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浙江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第一篇:浙江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天气微热,可是大家心情都很激动,因为我们即将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会尽情的感受到人类的文明演进和生命的进化。当然了此行的目的还有就是了解各类岩石,总之此行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进入博物馆,正厅中间是个巨大的恐龙模型和一只海百合的石化石模型,生动逼真。接着向二楼前进,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宇宙大爆炸的模拟形态,简单的开始了生命之旅。接着我们看到了磁场的形成和巨大的陨石,看上去黝黑黝黑的,不过质量还是很大的,接着会看到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在宇宙大爆炸和岩浆的爆发下,各种岩石形成了。最为让人感慨的是方解石石洞,全部是由小块的晶体前状的方片组成,围成一个方形,前面是洞口,这么大一块好是壮观。另外还有各种海底的岩浆状的岩石,岩石类型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当然大家做到了实践,认识了许多岩石种类。往前走就会看到脚下的小海洋世界,有各种鱼虾,生动逼真,不过最吸引我的这片原始生物里是那个原始森林,树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森林充满生机,几只原始生物在栖息。然后就看到了恐龙世界,巨大的恐龙框架,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恐龙身型庞大,不愧是曾经的王者,让人看到了过去巨大生物的活力当然了到三楼生物更加繁盛了,各种生物展现了地球的生机,当然还有许多已经灭绝的生物,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生物的多样性需要我们人类共同努力,不能让生物再继续灭亡下去了,从生物繁衍至今,经历了许多过程,人类不能再当自己是霸王了,生物是平等的,人类和其他生物要共存,终于看到了森林景象,雄壮的老虎,勇猛的狮子,庞大的大象。。仿佛到了森林和草原,生物在各自繁衍生活。在这文明的博物馆我在思考,生物如此繁衍生息的起源,它们的过去。为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选择,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

最后我们又去了杭州科技馆,在这里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向现代文明过度,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中国的兴衰历史让我们更加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生动的炸弹声,阴森的监狱让我们更加铭记历史屈辱,学习党员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建设中国,让中国更强。

时间飞逝,转眼下午时分该离开了,我们带着欢乐和一份复杂的心情回去了,离别时看了最后一眼博物馆,壮观,文明的地方,此行受益匪浅。

第二篇:自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以至于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些迷茫,那么多的博物馆,我到底要写哪一个,想了很久,本来想写首都博物馆的,但是,实在是没有时间去那里好好看看,所以,只好换了一个—北京自然博物馆。这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以前从没有动过要去这里的冲动,但是现在我想我的选择应该是对的吧!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500万元兴建的标本楼—“田家炳楼”,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是国内同类馆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功能最全、使用价值最高的标本馆,92年落成并启用。不知道介绍点什么好,只能对于我所掌握的资料做一些介绍和评价了。

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展厅

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个展厅,看名字就知道很深奥,很具有人类奥秘,不过,我只能说,很棒,很值得来看一看。在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展厅中,蓝色的装饰暗示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本展厅复原了当时海洋的繁荣景象,讲述了生命起源的理论,并以丰富的化石供观众欣赏和分辨,介绍了生物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发展的复杂演化历程。展览详尽记述了世界上著名的澄江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凯里动物群、瓮安动物群,还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所面临的理论挑战以及生物进化历史上的动物绝灭事件。不知道怎样形容这个展厅,应该说很具有科学性,单纯属个人爱好,我不是很喜欢,可能这个展厅有些让人伤感吧,因为他们都灭绝了,不过还是让人挺好奇的,人类的智慧真的很让人佩服!

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很棒很温馨的名字,我很喜欢。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喜欢动物,喜欢昆虫。他们是友善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下面来介绍一下他们吧!

动物基本陈列包括:序、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保护动物、昆虫世界等6个主题单元。

昆虫世界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庞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已知昆虫100多万种,它们的分布极为广泛,种群数量十分惊人。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它们是生物多样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昆虫世界》从“什么是昆虫”、“昆虫与环境”、“昆虫的特化”、“昆虫的一生”、“昆虫的行为”、“昆虫与人类”几个方面展现了多彩多姿的昆虫世界。这应该是我比较喜欢的吧!各种各样奇特的动物,很好看也很新奇,尤其是昆虫,一直很喜欢。他们小小的,却那么团结,又有那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表情和行为。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种昆虫,但是,每一种都很漂亮。因为他们有很多都是色彩缤纷的,而且昆虫的很多习性都是很有趣也很值得人类探讨的,但是团结,就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吧!

