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文斌散文欣赏
从《想起旧房子》看郭文斌的散文艺术特色
——朴实安详的精神世界
题记:郭文斌的散文,在安静中感受生命的纯粹,在朴实中见证生活的华丽。
第一次读到他的散文《想起旧房子》的时候,就感受到那一千来字所带来的巨大震撼,那样朴实的文字,那样平静纯粹的心境,在寒冬的深夜,在每一个落日西沉的黄昏,在每一个让人沉醉的夜里,在每一个残留星光的黎明,都会在读者心中点起了柔柔的火心,带给读者温暖和光明、给读者诠释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命的尊敬。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们读不到世俗,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洗涤,带给我们的是灵魂的纯净,或许爱一种生活就应该像郭文斌散文里描述的那样干净,不带有任何的一丝杂质,我们以喧闹的哭泣向世人宣告我的到来,但我们应该安静而高贵的栖息于这个纷繁芜杂的尘世。这就是郭文斌在他的作品中所要追求的精神世界,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是朴实的安详。
当他搬进自己新居的那一天,他兴喜,但是他并没有为之疯狂,他在兴喜的同时,默默的是对于老房子的怀念,因为在他安静的内心世界里,生命——“不过是一张床、几件家具、几张櫈子而已”。而我们应该珍视的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或许它是平淡的,或许他也是不惹人主意的,或许他也夹杂着很多的哀愁,但是这一切都只是郭文斌心中的那些能带走或者不能带走的,能留下的或者不能留下的记忆和故事。这些故事,总是在时间的流里,那样安详而朴实的存在着,郭文斌把人比作浮萍,我想这样的记忆和故事,就应该是浮萍的根,它滋养着静默于平静水面的生命,让这样的生命在喧嚣里享受安详与朴实,这是心灵的安详,灵魂的朴实。而这样的安详与朴实也正是作者要传达给世人的生活本真,也是他散文的生命力。
雷达先生在看到郭文斌的小说《吉祥如意》时说:“读完郭文斌的小说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有这么美的短篇小说。没想到还有这么美、这么纯粹、这么含蓄、这么隽永、这么润物无声的小说。他的小说你要做理论上的概括可能不容易,但是你可以被陶醉。郭文斌的小说感动得我掉泪。郭文斌给我们提供了罕见的审美体验。郭文斌作品提供的美学价值,那种罕见的美,尤其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我想如果借用雷达先生的话来定位郭文斌的散文也是恰如其分的,郭文斌的散文笔调清新自然,没有半点雕饰,行文如同初春积雪的融水慢慢流过田园,浸润着每一寸希望的土地,同时也在向世人讲述那一方土地上安静中的顽强生命力,朴实中的华丽,他要将这样的华丽用自己的笔写给世人看,给世人展现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他要让世人知道这样的“乌托邦”是存在的,他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那份安详与朴实的种子,洒向每一个浮躁的角落,让他生了根,发了芽,开出花来,结出果来。
郭文斌散文中展现的朴实与安详,是作者人格的升华,是作者心灵的所向,是作者强大内心世界的自我支撑,是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作者对世人生活心态的期望,是作者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作者对于人生铿锵的叩问。朴实与安详,在作者的心底也在我们触手可及的身旁。
第二篇:郭文斌《农历》读后感
郭文斌《农历》读后感
引导语: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文斌《农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历》是郭文斌的作品集,他常常写一些短篇小说,如:《收获》、《生产》、《大年》、《芒种》等。他的小说常与节气、节日有关,而且篇篇都有无处不在的暖意。现在,知道中秋、大年、芒种、小满这些节日传统过法的人已经不多了。他便借此机会让我们在欣赏、品味文学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农历》是专门讲节日的'。这本书的主角是五月和六月。他们的名字是以出生月份来取的。五月和六月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天真无邪。五月是个心灵手巧,却总爱和弟弟六月争吵的姐姐。六月是个聪明伶俐又动不动就提一些莫名其妙却富有哲理的问题的弟弟。每当六月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时,我总会着急地看下去,看五月或爹会如何回答。我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因为六月总提问,所以五月常亲昵地称六月为瓜蛋。五月的家里还有不少成员:知识渊博的爹,笑口长开的娘还有常年在外的三月姐、四月哥。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中秋》。中秋节,梨成熟了,五月、六月和爹下梨,六月下到最后一只时,心软了一软,觉得梨是树的孩子,虽然长大了要离开,但还是应该为树留一个孩子,所以六月住了手,从树上溜了下来,抬头望树,他仿佛看到老梨树十分开心,便松了口气,“心里也是一个巨大的轻松”。
爸让五月六月给邻居家送些梨,六月有些舍不得,不想把这“能甜化了人心”的梨送走一大半。但是当五月六月背着包挨家挨户送过梨后,六月却十分欣慰:邻居们很好地招待了他们,送给他们不少东西,“往出走时挎包是满的,往回走更满”,数不清的香瓜、茭瓜、苹果、花红、玉米……六月恍然大悟,“自己”和“别人”所拥有的是可以互换的,而且,好像交换以后快乐更多了。特别是邻居大娘称他为“小掌柜”时,他仿佛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想,六月还没吃到那些瓜果,就一定品尝到了那甜蜜的滋味和浓浓的亲情。
