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原创韵律活动《魔仙的指法》教案
大班原创韵律活动《魔仙的指法》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 韵律活动《快乐的小魔仙》教案
幼儿园大班 韵律活动《快乐的小魔仙》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感受音乐的旋律,学习玩小魔仙练反应、念咒语、选魔仙王的游戏。2.能随音乐的变化和节奏创编不同的魔法动作,尝试传两根魔仙棒追逐跑。3.体验和同伴一起扮小魔仙做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熟悉小魔仙的故事,会念变身咒语“巴拉拉能量一忽卡拉卡一小魔仙变身”。2.玩过《身体反应>游戏:指到哪哪就动。3.音乐《123木头人》、魔仙棒三根 活动过程:
1.尝试小魔仙动作,初步感受音乐旋律变化,熟悉游戏动作。1)谈话:在芭拉拉魔仙堡中有许多可爱的小魔仙,你喜欢谁?为什么? 2)教师讲述《小魔仙练魔法》的故事,请幼儿观看小魔仙练本领的动作。“在巴拉拉魔仙堡中住着许多可爱的小魔仙,他们每天在魔仙堡中练魔法,小魔仙都做了哪些事情呢,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小魔仙练本领时做了哪些事情?(点到哪哪里动,练反应;还念起了咒语提升魔力;选出了新的魔仙王;)
3)请幼儿随音乐学一学练魔法的动作,教师完整示范第二遍,第八位新魔仙王要起立跑步。
2.学做小魔仙练反应,随音乐有节奏的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
1)出示魔仙棒,教师做魔仙王,幼儿做小魔仙,重点指导幼儿指哪哪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
2)随音乐有节奏的玩反应游戏,可以做不一样的动作。
3.学小魔仙练变身的本领,能随音乐念咒语创编变身的魔法动作。1)变身前和幼儿一起拍手加油。提问:小魔仙变身的咒语是什么?这是我的魔法动作,你们会做什么念咒语的动作?
2)幼儿自由尝试创编念咒语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展示,教师指导动作的方向、节奏、和别人不一样。
3)请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念咒语变身的动作。
4.心魔仙试魔法,随音乐完整玩小魔仙游戏,体验和同伴玩游戏的快乐。1)请幼儿拉圆围成魔仙堡,教师做魔仙王带领幼儿随音乐试魔法本领。2)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的魔法技术练得怎么样?(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引导)讲解示范传魔仙棒选新的魔仙王:第八位新的魔仙王要绕场跑一圈,音乐结束前跑回原位。3)请新的魔仙王带大家第一次完整游戏,提示魔仙王指的动作要清楚,一句提升一个地方的能量。
(根据游戏情况评价指导)
4)第二次练本领,教师不提示幼儿独立完成传魔仙棒的游戏。5)第三次请幼儿互相对接增加我们的魔力,激励幼儿的游戏情绪。
6)出示两根魔仙棒,大家讨论两个魔仙王如何带领大家练本领,尝试追逐跑,玩二遍游戏。大家齐心协力练习了本领,回去把这些快乐带给其他的小朋友,请魔仙王带领小魔仙随音乐走出教室。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魔仙的指法》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魔仙的指法》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知道助人为乐的道理,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魔仙的指法》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知道助人为乐的道理,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化石》、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许多的公主和王子,有一天被外星人用魔法变成了是木头,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了。国王非常的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他的诚意感动了山上的魔仙,魔仙准备解救他们。
2、师:魔仙有两种神奇的魔法:弹奏法和点指法。
二、1、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整音乐)
2、师:谁来告诉我,你听到了魔仙使用了什么方法?(幼:弹奏的魔法、点指的魔法)出示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图谱
3、师:魔仙使用了弹奏和点指的魔法,王子和公主怎么样了?
