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浅析《水浒传》人物塑造特色

浅析《水浒传》人物塑造特色



第一篇:浅析《水浒传》人物塑造特色

浅析《水浒传》人物塑造特色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作为经典著作的水浒,含蓄地概括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变迁和演变,客观地揭露了顽固的中国伦理道德,以及那些伦理道德对国人的愚弄和危害。

在这里除了该书在思想上的成就之外,文学写作方面的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成就。

在人物的塑造上,如善于组织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矛盾冲突,以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能够抓住并突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注意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水浒传》主要表现在写正面人物却敢于写他们的缺点和弱点,但仍然不妨碍写出让人尊敬和崇拜的一面;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渲染、烘托、对比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更突现了不同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一切人物的一切都是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按语”

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基本美学原则是“三境”说。他在《贯华堂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一》中说: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

中国的山水画有一个类别就是写意的,在《水浒传》也运用了中国这一传统的文艺美学原则来描写人物,重形似而不拘于形似,达到了神似。“以形写神”,所以能使人物“传神”、“逼真”,达到“化境”。在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金圣叹评施耐庵对雪景的描写是“龙眠白描,庶凡有此”,“龙眠”指北宋画家李公麟。白描是绘画中一种朴素自然的艺术表现方法,不作繁琐的渲染,只用简单的数笔描绘出对象的形象

文章中只有写出人物性格中的“同中之异”,才能使人物形象逼真传神。金圣叹之前,容与堂本评《水浒传》曾提出“同而不同处有辨”,认为人物性格的特殊性是在对比中显示出来的,既要写出相同之处,又要写出不同之处。

鲁达、史进、李逵等这些人物都有共同的特点“粗卤”,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金圣叹根据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品质等精确地道出他们粗卤的不同之处,显示出人物的不同个性。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合乎“人情物理”,没有将英雄拔高、神化,认为他们既是理想的英雄,也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将英雄人物的行为写得合情合理,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显得自然可信。人物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即善于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举止、处事方式,来表现其性格的特殊。《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描写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赋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行动,个性化的生活态度,塑造出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施耐庵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描写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这还应归功于他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

施耐庵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点,并以此为中心塑造人物。杨志便是这些人物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他的成功也证明了施耐庵个性化人物描写艺术的成功。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

而一部好小说,其中的配角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为尽管他们是配角,是小人物,可也是活生生的人,是社会的构成部分。就社会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价值,“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李贽),《水浒传》在小人物的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小说中塑造典型人物是很重要的,典型人物塑造得是否成功,往往关系到整个小说的成败。应该这样说,《水浒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出色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但是,“人要有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有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黑格尔语若没有这样一个自然的、社会的“周围的世界”,小说中的典型本身就会变得很抽象,从而失去他的现实性和真实性。而这个“社会的周围世界”,就体现在典型人物以外的一些次要人物身上,这些次要人物塑造得好坏,即这个“社会的周围世界”是否精彩,往往影响着典型人物的塑造。

在《水浒传》中王婆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损人利己的江湖市侩,也是一个串百家门的三姑六婆。她善于揣测人们的心理,能说会道。她能“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她的性格特点,在她看出西门庆的心事以及为西门庆策划引诱潘金莲的两段描写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在人物描写上,《水浒传》能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他们的性格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影响和制约,也随着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小说写出了不同英雄人物走上梁山泊的不同经历。从中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以及他们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历是非常典型的,他在经历了生与死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后完成了思想的转变,作者将这一人物刻画得最为出色,也最具有典型意义。

小说用一系列的情节来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这个“逼”字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林冲所感受到的并且使之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最后走向反抗,走向梁山。

作者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如此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人物思想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又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这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它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王婆和何九叔,尽管都是下层社会中世故圆滑的代表,但却一个圆滑得很毒、钻营、损人利己,一个圆滑得中庸,不愿招惹是非。两个同类性格却又存在鲜明差异的小配角,在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同时,更衬托了武松耿直、勇猛、疾恶如仇的粗犷性格,反衬出武松敢做敢为的豪爽。

这就如同“烘云托月”的道理。画云是为了画月,云画不好,月也就画不好。当人们被月亮的美所吸引时,可能不再注意到云彩的美,但这正体现了云彩美的价值。同样的,为了“画”好武松这一形象,作者下功夫画好了作为烘托武松形象的王婆、何九叔,甚至郓哥。虽然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使得人们看过《水浒传》后,被武松的性格特征所吸引,赞叹这位力大无比,且极有正义感,敢做敢为的打虎英雄。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武松这一典型形象本身塑造得好,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看看时,却发现了作为小人物,作为配角的王婆、何九叔、郓哥等人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成功塑造,才使得小说的主人们有了生活的空间,才使人们感受到了典型人物的真实,社会的完整和人物性格的鲜明。

