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钱江国际大酒店建筑设计说明

钱江国际大酒店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篇:钱江国际大酒店建筑设计说明

钱江国际大酒店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述

1、地块现状

钱江国际大酒店位于合肥肥西上派镇站前路以东,人民西路以北道路交叉口,这个地块西高东低,规划用地33636平方米,本次设计为西侧一期工程,用地约14636平方米。

2、设计内容

本设计在一期用地中规划设计一座12层四星级标准酒店和一栋3层的配套附楼。

二、规划设计依据

1、肥西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中字(2007)006《关于建设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项目立项的批复》

2、业主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红线图。

3、主管部门及业主对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4、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的规范、法规及政策。

三、指导思想

1、目前肥西提出“实力肥西、富裕肥西、开放肥西、人文肥西”的建设构想,因此规划设计一个品位高尚,环境宜人的钱江国际大酒店将有助于推进这个构想走向实现。

2、钱江国际大酒店整体设计应做到功能明确、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以此为出发点进行钱江国际大酒店的总体布局及功能、形象的设计。

四、规划设计

1、总体构思

设计的出发点在符合肥西县上派镇城南新区站前路城市设计的要求的同时,营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商务休闲环境。

2、设计理念

在该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分析商务休闲的多重需求,以超前性与合理性来引导设计,力求功能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创造一个满足商务人士休闲需求的星级酒店。

3、总平面布局

⑴在人民西路设置酒店主入口,在站前路次入口。

⑵酒店12层主楼设置在地块南侧,主楼西翼垂直于站前路,东翼与人民西路成45度夹角。

⑶主楼北侧沿站前路设置3层裙房,屋顶设置网球场一个。⑷酒店东北侧布置3层的配套附楼一座

⑸沿人民西路设置和站前路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化广场

4、交通流线组织(1)机动车流线:在站前路和人民西路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在酒店周围设置宽度大于6米的环形机动车道.(2)机动车停车位:沿站前路的绿化带东侧布置36个停车位,大堂入口广场布置12个停车位,主楼北侧后勤内院设置42个停车位,以上合计90个机动车停车位。

(3)非机动车停车位:主楼东侧布置44个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套附楼北侧布置66个,合计11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5、绿化设计

本工程处于站前路和人民西路交叉口,根据城市设计的要求在两路和转角处布置了约2300平方的绿化广场,沿站前路和人民西路分别布置了10宽带状绿地。同时在酒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后勤内院也布置了景观绿地。

合计总绿地面积有5500平方米。

五、建筑单体设计

本次设计中酒店主体建筑面积19077平方米,配套附楼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1.主楼一层南向设置主入口大堂和总服务台,总服务台北侧布置3部电梯和公共卫生间。裙房一层布置了茶座和大餐厅。层高5米。

2.主楼二层布置了咖啡厅和西餐厅,裙房二层布置了26个餐厅包厢。层高4.5米

3.主楼三层东翼布置了12个KTV包厢,三楼西翼布置了3个小会议室。裙房的三层布置了一个400方的大会议室和一个350方的多功能厅。层高均为4.5米

4.主楼四层东翼布置了13间客房,西翼布置了桑拿房。层高3.6米。裙房3层屋顶设置了一个屋顶网球场。

5.主楼五至十二层均为客房。层高均为3.5米。

屋顶女儿墙采用透空片墙,以遮挡屋顶空调冷却塔,同时成为外立面三段式构成的顶部造型。

主楼合计单床间80间,双床间128间,套间2套,豪华套间1套,合计自然间216间。6.配套附楼地下一层为水泵房和消防水池,一层为变配电间,锅炉房,冷冻机房。二、三层为后勤办公。

7、造型特点

酒店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手法,外立面使用仿石材涂料,整体采用三段式造型,给人古典的美感同时又具有尊贵的气息,外立面局部采用玻璃幕墙和简化的线角,从而使酒店外观不失现代感,酒店整体设计古典而又庄重,力求符合21世纪四星级酒店的尊贵气质。

