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

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



第一篇: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

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

●备课资料

一、有关醛基的几个问题的补充

1.乙醛与Cu(OH)2的反应为什么要用新制的Cu(OH)2

醛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强得多,因此常用过量NaOH溶液配制Cu(OH)2,当Cu2+为0.01 mol/L时,在pH15的溶液中,Cu2+主要以溶于水的〔Cu(OH)4〕2-{Cu(OH)2+2NaOH Na2〔Cu(OH)4〕}络阴离子存在;5

2.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时,课本或参考资料都强调新配制氢氧化铜,似乎新配制为反应条件,据前所述,新配制只是提供较多的〔Cu(OH)4〕2-络离子,不是反应条件,其反应条件是:碱性环境和加热。

3.定性检验醛基的重要化学实验。

银镜反应,其反应需适宜的碱性环境,不同的含醛基的化合物需在不同的pH范围内发生反应,成功地做好银镜反应,除配制适宜的溶液浓度外,关键是控制好pH。实践经验是甲醛:pH8,乙醛:pH11。

4.为什么果糖在碱性环境中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果糖分子的结构中不含有醛基,而含有酮基,那么为什么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呢?这是因为在碱性环境中果糖结构中的酮基不断转化成醛基,即果糖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所以果糖也能使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文/孙平,载《中学生化学报》

二、银镜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

银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之一,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很好地将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相结合的例子。按课本要求做银镜反应不易成功,特别是用乙醛作为还原剂的实验更是如此。在此对银镜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谈几点体会。

1.试管要干净。(1)新试管。新试管可以直接用来做银镜反应。

(2)旧试管。旧试管要用洗液清洗或经下列处理,才能用来做银镜反应。

热NaOH溶液洗自来水冲洗HNO3溶液洗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洗。(NaOH溶液和HNO3溶液浓度无严格要求)

2.AgNO3溶液的配制

用NaOH溶液把蒸馏水调成pH=8左右,再用它来配制浓度1%~2%范围内的AgNO3溶液(若配成的溶液不够澄清,也不影响实验)。

3.氨水的配制

用蒸馏水配成2%的氨水。

4.还原剂的处理和配制

(1)乙醛:用蒸馏水配成20%乙醛溶液,再用NaOH溶液把它再调到pH在8~10之间。

(2)甲醛:直接用37%~40%的甲醛溶液。

(3)葡萄糖:用蒸馏水配成10%的葡萄糖溶液。

经过以上处理,按照课本的用量做银镜反应,反应快,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文/黎茂坚,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年第8~9期

三、警惕甲醛损害人体健康

甲醛是重要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制聚甲醛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尼龙纤维、异戊二烯、乌洛托品、季戊四醇等的原料,也可用于制炸药、染料、医药(安基比林,氯霉素等)和农药,是良好的杀虫剂、消毒剂、熏蒸剂、除臭剂等。40%的甲醛溶液在医学上称为福尔马林,是一种化学防腐剂,常用来保存尸体或人体器官标本。

甲醛主要危险性是:

1.燃烧爆炸性。能燃烧,与氧化剂或火种接触有燃烧危险。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气体。