《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确实是不平凡的,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总是满腔热忱的歌颂他们,赞美他们,总是将美好高尚的思想品格,强烈的反抗精神,高强的武艺赋予他们,使得他们一个个光彩照人。但是同时,作者又未将他们神话,而总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因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不仅读者可以理解,而且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中如果在打虎以前不让武松喝酒,或者说未让他喝足,那也就不能打死老虎。不喝酒就不能打虎,不喝酒就显不出英雄本色。所以说同样一件事情,比如说喝酒,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景,就要做不同的艺术处理。艺术表现要取得成功,要让读者相信和接受,就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不能脱离生活的本源。

其次是写武松既胆大,又胆怯。当店家告诉他山上有虎,劝他在店里住下时,他反倒说人家要谋财害命。这里面既有武松长期江湖生活的经验,也包含着暴躁,不讲理,强烈的个人主义因素。说是不怕老虎,其实含有吹牛的成分。但是武松谈虎而不色变,敢于上景阳冈,毕竟还是胆气不凡。但当他看到官府榜文时,却胆怯犹豫了。此时,作者对武松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写非常的出色:“我回去必叫人耻笑,算不得好汉。难以转去。”“怕什么,且只顾上去,看怎的。”“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其实,这都是些为自己壮胆的话,从中透露出的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武松争强好胜,很爱面子,虚荣心极强,他把丢面子看得比丢性命还重要,明知上山有危险,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去,这就是他一面心中胆怯,为自己壮胆,一面硬挺着走向有老虎出没并且伤了许多人性命的景阳岗,这种矛盾心理充分体现出了武松的性格特征。这是武松的缺点,也是他的英雄本色。如果写武松知道山上有老虎却丝毫没有害怕和胆怯,人物就会因为缺乏生活依据而变得让人不可置信了。再看老虎出场之后,作者是如何写武松的:“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化作冷汗出了。”看见了老虎真的来了,还是害怕。这样写效果如何呢?不但不损害英雄形象,反而更好的,更真实的表现了英雄。不怕,不惊,就不是人了,那是神,就会失去真实感,就不会感动人。这样的表现,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更体现了艺术的真实。这时武松又回到树林,找回打折了的半截哨棒,这才将老虎打死。这是写得很真实的,因为此时的武松已经没有了力气,只有用哨棒才能把老虎打死,又因为此时老虎已经无法动弹了,所以武松才能抽身去找哨棒。到此,作者已经将武松那超人的神威和武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这虽然是夸张的,理想化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这里既有生活真实的体现,又有作者艺术的创造,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

施耐庵肯定没有打过老虎,也没有看见过别人打老虎,但他写打虎写得如此生动真实,入情入理,有声有色,这是因为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类似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艺术的集中和概括,在现时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夸张。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作为一个生活化的英雄人物,武松有优点也有缺点,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时,紧紧抓住了他的优缺点的彼此消涨过程,让人们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认识武松。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水浒传》的另一特色是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他们各自的性格。这种对比方法,不仅表现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就是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运用得很成功。

《水浒传》有时也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个性。如武松打虎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不仅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同时也体现着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书中的英雄人物,不仅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而且又是被高度理想化了的。

因此说小说在人物塑造上非但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小说史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较好的作品。

《水浒传》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表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继承话本的传统而来的。话本是说给人听的,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特别忌讳离开故事情节去对人物环境、外貌、心理等作静止、冗长的描绘,而要求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当然,和宋元话本比较,无论人物环境的渲染,人物典型化的高度,表现手法的多样等方面,《水浒传》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比话本无疑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水浒传》的全部结构基本上是完整的,同时又是富有变化的。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环紧扣一环,互相勾连的。这种安排固然是由于继承了“话本”表现手法的特点,把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集中起来叙述;但更主要的还是为全书的内容所决定,即通过不同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来展示起义斗争的广阔画面的。小说结构的完整,还表现在开端、高潮和结局等安排的精心设计上。

