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第一篇: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忽略,是一种迷踪式的进取;忘记,是一种太极般的宽容。你不想承认,那就试着忽略;你无法否认,但你可以忘记。以生命为长度学习“海纳百川”,仲会悟到;原谅,不过是将遗憾悄悄掩埋;忘记,才是最深刻彻底的宽容、、、—— 叶萱著《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一、自信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忘记自己的不美丽 人的一生,不会有泥淖。然而,泥淖里的爬起来要靠身体的力量,风雨里的寻路,要靠智慧的指引,这些,统统和容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二、六十岁的人,二十岁的心——忘记衰老

忘记衰老,就是要让自己年轻的心轻轻吟唱动听的歌谣,而这些歌,将为我们召唤自己年前的容颜。

三、物换星移,真爱轮回——忘记旧情

忘记旧爱,忘记自己的旧爱,忘记爱人的旧爱——就是要忘记曾经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不合适的心情里,遇见的那个人。

四、君子坦荡荡,闲看云卷云舒——忘记童话

忘记童话,不是要我们忘记那些纯真的情怀,而是让我们不要坐在童话的光影里流连忘返。童话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传奇,它的美丽就是因为它本身的不存在与不可能。

五、伸出你的手,你也被关怀——忘记冷漠

忘记冷漠,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在不如意、有危险的境地下,让那份对于生命的强烈渴求和对正义的呼唤自心底迸涌而出;忘记冷漠,其实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忘记冷漠,其实就是当爱也可以传染的时候,你的关怀打动我的心灵,我的善良唤醒他的良知,我们大家的热情融化冷漠的坚冰。

六、万事怎能皆如意——忘记悲观

忘记悲观,就是要忘记那些打击我们的角色。忘记那些泥泞的凹地,忘记那些肉体的苦痛,铭记的,是勤奋的态度与不灭的希望。

七、该在乎时还得在乎——忘记不屑

说到底,我们不屑,不过是因为我们觉得眼前的事物、眼前的人那么微小。而真正微小的,或许只是我们自己。因为,只有心胸大的人,才有宽阔的视野,也只有大的视野,才能容纳大的世界。

八、想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步——忘记中途放弃

忘记中途放弃,就是从99度到100度的水,就是从四分之一到整个荷塘的花。

九、化干戈为玉帛——忘记怨恨

忘记怨恨,不是要我们忘记那些刻骨铭心的伤害,而是让我们以一颗理智的心、一颗上进的心来对待仇恨。在个人恩怨、家庭纠纷、社会问题、民族仇恨之外,让我们用冷静的态度面对怨恨本身,这才是强大的根本、是幸福的前因。

十、相逢一笑泯恩仇——忘记报复

忘记报复,就是要让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再也不要受伤害。同时,忘记报复,在很多情况下,本身也是一种最狞厉的报复。

十一、顺其自然,一切坦然——忘记强迫

忘记强迫,就是忘记我们那些爱的借口,而仅仅留下我们彼此相爱的事实;因为爱,所以希望你好;因为爱,所以希望你更加好;因为爱,所以不强迫你改变;因为爱,所以在若有若无的生活中经历着我们如悠缓水流而又滋润心田的悄然改变。

十二、可以不聪明,不能不智慧——忘记耍滑头

忘记小聪明,忘记那些让我们懈怠的小把戏,忘记那些因为小聪明而获取的短暂小光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坚实的土地上,以最恭然的姿态、最诚恳的心、最理智的言行,走出一条最踏实的路。

十三、借口就是走向地狱的台阶——忘记找借口

在这个世界上,忘记找借口的爱人是真的爱你,忘记找借口的朋友是真的关心你,忘记找借口的亲人是真的疼你,而忘记找借口的自己,恰恰是真的对自己负责任。

十四、占有的结果决不是富有——忘记掠夺

忘记占有也就是不要再欺骗自己。我们深知爱对我们的重要,所以,放爱一条生路,也就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十五、少想一个为什么就少一份烦恼——忘记追问

