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段中秋节活动方案
现代幼儿园大班段中秋节活动方案:快乐过中秋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一些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乐于参与一些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时间:
9月18号(星期三)下午3:00 活动准备: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月饼 活动形式:大班段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智力竞赛——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智力竞赛
中秋知识问答、猜灯谜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策划人:潘莲燕 2013.09.17
第二篇:大班“中秋节”活动方案
《中秋时节“画”中秋》
大班“中秋节”环境创设方案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环境又分为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整洁、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其中,并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着环境创设的适龄性、安全性、参与性、创造性、经济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发展适宜性、审美性原则。本文着重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着手,以大班“中秋节”为主题设计的环境创设方案。
创设意图: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活动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等等,当然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创设的环境氛围中通过识中秋,赏中秋,品中秋,画中秋最终达到爱中秋的情感升华。
创设内容:
一、主体墙的设计
在墙面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彩纸,颜料,布料等原料,营造一个“中秋知识知多少”的大主题,在主题的布置上应进量童化,以画面+文字解说的形式,把中秋佳节的传说、习俗、活动等以画面的形式在幼儿的面前展现出来。在“识中秋”“赏中秋”的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从中知道中秋夜时月圆、人圆、庆团圆、庆丰收的基本常识,了解人们在此佳节的心情。
二、区域角的设计
中秋节,又名“拜月节”。因八月中旬时果实、稻谷丰收,正值此金秋丰收的时候,我们可以摆放一些丰收的水果,农作物,还可以摆放一些提供菊花,让我们的孩子从各个领域深入的了解中秋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感受中秋丰收的喜悦从而产生对节日的热爱。还可以在活动角组织“庆丰收”大舞台,周围挂满肥硕的果实,播放庆丰收等欢快的乐曲,孩子们可以拿着丰收的果实走秀、拍照、用金灿灿的稻谷挂满身体,摆着各种欢庆丰收的表情与动作。亲身体验农民伯伯在中秋佳节大丰收的喜悦与成功。
三、活动区的设计
通过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了解与认识,亲身体会到农民大丰收的喜悦心情后,中秋习俗在此节日中也是必有的活动环节。孩子们看过主题墙上月饼的制作过程以后一定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月饼,在活动区,我们可以提供材料,月饼的制作流程图,指导孩子们亲自去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做月饼的乐趣,知道吃月饼的意义,萌发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四、走廊、楼梯、吊饰
抓住中秋赏月的习俗,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各种
丰收场景,分别摆放在每个孩子们易看到的角落里,在吊饰上可以模拟中秋佳节的夜晚,月亮盈盈白白的,像个玉盘,白兔是否在捣药,嫦娥是否出现,吴刚出现了么,鹊桥相会可否成功,在我们布置的五颜六色的夜空里,孩子们的想象腾飞千里,中秋节着实地让孩子们大大的开阔了眼界,孩子们怎会不深深地爱上这片丰收的季节!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孩子们对整个中秋节亲身实践体会后,倡导他们根据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与想象,开展“我的中秋节”画展,倡导孩子们画一画“心中的中秋”,“未来的中秋”,“神秘的中秋夜”办一个主题墙,感受自主实践,主动动手的成就感。
最后,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播放《中秋月儿圆》《大丰收》等歌曲或者诗歌做背景音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通过欣赏并领会诗歌中的寓意,萌发对祖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此活动通过让孩子们识中秋、赏中秋、品中秋、画中秋、爱中秋的过程,让孩子们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孩子们会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与实际生活相连,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知识圈并会爱上这个充实的学习过程!