第二篇:浅谈《水浒传》中小人物的塑造及其人物价值研究

浅谈《水浒传》中小人物的塑造及其人物价值研究

摘要:中国的古典小说,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引起后人不绝的评赞。但是,人们的注意力似乎总愿集中到小说的主角身上,对于其中的配角,小人物,大都不够重视。因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小人物常常是没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可事实上,一部好小说,其中的配角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为尽管他们是配角,是小人物,可也是活生生的人,是社会的构成部分。就社会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价值,“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李贽语)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小人物的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关键字:水浒传

小人物

价值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不仅仅表现于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也表现于对书中的配角,小人物的传神描写与刻画。《水浒传》中的众多小人物,组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本文拟结合作品对郓哥、王婆、何九叔三个小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谈《水浒传》中配角的塑造及其在书中的价值。

一、配角的塑造与情节的发展

我们知道,情节是着眼于、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的,若没有人物独特的性格发展,也不可能有生动的情节。因为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的性格,情节不过是性格的运动而已。因此,情节与人物的性格应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水浒传》中的小人物,作者把他们创造出来,并不只是着眼于人物本身的性格和命运,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郓哥,就是这样一个角色。郓哥是在小说第24回出现的。这是一个市井小人物。他的出现,为的是引出武大得知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武大被西门庆打,造成潘金莲药死武大的时机等等情节。这一人物虽小,却非常关键。虽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郓哥只是简单的几个镜头,却活脱成一个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并由此让我们看到他在书中的地位和价值。郓哥可以说是武氏家庭事件的引爆者。他机智、聪明还极有孝心。这是一个未脱孩子气的少年。他的最先出场,是由于与西门庆有联系,正因为如此,他听说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情。在别人的戏弄下,他带着孩子般的得意和闹着玩的心情到了王婆家。他清楚地知道王婆是知内情的,可他并不直接点明。有这样一般对话———王婆:“郓哥,你来这里做甚么?”郓哥道:“要寻大官人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婆子道:“甚么大官人?”郓哥道:“干娘情知是那个,便只是他那个。”没有描写,没有说明,只简单的几句性格化的对话,便显示出了郓哥的灵巧。当郓哥被王婆打骂之后,书中写道: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过,一头骂,一头哭,一头走,一头街上拾梨儿。这几个“一头”,就把一个十五六岁少年的单纯、气恼、无奈和孩子气,用他那富有特征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郓哥很自然地产生了对王婆的愤恨和报复心理,所以说出了“老咬虫!我教你不要慌!我不去说与他,不做出来不信!”这样的话。郓哥的一举一动,都显示了他在社会矛盾中所处的地位,显示了他的独特性格以及在特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若换了别人,或许就不会有与王婆的对打,若没有与王婆的对打,也许就不会那么自然,那么快,那么合情理地使武大知道真情;如果换一个人,也许会想出更高明点的捉奸方法,若真是这样,那往后的故事情节很可能就要更改一下了。而正是这个郓哥,这个在特定环境中形成自己个性的郓哥,才使武大被打来得这样自然,这样顺理成章,才引出了“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以及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计杀西门庆等往后的一系列情节,从而很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就郓哥而言,塑造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以便给刻画故事中的主人提供条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郓哥这个人物也不是随便写出来的,作者对他也是精雕细刻的。他个性鲜明,虽只是白描式的描写,但他那性格化的语言,个性化的动作,却使这一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并使得故事情节发展得自然、真实,曲折跌宕,引人入胜,从而给主要人物登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因此,郓哥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他的成功塑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决定了他在《水浒传》中的价值。

二、配角的塑造与主要人物的关系

小说中塑造典型人物是很重要的,典型人物塑造得是否成功,往往关系到整个小说的成败。应该这样说,《水浒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出色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是,“人要有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有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黑格尔语)若没有这样一个自然的、社会的“周围的世界”,小说中的典型本身就会变得很抽象,从而失去他的现实性和真实性。而这个“社会的周围世界”,就体现在典型人物以外的一些次要人物身上,这些次要人物塑造得好坏,即这个“社会的周围世界”是否精彩,往往影响着典型人物的塑造。