(幼:动起来了)出示动的图谱弹指法:
1、师:那小魔仙是怎么样弹奏的呢?(幼儿自由的弹弹)教师示范弹:
(1)师:哦!原来小魔仙弹奏的时候想小跳蚤一样的,小魔仙有的时候弹得短,有的时候弹得怎么样啊?(幼:有的时候弹得长)
(2)师:弹得长的时候是怎么弹的?仔细听哦!(教师示范: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0)
(3)师:我们把短的和长的连起来弹弹看(弹弹弹弹弹0弹弹弹弹弹0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0)
(4)师:我们现在听着音乐一起来弹一弹(播放音乐1慢)
(5)师:哇!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也玩的这么好,太了不起了。现在音乐加快了,你们能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音乐2快)
2、师:魔仙除了会在手臂上弹,还会在哪里弹?(还会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幼一起试一试)师:现在我们把手臂、胸前、腰上和腿一起连起来弹弹,(注意了,在换地方的时候马上就要换过来,听音乐哦!)师:(弹弹弹弹弹0弹弹弹弹弹0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0)是第一句,小魔仙总共弹了几句?(幼儿回答:4句)
3、师:哦!四句是不是?我们呀用四个弹奏的手来表示四句。
(出示弹奏手图)每句话几个部位?(幼:一个部位)点指法:
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魔仙是怎么点指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2、师:现在我来点,你们来做王子和公主来动一动啊!(点动一动)师幼一起试一试
3、师:音乐里小魔仙有的时候点的慢,有的时候点的怎么样?(幼:快)快的怎么点?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4、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看魔仙是不是这样点的,好不好?(听音乐3)
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魔仙慢慢的点了几下呢?(幼:4下)快快的点了几下?谁愿意上来数一数?(请一名幼儿来数一数)每一次都是从低往?(高)他点快点了几次?
6、师:现在我们要在我们的身上点一点。(听音乐3)
7、师:魔仙用弹奏法和点指法以后公主和王子怎么样了?(听音乐4)(出事动的图片)师:刚才王子和公主是哪里先动起来的?(身体先动起来的是不是?)教师画身体动先后图(身体、一只手、另一只手、一只脚、另一只脚)
8、老师:现在我们的一只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们的身体是王子和公主,我们来看看魔仙运用弹奏法和点指法的前后顺序是什么样的?准备好了!(完整音乐)练习完整动作。
9、师:谁来告诉我魔仙是先试用什么方法?在使用什么方法?(弹奏法、点指法、弹奏法)
10、然后王子和公主就有点动起来复活了,最后魔仙为了让公主和王子赶紧从雕像里出来,魔仙用了什么魔法?(幼:弹奏法)
11、师:魔仙用的弹奏法每次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一样长用了四只手表示四句,最后一次用了两只手表示两句)
12、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幼:前面两次用黑色的手,最后一句用红色的手)为什么最后一次用红色的手?(弹得很有力才能把王子和公主解救出来)
13、师:现在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弹一次,看看音乐里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完整音乐)师幼一起听音乐玩一次。
三、游戏
1、师:孩子们魔仙成功的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和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是不是?(幼:是)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演一下勇敢的“魔仙”和幸运的王子公主(还现在谁来扮演“魔仙”和“王子公主”)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自己商量角色分配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游戏次数看时间安排。
本文扩展阅读:魔仙,分为使用正义魔法的魔仙和使用黑魔法的魔仙。
第四篇:大班韵律活动
大班韵律活动《啄木鸟》
歌曲:
真糟糕,真糟糕,松树爷爷生病了。瞧呀瞧,瞧呀瞧,南边飞来一只鸟。嘴巴长得尖又硬,满身披着花羽毛。你看它顺着树干上下跳,细心给松树爷爷把病瞧。来来来,来来来„„
真糟糕,真糟糕,松树爷爷生病了。瞧呀瞧,瞧呀瞧,南边飞来一只鸟。嘴巴长得尖又硬,满身披着花羽毛。你看它头摇摇嘴敲敲,树身敲个洞忙把害虫找。来来来,来来来„„
要问这治病医生,他是谁,名字就叫啄木鸟
一、设计意图: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啄木鸟》的韵律活动。用这首欢快有趣的儿歌导入韵律活动,幼儿会更容易进入状态。而韵律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能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啄木鸟活动的动作过程。
2、引导幼儿自己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幼儿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并体验表演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啄木鸟》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1)以故事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师要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么?