2.腐蚀性。纯净的甲醛对大部分金属无腐蚀性。但它容易氧化成甲酸,对多数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3.毒害性。甲醛有毒,口服10~20 mL,会使人致死,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尤其对视神经有害。有麻醉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皮肤会过敏、坏死。吸入大量甲醛蒸气会引起急性中毒,致使眼部灼痛、咽痛、头痛、恶心、胃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喉痉挛、肺水肿。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气可引起头痛、视物模糊等慢性中毒症状,并使皮肤干燥,易破裂,可引起皮炎。甲醛还会危害肝肾功能,并可能引起细胞歧变,导致癌症发生。含万分之一甲醛的牛奶,婴儿连吃20天可致死。含五万分之一甲醛的酒类、肉制品、牛奶及其制品,吃后引起胃痛、呕吐、呼吸困难等。可是,近年来一些人,特别是不法商贩违法使用甲醛,对公众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水发食品和伪劣食品。国家曾三令五申,严禁用甲醛作食品防腐剂,但好些不法商贩置法令于不顾。据报道,北京,湖北等地有些经销商为了促销,在水发海产品如海参、鱿鱼等水发到最佳状态时,加入福尔马林溶液,以便保鲜防腐,份量增加,外观端正美观。去年,北京有关部门对市内74个食品商场和集贸市场的水发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抽检样品717件,查出198件含甲醛。不久前,某市卫生防疫部门对几家食品集贸市场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结果发现在抽查的海参、鱿鱼、牛百叶、竹笋、鞭花等水发食品中,含有甲醛成分者竟达23%。各地风行一时的所谓人造动物血,如牛血坚、猪血坚、鸡血坚等,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动物血加水稀释,然后注入甲醛搅拌,很快即凝固成为人造血坚,不仅份量增加,而且韧性增强。专家指出,识别、判断食品中的甲醛,可注意两点:(1)如果水发食品海参、鱿鱼、虾仁等颜色过白,质地很脆,加热后又迅速萎缩的,可能含有甲醛。(2)如果将血坚放在手里,感觉质地松软、韧性差,易裂,就是天然血坚。如果血坚表面发硬,韧性强,不易开裂,就是人造血坚。2.用于米面制品。不法厂家为了牟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竟将甲醛及其制剂和入米面制品中。去年和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的湛江、吴川两地市卫生防疫站检查当地市售米面制品138份,检出含甲醛者80份,占58.0%。如果你购到外观靓或煮较长时间而不烂的米面制品,暂不要食用,可向当地卫生防疫站投诉,由他们作出鉴定和处理。

3.用于建材及家具。室内的甲醛是从建材、家具和壁纸等的粘着剂以及涂料和化学燃料中释放出来的,越是新的建筑物,释放出的甲醛浓度就越高。如人造板在制造中都离不开胶粘剂,目前使用的胶粘剂主要有脲醛胶、酚醛胶及三聚氰氨醛。我国木材用胶主要是由木板加工单位自产自用,所以专业水平低,甲醛含量较高。甲醛密度比空气重,在室内装修时其气体沉于室内空间下部,不易从窗口散发到外面空间。我国对胶粘剂中甲醛的含量规定不能超过50 mg/100 g,而国际标准为10 mg/100 g。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室内甲醛浓度限度为每立方米100微克的标准,欧美一些国家也已对木板放出的甲醛量作了规定,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前不久,北京市化学物质毒性鉴定检测中心在普测中,查出有的一年前装修的居室,目前甲醛浓度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5倍。在家庭装修中不宜采用过多人造板材,在装修过程中及装修后的一段时间内,一定要注意通风,有条件者更宜采用强制通风。明显含有高浓度甲醛的家具,有关部门应当不允许销售,要待甲醛气体释放至低浓度后才能上市。消费者买到家具时如嗅到刺鼻的甲醛气味。应尽量放出甲醛气味,特别要注意排气通风。

4.用于干洗。干洗店在洗涤中,常用甲醛和四氯乙烯。四氯乙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导致头痛、头晕、疲劳。如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度时,能引起知觉减退,甚至死亡。只要甲醛和四氯乙烯在操作间的空气里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从事干洗工作中要注意采取的防护措施有: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佩防护目镜,工作中不要进食、饮水;工作环境要注意通风,休息时尽量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工作结束时用清水和肥皂冲洗皮肤;并根据接触的程度定期进行医疗检查。

5.用于添加在衣服布料上。为了使衣服布料洁白硬挺,不易变皱及不缩水、防霉,生产厂家通常在衣服里添加甲醛和荧光剂,这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伤害性,尤其对婴幼儿娇嫩肌肤伤害性更大。目前,在美、日等国,对婴幼儿贴身衣服不得检出含有甲醛残留量。几年前,我国台湾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对市场上出售的婴儿衣物,进行了化学测试,结果发现八成含有甲醛,九成含有荧光剂。实验证实,一件含有甲醛的衣物即使洗涤多次,还是无法洗掉。这就是台湾发生的甲醛事件。近年,市场上不少衣料经整理后,有一定的特殊功能,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一般有树脂整理、免烫整理及拒污整理等,所用的药剂中很多有明显的刺激性或毒性,药剂中包括甲醛。如果购买了整理后的内衣,应充分水洗,尽量使游离甲醛的含量降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人体的污染。对甲醛过敏的人或皮肤过敏性强的人,应避免穿着标有免烫字样的衣服。