《水浒传》中,王婆和何九叔都是出现在作者精心创造的武松的性格传记里的。(前面提到的郓哥亦不例外)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他们的存在,更衬托了作为典型人物之一武松的性格特点,使得武松本来极富特征的个性更鲜明。王婆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损人利己的江湖市侩,也是一个串百家门的三姑六婆。她善于揣测人们的心理,能说会道。她能“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她的性格特点,在她看出西门庆的心事以及为西门庆策划引诱潘金莲的两段描写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出西门庆的心事,是王婆凭着自己的经验。王婆的目的是想从西门庆那里获点利。于是她采取欲擒故纵的办法慢慢引西门庆上钩,然后从他身上捞一把,“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叫他舐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王婆的目的达到了,当然西门庆的目的也达到了。王婆那种种布置和推测,大概也只有王婆能想得出。她不露破绽地让人慢慢走进她布置的圈套中。为了自己得到,她不惜唆使西门庆、潘金莲毒害武大。这足以见出王婆狡诈、刁钻、恶毒的品性,这个畸形人物的市侩阴毒性格特点,被作者刻画得逼真传神。她的结局,也水到渠成,令人拍手称快。如果说王婆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个畸形人物,那么何九叔则是属于生活下层中的另一种人了。他精细、圆滑,谈不上太坏,也说不上好。他是团头,管理地方上的殓尸抬埋一类的事,因此他得以广泛接触社会各个层次。为了生存,不得不给自己着上各种各样的保护色。收殓武大尸首,他的精细使他一开始就觉得跷蹊。平白无故,西门庆突然设酒招待,又给他银两。当何九叔看到潘金莲时,心里就更有数了,“原来武大却讨着这个老婆,西门庆这十两银子有些来历”,这时,书中并没有对何九叔的性格作怎样细致的描写和说明,只是写出了何九叔见到武大尸首时在行动上的快速反应:何九叔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但见: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这种带有性格特征的“快速反应”,生动地写出了何九叔的久经世故,笔墨不多,却活脱了一个明哲保身的小市民形象。因为应了西门庆,武大有个兄弟,便是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若逆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谁也不想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又不得逃脱,于是他只有这样干脆、迅速地处理眼前的尴尬,并不露一丝破绽,使人们不能不佩服他的圆滑、精细和应变能力,这与前文提到的单纯幼稚的郓哥是多么鲜明的对比!这种中庸的态度,等到面对着手握尖刀的武松,则表现得更加突出。

王婆和何九叔,尽管都是下层社会中世故圆滑的代表,但却一个圆滑得很毒、钻营、损人利己,一个圆滑得中庸,不愿招惹是非。两个同类性格却又存在鲜明差异的小配角,在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同时,更衬托了武松耿直、勇猛、疾恶如仇的粗犷性格,反衬出武松敢做敢为的豪爽。

这就如同“烘云托月”的道理。画云是为了画月,云画不好,月也就画不好。当人们被月亮的美所吸引时,可能不再注意到云彩的美,但这正体现了云彩美的价值。同样的,为了“画”好武松这一形象,作者下功夫画好了作为烘托武松形象的王婆、何九叔,甚至郓哥。虽然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使得人们看过《水浒传》后,被武松的性格特征所吸引,赞叹这位力大无比,且极有正义感,敢做敢为的打虎英雄。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武松这一典型形象本身塑造得好,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看看时,却发现了作为小人物,作为配角的王婆、何九叔、郓哥等人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成功塑造,才使得小说的主人们有了生活的空间,才使人们感受到了典型人物的真实,社会的完整和人物性格的鲜明。

总之,一部小说中的配角,决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他们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复杂面,展现了生活在社会各阶层复杂人物的多样化性格,也为典型人物的存在营造了精彩的、现实的、社会的“周围世界”,亦即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真实的空间。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1982:2638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1508 [3]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1:105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2461 [8]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242 [9]施耐庵,《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46-248页

第三篇:水浒传主要人物

水浒传人物整理

九、14 杨润地

1.宋江

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 主要事迹:怒杀阎婆惜 性格特征:仗义疏财 2.卢俊义

籍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绰号:玉麒麟。

主要事迹:活捉史文恭、大战玉田县、分兵宣州道、勇闯显岭 性格特征:勇敢仗义。3.吴用

绰号:智多星。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

性格特征:聪明机智,为人仗义 4.公孙胜 绰号:入云龙。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 5.关胜

星号:天勇星。

主要事迹:三国关云长之嫡派子孙,曾独战林冲、秦明,归顺梁山后,随梁山军东征西杀,性格特征:忠于宋江,同意招安。6.林冲

绰号:豹子头。星号:天雄星。

主要事迹:屈入梁山后,为接受晃盖等入伙,火并王伦,为创建梁山起义军奠定了基础。晁盖死后,坚持晁盖路线,战功显赫,从无败绩。他蔑视朝廷,抵制宋江招安。性格特征: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不贪钱财 7.秦明

绰号:霹雳火。

主要事迹:大名府大战索超,威震天下。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招安”,反对李逵等与朝廷作对者。

