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牙齿旅行记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初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
2、积累正确的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对于身体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认识嘴巴、胃比较常见的器官。
2、教学课件:《牙齿旅行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情景
1、讨论:看图片猜猜,洋洋是个怎样的女孩?
2、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馋嘴的女孩洋洋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牙齿吞下去之后会怎么样?
二、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1、结合ppt分段讲述故事(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重点讨论:
1)胃的形状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2)小肠的工作是什么呢?
3)大肠喜欢做什么?食物被大肠吸完水分以后会变成什么呢?
2、结合人体模型图巩固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功能。
小结:原来女巫从嘴巴里进去,经过了食道、胃、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里出来了。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这些工作后食物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器官。
三、游戏:问问答(提供认识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护它们的问题)
游戏规则:自由分成人数一样多的两组进行轮流回答问题。
第二篇:牙齿旅行记教案
活动名称:牙齿旅行记
(集体活动)活动地点: 大二班
执教:高瑞芳
活动名称:牙齿旅行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
2、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积累有关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经验。活动准备:
1、班级中正在开展“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人体呼吸器官的经验。
2、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个别幼儿已经表现出对人体消化器官的好奇。
3、多媒体课件(包括故事内容和游戏内容)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引出欣赏故事的兴趣
1、小女孩洋洋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做鬼脸)
2、她想告诉你们什么呢?为什么你认为洋洋最喜欢吃糖果?
3、洋洋正在吃棒棒糖,突然她手捂着嘴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及时肯定幼儿合理的猜想。)
4、洋洋的牙齿掉下来会到哪儿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PPT上 出现故事的名称《牙齿旅行记》,幼儿认读。
(二)听赏故事,感知作品内容的有趣
教师结合ppt讲述故事,讲述中可适当、随机进行简单的插问。
1、女巫顺着洋洋的喉咙往下滑,她来到了那里?
2、胃说:那颗小白牙,我可消化不起,它已经到下一站。下一站是那里?
(三)回忆内容,体验自己身体上的消化器官
1、牙齿去哪些地方旅行了?
(教师放PPT,洋洋的身体里的消化器官解剖图)
2、原来,洋洋的小白牙到了人体里面去旅行啦,这些器官有个“大名字”,叫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已有认知经验的表达表现,教师及时肯定或丰富词汇“消化器”。)
3、每个人身体里面有没有这些消化器官?
(帮助幼儿比较准确地指出自己身体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
4、小结:
每一个人身体里面有许多器官,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消化器官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工作着,口腔里的牙齿能咬碎食物,食物就像滑滑梯运送食物,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这些消化器官真奇妙。
四、游戏“翻翻乐”,巩固和拓展相关经验
1、引出游戏,现在洋洋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很重要,她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你们同意吗?那么怎样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
2、交代游戏规则:洋洋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翻翻乐的游戏,这个游戏一共有六道题,数字越大题目越难。请幼儿按照数字顺序由小到大进行翻题回答。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题
3、小结:洋洋说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真开心,以后还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第三篇:大班绘本故事——牙齿旅行记教案
大班绘本故事《牙齿旅行记》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个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2.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积累有关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经验。活动准备:
1.班级正在进行“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人体呼吸器官的经验。
2.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个别幼儿已经表现出对人体消化器官的好奇。3.多媒体课件(包括故事内容和游戏内容)。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引起欣赏故事的兴趣。关键问题:
1.小女孩洋洋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做鬼脸。)
2.她想告诉你们什么呢?为什么你认为洋洋最喜欢吃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画面上有棒棒糖)。
3.洋洋正在吃棒棒糖,突然她手捂着嘴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的猜测,并及时肯定幼儿合理的猜想。)
4.洋洋的牙齿掉下来会到哪儿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PPT上出现故事名称《牙齿旅行记》,请幼儿认读故事名称,满足个别幼儿对文字认读的好奇和需求。)
【设计意图: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进行角色心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合理推测,已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自然地好、过渡到下一环节(主要落实活动目标2)。】
二、听赏故事,感知作品内容的有趣。
教师结合PPT讲述故事,讲述中可适当、随机的进行简单的插问。如女巫顺着洋洋的喉咙往下滑,她来到了哪里?
胃说:那颗小白牙,我可消化不了,他已经到下一站。下一站是哪里? 【设计意图:一是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获得有关人体消化器官名称、功能的新经验,或是帮助个别幼儿进一步梳理、零碎的认知经验;二是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测,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三是通过教师有表情的故事演绎、幽默形象的音乐映衬,让幼儿初步感受人体消化过程(主要落实活动目标1)。】
三、回忆内容,体验自己身体的消化器官。关键问题:
1.牙齿去哪些地方旅行了?
(教师放PPT,洋洋身体里的消化器官解剖图。)
2.原来,洋洋的小白牙到人体里面去旅行了,这些器官有个“大名字”,叫什么呢?
