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1地点二年级组 n
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生活多快乐(1)
活动过程
一、表演《同坐小竹排》
1、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应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教师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二、聆听《阿细跳月》
1、借助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让学生一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3、唱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对能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以鼓励。
活动效果学生初步接触了英语,感知音乐的节奏,效果良好。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表
时间2地点二年级组
别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张秀荣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生活多快乐(2)
活动过程
一、聆听《歌声与微笑》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问:这首歌声的情绪是怎样的?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创编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问: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效果了解发声原理,帮助学生初步接触乐器原理知识。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表
时间3地点二年级组
别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张秀荣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生活多快乐(3)活动
过程
一、编创有活动:旋律接龙用d、r、m、f、s五个音做旋律接龙游戏。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
1、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
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
二、表演《西伦达》
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3、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4、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活动效果学生参与积极。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表
时间4地点二年级组
别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张秀荣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美丽的动物(1)
活动过程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结合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导入新歌的学习。)
3、学几个傣族舞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编创。
4、歌曲会唱后便练习打击乐的伴奏。
5、听录音敲击打击乐。
6、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活动效果让学生自编舞蹈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耐心指导,给学生引导。
课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feisuxs,请保留此标记 外 活 动 记 录 表
时
间5地点二年级组
别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张秀荣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美丽的动物(2)
活动过程聆听《龟兔赛跑》
1、初听前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
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
2、初听全曲。(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
问:听了音乐,你喜欢乌龟还是喜欢兔子?为什么?按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为沿途的节奏涂颜色,把小兔的节奏数一数有多少?龟的节奏有多少?
3、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
活动效果感知童话音乐的情趣。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表
时
间6地点二年级组
别音乐辅导教师孙宝敏
张秀荣参加人员30人
活动内容美丽的动物(3)
第二篇: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大赵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1活动专题 各式各样的房屋 活动时间 周4下午最后一节 出席人数 25人 指导教师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评析上节课的作业,由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
(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 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
(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
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有瓦。
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
c、涂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鲤南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大赵小学
2013年 9月
大赵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专题 立方体的包装盒 活动时间 周4下午最后一节 出席人数 28人 指导教师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引出课题。
2、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1)一个面正对学生(2)一条棱正对学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检验:
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2、画法指导:
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修正,才能画正确。
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观察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
3、修改
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
5、上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大赵小学
2013年 11月
大赵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活动时间
周4下午最后一节 出席人数 29人 指导教师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实物,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设问:立方体和长方体怎样区别?
两种形体都有六个面,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有一种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是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是长方形。
(二)常见的长方体及立方体物
设问: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立方体的?(请同学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三)长方体、立方体的立面画法。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现象:(请学生板演立方体的画法)
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看起来不太舒服? 小结:主要是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表现出来。
大赵小学
2014年 3月
大赵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瓷塑小动物,让学生来欣赏小动物,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介绍瓷器
师:“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国瓷器主要是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艺术陶瓷迅速发展。如洛阳、淄博、景德镇、宜兴等地已成为艺术陶瓷的制作中心。”
让学生观察瓷塑小动物和平常生活中真实的动物有何不同? 讲授如何制作泥塑小动物。
1、确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的形象
2、制作出小动物的每一部分的结构
3、把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4、对外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雕刻
5、对动态进行塑捏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可几大组进行比赛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大赵小学
2014年 5月
第三篇: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09.12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地形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二、自主选组、自主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地形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游戏: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黄河长江练反应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
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三、绕物接力练奔跑
教师活动:
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掌握障碍赛跑的方法。
学习内容:游戏:障碍赛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利用跳绳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裂队、并队走。
3、每人一根绳子进行慢跳、交叉跳、绳操和定数跳。
4、听口令进行柔韧练习。
二、尝试练习,体验成功
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取器材,并提出布置场地的要求。
2、组织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尝试过障碍。
3、提示学生调整障碍。
4、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游戏,并作好小结。
学生活动:
1、按要求取器材,并把场地布置好。
2、分三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在进行尝试练习,选择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调整各个障碍间的距离,为游戏比赛作准备。
4、用自己觉得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5、总结自己一小组过障碍跑的情况。
学习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学习内容:游戏 跳皮筋
学习步骤:
一、快快躲闪,调动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进行三次游戏,比出胜负,充分地活动开。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在学生的合作下,讲解示范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及在跳时的跑动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的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并作评价。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三个基本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练习时的跑动路线,知道这三个基本动作主要以缠和绕为主。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相互间要互帮互助,做到一个个过关,特别是女生要带动男生做好动作,在掌握基本动作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动作,熟练跑动的路线。
3、根据自己一小组的练习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好水平
学习目标:了解排球的发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撑握一定的发球技能。
学习内容: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发球。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
学习目标:较好地运用已掌握的小排球传球、垫球技术进行小比赛,并能在比赛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学习内容:排球:小比赛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充分热身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练习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了解标准,积极参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体验相互间的配合。
2、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已学过的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了解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垫球的配合,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2、分成三大组六小组进行比赛,并能在比赛中积极在运用已掌握的动作进行练习。
3、积极说出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组织: 分组考核
第四篇: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范文模版]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三月份活动记录:
课题: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
一、材料:
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小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每人一份)
二、制作:
1、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
2、设计色彩。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
3、上 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
4、剪 刻。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
5、调 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
6、完 成。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二、活动过程:
(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
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
2、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
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
(二)、认识剪纸艺术(学生上网查寻资料):
1、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广东的佛山和潮汕地区、陕西的安塞、山西的浮山、河北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
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3、剪纸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
(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
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
2、学生上网查询剪纸的步骤和方法。工具、材料,(每人一份)
4、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
5、议一议: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
6、试一试: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
7、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
五、活动总结:
1、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
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
3、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
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
5、总 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
6、提 高:构思一幅命题作品:以“母亲”为题,设计一幅剪纸作品。
第五篇: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1活动专题
各式各样的房屋
指导教师
李微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评析上节课的作业,由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
(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 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
(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
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有瓦。
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
c、涂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2活动专题
立方体的包装盒
指导教师 李微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引出课题。
2、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
(1)一个面正对学生
(2)一条棱正对学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检验:
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2、画法指导:
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修正,才能画正确。
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观察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
3、修改
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
5、上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