文/梁英豪,载《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18年11号

四、关于银镜反应实验前乙醛的处理

关于乙醛银镜反应,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努力,提供了不少改进方法,但忽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杂质干扰。

1.杂质形成

市售乙醛试剂的浓度一般为40%,长期放置易自动聚合成三聚乙醛,若用这种乙醛试剂做银镜反应实验,肯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此,乙醛试剂出厂时都加了稀硫酸,以防止或减少乙醛聚合,但造成乙醛试剂呈酸性,且引入了硫酸根离子。此外,乙醛与空气接触还能慢慢氧化成乙酸,由于硫酸银、醋酸银均为难溶物,使银离子浓度降低,造成镀银不匀或彻底失败。在银氨溶液中加入未经处理的乙醛试剂,马上出现白色浑浊,就是这种原因。

2.除杂方法

由于乙醛试剂呈酸性,同时混有醋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干扰离子,所以在做银镜反应之前,向乙醛试剂中加入足量氧化钙,浸泡30 min后,取上层清液即可。

3.除杂原理

2H++SO +CaO====CaSO4+H2O

2CH3COOH+CaO====(CH3COO)2Ca(乙醛试剂中)+H2O

文/张小林,载《中学化学》2000年第4期

●综合能力训练题

1.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3)3 C CH2OH B.(CH3CH2)2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答案:AC

2.已知丁基有四种,不必试写,立即可断定分子式为C5H10O的醛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3.下列有机物中,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的是

A.1,3-丁二烯 B.苯酚 C.二甲苯 D.丙烯醛

答案:D 4.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可使KMnO4溶液褪色

B.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C.它可使溴水褪色

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C10H20O 答案:D

【总结】2018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化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化学教案:乙醛醛类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第二篇:高二化学 乙醛醛类 教案

《乙醛 醛类》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化学备课组

卜昌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主要目标)能掌握乙醛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主要目标)掌握醛类的通式。(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及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目标)

对学生进行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教育。(同时目标)

教学内容:

1、乙醛的结构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4.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教学重点: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材料: “软”

1、导入材料: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出乙醛)

H2C═CH2 →

C2H5OH → CH3CHO

2、揭示材料: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PPT)、乙醛的结构式

3、强化材料:a.乙醛的样品(物理性质)

b.乙醛与氢气的反应:

c.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d.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4、延伸材料:甲醛

醛类: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5、回归材料:

6、检测材料:写出乙醛分别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硬”

1、教材、黑板、PPT等

2、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等

3、试剂:乙醛、2%AgNO3溶液、2%稀氨水、10%NaOH溶液、2%CuSO4溶 教学过程设计 I.导入知识点

[复习练习: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H2C═CH2 → C2H5OH → CH3CHO II.分析知识点

[板书:

一、乙醛的结构: [引出:乙醛

[展示: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

CH3CHO [讲解:乙醛主要用于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设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板书:

二、乙醛的性质: [板书:

1、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醛的样品。

[探究式提问:乙醛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让学生拿起各自桌上的乙醛试样,观察其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等。[阅读:书上Page164第一段内容。

[小结:学生自我整理: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板书:

2、乙醛的化学性质:

[探究式提问:乙醛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理论预测:首先让我们从乙醛的结构来预测一下乙醛可能的化学键的断裂方式,从而可能会发生哪些反应

[讨论分析:醛的特性主要体现在—CHO上,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官能团中有一个C=O双键,可以告诉大家,C=O的内部结构和C=C是类似的,我们再对比一下引入C=C和C=O的方法,能否推测出C=O应具有什么性质?C=O应该能发生加成反应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能在①处断裂而发生与H2加成反应。[板书:(1)、乙醛的加成反应: 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Page164)

