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水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 》活动反思
灵水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 》活动
反思
“古厝” 是我们晋江特有的建筑,开展这一活动《闽南古厝》,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走出教室,亲近自然,通过观察,感知古厝上各种形状的图案及颜色,让幼儿欣赏和表现古厝的建构艺术,感受古厝的古朴美。
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这一写生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形式,满足了每一位幼儿的表现欲望,而且培养了幼儿发现美、创作美的意识,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在目标的定位上,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在绘画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上进行制定,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在准备活动中,我们班从小班开始就进行了线描方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线条作画的能力。且在之前的秋游活动中,我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古厝上的图案、花纹、及其颜色,让幼儿学习了观察的顺序,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为本次活动做好了准备。
四、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回忆秋游的情景,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古厝。我先让幼儿整体观察,感知古厝的高矮及外形,然后再局部引导幼儿观察燕尾式屋檐、屋顶、弧形的门、雕花的窗及上面的图案,接下来通过让幼儿近看、触摸,进一步感知古厝上的图案及颜色。观察中,我以儿童的眼光让幼儿赖观察,如:你觉得屋檐像什么?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抓住古厝的细部特征进行作画,懂得把高矮错落的古厝连在一起,并能画出古厝上瓷砖的线条。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虽然这节课我觉的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如: 线条运用讲解的不够详细,评价活动中没能对作品进行知识、技能上的提升等等。以后我将更多方面地进行思考、提升幼儿的作画技能,挖掘活动本身更多的亮点,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
大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
执教者:赖连珍 指导老师:林家望 时间:11月2日 班级:大三班 设计意图:
我们班开展的主题是《房子的世界》,主题中主要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建筑,古厝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建筑,是我们小朋友较熟悉的建筑。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主题,让幼儿更加了解家乡的古厝,认识古厝的风格,了解古厝的构造,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线描为主要教学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感知古厝上各种形状的图案及颜色,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2、能够根据古厝的外形特征大胆写生,体验写生的乐趣。
3、感受古厝的古朴美,激发爱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纸、勾线笔、画板、选好活动场地。知识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有关闽南文化特色的知识。
2、在秋游中,事先了解古厝在外观上与现代房子的区别,观察古厝上的图案及色彩。
3、幼儿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重点:观察古厝的大体特征
难点:能够根据古厝的细部特征大胆写生。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一座什么了?我们秋游的时候已经参观过古厝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画古厝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古厝。
1、古厝跟我们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它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3、屋檐、屋顶、门、窗各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师小结。
三、提出要求
1、要用线描的方式装饰,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写生。
2、写生时画在纸上要大。
3、拿画板的姿势要正确。
四、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地方进行作画,教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古厝基本结构的特点。
五、展示幼儿作品,师幼互评。
第二篇:灵水中心幼儿园科学课题研讨案例《五彩泡泡》活动反思
灵水中心幼儿园科学课题研讨案例:《五彩泡泡》活
动反思
吹泡泡是每个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看着五彩缤纷,随风飞扬的泡泡,心情不由变得舒畅起来,而现在的孩子们也对泡泡充满了兴趣,根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将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生成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感官去发现各种洗涤用品的区别,并观察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培养他们探索的兴趣,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由此生成了本节教学活动:《五彩泡泡》。
活动设计时,我给活动预设了两个目标:尝试使用常见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乐于动手操作,并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我将材料的准备缩减成为比较常见的生活洗涤用品。分为两种状态的活动材料:一颗颗的洗衣粉,一滴滴的洗洁精。活动中,因为为孩子们准备的是每人一份的材料,而为孩子准备的水和洗洁精导致幼儿在操作时混淆了材料,不便幼儿的操作。还是应该把让材料放中间,再为幼儿每人提供一杯水,让幼儿能分清谁和洗涤用品。
第一环节时用神奇的泡泡枪打出的泡泡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回忆起在哪看到过泡泡。并且初次尝试用清水吹泡泡。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沾清水并不能吹出泡泡,从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引发幼儿的思考:在清水里面加什么能吹去泡泡呢?由于之前给孩子们提供了经验回忆环节,孩子们马上能联想到:用洗手的肥皂,洗衣服的洗衣粉和洗碗用的洗洁精。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的溶解现象,我把每一种材料分别放在了每一个桌子上,在我的带领下观察和实验,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对每一种材料有针对性的认识,而且全部的幼儿看老师围做实验的氛围更加的轻松和谐。
第三环节吹泡泡,体验泡泡水的效果。在吹泡泡之前,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我们刚刚溶解的泡泡水哪种最容易吹出泡泡来,通过猜一猜让幼儿进行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安排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猜想、操作、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这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最后,教师总结幼儿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并让幼儿认识到洗涤用品中都含有一种产生泡泡的化学品。所以小朋友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吃到嘴巴里,并以拍泡泡的游戏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自然的结束本次活动。以往我们总认为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的开展科学活动!
晋江市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幼儿园 小班科学小实验:《五彩泡泡》
2012年10月24日 执教者:庄美玲 班级:小二班 指导老师:许琼华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洗手、洗头、洗澡时的泡泡充满了兴趣,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水中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好玩。《纲要》指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设计了本次科学小实验《五彩泡泡》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常见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2.乐于动手操作,并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认识洗衣粉、洗洁精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泡泡歌》
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每组提供洗衣粉、洗洁精;每位幼儿提供搅拌棍、一次性水杯、擦手布;吹泡泡用具。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吹泡咆,让幼儿抓泡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问:泡泡好玩吗?