读完这本书,只觉心里一片明净,他们的生活也有不足,也有烦恼,不过留在五月六月心中的只有温暖。《农历》不仅仅教给我过节的方法,还教会我怎么做一个心地善良、正直诚实、乐于助人的人。
第三篇: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郭文斌事迹
第四届山西道德模范候选人郭文斌事迹
郭文斌,男,汉族,1970年6月出生,文化程度初中。16岁初中毕业后在沁水电厂担任翻斗车司机,1996年到山西汽运集团晋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在客运分公司任客车驾驶员和沁水分公司安管员。
在调到沁水分公司担任安管员之前,郭文斌是一名普通的客车驾驶员,跑的是晋城至侯马的客运专线,工作很辛苦,一天最少要开八个小时的车,连着上七八天班,才轮休一天,从1996年到2012年,一干就是15年。在工作中主动关心乘客,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郭文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2010年12月10日下午1时左右,郭文斌驾驶晋E18557号客车执行晋城至侯马班车任务,当车行驶至翼城南关路段时,有三名男子拦车要到侯马,上车后一人态度蛮横不予买票,郭文斌发现情况不对即停车劝其买票,没想到该男子恼羞成怒,抓住郭文斌的领口就给了他两巴掌,有一个人还威胁说:“你以后还想不想在侯马线上跑了?”。郭文斌没有畏惧,依然坚持要他们买票,要么下车,就在这时,一个小个子歹徒趁郭文斌不备拿出匕首在其腹部捅了一刀,当时郭文斌感觉腹部麻木,伸手一摸鲜血涌出,三个歹徒一看,跳下车就跑,郭文斌强忍疼痛,大喊:“抓歹徒!”,郭文斌捂着腹
部开车追赶,在同车旅客的协助下,将一名歹徒抓获。此时,郭文斌伤口处的血还在不停地流,他感觉快支撑不住了,他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乘客放在路上不管,必须妥善安置才行。于是,他让乘务员和乘客将歹徒看住,忍着剧痛,用一位女乘客递过来的一大卷卫生纸顶住受伤的部位,趴在方向盘上开了近五公里,把旅客送到翼城汽车站,因为提前接到了乘客的报警,翼城汽车站院内,派出所和急救中心人员已经赶到。临上救护车前,好几名乘客拍着郭文斌的肩膀说:“老哥,你真够意思,这个时候你还能顾及到我们……”而此时的郭文斌,已近昏迷状态,幸运的是,这一刀未伤到重要器官,在医院静养了一个月后,郭文斌出院了。经过警方对这起事件的调查,才知该三人是小偷,其上车的目的是想在客车上伺机偷窃作案。
2011年冬天的一天,郭文斌开车从侯马回晋城,当车行驶到曲沃休息时,乘务员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于是,大家一起下去找,找了好大一会才发现一名女乘客钻在角落里就是不肯上车,郭文斌上前仔细观察,断定这名乘客精神有些不正常,于是迅速联系当地的民警,直到确认女乘客被安置好后,他才放心地上了车。
这些年奔波在路上,郭文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遇到小偷在路上拦车,他从不停车。有时候,他发现车上有小偷,也总会示意身边的乘务员用暗语提示乘客,并想方设法将小偷赶下车。每天出车前都会有乘客给郭文斌打电话问他发车时间,要坐他的车,有时候,乘客东西落在了他的车上,还会请他暂时保管,他都从不拒绝。
郭文斌同志在危险面前不顾个人安危,首先想到保护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是其爱岗敬业、服务旅客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一名驾驶员的崇高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2011年5月郭文斌被晋城市见义勇为协会授予晋城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同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被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2011年12月24日的《太行日报》周刊头版上刊登了题为《腹部中刀仍和歹徒英勇搏斗—记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郭文斌》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他的见义勇为英雄事迹。
第四篇: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
等咱老师有了钱
等咱老师有了钱,悬赏100万通缉那个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家伙,让他来教教50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看他能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人!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那些专家拿本教材去上课,然后我去开门听课,做个专家,对他们指手画脚。
等咱老师有了钱,把薄弱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挂牌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实践基地”,让他们颁布政策理念前先用实践去检验可行性。等咱老师有了钱,教师节的时候咱也坐着小车去慰问,给他们一人发条毛巾,发瓶金龙鱼,然后用温暖的大手握得他们热泪盈眶!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领导去下乡支教,咱去欧洲考察!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领导也去师生同考,考不好的列入黑名单!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政府领导替我陪酒喝酒,我叫他喝多少就喝多少,他就是喝吐血,还说谢谢关怀!
