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李丽霞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如梭,一转眼又到了毕业的季节!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需求,所有的诉说都在画面中呈现出来!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美术的课程。美术对于我来说是“拿手活”!在开学初的时候音体美就召开了一次会议,讲述的是“你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是什么”还记得小学部校长徐校长、初中部校长胡校长当时都在场清清楚楚记得,徐校长让我上台发言的场景,在开学初我就有一个想法,不让孩子们在素描纸上画画,因为以往的教学都是在素描纸上进行的,我想美术就是一门发散思维的课程,是一门边学边玩的课程!学生的思维可以任意想象,我不规定任何条条框框,所以这一学期我大胆采用了运用马勺、面谱等来替代素描纸,一方面成本不高,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付出了总会有收获”!这句名言也是我一直的坚持!大概从初中就开始把它当成了我的座右铭!一学期的时间结束了!我收了一大“摞”的作业!当我把面谱或者马勺拿到手里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这是一学期的劳动成果!真的是付出就会有收获!看到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各有其所却难分高下时我笑了!因为美术这个“东东”不是说你想画就可以画出来的!美术需要一个时间一个灵感再加一个努力!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感觉好轻松但实际做出来却没那么简单!但是我总觉得美术还有很多的欠缺比如“时间紧”因为初中生以学习为重好像音体美不是那么的重要,这也是我一直苦恼的问题,音体美没任何的考评,不像语数外 那样可以用成绩来说话,而美术却没有那样的“资格”!所以美术有时会被拉落!所以一星期每班美术只有一节课!其实学生很爱上,他们一星期就盼望着我们能给他们上课!所以每次上课都特别的开心!但是美术课本上一共9课的内容!所以我会事先安排好一学期的计划,利用剩下的时间给学生播放课本中的大师级别的生平简介、作品、艺术风格等等!让学生知识拓展!了解美术届的大师们!虽然我感觉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在我上课的时候我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学校禁止音体美“放电影”所以我怕领导会误会!每当我给学生播放段视频时那些想调皮的学生没了、想说话的学生也没了、想睡觉的学生更没了。因为段视频吸引了他们!总之这一学期整体来说还算完美。但完美里总会有瑕疵!这一学期我觉得我的不足在于我应该把学生往外发展,应该多参加一些比赛!这样更能证明我们清华园的孩子到底有多棒!不但成绩棒棒哒就连其他科目也是让人敬佩的!所以下学期我尽量往参加比赛的方面引导!
以上就是我本学期的教学反思!当然问题不仅仅限于我上面所说的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还要全方面解决!争取交上一份满意的答案!
第二篇: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正确对待美术作业
四合永中学丁福阳
在美术课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不作美术作业,个个垂头丧气,当与我的目光相遇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更使他们加深了对美术课的厌恶。我也尝试过惩罚他们,却破坏了美术课轻松、愉快的氛围。当我翻开他们的美术作业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红的批语“不及格”,其次是由几条简单线条组成的画,但是也就是这几个喜欢“偷懒”的学生在每次清扫美术室时个个自告奋勇,变成了勤劳的小帮手,难道真的是他们懒惰和美术能力差吗?
首先,应该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有个贴切的认识:其实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其实孩子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比如画拔河,学生能正确画出人在拔河时的结构与动作关系,并能扩展成一组人就是很有创造力的作业。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放弃“一刀切”的武断做法,而是进行了人性化的尝试。
其次,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我们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我们应该注重作业深层所蕴含的因素—学生。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用与别人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横向的比较来判断,而应看自身的纵向发展,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品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
继续努力,鼓励他们的方式我采取了分层实施:当发现他们进步时,我采取单独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表扬他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他逐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时,我就进一步对他所取得的进步采用全班公开化地表扬,对他的努力进行赞赏,为他的进步表示高兴。在另一方面对于美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应该注重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表现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绘画惰性的产生。
第三篇:美术教学反思
12月教学反思
七八年级美术
吴正洋
《黑白装饰画》 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一开始我以图片形式展现,先让学生有个感官上的认识,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画面的表现特点,画面上由不同的形状组合而成,运用了黑和白的对比表现了画面的美感。学生在初始看到画面时全是惊讶,因为之前所接触的都是彩色的绘画,这样的黑白,而且还是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一次接触,所以学生特别感兴趣。在孩子们的实践阶段,我给孩子出示了许多成品作品,图形轮廓都是同学们平时绘画中常画到的,只是运用了点、线、面的黑白表现手法,这样在经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更容易操作了。唯一不足的是构图不当,大小不均,画面不饱满,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多引导、多指导。
2017年12月
第四篇:美术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初中美术课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感受自然,认识、发现生活中的美,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应应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五篇:美术教学反思(模版)
美术教学反思
要想上好美术课,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几件漂亮的示范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