六、高程设计

本区块用地西高东低,西侧机动车入口标高为吴淞高程30.8米,大堂南侧高程30.10米,南侧机动车入口标高29.30米。七、一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1463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1267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849平方米

其中主楼建筑面积:19077平方米(无地下室)配套附楼地上建筑面积:1772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附楼):418平方米 容积率:1.42 占地面积:3303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绿地率:38% 机动车停车位:90个 非机动车停车位:110个 客房数:216个自然间。

酒店简介

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位于肥西县城.人民西路与站前路交叉口,目前肥西县城唯一的一家四星级大酒店[在建]。

肥西是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西南副中心,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人口88.6万,辖14个乡镇,2个管委会。宁西铁路.206.312国道等9条国省道贯穿县境,骆岗机场离肥西县城15公里.建设中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也坐落在肥西境内,肥西县城与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仅10分钟的车程。随着合肥141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己与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肥大学城.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合肥滨湖新区连为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正式形成。

肥西县贯彻市委.市政府141城市发展战略,围绕全省创一流.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的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7年财政收入12.5亿元,在全省61个县市财政总收入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比上年增收20%。

2010年肥西发展目标为:实现两个翻两番,三个跨越。即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达260亿元,财政收入翻两番达24亿元,实现由全省工业大县向全国中部工业强县的跨越,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跨越,由农业大县向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跨越,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越6000元,农村城镇化水平达40%以上,跻身全国百强。

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的规模

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是肥西县2006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是由肥西钱江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项目。该项目是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四星级标准酒店。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总用地面积22亩,总建筑面积21232㎡,主楼为12层,总高度为57米,其中主楼建筑19077㎡,附楼建筑1737㎡,地下室418㎡。

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共设有客房216间[套],餐饮可同时容纳800人就餐.大小会议室6个,其中大会议室可容纳400人,大酒店内部还配有商场.桑拿.棋牌KTV包厢等。室外配有100个机动车停车位,11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肥西钱江国际大酒店正在建设之中,2008年4月底主体工程可以封顶,2008年8月份土建工程可以竣工,预计2009年2—3月份可以开业。

第二篇:长安国际大酒店设计说明

长安国际大酒店设计说明

设计之初,我们给酒店明确定位为中式风格,现代化的五星级商务酒店,使得我们的总体设计概念得以迅速确立起来:

1.在欧式风格的前提要求下,现代功能带来的现代技术语言与中式古典审美情趣为主调的西方传统文化特征,异域文化风格与酒店的地域特征,这两对矛盾能否协调好就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

2.包容古今,在变化中寻求两组矛盾的结合点并努力贯彻到内部空间的每个区域的装饰设计中,力求在追求酒店整体统一的风格中体现多元化、多视角的文化内涵;在构造高雅、华贵的五星级酒店的室内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现代化的传统文化观”、“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等文化艺术氛围成了本设计的构思出发点。

3.用纯净的、淡雅、明快的米黄色调作背景,衬托高品位的家具、灯具及艺术品陈设,以此来烘托酒店的高雅的文化氛围,并配以突出重点装饰的灯光照明设计,以增强空间的立体感与节奏感,这成为贯穿酒店各区域设计的基本手法。

这些基本原则贯穿设计全过程并贯彻到装饰工程的各个区域,使得酒店的整体装饰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豪华与高雅并重的装饰效果。

