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语文:13《坐井观天》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推荐]

小学语文:13《坐井观天》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推荐]



第一篇:小学语文:13《坐井观天》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推荐]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坐井观天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017.3.1 最新版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 沿 答 百 别 弄 际 抬 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

百()

开()现()

没()

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2017.3.1 最新版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2017.3.1 最新版

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长)

2017.3.1

第三篇:最新: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坐井观天∣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

《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生字所在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寓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懂得“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角色扮演、课件展示。【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视频:坐井观天

猜一猜: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中的故事讲的是哪个成语?(坐井观天)师板书课题。2.解题

学生齐读课题,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

这节课我们就走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3)边读课文边完成填空:

课文讲的是()和()争论()的故事。2.自学汇报

(1)识字游戏

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xìn

相信 小鸟 青蛙 朋友 坐井观天 yán

看井 井沿 抬头 无边无际

(2)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说一说“信 沿 抬 际 蛙 错 ” 这几个字在书写时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3)感知内容

指名完成填空,集体交流。

课文讲的是(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

1.学习课文第1段

课件出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指名读一读,提问:

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分别在哪?(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理解“井沿”是指“井口的边”,拓展“碗沿”指碗口的边,“桌沿”指桌面的边。2.小组合作学习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1)小组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再指派一组在全班分角色朗读。(2)什么是“大话”?(吹牛)

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读一读小鸟的第一句话: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3)小鸟和青蛙因为“天有多大”争论起来,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的对?(小鸟说得对,因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那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一直待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

3.感悟明理

青蛙一直待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就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看待事情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固执己见。)

4.拓展延伸

小鸟为了说明“天是无边无际的”,给青蛙的建议是什么?(“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有一天青蛙终于跳出了井口,青蛙会说些什么?(小鸟说的对,天是无边无际的;哇,天这么大呀;以后我再也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了。)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我们明白了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五、课堂练习

填空。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2.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六、作业布置

1.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和同学讲一讲。

2.小组内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目光短浅,固执己见不可取

青蛙

只有井口大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猜成语来引入文本,让学生从兴趣盎然中走进新课。课文内容浅显,因此,在识字、初度感知内容都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在学习三次对话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分角色表演读,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最后拓展“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口,你想他会说些什么?”来升华主题。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语文辅导网http:///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

小学语文辅导网

http://www.feisuxs/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