性格特征:仗义疏财,心胸宽广。8.呼延灼 绰号:双鞭。

主要事迹:宋朝开国功臣呼延赞嫡派子孙,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招安”。性格特征:支持招安,为人仗义。9.花荣

绰号:小李广。

主要事迹:梁山第一美将军,麾下十二队银枪手,和“金枪手”徐宁合称“风流威猛二将”。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忠于宋江,支持宋江投降派。性格特征:为人仗义,心胸宽广,不卑不亢 10.柴进

绰号:小旋风。

主要事迹:大周皇帝柴世宗嫡派子孙,钦赐丹书铁券,江湖上常常救助被贪官陷害之人,人称当世孟尝君,他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深得宋江敬重,负责梁山财政,曾伴宋江名妓李师师家求皇帝招安。

人物性格:心胸宽广,广纳贤士。11.朱仝 绰号:美髯公。

主要事迹:上梁山后“身在曹营心在汉”,忠于朝廷,极端仇视李逵,支持宋江投降派。性格:为人仗义,为人忠诚 12.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主要事迹: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平生打抱不平,同情贫苦百姓,不满封建统治。在菊花会上和朝廷的两次招安中,极力抵制宋江投降派。性格特征:鲁莽,草率,仗义,勇敢。13.武松 绰 号:行者。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一鸣惊人,起初对宋王朝抱有幻想,后受迫害起来造反。在菊花会和朝廷的两次招安中,都极力抵制宋江投降派。性格特征:勇敢,仗义,武艺高强 14.杨志

绰 号:青面兽。

主要事迹:杨家将后人,五侯杨令公之孙。东京卖刀杀死街痞牛二,与索超比武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上梁山后,忠于宋王朝,支持宋江投降路线,多次随宋江出征,作战凶猛。性格特征:为人仗义,不卑不亢 15.索超

绰 号:急先锋。

主要事迹:两败童贯时,一个回合就斧劈童贯手下都监王义、威震三军。支持宋江投降路线。性格特征:鲁莽,勇敢,仗义。16.戴宗

绰 号:神行太保。

主要事迹:上梁山后支持宋江的投降路线,曾伴宋江名妓李师师家里去乞求皇帝招安。人物特征:仁义,勇敢。17.刘唐 绰 号:赤发鬼。

主要事迹:首先向晁盖传递生辰纲情报,由此引发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士聚义。曾和雷横大战一百回合不分上下,属晁盖旧部,他反对招安,不愿投降,属被排斥之列。人物性格:勇敢,仗义。18.李逵

绰 号:黑旋风。

主要事迹:探母杀五虎,元夜闹东京,寿张乔坐衙,与宋王朝势不两立。在和朝廷大军作战中骁勇善战,在反招安、反投降中态度最鲜明,行动最坚决,陈太尉来招安时曾大闹钦差大臣。但因忠于“义”气,最后反而死于主降派宋江之手。人物性格:草率,勇敢,为人仗义。19.史进

绰 号:九纹龙。

主要事迹: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史家庄少庄主。同情农民起义,并为了参加起义军烧了自己的庄园,对“招安”不满,陈太尉来招安时曾与穆弘打上忠义堂。性格特征:为人勇敢,仗义,不卑不亢。20.穆弘

绰 号:没遮拦。

主要事迹:穆青之兄。大闹江州上梁山后,不满宋江“招安”之举,陈太尉来招安时曾与史进打上忠义堂。

性格特征:仗义疏财,勇敢。21.雷横

绰 号:插翅虎。

主要事迹:上梁山后多次随军冲锋陷阵,对宋江的领导百依百从。性格特征:勇敢,仗义,不贪钱财 22.李俊

绰 号:混江龙。

主要事迹:上梁山后,不满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征辽”回京后曾背着宋江与梁山第27位好汉阮小二等水军头领商议请吴用作主,杀进东京城,重上梁山造反。性格:勇敢,不卑不亢,仗义疏财 23.阮小二

绰 号:立地太岁。

主要事迹:晁盖旧部,共同参加创造了梁山起义军。晃盖死后,反对招安。“征辽”回京后,曾背着宋江和李俊等水军头领商议请吴用作主,杀出东京,再回梁山造反。性格特征:勇敢,正直。24.张横