(一)用买来的吹,幼儿观察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师:班上有那么多小朋友,不够泡泡水了怎么办?
(二)讨论:怎么制作出泡泡水呢?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 提问:泡泡水里有什么?
幼儿讨论:在水中加入什么可以让水变成泡泡水? 师小结:洗涤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二、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师:要制作泡泡水,需要水、洗涤水、搅拌棍和泡泡工具。
师:操作时,先拿出一杯水,用汤匙取洗涤水并放进水里;然后用搅拌棍进行搅拌;最后用泡泡工具浸入泡泡水里,拿出试吹。
三、制作泡泡水。
(一)介绍制作泡泡水的材料:
每组中间有:洗衣粉、洗洁精各一小盆、汤匙、擦手布; 每个幼儿有:搅拌棍、装有水的水杯、泡泡工具。
(二)提出要求:
1.请小朋友把自己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并搅拌。2.不要把泡泡水沾在地上和衣服上。3.泡泡不能对着别人的脸吹。
(三)幼儿制作泡泡水,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洗涤用品加到水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冒出泡泡。
师: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沫怎么不见了?现在杯子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游戏:《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色彩。
(一)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不要对着别人的脸吹泡泡。
(二)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色彩。
第三篇:2020年幼儿园大三班读书节活动方案
2020年幼儿园大三班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设计意图:
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好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我班将举办“阅读使我快乐”系列主题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更多的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我们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阅读氛围,使孩子们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同时,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彰显我园的办园理念和园本文化。
二、活动目标:
1.借助读书活动,提高孩子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高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家园合作,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三、活动主题:
阅读使我快乐
四、活动时间:
2020年四月
五、活动地点:
幼儿园、家中
六、活动安排:
(一)亲子经典诵读
1.在家中与爸爸妈妈坚持每天亲子阅读20分钟。
2.在保证睡前20分钟的基础上,增加经典诵读内容,如中华美德故事。
3.线上交流推荐故事或书目。
(二)幼儿合作诵读
1.为促进假期期间幼儿之间的交流,我们提议幼儿之间以视频合作讲故事,为经典诵读的形式,家长在旁以视频或音频方式记录,合作以2-4名幼儿为佳。
2.在每周的线上交流时间,轮流展示。
(三)书签传递祝福
1.在家精心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书签,画上对朋友的祝福,写上朋友的名字,来园后作为毕业礼物赠送给朋友,互相鼓励坚持阅读。
七、活动反思
本次读书节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关于读书的节日,但因为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孩子没能走进充满书香的校园与朋友们一起畅游书海,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读书热情。本次活动以线上交流和亲子阅读为主,考虑到孩子们各自在家,无法与小伙伴进行情感交流,我们提议幼儿好友之间线上合作诵读,孩子们对这样的形式感到非常新奇,反响很好。随之在家长反馈的资料中,我们看到孩子视频的交流一点也不因为长时间的不碰面而受到影响,反而在镜头中话比面对面更多,更加活泼爱说。书本是孩子一生的伙伴,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无限的收获。
第四篇:幼儿园写生活动流程
写生活动流程
-梅钦钦
活动名称:《秋天的色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秋天的色彩
2、鼓励幼儿给树叶图上秋天的颜色
活动准备:画板、画笔、水桶、颜料、调色盘、画好的树叶模型、胶布、孩子人手一份材料
活动流程:
1、教师带孩子在和平园参观花草树木,边参观边讲解关于秋天相关的信息,听听孩子们的发现。
2、参观完了之后带孩子找到合适的场地,教师示范,将孩子发现的颜色记录下来,也可请发言的幼儿记录自己说的颜色,画在纸上示范给其他小朋友看。
3、集体涂鸦(幼儿操作),请幼儿将发现的颜色画(记录)在纸上,可以用随意的线条(横线、竖线、波浪线)或点状、片状的色块等来记录。
4、教师向幼儿展示装饰好的作品,并进行示范。
5、与幼儿一起装饰作品,完成后与幼儿一起欣赏点评作品,说说他在秋天找到了什么颜色。
6、集体展示作品,幼儿高举作品拍合影
7、最后把材料收好,准备离场
2015年10月22日
第五篇:大三班“学雷锋”活动方案
“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孩子从小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让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叔叔,感受劳动的乐趣,感受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让品德教育渗透于幼儿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细微之处,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二、活动时间:3月5日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认识“雷锋”。
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会收集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照片、画册等,开展“学习雷锋做好娃娃”的主题活动,以故事《雷锋的事迹》、《雷锋的故事》、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谈话等形式让幼儿认识雷锋、了解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宣传雷锋精神,以此激发孩子们向雷锋叔叔学习,认真学本领,多为班级和别人做好事的愿望。
活动二:我学雷锋好榜样。
实施学雷锋实践活动。要求我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给爸妈老师添麻烦。在班里,要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使班级像温暖的家,引导孩子愿意帮助别人,知道关心班集体。学习雷锋
叔叔做好事,在幼儿园里,主动捡一捡纸屑,给花儿浇水等等。具体活动:我班将计划组织活动“爱心在幼儿园”。
在老师的带领下走遍幼儿园,擦洗幼儿园的长廊、长椅、大型玩具,让我们的幼儿园焕然一新,为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当好榜样。
活动结束后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交流活动的感受,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互动评价。最后由教师、幼儿共同评出“优秀小雷锋”。活动延伸:将学雷锋教育继续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教育中,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