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案1



第一篇:印度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2.学会分析“孟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1月、7月风向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学会读印度地形图、人口增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获取、提取、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印度工业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板书:第三节 印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读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读图: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板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7.挂图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9.挂图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展示: 表格1 月份 风向 吹向 降水季节 6~9月 西南风 海洋—陆地 雨季 10月~次年5月 东北风 陆地—海洋 旱季 表格2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 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板书:

二、水旱灾害频繁

11.图片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印 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特点:人口增长过快

2.影响: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二、水旱灾害频繁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2.热带季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1.借助印度的人口问题,联想我国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2.借助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国情,试分析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讨论应如何防灾减灾。

第二篇:印度教案1

教案示例 ——“印度” 北京上地实验学校 朱华

【教学重点】1.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

2.主要工业中心

【教学难点】1.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

2.印度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

【教学准备】印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相关的印度电影片断

随着这优美、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踏入南亚的文明古国----印度

书:

第三节

印度

一、概况

动:演示图片一《印度》

问:印度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排第几位呢?

学生活动:从书中查找印度的面积、人口。

动:演示图片二《印度在世界中---南亚图》链接表格《印度与中国的比较》

学生活动:讨论并完成《中国与印度》的比较表

简要讲解:印度与中国都是世界的人口大国,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又同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动:演示图片三《印度国旗》

书:

二、世界文明古国

动:演示图片四《人种、民族、宗教和语言》

解:印度在人种、民族、宗教和语言方面更加复杂,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方面都由其独特性。

学生活动:请同学谈谈自己了解的印度。

动:演示图片四《印度教徒颂经、泰姬陵、恒河沐浴、印度的牛》

演示图片五《印度信念、印度饮食》

问: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印度饮食有特色,服装也独特。有人可能有疑问:印度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1/3,人口却有10亿人,那么它如何来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印度的农业发展情况。

书:

三、世界的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

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动:演示图片六《印度地形图、印度年降水量图》,链接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文字

学生活动:分析西南季风实力强弱不同会给印度农业带来什么影响。

动:演示图片七《印度的水旱灾害》

动:教师简要介绍主要农作物及各种农作物所需的生产条件

学生活动:讨论各农作物在印度的分布。

书:

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动:演示图片八《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主要农作物图片及分布的表格》

简要讲解:印度农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中的有利因素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动:演示图片九《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问:为什么印度农产品产量大出口量却很少?

书:

3、巨大的人口压力

动:演示图片十《印度人口增长图》、链接《印度最新人口资料、印度稻田耕作》

学生活动:阅读《印度的绿色革命》

问:印度农业耕作技术比较粗放,单产低。要提高单产,就需要工业、科技部门为他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那么印度的工业状况如何呢?

书:

四、迅速发展的工业

1、发展中国家中共也较发达的国家

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巴西。

动:演示图片十一《印度矿产与工业分布图》、链接《棉纺织、麻纺织、软件业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印度工业分布图,说出印度有那些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分析孟买和加尔各答的工业。

书:

2、主要工业城市

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新兴高科技工业中心

思考作业:

1、如果你有机会去印度旅游,你想去哪里?你最想了解印度什么?你会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注意什么?

2、假如你作为中国的决策者,你认为印度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 教案点评:

根据印度的自然经济特点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按照各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之间相互联系进而影响供农业生产的关系设计教学思路,承转自然,衔接紧密,连贯性强。尤其是对“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为什么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量却很小”的问题引出印度所面临的巨大的人口压力水到渠成,印象深刻,效果突出。

第三篇:印度教案(范文模版)

印度教案

鲁荣飞

一、导课

1.展示一张印度的国旗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多家的国旗吗?(印度)你们知道这个国旗是什么意思吗?(橙色代表勇敢,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表示信念,中间24根辐条的法轮代表神圣和真理。)

2.展示一张荷花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花?(荷花)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在印度荷花的品种是非常多的。

二、教学新课

1.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印度,有没有人知道印度的由来?还有没有人记得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印度。(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帕文化。后来摩揭陀日益强大,统一了全印度。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哪个国家?(印度)还有人记得印度的人口是多少吗?(2009年公布的数字是11.98亿)

2.看图,图上红色的部分是哪个国家?(印度)我们来看一下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印度处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南亚)读图找出印度的纬度位置(10--30)印度是一个半岛,那它三面患的是什么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分别位于印度的西南、东南和南面。看图找一找看看那些国家与印度接壤?(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与斯里兰卡隔印度洋相望)

3.印度一共分为三个地方,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找一找印度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恒河)