(根据幼儿已有认知经验的表达表现教师及时肯定或丰富词汇“消化器官”。)
3.每个人身体里面有没有这些消化器官?请你们指出来。
(根据幼儿的表现,帮助幼儿比较准确的支出自己身体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
4.小结:每个人身体里面有许多器官,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引导幼儿一起说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这些消化器官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工作着„„口腔里的牙齿能咬碎食物,事物就像滑滑梯运送食物„„(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这些消化器官真奇妙。
【设计意图:由于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对于幼儿来讲比较难以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所以,教师利用PPT呈现角色的消化器官解剖图,请幼儿在回忆故事内容的同时,指出自己身体各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以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知体验消化器官的存在。通过找找、摸摸、说说自己的器官位置,激起大班幼儿进一步探究发现人体奥秘的兴趣(主要落实活动目标1、2)。】
四、游戏“翻翻乐”,巩固和拓展相关经验。
1.引出游戏:现在洋洋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很重要,她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你们同意吗?那么怎样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呢?
(可以适当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
2.交代游戏规则:洋洋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翻翻乐”的游戏(放PPT),这个游戏一共有六道题,数字越大题目越难。请幼儿按照数字顺序由小到大进行翻题回答。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题(题目附后面)。
3.小结:洋洋说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真开心,以后还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设计意图:借助角色——洋洋引出游戏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形散神不散”。在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解读图文并茂的六道题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适度调整提问的角度,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不断激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推进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个别经验转化为共性经验,丰富、拓展幼儿有关人体消化器官功能、良好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游戏中,最后一题是让幼儿提出,旨在培养大班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态度,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或从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有关人体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器官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考问”“反问”教师和同伴。如果活动现场幼儿不会提问或者没有问题,教师可以让幼儿再提问,以后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以此将本次教学活动自然延伸至后续活动中(主要落实活动目标1)。】
附“翻翻乐”游戏题:
1.“饭吃好了,我们一起去踢球吧!”这样的做法可以吗?为什么? 2.“游戏真好玩,大便先憋一下吧。”这样的做法可以吗?为什么? 3.身体里那个消化器官有点像搅拌机?为什么说胃或口腔像搅拌机? 4.“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拉肚子呢?”你能说出原因吗? 5.经常吃粗粮好吗?(可以追问:粗粮有哪些 ?)
提问:我听医生介绍有些人是不能多吃粗粮的,那些人不能经常吃粗粮?为什么?
6.关于人体消化器官,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问问老师和小朋友!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牙齿旅行记》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牙齿旅行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累正确的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好习惯,仔细倾听故事,初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牙齿旅行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初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
2、积累正确的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好习惯。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对于身体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认识嘴巴、胃比较常见的器官。
2、教学课件:《牙齿旅行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情景
1、讨论:看图片猜猜,洋洋是个怎样的女孩?
2、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馋嘴的女孩洋洋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牙齿吞下去之后会怎么样?
二、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1、结合ppt分段讲述故事(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重点讨论:
1)胃的形状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2)小肠的工作是什么呢?
3)大肠喜欢做什么?食物被大肠吸完水分以后会变成什么呢?
2、结合人体模型图巩固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功能。
小结:原来女巫从嘴巴里进去,经过了食道、胃、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里出来了。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这些工作后食物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器官。
三、游戏:问问答(提供认识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护它们的问题)
游戏规则:自由分成人数一样多的两组进行轮流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
幼儿是今年新入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吃饭全靠大人追着喂,吃饭也特别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每天都去观察孩子们吃饭的情况,发现他们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认识门牙和磨牙,幼儿知道了门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饭后要漱口的卫生要求,在后续的观察中,看到孩子们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作为保健医生能为教师和幼儿出的一点微薄之力。
本文扩展阅读:牙齿是一种在很多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人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高等哺乳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正常人略带微黄色),质地坚硬。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牙齿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牙齿上的洞洞 活动目标:
1、知道酸会腐蚀牙齿,能说出龋齿三种以上的危害;
2、学习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确的护牙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
1、鸡蛋壳、饼干、杯子、醋、镜子
2、课前两天和幼儿一起将鸡蛋壳浸在醋里;
3、产生龋齿的过程图片和牙防五步曲的图片
4、牙模型、牙刷各
一、动画片《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引出情景表演;
牙宝宝在哭,原来是他的小主人喜欢吃甜食,又不刷牙,时间长了,细菌在牙宝宝的身上钻了几个洞洞。
二、寻找龋齿产生的原因
1、牙宝宝请小朋友吃饼干,然后漱口,观察干净的水有了什么变化?(知道人们吃完东西后会有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出示图片
2、“我们的嘴里有一种细菌会使这些食物残渣变酸(出示图片)如果时间长了,我们原来健康的牙齿会怎样呢?(出示图片)
3、“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个鸡蛋壳,用筷子轻轻地敲一敲,感觉怎样?(硬硬的)再看看杯子里是什么?那是我们前两天浸在醋里的鸡蛋壳,看看现在怎样了?
4、讨论:为什么鸡蛋壳会变黑变软了呢?(醋是酸的,会腐蚀鸡蛋壳中的钙,所以鸡蛋壳就变黑变软了)
5、师小结蛀牙的原因。
三、龋齿有哪些危害?学习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确的护牙方法
四、游戏“保护牙齿有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