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初识程序设计教案

初识程序设计教案



第一篇:初识程序设计教案

我的《最强大脑》

——初识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8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9章《程序设计》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虽然概念性的知识较多,但是本课的学习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掌握程序的基础知识也是学好程序设计的关键。本课准备结合“乘方计算器”程序实例来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理解“对象”“事件”等概念。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虽然是第9章《程序设计》第1节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因此如果让学生直接编写程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开始,体验用VB编写程序的完整步骤。第1节概念性的内容较多,学生第一次接触VB,学习任务不宜过难,还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初步体会如何用程序实现算法,并且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经验理解“对象”“事件”等概念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程序的含义。

2)了解VB窗口的组成,掌握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的基本方法。

3)掌握编写程序的一般过程

4)理解“对象”“属性”和“事件”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乘方计算器”程序的模仿,让学生体验VB编写程序的完整步骤。

2)通过对“乘方计算器”程序的分析,让学生体验用程序实现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乘方计算器”程序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逐步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周玮参加《最强大脑》的视频)

师:视频中的主人公名叫周玮,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但是他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度,能够用大脑对任何自然数进行高次乘方或者开方运算,被称为“中国雨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让你们算出一组数据的乘方,同学们能不能算的出来 生: 师:那么这个时候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曾经当我们需要统计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当我们需要修饰文字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ord,当我们需要修饰图片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美图秀秀或者PS软件,但是要解决计算乘方的问题,我们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软件,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习程序设计,自己制作一个软件,老师在课前制作了一些小软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演示乘方 解方程组 画图还有贪吃蛇软件)

那么如何设计程序呢?

今天老师就以乘方计算器为例子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初识程序设计》

2、认识程序

师:在认识程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程序这个概念,我相信程序这个名词,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语,陌生的是很少有同学准确的能够说出它的意思。其实程序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上学,晚上回来打开书包,拿出作业,写作业,最后将作业放回书包中,这些分步骤按顺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程序,课本上程序的概念是执行一些有序的指令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这些有序的指令就是程序,所谓程序设计就是将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分步骤的设计出来。那么所谓的计算机程序实际上就是让计算机按照步骤解决一个问题 3认识VB 师:计算机设计程序的软件有很多,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VB,我们打开开始菜单,点击VB,选择标准exe程序,打开VB程序,这个就是VB的界面,上面的为菜单,左侧的工具箱,中间的区域为窗体,窗体的作用就是用来设计我们程序的操作界面的,当程序的操作界面中需要一些控件时我们可以从左侧的工具箱中选中相应的工具,在窗体中拖动出来,拖动出来的控件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控件了,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对象”常用的对象有三种lable(标签对象)text(文本框对象)和command(按钮对象),现在同学们将学件中VB文件打开,打开VB文件的时候,同学们请注意我们先打开后缀名为frm的文件,然后点击窗体文件夹加载窗体,打开文件后同学们将窗体区域和我们刚刚操作的乘方计算器的操作界面比较是不是有点类似啊,只不过这个窗体缺少一个command按钮对象还有就是有的对象上的文字不一样,缺少按钮对象我们可以点击工具箱中的command控件,然后在窗体中拖动出来,那么如何改变对象显示的样子呢,这里我们要介绍到第二个概念属性,对象大小,颜色,显示的文字以及显示文字的字体都是属于属性,那么对象的属性在哪里修改呢,在界面的右侧有一个属性窗口,这里是控制对象的属性,比如说我要改变这个对象的属性,我先选中这个对象,然后在属性窗口中找到这个对象的名称,注意名称就代表这个对象,然后打开学件网页中的属性表格按照表格中的要求修改,好的,现在同学们,你们根据老师演示的方法,将窗体改成我们需要的样子。修改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caption font 和text属性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

布置任务一:根据表格改变属性

4、输入代码

师:是不是界面设计好了,我们这个程序就能用了呢?(教师演示测试程序)生:

师:我们还需要在程序中输入相对应的指令,这些指令就是告诉计算机该怎么做,我们称这些指令为代码。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程序:第一步我们得随机给出一个底数,第二步随机给出一个指数,构成一个完整的幂,第三步指数是几,就用多少个底数相乘,第四步算出答案,四个步骤相对应的就是4剧代码,第一句,a=text1.text,text1是指文本框1,text指的是文本框1的text属性,text属性用来表示文本框中所输入的数字,那么第一句话我们可以翻译成用字母a表示文本框1中所输入的数字,用字母b表示文本框2中所输入的数字,字母c等于a的b次方,计算幂,最后文本框3中所得输出的数字就是c,现在我们把这段代码输入程序后台(教师演示进入后台程序,有的同学刚刚设置属性时不小心在后台有代码,我们可以将其全部删掉。)生:出现错误 师:为什么出现错误?因为老师在输入数字之后还有一个动作才能够得到答案,也就是说这个动作触发了程序执行这段代码,那么这个触发程序执行的动作我们称之为事件,所以我们编写代码的的时候单纯的程序代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选择对象和事件,对象时谁这个计算按钮,计算按钮的名称是什么command1在通用中选择comand1 事件是单击那么选择单击click,默认的就是click,然后将代码复制到这两行代码之间。然后我们再来试运行程序,就可以完成了,如果运行的没有问题,就可以结束运行,保存程序(教师演示保存程序)生: 师:最后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触发程序运行的动作叫做事件,但是对象不仅仅只有click这一个事件,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事件,比如说。。