忘记追问,是要我们忘记亲人或是上司对我们的那些不自知的压力。要理解他们:因为有爱或期待,才有追问。然后,我们还要忘记对别人施加同样的强迫。

十六、给别人一个台阶,就是给自己一个世界——忘记索取 忘记索取,最美好的瞬间在于“忘记”。是本不欲索取回报的初衷与最单纯的善良,驱使我们去关怀那些需要关怀的人。温暖我们自己心灵的同时,可以看见灿烂动人的火光在不远处一一燃起,照亮整个世界。

十七、放弃不属于自己的机会——忘记逞能

忘记逞能,不是叫我们眼睁睁看机会从眼前溜走而不加把握,而是说,机会来时,纵然我们很想要得到,却总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要有成熟的判断、完善的技能以及诚实的心灵。

十八、心偏眼偏脚必偏——忘记偏见

和谐是一种美。忘记偏见,就是让我们既要善待胸腔里那颗长在左边的心脏,也要善待灵魂里那颗据于正心的良心。

十九、自己不要给自己留祸根——忘记纵容

纵容不是宽容。宽容带来的是他人的感激与自己的豁达,而纵容带来的却是他人的继续犯错与自己的悔不当初。宽容,是对敌人的高尚原谅;纵容,却是对友人甚或亲人的残忍姑息。

二十、行动快于心动——忘记拖拉

忘记拖拉,就是忘记那些远在24小时之外的明天,忘记自己的种种后路——没有明天、没有侥幸、没有借口,没有一次次的被宽恕、、、、、、这是个属于宇宙飞船、波音747的时代,我们不可以让自己成为“拖拉机”。

二十一、不买自己,也不卖自己——忘记挥霍

忘记挥霍的总信条,其实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无论我们付出什么样的消耗,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在付出的时候,我们都要质问自己——这样的付出是否必不可少?

二十二、说过的话可以不算——忘记某些许诺 忘记某些许诺,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不再对某些空头支票心存幻想。也是为了,让我们在踏实的生活中,要给别人结果,而不是那些仅仅作为预言存在的美丽前景。

二十三、流言就是流感——忘记毁谤

忘记流言的至高境界,就是在那些口口相传的杀人的刀子面前,既不可以做杀人犯,也不可以自杀。

二十四、话到嘴边三四量——忘记恶语中伤

忘记脱口批评他人的习惯,也忘记那些令我们委屈的别人的脱口而出,这会令我们拥有更加温和的灵魂。

十五、忠言逆耳利于行——忘记迷人的谎言

一旦你相信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只能说明两件事:要么是你太笨,要么是说话的人太聪明。而不管是你太笨还是对方太聪明总之你是被比你聪明的小人盯上了,你离被扫地出门也就不远了。

十六、千万别撕扯生活与生命——忘记急躁

忘记急躁,是为了不要为一时的火气催己衰老,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恬淡、安然的生活。生命固短暂,延长宁静时光的幸福,或许就是生命长度的拓展了吧。

二十七、别拿别人的优点惩罚自己——忘记嫉妒

忘记嫉妒,其实是要我们把聚焦在某一点的目光放大——当我们把视线投向遥远天空,会发现除了皎洁月光、璀璨星辰,那些天边的火烧云同样很美丽。要记得打开我们的心灵,要在皎洁月光、璀璨星辰之外,对火烧云的美丽,一样的肃然起敬。

二十八、想的多了,得到的就少了——忘记忧虑

忧虑,它令我们惶恐,令我们胸口有堵住大石的窒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何舍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限的忧虑当中?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找寻快乐。

二十九、是英雄何必问出处——忘记自卑

当你忘记沉重压弯你脊背的自卑,当你卸去重负抬起头来,前面阳光正好,你视野中的天空与别人眼里的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十、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忘记自负

要忘记自负,忘记那些令自己自负的理由:无论是事业上的春风得意,还是学业上的金榜题名,再或者是财富上的日进斗金、、、、、、它们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既然物质皆在运动,那么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永恒。

十一、为别人开一道门,自己就多一条路——忘记自私 忘记自私,就是把小小的个人之“我”,放在大大的社会之“家”后面——正是因为有了大家,才有了小我。

十二、车到山前必有路——忘记绝望

忘记绝望,就是在没有人走过的路上走出一条新的路;忘记绝望,就是在摔得遍体鳞伤的时候仍然镇定自若,思考前行的方向;忘记绝望,就是一定要有希望——任何情况下,这都是我们最后的财富。