我们知道,乙醇氧化得乙醛实质是一个脱氢反应,现在乙醛与氢气加成又得到了乙醇,相当于是醇氧化的逆过程。乙醛的加成发生在C=O键上,这个加成反应同时也是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C=O双键的加成不如C=C容易,通常情况下C=O双键与溴水、水、HX等很难加成:通常C=O双键加成:H2、HCN C=C双键加成:H2、X2、HX、H2O [讲解:

1、醛基与H2的加成反应,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2、工业上不用该反应来制取乙醇。[设问:那么②处的断裂实际也存在吗?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也能在②处断裂而与O2发生氧化反应。[板书:(2)、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验证:采用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边实验边讨论的方式进行,由学生亲手实验验证。

有机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如乙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①、乙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 CH3CHO + O2 2 CH3COOH ②、银镜反应

[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Ag++NH3·H2O = AgOH↓+NH4+ AgOH+2NH3·H2O = [Ag(NH3)2]++OH-+2H2O [Ag(NH3)2]+-银氨络(合)离子

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CH3CHO + 2[Ag(NH3)2]+ + 2OH CH3COO-+ NH4+ + 2Ag↓+ 3NH3 + H2O CH3CHO +2 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氧化产物是铵盐不是羧酸

工业上是用含醛基的物质——葡萄糖来把银镀在保温瓶胆上的

a、做银镜反应的试管要洁净

b、往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直至沉淀恰好消失

c、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煮沸,加热时静置试管

[板书: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③、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费林反应 [实验: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板书: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讲解:

1、上述两个反应均可用来鉴定醛基的存在。

2、氧化产物是羧酸,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医院检查糖尿病。

[讨论: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均为弱氧化剂,如果向乙醛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会有什么现象?

将少量Br2水滴入乙醛溶液中(注意是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板书:

三、乙醛的工业制法

1、乙炔水化法:

2、乙烯氧化法

III.知识点延伸 [板书:

四、醛类

[引入:还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叫甲醛,结构式为,它也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还能发生氧化反应,与乙醛性质很相似,你们想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甲醛与乙醛的结构的相似性,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醛类”。[讨论:你们能根据同系物的知识,写出甲醛、乙醛后面的几个醛类物质吗?并进而写出它们的通式吗?

[学生板演:写出HCHO、CH3CHO、CH3CH2CHO、CH3CH2CH2CHO、„„ 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1、定义:由烃基或氢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3、甲醛:(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1)、甲醛的结构特点:

甲醛的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

分析:从结构上看甲醛是H原子与-CHO直接相连,没有烃基。结构很特别,与羰基相连的 3 两个H原子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受羰基的影响,两个H原子都非常活泼。甲醛中有2个活泼氢可被氧化。(2)、甲醛的物理性质

甲醛又叫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福尔马林是质量分数含35%~40%的甲醛水溶液。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3)、甲醛的化学性质 a、与氢气加成

HCHO+H2→CH3OH b、银镜反应

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反应产物HCOO-中仍含有-CHO,可进一步与银氨溶液反应。c、与新制得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

HCHO+2Cu(OH)2→HCOOH+Cu2O↓+2H2O d、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

[注意](1)反应机理是酚脱去邻位上的两个氢原子,醛脱氧生成水。

(2)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如水、氨等分子)的反应。

IV.知识点回归

[小结:

1、醛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及较弱的氧化性。

2、醛基是乙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的官能团。

3、醛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V.知识点检测

[作业:Page166习题。

[研究性实验: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做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该实验的结果可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一、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 a、乙醛的加成反应: b、乙醛的氧化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三、.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第三篇:乙醛和醛类测试

《乙醛 醛类》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建筑装饰材料发展速度很快,进入家庭居多,调查发现有些装饰程度较高的居室中,由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污染物是().A.CO B.SO2 C.甲醛、苯等有机物 D.氨气

2.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湿度并通风 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 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 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

3.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HCHO + NaOH(浓)→ HCOONa + CH3OH,在此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变化是().A.仅被氧化 B.仅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4.丙烯醛的结构式为CH2=CH—CHO。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

5.甲醛、乙醛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区分:乙醇、乙酸、乙醛三种物质,则该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