5、总结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理解了程序的含义,认识了VB软件并尝试编写了一个小程序,那么这个程序是不是就完美了呢?如果在我的数值过大的话,它还能算出正常的结果吗?那么这又是什么原音造成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篇:初识机器人教案

初识机器人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2.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3.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4.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简介 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用途、分类及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及视频初步理解智能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初步学会仿真系统的使用。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实践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机器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的编程调试

教法:启发引导式:多媒体广播演示+实物演示讲解

学法:以导学为主线,讨论交流并自主实践,完成探索任务 教学准备智能机器人实物及仿真系统、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学生进入主题。出示课题:《初识机器人》

二、引导问题:

(一)、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及三个基本特征

给出一些机器人图片,请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1.你认为什么样的机器是机器人?(概念)2.机器人是否一定具有人型?

三、讲授新知识 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

1、机器人的基本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力,如感知能力、动作能力、规划能力等。

2.机器人应具有的三个特征:

有身体: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形状结构; 有大脑: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

能动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

根据上述概念,同学们还能举出身边存在的机器人吗?

展示日常生活及各领域用到的机器人:电冰箱,微波炉,红绿灯,自动票或售货机,工业电焊或装配机器人,军用排爆机器人,民用高楼清洗机器人等

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讲解:机器人分类: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二)、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机器人构想:西周时期能歌善舞的伶人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美国,“尤尼梅特” 机器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次重大换代:

第一代:示教型机器人;

第二代: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春天 20世纪七十年代

机器人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机器人学,研究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行为。机器人向人类进化:20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COG仿人机器人;日本:本田公司,86年开始P系列、ASIMO人型机器人; SONY公司爱宝机器狗、QIRO舞蹈机器人中国:98年国防科大,“先行者”仿人机器人。

20世纪末,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青少年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科技竞赛蓬勃发展,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教育专用的智能机器人,如:能力风暴、乐高、中鸣、通用等

(三)乐高EV398998机器人

教师演示:演示一些机器人实物陀螺仪小人。观看教育机器人实物演示:

通过上面的视频和实验演示,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一个最简单的智能机器人,它至少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呢?

搭建→按照搭建图搭建一个小车,包括各种电机和传感器,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编程→以巡线为例编写一段巡线的程序,讲解编程的一般过程 下载调试→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试运行程序,如果出现错误进行调试直到机器人完成任务。

结合机器人实物和图片归纳总结: 组成智能机器人的三大基本系统: 感知系统(传感器)、决策系统(微电脑处理器)、执行系统(电机、指示灯等)

(四)布置作业

了解生活中一种能见到的智能机器人。

第三篇: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教学内容:初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学习。【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问题: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部分组成?

2、实践:组织学生查看计算机教室的网络结构。

3、探究:(1)单独一台计算机能不能称为网络?(多台)

(2)有了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要成为网络,还需要什么呢?(网线)

(3)大家玩游戏时,怎么判定输与赢呢?还得要有什么呢?(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查看网络结构,加深认识。

4、小结计算机网络组成、定义(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②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③通信协议(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③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另外一种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型和网状结构。对于各种网络的覆盖范围及适用场合大家自己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知识点:

网络组成→网络功能→网络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加深印象。重现知识的延展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概念性知识较多,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突破,收效很好。但学生在概括和描述知识内容时语言表达不流利,不准确,需进一步加以培养。对少数胆小同学,鼓励的不够,在学法的指导上还应加以强化。

第四篇:初识画图教案

【设计者】陆欢欢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初识画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启动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并初步认识工具箱中各种工具。(3)掌握“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4)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画图作品和学习“铅笔”“刷子”等工具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程序的强大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画图作品的欣赏和对“画图”程序的操作,进一步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保存作品的方法。教学难点:“铅笔”“刷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项目,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导”为主。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平常同学们都是把画画在什么地方?(纸上)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计算机画出来的画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电脑出示几幅作品让你学欣赏,并说说美不美,美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画图”。为了争当电脑小博士,接下来我们要闯几个关,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通过呢?