一、酒店的公共区域 作为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国宾酒店的公共区域内容丰富,设施全面,除了标志性的大堂空间外,餐厅及宴会设施、高档会议中心及康体设施在功能安排及装饰处理上可谓各具特色。这些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酒店1~4层,是该酒店室内装饰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一)由柱廊和棕榈树出演的大堂空间 国宾酒店的公共空间建筑结构本身就有着许多酒店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通达五层、直采室外光线的共享空间,正是大堂吧的所在地。无论从交通功能或装饰处理上看,它既是酒店大堂空间中人气最旺的区域,也是酒店公共区域的中心。南、北两面分别是建筑物两栋高层的垂直交通井筒,不同之处在于南侧是两部观光电梯的井道朝向大堂吧。客人们不论是置身于大堂吧中还是随观光电梯上落,都会处于“赏风景”与“被当作风景赏”的有趣的身份转换中。其金碧辉煌的主调与米黄云石墙面相衬,无论在灯光下还是在白天下都有着绝对的和谐搭配。这正是酒店大堂的魅力所在,它所具有的气势和控制全局的位置自是不言而喻了。

围绕着这个大堂吧的,或者说限定了大堂吧空间的正是这12根独立的、毫无结构功能的装饰柱。它采用了经典的罗马柱式之中科林斯柱式的形制,柱身与柱础的石材纹理与配有灯光照明的金饰柱头相对比,将酒店的大堂空间点缀的无比华贵,尤其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12颗柱头更是闪闪发光。也许Dale Keller先生对此的描述最恰当地概括了柱廊对大堂空间的喻义:“象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带给人们无限的联想,又一次展现给人们大堂的

与众不同的魅力。为了能使这个与众不同的大堂吧,在超尺度的空间中更添生机与人气,本设计不仅为大堂吧配置了造型不同的家私组合,还在其中设置了6组共11棵高达8m的棕榈树。它们的存在使原本空旷有余的共享空间热闹了起来,也使原本稍感严肃的对称布局因为有了姿态各异的绿色高大植物而活泼起来。它们的存在使大堂吧更有生机,使人们品味柱廊和及与壁画的对话时,时刻不会忘记自己身处国宾酒店的大堂空间里。

(二)可领略多种艺术风格的餐饮宴空间。从功能角度上讲,酒店的餐饮宴会空间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五星级酒店,该部分的设置包含了相当多的内容。在酒店管理公司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该酒店的餐饮宴会设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位于首层的咖啡厅,功能上为客人提供咖啡、茶点及自助餐。装饰上通过砂岩墙面、仿古地砖和装饰性的木梁、装饰柱,描绘了一种室外欧式花园的感觉。墙面上3幅以灿烂的花卉为主题的壁画更鲜明的点明了咖啡厅设计主题,并与咖啡厅的名字相应成趣:“花园咖啡厅”。

2.位于大堂2层的西餐厅:和一般西餐厅不同的是,我们将经营定位在“美式扒房”的概念上,因此,空间的布局及家私的布置乃至装饰处理上少了很多西式的繁琐与华丽,多了几分轻松、随意。在餐厅的中部抬高了一片就餐区,配以舒适宽大的餐桌。大厅的一角靠近吧台处,辟为酒吧区;展示厨房和明档扒炉成为客人用餐同时可直

接观赏的效果;深色的胡桃木板配以大片的镜面以及造型简洁略有现代气息的金属灯具,配以墙面上出现的现代的绘画作品,使客人们在品味异国美味的同时品味着异国的文化。

3.“长安国际大酒店”的中餐厅与西餐厅成左右之势,遥相呼应。其设计概念摒弃传统的纯中式风格,追求的是一种“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味道。一切装饰手法界乎中西之间,所有看似中国传统的造型装饰语言都源自外国人的改造与变化,包括黑漆描金的仿中式隔扇门和位于餐厅中央的描金鸟笼,甚至连餐椅都是出自18世纪英国著名的家具设计师Chippen Dale之手,这款餐椅被他称为“仿明式椅”(MING STYLE CHAIR)。中餐厅设计的主题是鸟,因此中央有一个纯装饰的鸟笼,地毯也是以鸟为图案的。