等咱老师有了钱,开个教师法律援助中心,哪个家长无理取闹,咱也告他个诽谤侵犯!
等咱老师有了钱,金嗓子喉宝要列入医保药物。
等咱老师有了钱,给任课老师配个秘书,专门负责打杂的!
等咱老师有了钱,每人买辆小车。凭啥人家有车贴,咱大老远坐公车都没个贴?
等咱老师有了钱,论文一天发表一篇,要带刊号的!反正那些出版社也都认钱,评这评那又硬卡这个。
等咱老师有了钱,自己办学校自己编教材!三天两头换教材所谓新版都是换汤不换药,烦不烦?干脆自己定标准!
等咱老师有了钱,进修培训一律报销,职业进修也是为工作服务,干嘛又燃烧自己还又要自己掏腰包?
等咱老师有了钱,谁不把学生当人的,我一律端了他的饭碗;谁不把教师当人的,我一律摘了他的乌纱帽!
等咱老师有了钱,我也让那些领导时不时地去考试,然后排名次,然后上墙公布„„!
等咱老师有了钱,我也不做老师了,做公务员,享受阳光工资;让那些公务员去做老师,拿绩效工资,急死也好,笑死也
第五篇:散文欣赏
那年少的心,年少的等待,在弹指间荡然湮灭,回首间,谁的笑容,谁的眼神,倒映着谁的模样。黑白键交替舞动记忆的涟漪,却在行云里惊醒阵阵的雨珠,飘落空中,滴在心头。——〔题记〕
往昔,寻你千百度,山遥遥,水迢迢,路漫漫,日出到迟暮,可你却不在灯火斓珊处。如今寻你不再千百度,花纷纷,风萧萧,雪飘飘,一个季节的变化,可你却不在客舟中。当寻你不再千百度时,一生流浪,一世漂浮,一轮回不再寻觅。生生世世,你我已不在轮回之中。
恰似春风吹化雨,春天的雨飘飘洒洒,在心中溅起涟漪水花,雨过天晴水面如镜平滑,有谁知道在我心里已添了多少牵挂。平淡的相遇,谁也不知道那是故事的开始。是命中注定还是彼此的牵挂在纵容,初次相遇中的背影朦胧,心竟然在隐隐阵痛,没有风雨伴奏,没有一见钟情的奇幻,没有目光的交流,没有童话中的浪漫,只是平平淡淡的,在茫茫人海中我遇见了你,你坐在我面前,留给我一个心痛的背影,平凡的相遇却有不平凡的感受,你的背影从此住进我心底。
名如其人,婉约惜情。何必幽径谈画,你就是一幅墨丹青;何必月下吟诗,你就是一首蝶恋花;何必倾诉委屈,你就是最好的慰藉。你来,便有一种温暖,潜入心底,眼睛不由发亮。最真实的感觉,生活的灵光因而而被点亮。
曾记否,第一次交谈的时候,彼此心中那份莫名的感觉,是相见恨晚。你的笑容是我最惬意的风景,一如那苏州城外的微笑。
可是,平凡的相遇注定着我们要痛苦的离别。离别的那天,风雨来凑热闹。撒下的句点,滴答打碎了我的心,久久疼痛。
我的心你可懂得 爱上你却不知道怎样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