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教案

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教案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教案

小学一年级《元宵节》教案

1.进行“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的渗透性识字。学习生字“节、欢、吃、正、五、户、庆、团”的书写。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元宵节》。

5.进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2.相关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说说:过春节时你感到最快乐的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①先随意对身边的伙伴说,再鼓励自愿说给大家听。②大声说出自己的心情:“春节真快乐!”

2.背一首以前的儿歌,要求有节奏、好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训练口语表达,为背诵作一定的准备。)

二、教学活动。

1.汇报资料收集成果。①学习小组进行资源共享,感受课前准备活动:收集资料的快乐。②汇总资料,由代表发言:我了解到的“元宵节”。③了解概念:“农历”、“正月”、“传统习俗”、“团圆”、“灯谜”。④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⑤提问:中国赏月、家人团圆的节日还有哪个?在传统习俗上有些什么不同?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2.阅读大比拼。①自读课文。要求:注意坐姿正确;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把不会的字圈出来。

②互帮互助小组学习。要求:虚心请教、学习识字;当当小老师,主动帮助同学学习;读通读顺课文。

③拼音识字大比武。要求:出示标注拼音的生字“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拼读准确,速度快。奖励:“一级棒”奖章。

④朗读争冠。要求能读出儿歌的节奏来。奖励:“顶呱呱”奖章。(通过教学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成儿歌学习任务。)

3.拍手朗读,感受节日的快乐。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加强朗读练习)

三、愉快学习新知识。1.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认识偏旁表。

2.掌握多音字“正”,让学生分别用常用读音四声和本课读音一声组词。奖励:“小机灵”奖章。

3.学写新字。①认真观察生字书写“节、欢、吃、正、五、户、庆、团”。

②作重点指导:a提醒学生注意“欢”字第四笔是横钩,不是横折。b示范“吃”字书写,用红笔标出第五笔,第六笔。请学生说说这两笔为什么用红笔标出来?使学生知道第五笔是横。和“欢”写的横钩不一样,第六笔的横折弯钩起笔应写在田字格的正中。c请学生说说“团”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怎么写好看?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团”字是方框作偏旁的全包围结构的字,写方框时应注意距田字格上、下、左、右的距离要相等。(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点)

四、教学延伸。

1.学习了这课后想不想过“元宵节”?查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吗?

2.收集灯谜,做做花灯。3.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教案

2.口耳目

教材简说:

《口耳目》是一篇象形字归类识字的课文,十二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现象、植物来分类。并且把画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融儿童情趣与识字为一体。课时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认识9个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以及认识三种新笔画“ㄧノㄟ”,并学会书写。

2、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各种标牌。

师:谁能报出它们的名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吗?

2、小结:对呀,只要小朋友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玩、吃、喝、走、看的过程中都可以认识许许多多的字呢。

二、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揭示课题。

过渡:今天这节课,汉字王国的生字宝宝们邀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去做客。播放课件(欢迎进入汉字王国。)

1、播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 眼睛还可以说是什么?

2、播放课件。

师:再来看看,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们仔细瞧瞧,你认识它吗?它带来一封介绍信,让我们来看看。

3、(播放课件:演示古字变到今字“目”,并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古代的这个字,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的“目”字,看看和眼睛像不像?和古代的字像吗?有意思吗?

4、师:那我们再来看一次,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

是的,像这样模仿一个东西造出来的字,就叫象形字。跟老师读“象形字”。(跟读两次)

5、师:你们想学这么有趣的字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课文《口耳目》。老师来写课文的题目,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

(板书课题:口耳目;齐读课题)

三、图文结合,学习“口、耳、目、日、月、火”。

1、(课件出示:口 耳 目 日 月 火〈带拼音〉)

师:你们认识这些汉字宝宝吗?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一定都认识了,不着急,先自己在下面大声打招呼好吗?

⑴自由读

⑵开火车读(正音:耳 火)——齐读

2、游戏“指五官”:

师:你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就和你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三个字(口、耳、目),如果老师点到“耳”字,那你们就大声的读出来,还要马上用手指着耳朵,好吗?

6、画:“日、月、火”:

师:这三个字,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那谁能把他们的画出来呢?

(请三位小朋友到黑板上画出三幅图)

师:画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随便指一幅,你们就大声读出这个字。

7、组织讨论:

师:你们看这个“火”字,火可以在冬天让我们取暖,平时爸爸妈妈做饭也要用到火,但是如果不小心也会造成火灾。谁可以像老师这样,说说关于这几个字的知识呢?