4.同处于2层的大宴会厅是餐饮宴会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整座酒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宴会厅由前厅和主厅两部分组成,四组可全部折叠收起的大门将前厅及主厅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可容纳800人的超大宴会厅。主厅的净高达4.2m。一道通长的活动隔断,又可将主厅一分为二,满足多种需要。为了满足宴会、观演、会议等多种需要,主厅一侧设置了可供国际会议使用的支持译员间同声传译的功能。两组大型的水晶吸顶灯占据了主厅天花的主要位置。地面的地毯及墙面的木饰将大宴会厅塑造成极尽华贵富丽堂皇的所在,以符合其建成后将承担重大国事礼宾活动的重任。

5.在两层高的大宴会厅楼上是位于四层两栋主楼之间的裙楼屋顶花园。它也是酒店中特设的独立的酒吧——四季花园吧。与首层的咖啡厅相比,这里更象是欧洲某一小城镇的街心广场:包围在其四周的高层部分的墙面及客房的外窗被米黄色的仿石涂料和米白色的窗套、线角所装饰,给人一种欧式古建筑外墙的感觉;顶棚和大堂一样,是玻璃网架的,除了几根白色的喷塑的圆形逆风管之外,再没有任何可以遮挡室外阳光的了;花园的中央是一个八角形的自助餐台,两层台面之上是一个仿青铜的大型花托,四周围以石材的栏杆,从此向四方发散的石材甬道配以马赛克围边更强化了人们身处室外的感觉。四周则是绿色的人工草坪,一组组藤椅摆放其中。四组高达6m的大榕树摆放在其中成为屋顶花园中的又一重要景观。铁艺的亭子及绿篱栅架,更象是一组组舞台的布景散落地布置在花园的两侧。与之仅一道通透玻璃之隔的是一池碧水,那就是酒店的室内游泳池。尤其在夜晚,泳池池水的波光与花园的点点灯光、烛光交相辉映,清幽、宁静的感觉在人心底油然而生,仿佛只要留心,就能听到四株大榕树上的蝉鸣一样。

(三)酒店会议中心 酒店的会议中心由大小共12间会议室组成,分别设置在主楼的2、3层中。在2层自动扶梯的东侧的8间会议室,因其就近宴会厅厨房,在使用功能上又有了多功能的可能。此8间会议室根据房间的大小和装修的等级分为三种形制:A型会议室三间面积72㎡;B型会议室2间面积64㎡;C型会议室2间,在三种会

议室中级别最高,董事会私人餐室面积54㎡,可供12人使用。三类8间会议室中的会议用桌椅均可根据需要的变化而灵活更换功能。每间会议室中均设有先进的数据线接驳口,可供召开远程电视电话会议。另四间一般功能的小型会议室设在3层的客房层电梯厅的入口处附近,交通便利,可供住店客人及团队的日常会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酒店管理公司经营方面的考虑,2层的八间会议室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亦可成为在晚餐时间独立的高档贵宾房用餐区。以世界著名的河流名称命名的会议室(贵宾餐室),连同与之相呼应的室内艺术品陈设,定会给来此用餐的贵宾带来美味佳肴之外别具特色的艺术文化享受。

(四)空间紧凑、功能健全的康体健身设施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在四层宁静、清幽的屋顶花园酒吧旁紧邻的便是酒店的室内游泳池。两者可谓互为借景,相应成辉;游泳池因毗临充满绿意的花园酒吧而更显生机勃勃,屋顶花园亦因一池碧水之势而成就了“池畔酒吧”的美名。游泳池面积不大,但其特殊的位置使人置身其中犹显视野开阔。顶部12个方格藻井中,柔和的暖光透过白色的索膜透射下来,象冬日里的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主景墙面上一个高4m宽8m的半圆砖拱横跨泳池两岸,拱内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在模拟室外自然光线的灯光效果的烘托下,置身于室内的人们被带到了充满野趣的大自然中。这是集中设置在四层的康体设施的一部分,与泳池相邻的是男宾、女宾的桑拿、更衣区,空间面积不算奢侈,但合理的布局使其在有限空间中,拥有良好的功能配备和紧凑合理 的使用流线。健身房设在康体健身区的尽端,分为力量练习区和有氧舞踏区,另有通道与未来近期规划中拟建的更大的二期康体健身中心相连,在流线组织上使其具备了酒店合理的持续发展的可能。酒店的大堂空间和屋顶花园酒吧都是国宾酒店公共区域中设计的重点,也是酒店的两大主要“卖点”。两者的空间反映了酒店的档次、艺术氛围、现代化程度。