动物之美展厅

动物之美,一直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诗意有很形象,这里介绍了很多动物的美,那是一种自然的美,所以没的纯真,美得让人动容。“动物之美——贝林捐赠世界动物标本展”以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世界各地的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北美洲、欧亚大陆等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动物之美。展示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狂野奔放的非洲原野、深邃迷离的北美洲丛林以及自然野性的欧亚大陆北部冰雪世界。展览采用了超薄渐变式和卷动式展箱,在文字上也首次采用了完整的中英文双语说明。该展览通过把握空间、色彩和造型等设计要素,利用自然还原、艺术概括、互动启发等现代展示手法,充分展示了纷繁多样的具地域特点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展示思路。展览在10余种互动式展示项目中增加了许多新奇的展示手法,特别是各种声、光、电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加强了展览的科技含量,丰富了展示手段并增加了观众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如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在空中飞舞的蝴蝶、用三维技术制作的动物声音世界、动物脚印的认知、动物毛皮的触摸……这些都能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动物王国,在欢乐中亲近动物世界。肯尼斯·贝林,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1928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幼年家境贫寒,但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从汽车行业白手起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和投资家。贝林先生是一位有爱心的慈善家,他于2000年成立了世界轮椅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全世界弱势群体的生活,为其慈善事业翻开了新篇章。贝林先生在世界各地收集和制作了很多动物标本,并在年事已高之时决定将众多动物标本无偿捐赠给北京自然博物馆进行收藏和展示,这些制作工艺先进、形象逼真的野生动物标本,在逼真的生境背景的衬托下必将带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产生深深的共鸣。一直比较喜欢蝴蝶,很漂亮,又很积极的珍惜生活,他们只有一天的生命,可是却用永恒的美丽来诠释自己。很喜欢上面的故事,很感人,我想配着个展厅应该是再好不过了吧!

植物世界厅

植物世界,很实在的名字,我想所有喜欢植物的朋友一定爱死了这里,以为这里的植物真的很全,也真的形态各异,而且这个展厅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展览运用了声、光、电和多媒体等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仪器,将植物学知识巧妙融合在景观、动画、科学实验和游戏中。实现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完全统一,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欣赏植物、认识植物的精彩世界。植物演化部分是以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为起点,以陆地植物演化过程为主线,整体复原已经灭绝的多种植物类型,展示了早期陆地植物刚刚开始登上陆地的景观,繁盛的蕨类植物景观,裸子植物景观和早期的被子植物景观,展示着史前植物的神奇之美。植物景观部分是以现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背景画与前景植物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展现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六种典型植物景观: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湿地、山地、热带雨林以及红树林植物景观,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现代植物世界。植物功能部分是一个充满动感、充满活力、充满趣味性的展示空间。分别针对植物的生长运动,运输系统,光合作用,开花传粉,种子散播和生存策略等内容,通过模型、标本、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描述,巧妙地回答了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如何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转,如何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一致,如何适应其周围的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等等有趣的科学问题。植物,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的东西吧!他们种类很多,有的可以治病,有的用来观赏,最好的,是可以净化空气。妈妈一直很喜欢植物,花花草草的家里养了很多。我也很喜欢,真的很漂亮。

从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是一篇适合用华丽的词藻来堆积的文章,所以,在这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很不后悔当初选择写北京自然博物馆,真的很美。里面有各种展厅,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我想你一定会找到你所喜欢的东西的。

第三篇: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虽然一直搞不清它的具体方位,但可以肯定小时候去过,并且在那次参观之后按老师的要求写了一篇观后感。当年的那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尤其是关于恐龙化石的描述十分传神,我甚至清楚地记得班主任在那段文字下面划了一串的小红圈,并将其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诵读。在小孩子心目中,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由此可见,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就因为那段被表扬的习作我能一辈子对恐龙化石、对自然博物馆充满了好感。事隔十几年,馆楼还是那么沧桑(建筑风格最好还是保持不变,越像出土文物越好),恐龙好像也还是那只恐龙,只是多了些多媒体器材和酷似海鲜大排档的水族陈列厅。现在去集体参观的孩子们恐怕还是被强迫着写些大同小异的观后感吧。但愿他们的运气好,都能受到表扬,酱紫自然博物馆的收入或许能增加点儿,馆藏也就能再丰富点儿。有一点实在受不了,就是从主馆迁出的“人体的奥妙”展厅。里面陈列的多是人体标本,看着那一张张被福尔马林浸泡得扭曲的脸,居然想起七三一部队的恶行来。真的很敬佩那些把遗体捐献给博物馆的先驱,如果自己的器官摆成那样儿给世人瞻仰好几十年(据个人考证至少十几年没有换过)真是会死不瞑目。别的不说了,难道就不能把他们整的有点儿美感吗?

如果我当年的观后感里有这样的句子,不知道班主任该做何感想?唉,我真是越活越没劲,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丧失了洞察力,总是在抱怨和不满。。这种心态真不健康,以后还是继续歌颂恐龙化石吧。。

第四篇: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四年六班

祁琳青

上周五我们和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来到天津的自然博物馆,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这里有很多的动物、植物标本及古生物、古人类化石。我们首先参观了三楼的野生动物厅,我们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映入了我的眼帘。淘气可爱的金丝猴、霸气威猛的东北虎、憨厚可鞠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梅花鹿等等。其中最吸引我的要属鸟群里傲立其中的丹顶鹤了,它挺着修长的的身躯,头上那一点红色的小帽子漂亮极了。在二楼的蜡像馆里面,有张着大嘴的河马先生、身体洁白如雪的北极熊、浑身长着好像利剑一般的刺儿的刺猬还有一头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博物馆为了增加原始森林的气氛特地为它配置了音箱,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发出雄壮的吼声。位于二楼大厅的中央有一只足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大的恐龙化石耸立在那,实在是太壮观啦。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各种各样的动物身影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这些动物曾经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和谐相处保护好生态环境,对我们地球的将来生存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五篇:浙江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观后感《浙江博物馆观后感》。◆分享好文◆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浙江省博物馆旧馆址的一部分为江南著名藏书楼文澜阁。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博物馆里有几个场馆,分别是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工艺馆、礼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精品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该馆原设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两大业务部门,1980年分出历史部文物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学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不久我们参观完了,便回家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45673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