8、打开课文,图文结合观察这6个字的演变过程。

师:下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46页,一边读,一边看看这六个字,想想他们是怎么变过来的。

四、自主合作,学习“羊、鸟、兔”。

1、现在请小朋友们和你同桌小朋友一起,帮助“羊、鸟、兔”来评评理,他们正为谁长得最像所表示的动物而争论不休。学习这3个字。

2、同桌讨论“羊、鸟、兔”哪个最像他所表示的动物。你最喜欢他们当中的谁?为什么?

3、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及时点拨。

4、反馈:

师:现在哪一桌小朋友来汇报一下。

请你们这一桌的两个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字。

请你们这一桌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关于“羊、鸟、兔”讨论结果。最喜欢谁,为什么?

五、认识三种笔画。

1、出示笔画卡片,“竖、撇、捺。”

⑴指认笔画的名称。

师:这些笔画,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跟老师来说一说。

⑵说说在哪些字里面看过这几种笔画。

师:谁能说说你在哪些字里面看过这几种笔画?

2、仔细观察,写好笔画。

3、展示优秀作业。

六、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测评教学效果。

游戏:“寻人启示”,出示9张图画,再把9个生字卡片分给3个学生,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汉字,并认读。

齐读9个生字。

七、拓展性学习

自学本课其余的3个生字:“木、禾、竹”。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教案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光荣的。

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在什么路上?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说一说: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三、自我介绍

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下。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 2.同桌互相介绍。3.介绍爱好。

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1)连起来作介绍。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2)“开火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4.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

四、早上到校问好读书

1、要问老师好

2、要立刻进教室读书。读书姿势

① 身体坐直。②头放正。③肩放平。④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五、做操认真勤锻炼 排队快静齐,行进不讲话 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

1.我们一年级小朋友没有挂红领巾,升国旗的时候要立正,行注目礼,小眼睛一直看着国旗升到旗杆上。

2.练说话:“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指名说,同桌互说)3.你听到了什么?

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4.学生练习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奏国歌)(两人示范,同桌互查,全体练习)

六、学习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要做好 儿歌

铃声响,进课堂,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左右教案

《左右》教案

西郊逸夫小学:肖灏

一.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喜欢数学的孩子请举手?好开心,有这么多的孩子喜欢数学,我想问问刚才你们你们举的是哪边手啊?(右手)

师:你的右手真了不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右手还可以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师:刚才我们光顾着说右手,另一只手可不高兴了,来,把我们的另一只手举起来,好好的看看它,多可爱的一只手呀,这是我们的……,我们平时可以用左手做什么?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孩子边摸边说)

师:真能干,我想问问你们是怎样记左右的?(拿笔的那边是右边)

2、游戏——听指令,做动作。

师:记住了吗,下面我就来考考你们!

3、引出课题:有的小朋友弄错了,没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左右这对好朋友。(板书课题——左右)二. 理解左边与右边。1. 摆一摆

(1)按顺序摆学具。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吧,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文具盒,在文具盒的左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本数学书。

1、猜一猜:我们班的孩子真聪明,我要再考考你们,来,我们一起举右手。是谁错了?

2、游戏──音乐节拍游戏

师:哦,当我们面对面站的时候,我们的左右就刚好相反,我的左边就是你们的右边,我的右边就是你们的左边,我记住了,你们记住了吗?好,反正也坐的有点累了,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注意,你们的方向要和我一样哦!

3、练习:楼梯图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给你们看看平时杨老师给你们拍的照片吧!(播放PPT)

师:我想问一下,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为什么?

总结:方向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而且平时在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按次序走,以免发生事故!

4、拓展:排队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我要选出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发礼物,但是上来的时候要听清楚我的要求哦,站错了位置就没有小礼物咯!(请xx站到我的左边……)

四、全课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小朋友过得愉快吗?我也过得很愉快,这节课上我们不但认识了左右,还知道了当我们面对面时我们的左右刚好是相反的,期待着我们下一次愉快的课堂!

第五篇:元宵节教案

元宵节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

6.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二、活动过程

1、讨论你对元宵节还知道那些内容?(吃元宵、猜灯谜、逛庙会等)

2、你还想知道有关元宵节的那些内容?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课题方案

3、交流课题研究方案(1)、元宵节的来历(2)、元宵节的历史发展(3)、各地元宵节的习俗(4)、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4、小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结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你们的调查研究,你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分享你们的收获。

二、活动过程 1,交流元宵节的来历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2,交流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4).元宵节舞狮子(5)、元宵节猜灯谜(6).元宵节踩高跷(7).元宵节祭门、祭户(8).元宵节走百病(9).迎紫姑(10).逐鼠

4、交流元宵节的诗词 诗词两首关于元宵的:

词之首:《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诗之首:《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课本p3表格

第四课时

一、活动内容展示与评价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二、完成p4表格

三、总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8990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