(五)布局合理的客房。酒店的标准间客房部分从第五层到第十层,其中,十一层到十六层为豪华客房,每间客房均配有五星级酒店所必备的客房设施,明快的色调和中西合璧的家具组合,向客人传递着家一样的温暖、舒适的感受。现代化的网络设施深入每一间客房内,使酒店设施进一步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根据五星级的硬件设施标准,我们将酒店十一、十二、十三层、十四层、十五层、十六层统一划分为行政贵宾层,以满足客人商务会谈的需要。

总统套房的装饰风格以突出古典式的极尽豪华的宫廷氛围上,每一件家具,每一块面料,都可以作为工艺品来欣赏,艺术品的陈设更着意于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它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共区域一样,反映了酒店的档次、艺术氛围、现代化程度,只是前者是最为开敞的公众化场所,后者是极具私密又极具个性的场所,使客人无论是进入大堂,还是进入客房,都能够感受到酒店的一幅幅观赏性与艺术性并重的画面。

第三篇: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天津海河学院教学楼,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海河中游南岸,建筑物形状为“一”字形,位于总平面图的南端,建筑面积为834.024㎡,总长度为44.84m,宽度为18.6m,高度为17.2m,防火等级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1.2 建筑设计功能 1.2.1平面设计

该建筑物为天津海河学院的南楼,有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厕所、饮水处和音乐室组成。其中普通教室四间,多功能教室和音乐室各一间,饮水处和厕所共占一间。普通教室每间的面积为65.52㎡,位于建筑的向阳面,有利于获得充足的日光。厕所和音乐教室位于北面,多功能教室位于最西侧,所占面积最大为157.17m。1.2.2剖面设计

该楼共四层,第一层为4.2m,其他三层为4m,所有主要教室都在南侧,南侧开窗,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可获得充足日光,室内外高差为-1.45m。1.2.3 交通联系设计

该建筑的走廊宽为3m,满足学生的活动空间,主入口位于建筑物的中间,门口朝北,旁边和东侧为侧门,上下楼梯方便学生出入,满足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要求。1.3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采用真石漆仿面砖涂料粉刷,颜色为砖红色 1.4 建筑物构造做法

1.4.1 围护墙体与柱子之间的关系

围护墙体与柱子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案:墙体与柱外皮齐平(图1),墙体与柱内皮齐平(图2),墙体与柱外皮相连(图3)。

图1图2图3

1、墙体与柱外皮齐平(图1)

优点:使用空间大,外墙平整,易处理,平面不生动,应加以处理。缺点:柱在室内,不利于室内布置。

2、墙体与柱内皮齐平(图2)

优点:立面处理有竖线条,内墙面平整,有利于室内布置。缺点:室内有效空间少。

3、墙体与柱外皮相连(图3)

优点:立面平整处理方便,美观,内部空间大。缺点:柱、梁要外伸,施工较难。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墙体与柱外皮齐平进行设计。1.4.2 纵向梁与柱子之间的关系

纵向梁与柱子之间的关系也有三种处理方案:梁轴线与柱轴线重合(梁居中),梁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偏轴),梁内皮与柱内皮齐平(梁偏轴),且纵向梁的截面又有矩形、T形等多种形式。

1.4.3 外墙与内隔墙材料的选择与厚度的确定 1.4.4 各房间楼地面/墙面和顶棚的做法 1.4.5 屋面防水及保温做法

1.4.6 室外台阶、坡道及散水做法 1.5 门窗表

1.6 建筑方案评价

第四篇: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夕阳夕下居民房建筑工程 ⑵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砖粉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6层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6)本设计包括: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正立面,1-1剖面图,详图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河南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此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主体为白色。强烈的竖线条使建筑显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设计

