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风情二道桥--过关课教案
过关课 教案
第五课 民族风情画廊-二道桥
课文学习(第二课时)
授课老师: 郭慧 授课班级:高一(3)班 授课时间: 2017年3月20日 第五课 民族风情画廊-二道桥
课文学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办法达到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认识新疆,热爱新疆,建设新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教学手段:PPT,插图
教法:引读法、讲解法、启发式、问答式 学法:自读自悟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新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民族团结教育
1、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请试着说其中出五个。
答:56个。如:汉族、维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白族、傣族、俄罗斯族、侗族、壮族、苗族、土族等。
2、问:民族团结的“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问:新疆工作“一个总目标” 是什么?
答: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导入课题
1.通过一段二道桥音乐视频,了解二道桥的风情?(板书课题:第五课 民族风情画廊-二道桥)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首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齐读式、分小组读)。(1)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标注出来。(2)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预设问题,然后逐段讲解:
(1)为什么说二道桥既古老有现代呢?
答:二道桥是乌鲁木齐市的民族商贸区,这里的民族集贸市场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旧式的商贸形式已很难适应乌鲁木齐的发展需要,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多方引巨资对二道桥进行改造。
(2)二道桥的民族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传统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3)二道桥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答:浓郁的民族风情。
(4)为什么说“不到二道桥就等于没有来过乌鲁木齐”? 答: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民族商品,还可以欣赏到这座现代化城市里浓郁的民族风情。3.巩固练习
(四)根据课文选择答案(P46)。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五部分介绍了乌鲁木齐。
即:前言——民族文化之街——民族饮食之街——民族旅游之街 ——民族商贸之街。
四、板书设计:
课文结构
一、民族文化之街:巴扎、建筑物
二、民族饮食之街:羊肉串,夜市
三、民族旅游之街:国际大巴扎,民族风情街,二道桥市场
四、民族商贸之街:各类特色商品的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 民族风情画廊-二道桥
第二篇:过关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 Module1 Unit1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英语
3、课时:第四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a熟读单词,语音语调要到位。
b熟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并了解文本大意。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单词,模仿语音语调,熟读。
2、理解课文内容,模仿语音语调,并了解文本大意。
3、能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有感情、有动作地表演课文。
4、能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进行流利的对话。
三、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表演、奖励、竞争、小组合作,交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体验成功的快乐,注重培养积极向上、自信、善于交际的优良品质。
四、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教具准备:
颜色卡片、名片
六、教学过程 Step1:Dictation Step2:Review Question1:当你想问别人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时,你应该怎么问? Question2:当回答我最喜欢的歌曲是ABC歌曲,你应该怎么说? Step3:Warm-up 1.Sing a song ‘ABC song’ 2.Greetings(通过唱唱、问答的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而且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构建了知识表象。)Step4: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Presentation T:Boys and girls,please look at me carefully,do you know what’s in my hand? You can guess.Ss:......T:Yes, it’s my calling card,it’s very popular in our school.How many calling cards do you have? Ss:......T:But do you want to have your calling cards? Ss:Yes.T:So today our tast is to make your calling cards.And I have prepared the material for you.Look!they are in my hand,and there are many colours,yes or no? Ss:Yes!T:What colour? Ss:.......(复习颜色单词,采用老师教读,正音,让学生读,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颜色并说出来等方法进行巩固)T:Look,there are many of the colour cards on my hand,but I don’t know Which one you will choose as your card? Can you tell me ? Ss:Yes!T: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1: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T:Here you are.S1:Thank you!(逐个进行这样的情景展示)T:Today our friend ,Sam, also do his calling card,now let’s to see his choice.Please open your book,and turn to P5 and read our test,but after you read,you should answer my question:What’s Sam’s favourite colour?OK? Ss:OK.......T:Who can answer my question? S2:Yellow.T: Now,please read after me.......2.Practice T:It’s our time to Role play,which group can come here?......T:It’s very good.please make your calling card.(比赛看那个小朋友做的好看,有创意,鼓励孩子把做好的名片送给朋友,多交好朋友)
第三篇:二道桥卫生院预防.doc 2014[范文]
二道桥卫生院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为落实《艾梅乙防治条列》,实现《中国预防艾梅乙行动计划(2014)的目标》,切实保护广大妇儿童的健康,结核我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建立切合乡实际的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的管路模式和服务模式,最大程度的减少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梅乙》感染,降低《艾梅乙》对我乡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1、人员培训:承担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
以上。
2、健康教育:孕产妇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和知识点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咨询与检测:婚前保健人群,孕产妇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咨询率达到
90%以上;婚前保健人员,孕产妇预防《艾梅乙》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5%以上。
二、具体措施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相结合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平台,建立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常规化工作机制,将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纳入生殖教育和妇幼保健服务过程中,形成以妇女、儿童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综合关怀和支持体系。
1、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与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我院医务人员在生殖保健医疗保健服务中,应注意妇女《艾梅乙》感染的可能途径和感染状况,将预防育龄妇女《艾梅乙》感染以及减少《艾梅乙》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与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密切结合。
第四篇:民族风情教案
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教案
第四课 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二课时 民族风情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
2、知道一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3、能通过认识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辨别各少数民族的人民。
教学重难点:懂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教师准备:教师查阅各民族的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民族节日方面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尚和习俗。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民族风情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字、传统节日、饮食、服饰、歌舞等。(大屏幕展示课件:一扇写有“民族风情园”的红色大门慢慢地随着音乐打开)
二、“民族知识知多少”展示院
1、我们先来到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展示厅,感受一下他们的语言的魅力。(大屏幕出示各民族语言范例)师:同学们刚才已经大致上认识了几个民族的文字,现在看人民币上有几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翻译成汉文都是中国人民银行)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
2、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有趣极了。
师:虽然各个民族的节日习俗不一样,但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浓厚的喜庆之情吧!