B.浓溴水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D.三氯化铁溶液

7.某饱和一元脂肪醛中所含碳元素质量是所含氧质量的3倍,此醛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有机物甲可氧化成羧酸,也可以还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C.乙比甲沸点高 D.甲和乙最简式相同

9.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和还原产物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甲、乙反应可生成丙,甲、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此有机物是().A.甲醛 B.乙醛 C.甲酸 D.乙酸 10.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的实验,取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 0.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里混合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A.氢氧化钠不够量 B.硫酸铜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多 D.加热时间不够

12.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13.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14.某3 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 g Ag,则该醛为().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15.使30g甲醛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Na2O2增重的质量为().A、10g B、15g C、20g D、30g

16.有乙醛蒸气和乙炔混合气体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的氧气的体积为().A.2aL B.2.5aL C.3aL D.无法计算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5分)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在此溶液中滴入福尔马林,加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用于检验__________基的存在,医学上常用于检验糖尿病人尿中糖的多少,说明糖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基。

17.(6分)醛可以跟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是水溶性的a一羟基磺酸钠: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氯苯中混有杂质苯甲醛,欲将此杂质全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使CH3C(OH)HSO3Na全部变成乙醛,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或____,其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

18.(8分)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 3 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19.(10分)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I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率也不同(数据见下表)。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

20.(8分)某液态有机物,在、170℃的条件下全部气化,占有体积,在混入纯氧气点燃后,恰好使它完全燃烧,生成等体积的和(气)。当恢复到反应前状态时,燃烧后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混合气体减小。计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指出:当要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时,还要利用什么实验?

21.(8分)一个重91.80克的洁净烧瓶中,加入两种饱和一元醛A和B的混合溶液4.68克,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经充分反应后,过滤,仔细洗涤,干燥,称得瓶和固体质量共108.00克。已知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试计算。

(1)A和B各为什么醛

(2)B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22.(10分)分子式为C3H7Br的有机物甲在适宜条件下能发生如图的一系列转化:

(1)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确定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甲+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

B+Ag(NH3)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③试确定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甲+NaOH的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

《乙醛 醛类》检测题 参考答案

A卷(基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C

4.C

5.B.6.C 7.A 8.B.9.A.10.D.11.A 12.B.13.B.14.A 15.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答案: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 2Cu(OH)2+2NaOH= Cu(OH)2↓+Na2SO4

2Cu(OH)(甲醛)= HCOOH(甲酸)+Cu2O(砖红色)↓+2H2O 醛。2+CH2O

17.答案:(1)饱和NaHSO3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

(2)足量的NaOH溶液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加热蒸馏

18.答案:①

③ ④ ⑤

19.答案:(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率

(2)降低的溶解度

(3)稀硫酸甲苯(4)蒸馏利用苯甲醛和甲苯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5)部分苯甲醛被氧化成苯甲酸

20答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可以将它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如能出现银镜(或红色),则说明它是丙醛,否则它不是丙醛。

21.答:A为丙醛,B为丁醛。B的质量分数为0.347

22.答案:(1)①CH3CH2CH2Br

第四篇:高二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第二节乙醇 醇类(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二、七班 课型:新授课 地点:第二电教室 教者:杨平英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从而形成有关乙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2.熟记乙醇在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键的断裂位置。

能力培养:1.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的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请学生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出学生的书写错误。

(说明)乙醇可以看做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

新知学习与探究

[板书]

二、化学性质(3)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分析]乙醇的燃烧就是一个剧烈的氧化反应

[设疑]在乙醇的燃烧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若条件改变,有催化剂Cu或Ag参加,产物还是CO2和H2O吗?