绰 号:船火儿。

主要事迹:张顺之兄。上梁山后,不满宋江的投降路线。“征辽”后曾和李俊等水军头领背着宋江商议杀出东京,重上梁山造反。性格特征:直率,勇敢。25.阮小五

绰 号:短命二郎。

主要事迹:阮小二之弟,阮小七之兄。晃盖旧部,共同参加创建了梁山起义军。晃盖死后,反对宋江的投降路线,“征辽”后,曾和李俊等背着宋江商议杀去东京,重上梁山造反。性格特征:勇敢、仗义疏财 26.张顺

绰 号:浪里白条。

主要事迹:张横之弟。上梁山后,不满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反对招安,“征辽”后,曾和李俊等背着宋江商议杀出东京,重上梁山造反。性格特征:勇敢、仗义、不卑不亢 27.阮小七

绰 号:活阎罗。

主要事迹:阮小二,阮小五之弟。晃盖旧部,共同参加创建了梁山起义军。晃盖死后,反对宋江的投降路线。陈太尉来梁山招安时,凿船漏水,偷换御酒,蔑视朝廷,反对招安。“征辽”回京后,曾和李俊等背着宋江商议杀出东京,重上梁山造反。性格特征:勇敢,不卑不亢,心胸宽广 28.杨雄

绰 号:病关索。主要事迹:上梁山途中相遇时迁,因时迁偷鸡大闹祝家庄,与石秀一起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

性格特征:勇敢、仗义

29.石秀

绰 号:拼命三郎。

主要事迹:与杨雄一起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性格特征:勇敢,敢于拼命 30.朱武

绰 号:神机军师。

主要事迹:军师吴用的副手,地煞星中号称第一,精通布阵,多为梁山军出谋划策,为求得皇帝的招安之书曾替宋江买通宿太尉,是宋江投降派的支持者。性格:勇敢,仗义,聪明

第四篇:水浒传人物

水浒传人物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天微星九纹龙 史 进 华州府华阴县史家村人。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九条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华阴县捉拿,烧庄上山落草。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头领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 鲁智深 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

天雄星豹子头 林 冲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为山寨五虎将之一。

天暗星青面兽 杨 志 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托塔天王 晁 盖 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

天机星智多星 吴 用 郓城县人,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财主家门馆教授。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

天魁星呼保义 宋 江 郓城县宋家村人,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为人仗义疏财,在家大孝,人唤孝义黑三郎,江湖上唤作山东及时雨。精通刀笔,纯熟吏道,曾任郓城县押司,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晁盖身亡后任梁山寨寨主。梁山泊总兵二都头之一。

天伤星行者 武 松 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拳成人。景阳岗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

地壮星母夜叉 孙二娘 张青之妻,人唤母夜叉,学得父亲本事,在十字坡与丈夫经营黑店。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四店打听消息、邀请来宾八头领之一。

天速星神行太保 戴 宗 吴用至友,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通道术,腿缚两个甲马,日行八百里,夜行一千里,人称神行太保。江州劫法场后上梁山,为山寨总探声息头领。天杀星黑旋风 李 逵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流亡他乡,在江州做小牢子。大闹江州后救出宋江、戴宗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

地贼星鼓上蚤 时 迁 高唐州人,流落蓟州,做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吃了官司为杨雄所救。三打祝家庄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头领之一。

地慧星一丈青 扈三娘 郓州扈家庄人,庄主之女,自幼与祝家庄庄主之子祝彪定亲。三打祝家庄时被捉上梁山,嫁与王矮虎为妻,为山寨专掌三军内采事马军二头领之一。

宋江:绰号“及时雨”,“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呼保义”。郓城县宋家村人,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为人仗义疏财,,善于用人,有组织和指挥能力;但总想招安,有浓厚忠君思想。在家大孝,人唤孝义黑三郎。精通刀笔,纯熟吏道,曾任郓城县押司,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晁盖身亡后任梁山寨寨主。梁山泊总兵二都头之一。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其性格特点: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主要事件:怒杀阎婆惜、攻打高唐州、夜打曾头市

吴用:绰号“智多星” 郓城县人,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财主家门馆教授。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其性格特点:多才多智,有勇有谋,神机妙算,具有作为农民领袖的远见卓识。(不足:对宋江愚忠)主要事件:智劫生辰纲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他思想单纯,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他既有勇有谋,又胆大心细,豁达明理。主要事件: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