师讲解: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师:如果能亲临现场参加的话,我想场面一定更加激动人心。“泼水节”场景: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师:泼水节可真热闹啊!通过介绍,你能领会泼水节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们互相表达着祝福、吉祥和健康。
师:是啊,表面上看人们在打闹嬉戏,其实是借泼水互相表达着祝福,泼水越多祝福就越深。师:大家知道吗?1961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经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共同庆祝过泼水节。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第一天,祭火。第二天,传火。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还有好多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3、同学们通过看大屏幕展示的几个少数民族节日盛况,已经看到少数民族人们穿的衣服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师:我国各民族的服饰艳丽多姿,风格多样。从一些民族服饰上就可以知道他们所属的民族。
4、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他们的饮食也各不相同,那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包子),(手抓羊肉),(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
5、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有很多民歌和民族舞蹈在祖国各地流传着,同学来看看这都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三、创设情境,加深认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猜猜游戏。要求仔细观看大屏幕中小朋友的衣着打扮,仔细听他们的自我介绍,然后猜猜他(她)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你从哪里看出他(她)属于这个民族?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成功地召开了“民族展示会”,大家都对一些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无论是文字、先祖还是服饰,都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各族人民才能友好相处。课下请大家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探究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
第五篇:模块过关(二)
模块过关(二)
量的计量与几何能力冲刺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下面短文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星期天,“海绵宝宝”和它的好伙伴去离家约2()的歌剧院参加音乐节。“海绵宝宝”手拿着约重600()的吉他,它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50(),1分钟大约走50(),它们大约用了40()走到了歌剧院。
2.钟面上时针走得最(),()针走得最快。
3.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圈,()分=()秒。
4.()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一根线长26厘米,聪聪用这根线刚好围成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
6.一次数学考试,从上午9:30开始到上午11:00结束,一共进行了()分钟。
7.每袋大米重50千克,()袋大米重1吨;朗读一首古诗约20秒,朗读同一首古诗()遍约为1分钟。
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一个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和是1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如右图,花圃的每条边都相等,强强沿着花圃周围走了3圈,共走了()米;如果强强沿着花圃周围走了300米,他走了()圈。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2.1时20分=120分。
()
3.3时25分时,分针指向5,时针也刚好指向3。
()
4.一本学生字典厚约30毫米。
()
5.下面两个图形都是由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甲图的周长大于乙图的周长。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若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那么()。(铁丝没有剩余)
A.它们的周长相等
B.正方形的周长长
C.长方形的周长长
2.三年级孩子的课桌的高度,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A.4分米
B.50分米
C.80厘米
D.9厘米
3.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一面靠墙,篱
笆至少要()米。
A.16
B.22
C.26
4.时间经过了30分钟,分针走了()个大格。
A.5
B.6
C.3
5.如下图,比较它们的周长,()。
A.甲图周长长
B.乙图周长长
C.它们的周长一样长
四、按要求解决。(共23分)
1.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6分)
2时120秒
75秒1分15秒
30毫米3分米
4吨400千克
2400千克-400千克2000吨
400米+600米1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1分,共6分)
3厘米4毫米=()毫米
6000米=()千米
1米-40厘米=()厘米
180秒=()分
10千米=()米
1吨-60千克=()千克
3.“我”的快乐的早晨。(5分)
4.按要求画图,并涂色。(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每题2分,共6分)
(1)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
(2)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3)涂色表示(1)题中正方形的。
五、解决问题。(6题12分,其余每题6分,共42分)
1.航模展什么时间开始?
2.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4米,宽8米,在草坪的四周铺上小石子,石子路至少长多少米?
3.张叔叔用篱笆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长是36米,是宽的4倍。一共要用多少米的篱笆?
4.下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5.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铁丝圈,如果把它改成一个长是15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多少厘米?
6.一列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8:00出发,上午11:00到达。
(1)甲地距乙地多少千米?
(2)爸爸和同事一共4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出差,往返车票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
一、1.千米 克 厘米 米 分钟 2.慢 秒
3.1 1 60 4.封闭 一周 5.26 6.90 7.20 3 8.8 36 9.180 5
二、1.×
[点拨]
当宽是长的一半时,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2.× 3.× 4.√ 5.×
三、1.A 2.C 3.B 4.B 5.B
四、1.> = < > < =
2.34 6 60 3 10000 940
3.4.
((3)题答案不唯一)
五、1.10时20分+25分=10时45分
答:航模展10时45分开始。
2.(14+8)×2=44(米)
答:石子路至少长44米。
3.宽:36÷4=9(米)36+9×2=54(米)
答:一共要用54米的篱笆。
[点拨]
先要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宽,用除法求。
4.16-4-4=8(厘米)8×4=32(厘米)
答:小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点拨]
求小正方形的边长时,用大正方形的边长16厘米减去左边一个4厘米,也要减去右边一个4厘米。
5.12×4=48(厘米)48÷2-15=9(厘米)
答:长方形的宽应该是9厘米。
[点拨]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6.(1)11时-8时=3时
165×3=495(千米)
答:甲地距乙地495千米。
(2)方法一:4×2=8(张)
208×8=1664(元)
方法二:208×4=832(元)
832×2=1664(元)
答:往返车票共需要1664元。
[点拨]
方法一先求的是往返4人共要8张车票;方法二先求的是“往”4人一共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