4.看书上活动题2,看看印度从1951—2003年人口增加了多少?(7亿)你能总结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吗?(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那印度人口众多的原因是什么?(1、生产力水平低;(70﹪的农民)

2、教育水平低;(2.5亿文盲)

3、信仰印度教或者伊斯兰教;(鼓励生育)

4、森严的种姓制度;(鼓励生育)

5、早婚(21岁))怎样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我们来看书上表7.1看看印度众多的人口带来真名问题?你们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吗?298万平方公里。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印度的耕地面积为1.6亿那中国呢?1.28亿,由此我们也是可以看出印度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人口给印度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二)水旱灾害频繁

1.先来看几张图片。可以看出印度的水旱灾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印度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还记得吗?(。)来看一下孟买的气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2.来看一下南亚的一月的风向(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旱季。)在来看一下7月的风向(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 陆地,为雨季。)完成书上38页的表格。

(三)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展示一张手抓饭的图片。问:从这幅图你的到一个什么信息?(印度的食物主要是米饭)阅读书上的文字,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分布?2.什么是“绿色革命”?3.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的原因?(1.水稻和小麦;对比印度的地形图和小麦水稻的分布图,得出:水稻:德干高原东北和西部以及恒河下游冲积平原。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那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方?对比降水量图和小麦水稻的分布图,得出:水稻和小麦多分布在降水量角度的地方。

2.“绿色革命”(袁隆平)那印度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A、印度人口众多,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B、大国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基础。)

3.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A、人口增加过快;B、水旱灾害频繁;C、生产技术落后。)

4.我们来看一下印度的饮食习惯(图片,咖喱饭、恰巴提)

(四)发展中的工业

1.看书上文字部分回答:

1、传统产业;

2、现代工业部门;

3、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以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为主;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2.看图7.43看看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孟买、加尔各答是分布在平原上的,那为什么班加罗尔是在高原上的?(河流)3.完成活动题1、2

第四篇:印度邀请函样本1

Invitation Letter

Date: Feb.15, 2012 To Visa Office

India consulate-shanghai, China

Dear Sir/Madams,Sub: Letter of Invitation for Mr.Zheng Xiaofeng and Mr.Chen Kongjian from Shanghai Yunchou

Import&Export Co., Ltd

L.J.K.Exports built up in 1995 is a company engaged in exports of seafood to various countries having office at the above mentioned address 24/A, Janardhan House, Lala Nigam Road,Colaba,Mumbai-400005.It is our pleasure to invite Mr.Zheng Xiaofeng and Mr.Chen Kongjian from Shanghai Yunchou Import&Export Co., Ltd to have some commercial discussion about the future cooperation with us.They will visit L.J.K.Exports from February 28th, 2012 to March 18th, 2012.Their details will be as follows:

Name: Zheng XiaoXXChen KongXXX

Designation: Sales ManagerSales Assistant

Passport No.: G5930XXXG49682XXX

Date of Issue: 14 FEB, 201209 MAR, 2011

Date of Expiry: 13 FEB, 202208 MAR, 2021

They will stay at 24/A, Janardhan House, Lala Nigam Road, Colaba, Mumbai during their visits in India and we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going back to China on time.We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could grant them the visas.Thanking you in anticipation

印度XXXXXXXX Co., Ltd

Luo Cheng(打印名子)手签名字

Chairman职位

用公司抬头纸打印,要有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和传真

第五篇:印度讲课教案

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印度这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发展。

能力目标:让同学们通过印度的学习学会分析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同时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

情感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大洲今年来的发展,让同学们为此自豪,从而为了我们的大洲我们的 国家而好好学习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工农业发展及其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对于印度的经济发展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读图分析印度经济发展与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3、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 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用谈话讨论法,重点培养观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能力:

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

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

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关于“印度”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教学用具】印度一些文化成就的代表图,印度经济发展图,人民生活的图片。【教学过程 】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承转)印度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由此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些条件。

二、工农业发展及其问题

(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

(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印度重视培养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族工业。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三个城市,确认这三个城市在图中的准确位置,展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简要介绍这三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教师归纳板书)(复习反馈)

三、信息技术(IT产业)的发展及分布: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印度的信息产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印度为什么会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如此的成绩,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因。【教学用具】相关的印度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引入)展示一些印度信息技术发展取得的成果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图片发表自己的感想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成果?(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1.政府的大力扶持2.国际市场的推动3.拥有质优价廉的专业人才4.IT企业的优质管理

最后总结这课的所学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印度这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91985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