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自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自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第一篇:自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自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刘爱标

一、制作材料

橙色塑料空瓶一个,,粗螺丝钉一个,50ml注射器针筒一个,输液用的废塑料软管50cm,透明胶带,硬吸管一根,502胶水,小刀一把。

二、制作步骤

1、将橙色塑料空瓶一端上下对称两侧各用小刀开一小孔,一空插入50cm长的输液软管,并在软管另一端接上50ml注射器针筒一只,软管接处用502胶水固定。

2、用小刀切下1cm长的硬吸管插入塑料空瓶另一个小孔作为进水(排水)孔,并且用502胶水固定。

3、在进水孔的一侧用透明胶带固定一个粗螺丝钉作为配重,且用502胶水固定。

4、制作过程中应保持输液软管的两端连接紧密。

三、使用方法1、2、先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排出注射器中的气体。

将演示器放入水中呈水平状态,或调整配重的水平位置,使进水(排水)孔一端稍低,否则不能顺利地进水(排水)。

3、用注射器向外抽气,水从进水(排水)孔进入塑料瓶,演示器的重力逐渐增大,当重力大于浮力时,逐渐沉入水中。

4、再将注射器中的气体压入塑料瓶中,排出瓶内的水,这样随着水的逐渐排出,重力逐渐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演示器逐渐上浮。

第二篇:潜水艇原理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潜水艇原理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龙凤小学

高勇

一、背景:潜水艇原理演示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的内容,重在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让学生了解这一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一内容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很多学校没有相应的实验仪器,只能采取自制教具来弥补。

二、设计简图:

透明水槽:直径250mm

细乳胶管

100ml甘油注射器

气球

金属条

透明塑料瓶

三、设计说明:

1.制作材料很容易找到,制作简便易行。

2.用透明塑料瓶做潜水艇,演示时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里面红色气球的大小变化,从而直观说明物体体积不变,轻重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会改变。

3.设置前后两个气球,更容易保持潜水艇在沉浮状态改变时的平衡。

4.用注射器压缩或抽出空气,更容易控制压缩或抽出空气的多少,以保持潜水艇的不同沉浮状态。

第三篇: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自制潜水艇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自制潜水艇 实验目的:探究怎样控制沉与浮

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沉与浮中,有一些小实验来探究怎样控制沉与浮。由于课本中的动手做小实验中试管是透明的,做为演示实验不太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了利用气球来完成沉与浮的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气球一个,注射器一个,自行车气门芯一根,吸管两根,橡胶塞一个。铁钉一根,大烧杯一个,清水。

实验操作步骤:

1、取一个橡皮塞,用铁钉在橡皮塞上打两个孔。

2、取两段一定长度的吸管,插入橡皮塞的两个孔中。

3、将气门芯的一端套在注射器上,另一端套住橡皮塞上的一根吸管。

4、将气球套在橡皮塞上,和橡皮塞一起放在盛有适量清水的大烧杯中。

5、从注射器中抽气,观察气球怎样运动。

6、向气球中打气,观察气球又会怎样运动。由此可清晰地知道怎样控制沉与浮。

实验创新点:

1、带颜色的气球: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2、材料易得:实验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易获得,并且价钱便宜。

3、实验简便:

通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时间较短。

实验注意事项:

1、橡皮塞上打的孔不要太大,以免漏气。

2、避免吸管与气球接触,以免扎破气球。

3、气球要套紧橡皮塞,防止漏水。

第四篇: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物理学科特色基本功

一七四中学

施仲霞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装置

图一:塑料瓶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的。

图二:用U形管改装的气体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里面装的是红墨水。

图三:将塑料瓶放在水槽里,用导管连接U形管和直玻璃管。图四: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热水。创新思路:

教材中实验原型温度计液柱上升慢,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耗时长,温度计的可视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

创新装置用U型管改装成气体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有较小温度的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U型管内水位差变大。

往水槽里倒入热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并且实验直观、形象、操作简单、方便省时。

创新实验结果: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食用油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油的温度升高得快,表明油的吸热能力弱。注意:

水温约70摄氏度,实验完毕,请将直玻璃管取出来,用盖子盖好塑料瓶。

第五篇:霍尔传感器原理演示

霍尔传感器原理演示

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如图所示。当有电流I流过薄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E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该电动势称为霍尔电势,上述半导体薄片称为霍尔元件。原理简述如下:激励电流I从a、b端流入,磁场B由正上方作用于薄片,这时电子e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将受到洛仑兹力FL的作用,向内侧偏移,该侧形成电子的堆积,从而在薄片的c、d方向产生电场E。电子积累得越多,FE也越大,在半导体薄片c、d方向的端面之间建立的电动势EH就是霍尔电势。

由实验可知,流入激励电流端的电流I越大、作用在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磁场方向相反,霍尔电势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因此霍尔传感器能用于测量静态磁场或交变磁场。

C:Documents and

Settingsjia桌面霍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