层高:主体一层为3.0米,其余为3.0米,建筑总高度:19.050米,主体建筑高度:18.0米。室内外高差为0.5米。

1.5节点设计

1.5.1防水、防潮工程

⑴卫生间25mm厚水泥砂浆垫层,垫层上铺聚苯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一层,四周上反500压入砖墙内;所有穿楼板水、暖管均须予埋钢套管且高出楼板结构面20mm并用高效硅酮张力胶封口,地面以1%坡度坡向地漏;地漏位置详见水暖专业图纸,并应按质量要求做蓄水试验,无渗漏者方为合格。

⑵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防潮层做法为1:2.5水泥砂浆内 掺水泥重量的5%防水剂20mm厚。遇地面有高差时应沿墙体迎土面设竖向防潮层与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竖向防潮层为30mm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迎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⑶所有楼地面卫生间四周隔墙底部(门洞除外),梁板混凝土翻边做防渗带,高度比同层楼面高150mm,宽度同墙厚。

1.5.2屋面工程

⑴屋面为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即二道4mm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构造见墙身详图及建筑构造表。

⑵应严格按照该标准图的说明及大样要求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施工。⑶屋面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卷材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⑷屋面保护层、找平层应做分格缝,其间距为3m。

⑸根据GB18242-2000中规定,SBS防水卷材低温柔度18℃。

⑹建筑物无维护结构或出挑雨篷的顶板也须按屋面处理,但不设保温层。1.5.3门窗

⑴属二次高级装修房间的门由装修设计确定,本设计仅提供洞口尺寸要求。

⑵门、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强度计算由厂家负责。做为防护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横樘所能承受的推力为50kG/m。

⑶门、窗上玻璃的厚度应依据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处位置由厂家负责确定。

⑷本设计了门窗分格,应据此进行详细设计,在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⑸门窗上应装配五金,按标准图集和预算定额的中档零件配齐。

⑹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的规定,门窗玻璃大于1.5m2采用安全玻璃,落地窗台高度小于900者采用安全玻璃,并于室内设高于楼面1050栏杆,形式自定,栏杆间距不大于110。

⑺门窗与洞口的封闭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⑻防火门窗的技术要求参见国标《防火门窗》03J609的相关说明。

⑼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四级,气密性能分级为四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保温性能

分级为七级,隔声性能分级为四级,采光性能分级为四级。

1.5.4保温措施

⑺本工程网架部分所有钢构件均须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不小于1.00h。

保温设计:本工程为乙类节能建筑,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Ⅰ区里的B2气候区,建筑体型系数为0.20,外墙传热系数0.495W/mk,屋面传热系数0.364W/mk,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3.1-2之规定,本工程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墙体保温: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28~35kg/m3

导热系数(10℃)≤0.03W/mk, 抗压强度0.2Mpa,氧指数30% 屋面保温:10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表观密度20kg/m3 导热系数(10℃)≤0.042W/mk, 压缩强度0.1Mpa,氧指数30% 备注: ⑴XPS板应符合GB/T10801-2002规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为外贴60mm厚(含燕尾槽)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各节点做法参见标准图集《XPS外保温墙体构造》辽2006SJ121施工。

⑶墙体保温材料沿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其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⑷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⑴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执行。

⑵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80mm厚C20混凝土,其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⑶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功能。

⑷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地面基层砌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

⑸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⑹所有防火设施应选用获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第五篇: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咖啡厅结构,室内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1层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此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主体为白色。强烈的竖线条使建筑显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设计

