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家书
女:都说“家书抵万金”,今天我们带来了一本红色家书,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有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任的初心。书中选编了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夏明翰写给家人的书信,信中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
男: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让我们一同来回顾和感受他在家书中的红色情怀。“我一生无愁无泪无思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常说世上只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思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女:红色家书,见证了光荣而伟大的中国革命史。蕴含了革命前辈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家书寄语,纸短情长。愿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食药监人。
第二篇: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追忆革命先烈 汲取奋进力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杜甫的诗,我们都耳熟能详,读来也朗朗上口,但很难体会战火的无情和对亲友的眷恋,直至读到由井冈山干部学院选编的《红色家书》,我才更加真切感受到那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红色家书》收录了31位革命先烈40余封书信,纸短情长,无不饱含家国情怀,给我内心最深的震撼和感动。我们要深学笃行革命先烈精神,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指引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
要学出一份坚定信仰。“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这是1934年12月24日,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殉难前夕给妻子的绝笔家书。吉鸿昌身为国民党军队重要将领,在看清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的真面目后,毅然决然拒绝了金钱、美女等的收买,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吉鸿昌在狱中,不惧敌人的严刑拷打,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这是对共产主义信仰何等的坚定!方志敏烈士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文中写道:“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方志敏烈士铿锵有力、豪情万丈的话,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令人肃然起敬。在党的九十多年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有了像吉鸿昌、方志敏一样的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新时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向革命先烈看齐,铸牢理想信念,聚焦主责主业,自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要学出一份责任担当。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家书》里的革命先烈本可以为保全性命,带领家人逃难,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而是高呼“山河破碎,何以家为?”,舍小家保大家,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救民族于水火的大旗。“一夕**路三千,把家园骨肉全抛闪”“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我的宝贝,我的心爱,多想拥抱着你,给你几个甜蜜的KISS”······王孝锡、刘伯坚、陈毅安等烈士的红色家书,感情力透纸背,让我热泪盈眶。是啊,这些革命先烈,哪个不是父母的儿女、孩子的父母、妻子的丈夫?但为了挽救民族于水火,他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赞歌。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理应学习革命先烈那般家国情怀,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勇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唱“黑脸”、当“包公”,让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要学出一份清正廉洁。熊亨瀚在就义前留下了一封诀别家书,信中写道“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公道正派之风感人肺腑。革命先烈杨匏安曾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写到:“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有一次,在省港罢工委员会发放捐款的袋子里,他的孩子们捡到剩下的一枚硬币,他严肃地教育孩子,“这是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要”。殷夫在与哥哥告别的家书中说,“在你的一方,哟,哥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他们的话语,无不体现着革命先烈甘于清贫、矢志救国的情操。作为一名党员,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以明大志的气魄正心,以干实事的风骨正心,坚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时刻保持精神上的明亮、思想上的纯洁。同时,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干净擦亮职业底色。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一封封红色家书穿透时空,带我们追忆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自当对标革命先烈,对表党章宪法,忠诚履职,不辱使命。
第三篇:《红色家书》读后感
无意间翻开《红色家书》,没有按照以前读书先看目录的习惯,随意的翻了翻,看到“邹子侃”的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书中信件的主题“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这句话时,一股浩然正气向我袭来,引领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写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邹子侃同志写这封信时身处囹圄,其父为他疏通关系进行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只求灵魂洁白无瑕,不愿意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自由,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书信中邹子侃流露出对父母、亲人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把个人情感放在身后,断然舍生取义,还嘱托父亲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学习,将来投身到革命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
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年仅19岁,在我们看来他还是一个孩子,可在他心中,革命的火种、共产主义的信念却早已根深蒂固。读完邹子侃给父亲的书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复,30多度的酷暑,却全身泛起了鸡皮疙瘩。
置身新时代,我等必须向先烈学习,坚定信念,克服万难,一起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作者:胡坚
第四篇:《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一通视频电话就能穿越大洋与远在异国的家人通话,用信件交流的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通讯方式所替代,虽然现在的通讯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可我认为书信的作用却是现代通讯无可替代的。家书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更是写信人真实情感的流露,通过阅读一封封家书,我仿佛感同身受,先辈们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述说着对家人的牵挂,对事业的一腔热血,对党的无限热爱,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的情感也会得到升华。
《红色家书》中的一封封真情实意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刻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都能直击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敬佩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无论他们多么的平凡,都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完成本职工作,每一位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而我知道无数这样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乎哭。你看,疆场上那些死尸,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读到这里我潸然泪下,我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许多像冯庭楷这样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思念亲人,却在面对敌人时无所畏惧;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家里宠爱的孩子,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地走上战场去为新世纪的自由浴血奋搏,他们——这些可爱的人是我敬重的榜样。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虽不能像他们一样走上战场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们可以在学业上攻坚克难,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努力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
杨杰,1945年与爱国民主人士组织了“三民主义同志会”,同年五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知杨杰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正当杨杰离开昆明准备北上时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在此期间,杨杰写给儿子一封家书,信中这样写道:“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本钱者,有技术、有学问、有能力)。今后做事要立定脚跟,敦品卖力,要谨慎奋发,或可有成。”天下父母心都一样,都会为自己儿女的未来而日夜担忧,危难时刻,杨杰也只能选择用一封家书来告诫自己的儿子。无论是动荡的从前还是安稳的现在,年轻人总会面对未知的道路或许顺利无阻、或许艰难万分,我们为有不断的提升自我做一个有本钱的人,才能凭借自己闯荡出一番成就,因为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我们应该以这一个个普通的党员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起携手走向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单位集中学习和自我品读《红色家书》,使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体会颇深,不仅为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而震撼,而且为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所感染,使我再一次得到了红色精神的洗礼。
《红色家书》中共收录三十位革命先烈给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恋人战友的书信,辅以烈士生平简介和故事。书信中有“矢志努力致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有“饮弹从容向天啸,永留浩气在人间”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有“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有“所以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忠孝不能全的铁骨柔情,有“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的谆谆教诲,有“你们乐天知命的等着光明的来到吧!”、“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这些家书,是血泪书,是绝笔信,是真情的流露和释放,是革命历史最真实的见证。革命先烈们以朴实的语言,抒发着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为了追求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有限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忠诚的战歌。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铭记于心,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奋斗之路。一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坚守信念、绝对忠诚的传承者。要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事业的坚韧,做执着奋进、担当务实的实干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敢于担责,敢于担当,敢于挑重,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积极主动、突破创新的开展工作,按时或超额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尊纪的坚守,做质朴纯粹、廉洁奉公的执行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适应新时代工作理论水平和能力,任劳任怨,勤政廉明,无私奉献,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加快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