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为山寨五虎将之一。其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其性格特点: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无论在抗拒官兵,或者对招安的斗争中,他都是梁山泊比较坚定、勇敢的英雄之一。(不足:懦弱隐忍)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武松:绰号“行者”,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拳成人。景阳岗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从为兄报仇开始,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一个。(不足:滥杀无辜)。主要事件: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李逵:绰号“黑旋风”,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流亡他乡,在江州做小牢子。大闹江州后救出宋江、戴宗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和鲁智深同样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对比鲁智深又有些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憨厚,粗鲁。李逵出身于受尽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的贫农家庭,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和最强烈的反抗性。他“天不怕,地不怕”,官僚恶霸,甚至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主要事件: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

杨志 :“青面兽”,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其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主要事件:主要事件:遗失生辰纲、卖刀 宋江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晁盖

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吴用

字学究,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人称黑旋风。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卢俊义被吴用诓走之后,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贾氏勾搭成奸,霸占了卢的家财,又将燕青赶走。卢俊义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发卢俊义私通梁山、题藏头反诗之事。卢俊义被下狱,李买通了董超、薛霸,要他们二人杀了卢俊义。当董、薛正要下手之际,燕青赶来将二人射死。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节上东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师师。燕青吹得一口好箫,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宋徽宗,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后,燕青预感长此不会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林冲

外号豹子头,东京人。生性鲠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鲁智深

外号花和尚,本名鲁达,因为他关西人,又有镇关西的外号,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步军头领第一名。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播。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武松

外号行者,江湖上都称他武二郎,山东清河县人。他的事迹最显著的,为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威震天下,做了的阳谷县步兵都头。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杀害。武松杀了奸夫、淫妇,报案自首,被发配孟州牢城。在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后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害。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回鸳鸯?杀死张团练、蒋门神,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龙山落草,后来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步军第二名头领。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

李逵

外号黑旋风,小名铁牛,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长相黝黑粗鲁,一生憨直,善使两把大斧。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活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安块儿被毒死了。

吴用 外号智多星,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又有「赛诸葛」之称,郓城县人。多才多智,曾读万卷经书,有勇有谋,初为秀才,在乡教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秦明

外号霹雳火,开州人。性格急躁,行为勇猛,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奉青州知府命,率领人马往青风山捉宋江等;夜走瓦砾场,妻子被杀,无家可归,投降宋江。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第三员大将。

呼延灼

外号双鞭呼延灼。为人中义双全,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中第四员大将。

戴宗

外号神行太保,江州人。学得道术,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里。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人称他戴院长。为梁山泊总探声息头领。

阮小二

外号立地太岁,济州梁山泊边石碣村人。小

五、小七是他弟弟,都是打渔为生,兄弟三人随吴用投晁盖,因劫「生辰纲」落草,俱为梁山泊四寨水军头领。

阮小五

外号短命二郎,小二是他哥哥,小七是他弟弟。事迹如同阮小二。

燕青

外号浪子,北京人。生来百伶百俐,吹弹歌舞,拆白道字,诸路乡谈,百艺市语,无有不能;使一张弓弩,三枝短箭,箭到物落,从不放空。于破大名府后落草,为梁山泊步军头领。

张顺

外号浪里白条,张横是他哥哥。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深通水性,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起来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本在江州做鱼牙主人,因李逵抢鱼,江中比武,得识宋江。为梁山泊四寨水军头领。

杨雄

外号病关索,祖贯河南,流落蓟州。慕侠仗义,不善忍气,深通武艺。与石秀结拜为兄弟,后上山。为梁山泊步军头领。

石秀

外号拼命三郎,金陵建康府人。平生执性,路见不平,便去舍命相护。随叔父往外乡贩卖羊马,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钱,流落在蓟州。后入伙梁山,为梁山泊步军头领。

王英

外号矮脚虎,五短身材,一双光眼;嗜色如命。手使单枪。为梁山泊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

孙二娘

外号母夜叉,配与张清为妻。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专干杀人夺货的勾当。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些遭到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张青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孙二娘后来跟随张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阵亡。

第五篇:水浒传人物 文档汇总范文

《水浒传》复习资料——人物篇

一、《水浒传》其书

1.一句话书评: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2.作者:施耐庵 3.朝代:元末明初 4.主题:官逼民反

5.内容特点(推荐语):《水浒传》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的罪恶,反映北宋时期农民生活的悲惨境况,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并热情歌颂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精神。6.英雄好汉们的共同性格特征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7.人物形象刻画特点:《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108将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疾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等。

8.语言:在语言上使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并且通俗易懂,读起来毫无语言障碍。

9.结构:《水浒传》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最后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10.阅读感受(参考):读《水浒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200多人,这些人物,哪怕仅仅是个过场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人真切地感受到英雄们一步步走向反抗的传奇经历以及英雄们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11.喜欢理由(参考):《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历程,故事波澜起伏,人物很有个性,栩栩如生,很有感染力。疾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等都形象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英雄们让我明白:做人要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做事要粗中有细,干练果断,学习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谱写自己充实的人生。