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利用让学生欣赏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画图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操作。

二、第一关:启动“画图”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记事本”,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启动“记事本”的方法。

师:我们能不能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启动“画图”工具? 师: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方法,并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复习启动“记事本”界面的方法,在巩固学生打开界面的方法后,将所学知道迁移到打开“画图:工具上来,以旧识带入新知快速掌握新知识。

三、第二关:认识“画图”的窗口。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我的电脑窗口”,这个画图窗口中哪些组成部分你是认识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 师补充:工具箱、颜料盒、编辑区

工具箱:好比我们的文具盒,里面有橡皮、铅笔等等一些我们画图所需要的工具。

颜料盒:好比我们自己的颜料,可以在里面选择自己所需的颜色。画布:就好比我们的绘画纸。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非常精美的图画。师再介绍前景色和背景色、滚动条、提示栏。

师:相邻的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画图”各部份的名称。

这一环节: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了解到画图所需要的工具后,再给学生介绍“画图“工具中的工具,然后让学生相互说说名称巩固新知识。

四、教学调整画布大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界面,它想得真周到,把我们所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只不过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准备,那就是准备自己需要的的画纸(画布大小的设置)。

教师演示。(画纸宽:733象素,长:450象素)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在“画图”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改变画布大小的作用,请同学们找一找,仔细观察画布边缘的小方块,看他们有这个作用吗。

重新打开“画图”,并设置画布的大小,然后关闭窗口。(学生重复操作几次)

五、学生巩固练习

画布的大小设置好了,我们可以开始在画纸上写上自己喜欢的数字,你可以使用铅笔或刷子写。

提问: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老师写的字不小心多了一横,谁能帮我把这一横去掉?

引导学生学会撤销命令和使用橡皮擦擦除。

六、教学退出“画图”

师:请一个同学用关闭“记事本”的方法来关闭“画图”。(如果需要保存就按“是”,不需要保存就按“否”)

七、总结全课

我们的电脑小博士真厉害,今天老师设置的三个关:(1、启动

2、认识窗口、3、退出)我们都通过了。恭喜大家!

八、拓展

为了表示祝贺,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画,大家一起欣赏。最后一幅是国画,漂亮吗?它是应用金山画王软件画的,通过以后的学习,相信我们每一个电脑小博士都能画出非常漂亮的画的,老师拭目以待哦!

第五篇:初识画图教案

《初识画图》教案

亭湖区南洋小学 王娟 【教学目标】

1、认识“画图”窗口的结构

2、学会用“画图”软件中的基本绘图工具

3、学会爱护小动物,注意自己的健康卫生。【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具箱中工具的认识和颜料盒颜色的选取 难点:工具箱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软件朋友,本领很厉害, 他还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想不想认识?它说了:只要和它交上朋友,就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诉说自己的烦恼,还可以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出示一些学生的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

(一)、启动“画图”软件(3分钟)

师:他是谁呢?大家猜到了吗?它长得什么模样呢?他又躲在哪了呢?你们能不能快速的才能找到它?

“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开画图软件呢?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二)、认识“画图”窗口(28分钟)认识画图窗口各组成部分(课件)3分钟

师:这么快就找到他了,让我们再走进他的内心,对他作更深一步的了解,好吗?

师(出示“我的电脑”窗口的结构示意图):与“我的电脑”窗口比较,“画图”软件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工作区、颜料盒、状态栏)

调整画图区(出示预设的窗口)2分钟

师:都记住他的组成部分吗?它想和大家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它把自己哪些部分藏起来了?(隐藏画图工具栏等),演示如何调出正常的窗口

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吗?(纸张的调整)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并总结三个控制画布大小的控制点的操作技巧)

(三)、了解工具箱

1、初识工具箱(5分钟)

师问:工具箱中有多少的按钮? 练习:《工具找家》

师演示练习方法:双击打开桌面上的“练习《工具找家》”图标。引导:绘图工具们很调皮,从工具箱里跑出来之后就找不到家了。请热心的同学们把右边的工具按左边工具箱中的文字提示拖入正确的位置,让每一个工具都回到自己快乐的大家庭。比一比,谁的操作最快、最准确。

(展示一位学生的练习)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名字的?

师:大家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按钮上,并且稍加停留,你会发现什么?

2、探究工具的使用和作用(10分钟)

课件出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有些什么作用?怎样使用?(10)

指名读题。

师说明活动要求: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操作。师和学生单独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问题。

师问:谁愿意说说你对哪个工具最了解?它的名称是什么?怎样使用?(学生边说边演示,鼓励台下学生向台上演示的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3、认识颜料盒(8分钟)

看到同学们这么厉害,鸡妈妈可乐坏了, 它一直有件的烦心事,终于有希望解决了1 明晚有一个“爱护动物,共创绿色家园”的联欢晚会,他们要参加演出,它有三个宝宝,老大个想穿黄色衣服、老二穿了绿色衣服、可是这个老三就说这里没有它想要的颜色,怎么办呢?

教师演示填色的操作方法: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设定颜色→鼠标单击要填充颜色的部位;选择其他工具→设定颜色→鼠标画图;颜色设定的操作方法:鼠标单击选择前景色,鼠标右击选择背景色。)

师:听说同学们不仅电脑水平,还这么特别有爱心,所以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要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忙把他们打扮的漂亮些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它们?

(教师出示待填色的图片)

(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优秀作品)

四、保存、打开文件(3分钟)

师:画好一幅图画后,请大家把它保存起来,便于以后欣赏或修改。(学生自主练习)

师:请保存好图画的同学说说看,你给自己的画图文件起了个什么名字?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提醒学生注意:文件的名字应该有意义,方便查找和管理。)

师:今天我们新认识的朋友,大家喜不喜欢它,我相信:大家这么爱学习、这么有爱心、,它也会喜欢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能和它做好朋友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4714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