层高:主体一层为3.9米,其余为3.6米,建筑总高度:22.50米,主体建筑高度:18.85米。室内外高差为0.6米。1.5节点设计

1.5.1外墙

采用3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

kg/m3。MU5.0,容重10001.5.2内墙

采用2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容重800kg/m3,卫生间部分墙体采用2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MU3.5,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MU5.0,容重800kg/m3。

1.5.3防水、防潮工程

⑴卫生间25mm厚水泥砂浆垫层,垫层上铺聚苯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一层,四周上反500压入砖墙内;所有穿楼板水、暖管均须予埋钢套管且高出楼板结构面20mm并用高效硅酮张力胶封口,地面以1%坡度坡向地漏;地漏位置详见水暖专业图纸,并应按质量要求做蓄水试验,无渗漏者方为合格。

⑵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防潮层做法为1:2.5水泥砂浆内 掺水泥重量的5%防水剂20mm厚。遇地面有高差时应沿墙体迎土面设竖向防潮层与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竖向防潮层为30mm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迎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⑶所有楼地面卫生间四周隔墙底部(门洞除外),梁板混凝土翻边做防渗带,高度比同层楼面高150mm,宽度同墙厚。

1.5.4屋面工程

⑴屋面为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即二道4mm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构造见墙身详图及建筑构造表。

⑵应严格按照该标准图的说明及大样要求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施工。

⑶屋面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卷材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⑷屋面保护层、找平层应做分格缝,其间距为3m。

⑸根据GB18242-2000中规定,SBS防水卷材低温柔度18℃。

⑹建筑物无维护结构或出挑雨篷的顶板也须按屋面处理,但不设保温层。1.5.5门窗

⑴属二次高级装修房间的门由装修设计确定,本设计仅提供洞口尺寸要求。⑵门、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强度计算由厂家负责。做为防护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横樘所能承受的推力为50kG/m。⑶门、窗上玻璃的厚度应依据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处位置由厂家负责确定。⑷本设计提供了门窗分格详图,应据此进行详细设计,在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

⑸门窗上应装配五金,按标准图集和预算定额的中档零件配齐。

⑹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的规定,门窗玻璃大于1.5m2采用安全玻璃,落地窗台高度小于900者采用安全玻璃,并于室内设高于楼面1050栏杆,形式自定,栏杆间距不大于110。

⑺门窗与洞口的封闭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⑻防火门窗的技术要求参见国标《防火门窗》03J609的相关说明。⑼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四级,气密性能分级为四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保温性能分级为七级,隔声性能分级为四级,采光性能分级为四级。

1.5.6保温措施

保温设计:本工程为乙类节能建筑,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Ⅰ区里的B2气候区,建筑体型系数为0.20,外墙传热系数0.495W/mk,屋面传热系数0.364W/mk,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3.1-2之规定,本工程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墙体保温: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28~35kg/m3

导热系数(10℃)≤0.03W/mk, 抗压强度0.2Mpa,氧指数30% 屋面保温:10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表观密度20kg/m3 导热系数(10℃)≤0.042W/mk, 压缩强度0.1Mpa,氧指数30% 备注: ⑴XPS板应符合GB/T10801-2002规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为外贴60mm厚(含燕尾槽)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各节点做法参见标准图集《XPS外保温墙体构造》辽2006SJ121施工。

⑶墙体保温材料沿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其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⑷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5.7幕墙工程

⑴本工程玻璃幕墙选择格框式玻璃幕,抗风压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保温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气闭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水密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

⑵本工程中玻璃幕墙立面图仅表示对立面分格形式,开启方式,玻璃颜色及质感的设计要求,幕墙的具体设计由专业幕墙公司负责。

⑶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应执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⑷幕墙的予埋件应与专业幕墙公司的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预埋在墙内或柱内的铁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

⑸幕墙部分填充的防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级。

⑹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⑴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执行。

⑵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80mm厚C20混凝土,其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⑶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功能。

⑷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地面基层砌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⑸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⑹所有防火设施应选用获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⑺本工程网架部分所有钢构件均须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不小于1.00h。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9088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