[学生分组实验]在小试管里盛入约2-3ml的无水乙醇,将一段细铜丝弯成螺旋状并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待铜丝红热后趁热插入无水乙醇中去,这样反复数次。

a.观察铜丝的变化,闻小烧杯内液体的气味? b.现象分析,书写方程式

(现象)烧至红热的铜丝离开火焰时变为黑色(CuO),插入无水乙醇中去后又变为光亮的红色。每次实验的重复中铜丝都表现出了同样的现象,并且铜丝的形状、体积均无变化。几次实验重复后,小烧杯内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原理)方程式:2Cu + O2 

2CuO

CuO+CH3CH2OHCH3CHO+Cu+H2O

合二为一:2CH催化剂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

c.分析反应中可能的断键的位置(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②动画演示催化氧化:

(说明)由上式看出,乙醇被氧化时,实质上是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脱去,形成C=O双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上述反应,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的才可以。

(结论)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d.试书写CH3CH2CH2OH的催化氧化产物?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实验室用乙醇在浓H2SO4作用下,加热到170℃左右可以制乙烯,请大家回忆并完成下列的问题(见ppt)

[板书](4)消去反应

a.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书写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出学生的书写错误。b.推测可能的断键位置 c.学生观察动画

d.思考:(CH3)3CCH2OH能否发生消去反应?那么CH3OH呢?生成乙醚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乙醇的几个化学性质。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请大家概括(见

ppt)

●课堂检测

最后通过分层练习,检测本堂课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布置

见课本p139习题3,4

第五篇:200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9讲 乙醛 醛类教案

人教大纲版0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49讲乙醛 醛类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醛类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2.学习醛类的性质,初步学会检验醛基的方法。3.了解乙醛的工业制法。

4.了解甲醛、乙醛和丙酮的主要用途。

【热点重点】

1.醛的结构。2.检验醛基的方法。【教学内容】

乙醛 醛类

一、乙醛

1.分子式:C2H4O

HOHCCH

结构式:OH

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CH

COH

乙醛的结构简式不能写成CH3COH 2.乙醛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CH3COH

OCH3CH+H2NiCH3CH2OH

[指导学生]

分析该反应,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有机氧化:加氧或去氢无还原机 还原:加氢或去氧 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氧化(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www.feisuxsH2nO(n≥1)。

(3)醛的通性:

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www.feisuxsH2nO

(三)、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四)、甲醛的特殊性

常温下为气体

www.feisuxs

【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例1(CH3)2CHCH2OH是某有机物加氢还原的产物,原有机物可能是

选题目的:a.复习巩固C=C双键、C=O双键和 于中下等学生。

叁键的性质;b.考查观察能力。适

思路分析:首先应明确题干中的物质其结构简式还可以写成,又因为C=C双键、叁键、C=O双键均可以与H2加成,仔细观察四个选项不难发现正确答案。

解答:A、D

启示:解答有机习题要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如本题很容易发生漏选的情况。

例2 某3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gAg,则该醛为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选题目的:a.复习银镜反应中的定量关系;b.注意甲醛的特殊性。适合于中等学生。

思路分析:1mol一元醛通常可以还原得到2molAg,现得到0.4molAg,故醛为0.2mol,该醛的摩尔质量为3g/0.2mol = 15g/mol,此题似乎无解,但1mol甲醛可以得到4molAg,即3g甲醛可得到43.2g(0.4mol)Ag,符合题意。

解答:A 启示:在烃的衍生物中,有许多特殊的反应,它们的特殊的性质往往会成为命题的素材,需引起我们的注意,类似的物质还有HCOOH、甲酸酯等。

例3 某醛结构简式如下(CH3)2C=CHCH2CH2CHO

(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

选题目的: a.复习C=C和—CHO的性质;b.考查思维的灵活性。适于中上等学生。

思路分析: 检验醛基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C=C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当一种有机物中同时含有这两种官能团时,必须要考虑检验的先后顺序,若先检验C=C,则—CHO也同时会被氧化,无法再检验—CHO,只有先检验—CHO(此时C=C不会被弱氧化剂氧化)才能继续检验C=C。

解答:(1)先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可证明有醛基(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也可证明有醛基),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证明有C=C。

www.feisuxs

(2)由于溴水能氧化—CHO,因此需要先检验—CHO。

启示:牢固掌握各官能团的性质固然是必要的,但更要注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如本题中检验完醛基后,必须要加酸调pH至中性,因为—CHO被氧化后

-溶液呈较强的碱性,若直接加溴水,Br2与OH反应也会导致溴水褪色而无法检验是否有C=C。

www.feisuxs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