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13《坐井观天》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推荐]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坐井观天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017.3.1 最新版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 沿 答 百 别 弄 际 抬 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
百()
开()现()
没()
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2017.3.1 最新版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2017.3.1 最新版
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长)
2017.3.1
第三篇:最新: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坐井观天∣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
《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生字所在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寓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懂得“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角色扮演、课件展示。【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视频:坐井观天
猜一猜: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中的故事讲的是哪个成语?(坐井观天)师板书课题。2.解题
学生齐读课题,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
这节课我们就走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3)边读课文边完成填空:
课文讲的是()和()争论()的故事。2.自学汇报
(1)识字游戏
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xìn
相信 小鸟 青蛙 朋友 坐井观天 yán
看井 井沿 抬头 无边无际
(2)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说一说“信 沿 抬 际 蛙 错 ” 这几个字在书写时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3)感知内容
指名完成填空,集体交流。
课文讲的是(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
1.学习课文第1段
课件出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指名读一读,提问:
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分别在哪?(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理解“井沿”是指“井口的边”,拓展“碗沿”指碗口的边,“桌沿”指桌面的边。2.小组合作学习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1)小组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再指派一组在全班分角色朗读。(2)什么是“大话”?(吹牛)
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读一读小鸟的第一句话: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3)小鸟和青蛙因为“天有多大”争论起来,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的对?(小鸟说得对,因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那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一直待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
3.感悟明理
青蛙一直待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就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看待事情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固执己见。)
4.拓展延伸
小鸟为了说明“天是无边无际的”,给青蛙的建议是什么?(“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有一天青蛙终于跳出了井口,青蛙会说些什么?(小鸟说的对,天是无边无际的;哇,天这么大呀;以后我再也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了。)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我们明白了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五、课堂练习
填空。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2.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六、作业布置
1.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和同学讲一讲。
2.小组内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目光短浅,固执己见不可取
青蛙
只有井口大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猜成语来引入文本,让学生从兴趣盎然中走进新课。课文内容浅显,因此,在识字、初度感知内容都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在学习三次对话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分角色表演读,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最后拓展“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口,你想他会说些什么?”来升华主题。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语文辅导网http:///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