果园里,有些松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松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2)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分辨乐曲结构后学习创编动作。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给你们讲了啄木鸟的故事,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听一首《啄木鸟》的歌曲。你们要仔细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松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松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老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后自由做动作。
3、老师引导幼儿逐段欣赏儿歌。
A、师: 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教师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B、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
C、幼儿集体在“查病”音乐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
D、幼儿仔细欣赏“治病”音乐。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E、师:啄木鸟会怎样为松树治病捉虫呢?(逐渐引导幼儿自己用动作表现,老师要适当的知道幼儿)
F、幼儿伴随“治病”的音乐自由表演啄木鸟的捉虫子的动作。(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G.让幼儿欣赏“松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后老师提问:松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它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和啄木鸟跳舞的动作)(3)、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创编的动作。
1、幼儿整体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再反过来表演)(4)、活动结束。
幼儿陪着老师随《啄木鸟》的音乐背景做飞翔动作走出教室休息。
第五篇:大班韵律活动
大班韵律活动《山狗和臭鼬》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随乐表现《山狗和臭鼬》——睡觉、伪装、寻宝、倾听判断危险等基本情节。
2、尝试在蜜蜂、熊、臭鼬来了的不同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上位“躲避”,迅速造型“假装石头”、逐一表现被臭气熏晕倒的过程。
3、锻炼克制和对不能预知的即兴“指令”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体验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改编:主部:相同的两大句乐段共重复12次+尾声(内含三次强烈的双音重音)
动作设计:睡觉、邀请和拒绝邀请(4段);和泥巴伪装自己(4段);寻宝路上走走看看(3段)停下等待1段);警惕倾听和判断危险。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师:臭鼬大王肚子饿了,命令山狗到山下的村子里抓些小动物来吃。山狗欺骗大家说:“跟我去跳舞吧”!小动物们谁都不想去!“那我们去寻宝吧?”小动物一听,“耶”,全都欢呼着要去。山狗又欺骗大家说:宝藏是有强盗看守的,我们要用泥巴把自己糊起来,不要让强盗发现我们。
2、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师:我们来试试。(“和泥巴-,伪装自己-”!)
3、在座位上用动作整体感知音乐。
师:等我们把身上贴满泥巴以后啊,我们就能去寻宝啦!师:寻宝之前,小动物们先美美的睡上一觉。〔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在座位上完整随音乐感知两遍音乐。双音重音处教师带领幼儿做警惕倾听状。〕
4、加入游戏因素
师:(音乐结束问幼儿)哎,发生什么事情啦? 幼儿回答:(各种可能性)
师:你们说得都有可能,这次啊,我要请两个小动物跟我一起去探探路!
师:小动物们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第三遍音乐起。(座位上)中间去探险的时候请两名幼儿一起。(音乐结束问幼儿)蜜蜂来啦!
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师:刚才遇到谁啦? 幼儿回答:蜜蜂。师:遇到蜜蜂怎么办?
4、离开座位完整跟随音乐游戏
师:刚才我们都没有找到宝藏,这次啊,我们要换一个山头试试看。小动物们先休息。
倾听第四遍音乐。
师:好像有情况,你们不要动!我来去看一看。
师:(音乐结束后)啊!蜜蜂来啦!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
5、加入新的游戏情境完整随乐游戏。
1)讨论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的动作表现。
师:哎,那边有个地方亮晶晶的,可能有宝藏,小动物们休息一下,保持体力,我们再去寻宝。
倾听第五遍音乐。师:狗熊来啦!
师: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变成(石头人)。师:你会做什么样子的石头人?(表扬欣赏幼儿)师:蜜蜂来了,我们怎么办?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 师:我们离宝藏越来越近啦,小动物们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倾听第六遍音乐。2)引出臭鼬大王
师:哎呀,我闻到一股臭味,会不会是臭鼬大王放的屁呢?哎呀,真臭,捂都捂不住,哎呀,受不了啦(吐),天哪,怎么这么臭啊,我实在是受不了啦,我被 臭晕啦!
师:恩?臭味没有了,臭鼬大王走远了!我们可以继续寻宝了!师:这次啊我们有可能遇见谁?还有可能遇见谁?还有可能遇见谁?
师:我们一起去试试吧!倾听第七遍音乐。师:狗熊来啦!
师:哈哈,你们都被骗啦,大王,你快出来呀!幼儿晕倒
6、活动结束
师:是真死还是假死啊?他要是假死我就把他带回去给大王吃掉!哎呀,大王,这些小动物都臭的不能吃啦!看来我要到另外一个村子里去骗一骗了。
臭鼬:蜜蜂来了!(幼儿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