十三、多一份勇气,多一份成功忘记胆怯

忘记胆怯的时候,我们才能昂起头。我们只有不盯着脚尖和地板的时候,才能因为目光的长远而减少跌倒的可能性。三

十四、凭什么或给别人看——忘记虚荣

忘记虚荣,就是抵制虚荣的诱惑。虚荣是斯芬克斯之剑,直直落下,斩断我们幸福的路。虚荣,就是表面上的光彩,是幼稚的同义词、浮躁的代名词。忘记虚荣,就是忘记年少轻狂,学会慧眼识人、踏实行路。

十五、开始要面子,最后没面子——忘记面子

要面子,不过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忘记那些无关紧要的面子,是为了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做点有意义的事。

十六、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桥——忘记攀比

有些指标更新太快,我们永远跟不上。别人的大房子、别人的新彩电,甚至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媳妇,那都是别人的,看着好,但是不一定适合你。鞋子再新,可是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十七、任何时候别装大——忘记卖弄

忘记卖弄,无非只是要我们做一棵树;一颗真正的树,不是因为书馆的茂密,也不是因为树干的粗壮,而是因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面下那错纵盘旋的根。是它们,以反腐的姿态,成就泥土之上那茂密壮观的绿色传奇。

十八、俗人堆里雅一点——忘记盲从

忘记盲从,是要我们忘记那些不加选择、不加鉴别就盲目模仿的人云亦云。忘记那些侥幸心理,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理性、智慧、文明的标签。要学习必要的自救知识,在最慌乱的时刻里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三

十九、知足常乐——忘记贪婪

忘记贪婪,就是不要自己给自己设一条绝路,在不放弃正常竞争与进步的前提下,放自己一条可以获得愉悦心灵的生路。

第二篇:【原创】学会忘记

【原创】学会忘记

我感觉我的生活总是充满阳光,在家里,有全家人的关爱与照顾;到了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照顾;参加工作后,又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关心与照顾。

我感觉我总是很幸运,我并没有做什么,就被评为好军嫂。在分居两地、来往奔波的路上,有困难时总会很幸运地遇到好人相助。有一次,探亲假结束,丈夫送我到火车站坐火车回家,是夜里12点的火车。丈夫把我送到火车站后,因为要赶末班车回部队,只好把我自己留在火车站等车。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人山人海,椅子上、地上全坐满了人,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我想去厕所,可是背着包很不方便,就求助身旁的一位阿姨帮我照看。当我从厕所出来,再想回到原地等车时,遇到了麻烦。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就是找不到那位阿姨,找不到我的包,我的火车票还在包里呢,找不到,怎么回家呀。正当我着急得要哭时,听到那位阿姨喊我:“小姑娘,在这儿,快过来吧。”我随着喊声望过去,阿姨边喊我边挥着手,我感动得泪流了下来,急忙从人群中挤过去,握住阿姨的手不停地道谢:“阿姨,你真好,我怎么那么幸运,遇上了您。”

我感觉我总是遇到好人,我08年在海军总医院做手术,当时心里很害怕,安大夫亲切地对我说:“这是咱自己家的医院,给自己人做手术,一定会给你做得很好。”我的手术很成功,我很感谢他们。有一次我穿着老公的衣服到良乡医院做B超,当大夫看到后问:“你是军属吧,放心吧,我好好给你检查检查。我是从部队转业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回味,我这军嫂竟有如此的特殊待遇。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但任何事情都有得也有失。作为一名军嫂,理所当然地承当起抚养儿子的责任。儿子和我相依相伴,看到了我的艰辛和不易,很早就理解了家的含义。儿子有父爱的缺失,但他收获了承担与责任。我还记得那是他小学五年级时,天空下了一场大雪,他和同学在操场上滑冰,一不小心摔倒,脑门上摔伤,留了好多血。我刚上完课回办公室,班主任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我一下子慌了神,把书往办公室的桌子上一扔,就往外跑。孔老师喊住了我:“你拿钱了吗?”然后塞给我几百元钱。我拿了钱跑去找到儿子。儿子用手捂着纱布,看到我特别不安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又给你找事了!”我的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安慰儿子说:“没事,咱们赶快到医院去吧。”在医院包扎伤口、输液,儿子默默地忍受,沒嚷一声,看到我流泪,还安慰我说:“妈妈,我不疼。”没有这样的经历,儿子也不会如此懂事。

忘记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吧,把那些当做是对自己的锤炼!我们学会了忘记,把不好的记忆从脑中删除,只记住好的经历,把美好留在心底,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快乐!

