面,第2页是目录,不编页码),页码在右下脚。论文正文页最上面是中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姓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中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空一行接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姓名,用小四号宋体。再空一行接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关键词用五号黑体,内容用五号宋体。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两端对齐、各缩进两格。④正文段落:
关键词下面空两行开始论文的正文。
页面:页边距:上:2.5;下:2.0;左:2.8;右:2.4。行间距:1.5倍行间距,段前0倍行间距,段后0倍行间距。标题:一般使用
一、(一)、1、①等序号表示。
字号:一级标题,4号黑体,居中。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空两格。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空两格。
表格:表题,五号黑体,居中,按全文顺序编号;表文,小五号宋体,单倍行间距。插图:图题,五号黑体,居中,在图的下方,按全文顺序编号。
⑤注释:注释是对正文的补充、解释、说明,不是注明文献的出处。注释采用脚注,自动编号,注释文字为小5宋体。用“①”、“②”顺序排列,在正文中一律用“上标”形式表示;注释在10个以上的,可使用[1]、[2]„„,并以上标形式表示。这些上标的序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前面。
⑥参考文献:标题两端对齐,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文字:小五号宋体,中文、英文、标点符号、数字均为宋体;标点全部为半角。参考文献一律使用[1]、[2]连续编号(标点符号如下所列,不能改动。详见肇庆学院学报格式规范)
著作: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期刊: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称,出版时间(期号):起止页码.网页资料应当注明详细英文名称和访问日期。例如:
著作应为:[1]黄惠康.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9-11.通用的不用标明作者的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毛泽东文集》等应为: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期刊应为:[2]田宏杰.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J].法律科学,2003(6):31-39.网页资料应为:[4]美国历年遭受恐怖主义袭击大事记[DB/OL].http://news.tom.com/Archive/2001/09/12-76940.html.2005-04-10.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多次的,只编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注释要求同上。第二次出现时在论文中用同一序号,并直接按顺序把引文页码的数字放在后面。
文献标识符: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⑦英文的题目、学生姓名、摘要、关键词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置于文章的最后;英文题目:小三号,加粗;学生姓名:小四号。英文摘要、关键词:五号加粗;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字体,两端对齐、各缩进两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