二、主要人物外貌、性格、绰号、简介及主要情节概括

1.宋江(绰号:及时雨、呼保义)◆外貌: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情扫除四海之心机。◆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人物简介: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厦门市音乐学校初三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

(1)怒杀阎婆惜

晁盖常感念宋江的帮助,派人带了些金条和一封信给宋江。宋江只收了一条金子和书信,不料被小妾阎婆惜捡到,阎婆惜要挟宋江要准许她改嫁,并要一百两黄金,否则要以私通梁山强盗罪名告到公堂,宋江情急之下杀了阎婆惜。

(2)醉酒题反诗

宋江本打算上梁山,却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劝他回去自首。宋江不顾兄弟们的劝阻,回家后被官府发配到江州充军。一日,到酒楼喝酒,见到墙上有客人提了许多诗,借酒兴写下《西江月》,表达对黄巢起义的渴慕,差点害了性命,幸亏有梁山泊李逵众兄弟劫法场。宋江也铁了心上梁山泊。

(3)三打祝家庄

祝家庄绑架了时迁,叫嚣着和梁山作对,宋江率领人马攻打祝家庄,前两次由于地形不熟和轻敌导致失利,折了兄弟被困在祝家庄,吴用便利用新投奔的登州军官孙立和祝家庄的栾廷玉是师兄弟的关系派孙立等人混进祝家庄为内应,里应外合,在第三战终于打破祝家庄,杀了祝家父子和栾廷玉,除掉了祝家庄,救了被捉的兄弟,凯旋回梁山 2.晁盖(绰号:托塔天王)

◆外貌:身材魁梧雄壮的虬髯大汉形象,威风凛凛 ◆性格特点:仗义疏财,爱结交天下好汉。虚怀若谷,耿直真诚;重情重义,刚正不阿。

◆人物简介: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奠基人。曾成功地领导了智取生辰纲、全歼济州“围剿”、江州劫法场等战斗。政治纲领是:“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生前就对宋江篡权招安有所觉察,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临终遗嘱:“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实质是对腐儒小吏宋江坐第一把交椅的否定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 攻打曾头市

火并梁山泊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投奔梁山泊,寨主王伦担心他们枪走寨主宝位,不肯收留,酒席上激怒了林冲,林冲一刀刺死王伦,晁盖等人一起动手制服王伦的手下。晁盖智勇双全,仗义疏财,被推举坐第一把交椅;吴用为军师,坐第二把交椅;公孙胜坐坐第三把,林冲坐第四把……从此,梁山泊在晁盖等人的领导下,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3.吴用(绰号:智多星)

◆外貌: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厦门市音乐学校初三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脸上刺字,发配沧州。

(2)风雪山神庙

林冲发配到沧州,在柴进的打理下也过得快活。一日,管营用计叫林冲到草料场管理草料。天下着大雪,身上很冷,林冲便用花枪挑了酒葫到酒店喝酒。回到草料场时,草厅已被大雪压踏,只好路边的山神庙歇息。草场突起大火,还听见门外有人议论林冲必死无疑,才知道是陆谦等要加害,一怒之下把陆谦等三人的头割下供在供桌上。无奈之下,投奔梁山泊去了。

(3)棒打洪教头

喜招贤纳士的柴进款待林冲。席间洪教头进来时,林冲“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林冲拜了两拜,让洪教头坐。洪教头要和他比棒,他说:‘小人却是不敢。’最后经柴进的一再鼓励才使出真本事,打败了洪教头。

5.李逵(绰号:黑旋风)

◆外貌: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 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人物简介: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活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旗帜,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主要事迹: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斗浪里白条

(1)真假黑旋风

李逵回家接老娘上梁山快活,路过一座树林,遇到一个脸涂得黑黑的大汉,手拿两把板斧:“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李逵一听,哈哈大笑,把那人打倒在地。原来此人叫李鬼,冒充李逵在此打劫,慌称家有九十多岁的老母,李逵才免他一死,还给他十两银子。又走了一程,来到一户人家,李逵在屋后小便,才知这是李鬼家,夫妻正商量要用蒙汗药加害,一怒之下揪住李鬼,一刀杀了。

(2)沂岭杀四虎

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并杀了李鬼,回到家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3)江州劫法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9358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