第三篇:学会忘记懂得放弃

学会忘记懂得放弃

人生再多的幸运、再多的不幸,都是曾经,都是过去,一如窗外的雨,淋过,湿过,走了,远了。曾经的美好,留于心底,曾经的悲伤,置于脑后,不恋,不恨。学会忘记,懂得放弃,人生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告诉自己说,一切皆如此,一切也都终将过去。

第四篇:摄影师感想,学会忘记自己

摄影师感想,学会忘记自己

心映像深圳婚纱摄影工作室有着最出色的摄影师,他们有着无穷的创新思想,可以为不同的新人拍摄出不同风格的婚纱照。

很多摄影师,在作品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大家都不希望只停留于该种风格而不断求变。经常听到身边朋友抱怨越拍越没有进步,风格定了性,摄影作品亦失去了变化;尽管很频密地强迫自己拍摄,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善,渐渐就对摄影减退了热情。究竟怎样才可以令作品多姿多彩和不断突破呢?

有人说过,每次当我们透过相机的观景器看世界,按动快门其实是把自己心里的影像拍摄出来...虽然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在某程度上是真确的。摄影范畴很广阔,无时无刻都有许多人进行着不同的摄影活动。

就人像摄影而言,时间、地点、人物、服饰、道具等选择的不同,就使得每一位摄影师得出来的摄影成果各有所异。细心想想其实这取决于摄影师自己的主观选择。不同人的作品除了流露着其风格外,多少亦会反映到摄影者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那就绝不是偶然的了。

换言之,要改变作品的惯常性,就首先要让自己的想法有所改变。要扩阔内心的思维模式,接受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美丽和丑陋,只在于如何去欣赏。用中立的态度透过观景器看出去,忘记所有地靠感觉去按下快门。当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经历,亦会有我们的固执。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做得到,这是一份持续进行而没有终点的历练。下次按下快门前提醒自己首先“忘记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摄影空间原来可以更大。

深圳心映像婚纱摄影工作室全体人员用心为您服务,愿天下有情人天长地久。当老的时候在拿出婚纱照回味年轻时的爱恋是多门美好的意见事呀!

第五篇:浅议如何学会

浅议如何学会“角色互换”思维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一般情况下,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也有可能讨厌;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许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非要他人和我们一样,可以说是强人所难。

所谓“角色互换”,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作为主体的自我当作客体的自我来审视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地理解别人,也能较客观地对待自己。

作为消防部队的基层中队干部在对待上级的命令时,可

能会觉得上级不了解情况和不体谅实际困难,可对待中队战士时却又往往站在领导的立场看问题,认为下属应服从自己的意愿,这正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立场上看待问题而产生的态度。领导安排工作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多考虑,理解领导的难处,为领导排忧解难。安排战士工作时,要站在战士的角度,尽量将工作安排合理,人尽其用。

新同志下队后大多都抱有个人的愿望,较为关心个人的切身利益,对自己的进步、前途及未来的生活等问题特别关注。他们入伍一是向往部队生活,想通过部队接受一下部队生活的锻炼,提高自己身心素质;二是希望通过部队工作经历促进个人发展,入党、学车、考学等思想动机占了绝大多数,抑或是抱着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走上社会后能有一技之长。作为中队干部要用“角色互换”的方法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来到中队后一方面感受到部队的严格管理,保留他们“心目中”的部队形象,同时也要激发他们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愿望的信心,让他们看得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只是严格训练和管理,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

总之,中队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应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中队的管理水平也自然提升;在日常交往中以礼待人、遵守诺言,若与他人产生矛盾,要首先检讨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对他人要谦逊有礼,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做到“有理也让人”。这样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和中队官兵的信任和支持,调动和激发中队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41944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