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4课《悯农》教案
24、悯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4.师范读全诗。
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5.指名读,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 指名背古诗。板书设计: 悯 农
李绅 辛苦
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第二篇: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诵读 悯农》教案1
古诗诵读 悯农
教学目标:
1.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教学重点: 1.会认5个字。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1课时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诵读感悟
1.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诵读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还可以配上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1.分小组演读。2.小组代表展示。3.师生评议。
4.(出示图片)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愿意一起来背一背吗?(全班齐背)
四、课外延伸 读一读,背一背。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古诗诵读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课后小记:
第三篇: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悯农》说课稿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悯农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为了更好得完成教学目标。我作了以下的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预习古诗。尽自己能力弄懂古诗。
2、制作好《锄禾》的讲解课件以及生字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
三、基本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四、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现在我简单来讲讲第二教时的教学安排。
我先进行《锄禾》的复习检查,然后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学《悯农》,质疑问难,对他们不懂的地方稍加点拨,要求学生能理解字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并能体会诗人对于劳动者的同情。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咏鹅》、《春晓》这两首古诗,让学生进一步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当然,对于补充的《咏鹅》、《春晓》两首古诗,要求放宽,只要基本理解古诗意思就行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指教,谢谢。
附板书: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第四篇: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悯农教案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悯农
塔耳小学 陈红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3、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制作课件,纸卡“悯农,锄禾,辛苦,日当午,盘中餐“5个字卡。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碗倒掉的饭”图片)请学生观察,引出“珍惜粮食”。
2、(板书课题)师范读诗题,教学生读。并点名读生字悯。
二、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课件)师范读古诗。
2、(出示生字课件)指名读生字。
3、同桌互读,然后齐读。
4、(出示词语: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盘中餐、粒粒、辛苦)点名读词语,师评价指导。
5、引导学生再读古诗。
6、自由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读后评价。
7、生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请生看课件,读古诗,并思考你从古诗中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出示锄禾图片)引导生领悟诗意。请生思考“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板书:汗滴)你脑海里想象着这个情景,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诗。
5、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6、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诗,点名读师评价指导,后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一、二句,体会农民的辛苦。
(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苦,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出示课件)师范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师评价指导,并板书:辛苦,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景,引读三、四句,体会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1)有谁知道,这一粒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换来的——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同学们,一定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啊,——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看到有人浪费粮食,你会说——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整体朗读,背诵古诗。
1、(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发现了读古诗的方法吗?原来古诗也是有节奏的。
2、指名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师生轮读。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个人读——同桌互读——班上交流——评读、赛读——齐读。
4、学生自由背诗。指名背,齐背,师生轮背。
五、拓展延伸。
1、师评价,同时板书:爱惜粮食(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得不容易。)
2、情景练读。(出示图片)请看下面的情景,你会用哪些诗句对他说呢?(1)萌萌吃饭时,桌子上掉了许多饭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东东把吃不完的饭,倒进了垃圾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慧慧帮助奶奶把掉在地上的米一粒粒小心捡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也来读读吧!
(白板出示)老师范读古诗。这首诗也是讲农民劳动的辛苦。
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小朋友回家把这首诗背熟。
5、再次齐背古诗《悯农》
(一)。
六、作业。
把这两首《悯农》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悯农
唐 李绅
汗滴
爱惜粮食
辛苦
2013年12月13日
第五篇:悯农教案
悯农
教学目标:
1、能自然地,有感情得演唱《悯农》,体会农民的辛勤劳作及劳作后的快乐。
2、3、体会歌曲两部分不同的情感表现。
用古诗新唱的方法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能基本掌握音乐节奏,初步学会《悯农》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要记录下我们的心情可以通过写作,拍照等等来实现,可是,我们的古人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他们的心情他们的寄托的呢? 生:用古诗
师::是啊,他们用诗词寄托思乡之情,来倾诉他的抱负。。今天啊,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要考考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能想到哪些古诗呢?你又对这些有些什么了解呢?(播放图片1<咏鹅>,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7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写了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歌曲中的一拍的切分及后附点节奏 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教师范读,跟音乐,读的时候是快乐的心情
(播放图片2<静夜思>,《静夜思》是伟大的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请哪位同学来试试看,思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大家一起跟音乐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音乐课的内容啊,就和古诗有关,下面啊,老师放一段音乐给小朋友们听,听听看,发现了什么?听完后举手回答!
生:是学过的《悯农》
师::是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悯农了,好,下面再请同学们听一遍,这一遍听的时候,我请同学们,分一分,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师:真棒,可以分为两部分,我们啊一起来学一学第一部分,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节奏(出示节奏谱1),有哪个同学可以把这个节奏唱出来的?
(出示节奏谱2,我们遇到了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我们把这个节奏加上词再读一读好吗?注意最后一句的节奏,提醒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谱,刚才我们所唱的节奏就是这首歌第一部分的节奏,下面,我请同学们啊,跟老师用lu来把第一部分来唱一唱,老师一句,同学们一句。提醒口型,声音。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钢琴来一遍,仍然钢琴一句,同学们一句
我们完整地和老师用lu唱一遍。
师:同学们,我们的旋律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下面让我们将词试着填进去唱一唱,先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可以在心里和老师一起唱,注意,是在心里面!
师:好,请同学们坐端正,钢琴一句,同学们一句 师:我们完整地来一遍,好吗?
师:同学们,我们来和音乐和一遍,但是啊,这一次同学们边唱要边动脑筋,看看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几句话,这几句话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跟音乐唱)
分析,学知识:同头换尾 师:再完整来一遍
2、师::同学很聪明,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听听第二部分,看歌谱,找找看,有没有你认识的节奏型,也找一找,第二部分你不认识的节奏,觉得难唱的地方。
(出示难点)
跟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些节奏
?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旋律,用lu,老师一句,你一句,注意坐姿,口型
师::老师想和同学们来合作,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一样,可以分为4句,你们唱1、3句,我唱2、4句,好吗?然后我们交换唱。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钢琴一起来把第二段用lu完整地唱一遍,轻声唱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把词填进去了吗?这次啊,我想请同学们啊,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填一句,好吗?
师::我们一起完整地把第二段的词唱一唱
3师::同学们,我们下面跟着音乐一起来把这首歌来唱一唱。师::你在唱的同时,有没有体会同样的词,但是两部分却是不同的情感在演唱,你觉得两部分的情感不同在哪里?
师:是的,第一部分,农民伯伯们正一锄头一锄头得劳动着,第二部分,有附点节奏,就更多了歌唱的特质,也可以看出农民伯伯正为他们的劳动成果感到高兴,并且好像也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歌曲会唱了老师要表扬同学们,但老师还要提一要求,就是要唱好,怎么唱好,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 生:。。
师:是的,请同学有感情的演唱,体会两段的心情,注意坐姿,口型。我们再一起跟钢琴来一遍,好吗?
师:请同学们看,(反复记号)再跟着音乐来一遍,请你说说整首歌曲的演唱顺序。
二、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把一首熟悉的古诗用优美的旋律来演唱,让我们在歌曲中真正地体会这首诗所蕴含的道理,再一次让我们跟着已经熟悉的音乐来来演唱这首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