第三篇:中秋节活动方案大班
中秋节活动方案大班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班的中秋节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1、每位幼儿带一个月饼。
2、学习有关中秋、月亮的古诗,准备关于中秋的故事。,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2、小朋友先讨论
妈妈老师:——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啊?——那小朋友知道月饼是拿干什么的呢?——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
3、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小朋友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补充: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称为仲秋。
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节。在中秋之夜,人们望着天空上又圆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会盼望和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中秋节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有句诗词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PPT第二张)朗读《静夜思》(PPT第三张)
4、介绍中秋的民间故事(放《嫦娥奔月》视频)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10分钟)
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中秋节都吃些什么?(分享月饼,观察月饼的外形,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通过分享月饼,让小朋友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PPT第四张)吃完月饼问小朋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传说啊元朝末年,统治者为了维持他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不准民间私藏铁器,他规定十家共同用一把菜刀,百姓怨声载道。其中啊有个英雄人物张士诚为了号召人民起义,中秋节前,在每个月饼中夹一字条,约定起义时间。
到了中秋之夜,人们掰开月饼,见到传单,就纷纷行动起来。
到了明清时代吃月饼之风兴起,就是为了纪念反元的人民起义。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中秋要吃月饼的习俗。
除了吃月饼啊中秋还有其它的习俗比如:我们这个地方还要赏月、赏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金门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等。(PPT第四、五、六、七张)
5、讲解月亮的变化
提问:——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小朋友月亮除了是圆的以外,还有什么形状呀?——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从上弦月变成满月再变成下弦月,可以清楚的看到月亮盈亏的变化过程。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分钟)
6、集体品尝月饼
7、活动结束
第四篇:大班中秋节活动方案
巧手做玉兔 甜蜜过中秋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
活动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从传统故事、古画、器皿、饰品中了解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喜欢民间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2.让幼儿用线条、图案来画月饼,感受绘画的乐趣。3.通过复习虚线的正反折法,幼儿折剪出月饼盒子
活动准备:记号笔、包花纸、玉兔礼袋、双面胶、关于玉兔的图片 活动时间:9月21日上午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摄影:各班教师
信息报道:(各班教师发给我两张活动照片和一张作品展示照片)活动过程:
一、中秋故事,感受亲情
教师向幼儿讲述中秋节关于玉兔的故事《玉兔捣药》。从《玉兔捣药》的故事中感受父母亲情。
二、文化传承,欣赏古画
欣赏古代壁画上玉兔捣药的图片,欣赏古代器皿、饰品和衣服上的玉兔。感受传统文化,传承从小做起。
三、巧做玉兔,甜蜜带回家
1.教师出示完成的玉兔礼袋,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孩子们学习了解做玉兔礼袋的步骤。2.幼儿用双面胶将报花纸的两面粘合。
3.幼儿运用线条在长方形报花纸上绘画出兔子头的特征,并将多余部分剪下来。4.将糖果放入玉兔礼袋中,将两个兔子耳朵打结扎起来。
5.将装有糖果的玉兔礼袋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感受中秋团圆的甜蜜。
第五篇:大班段秋游活动方案
大班秋游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4日上午8:30——12:00 活动地点:江滨公园
集中地点:园操场
活动参与者:大四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目标:1.通过秋游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时的兴奋和喜悦。
2.寻找和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不跟陌生人走,加强防骗意识。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活动准备:
1.通知:告知家长秋游的时间、地点,接送时间,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在家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2.幼儿书包物品的准备:一小瓶水、一只垃圾袋、一张桌垫、比较轻的零食、湿巾或纸巾。
3.孩子着装要求:比较轻的球鞋(不要系鞋带的),容易穿脱的外套。
4.安全教育:外出时不离开老师、排队走路眼睛看前面,队伍要走直、不独自玩耍、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脱离队伍,不乱对垃圾。不随便跟陌生人走,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并快速通过。活动过程:
1.出发前幼儿着装情况、物品准备的检查,保育老师带好毛巾、纸巾、垃圾袋。
幼儿的入厕:解小便、洗手,及时清点幼儿人数。
2.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讲解卫生环保教育:自己吃过东西的垃圾放到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面,最后的时候再统一扔掉;离开时活动场地时要检查清理场地,保证场地卫生。
3.游戏:丢手绢
①热身活动:跟着音乐唱丢手绢,进行四肢热身活动。
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一群人轻轻地唱着:“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快点快点抓住她。”一边唱一边拉着手,拉成了一个圆。
另一个人“A”在圆圈外围走圈,趁别人不注意时,轻轻地把手绢丢在了某一个人“B”背后,你可以继续跑几圈,常常是走了二圈还没有发现,正暗暗得意时,终于被发现了,猛追过来,“A”马上逃跑,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家就罚“B”唱歌。接着,轮到“B”来丢手绢了,她趁“C”津津有味地唱歌时,蹑手蹑脚的把手绢丢在“C”背后,“C”是一个既机灵跑步又快的小姑娘,马上就发现手绢已经丢在自己背后了,迅速地抓起手绢,向“B”追去。因为她跑步比较快,所以“B”被抓住了,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喊:“还要罚‘B’唱歌!”然后,还是“B”继续丢手绢,这次“B”通常会丢她最好的朋友“D”(好朋友如果同情她表演过节目了,就可能会假装不知道或假装追上她,帮她一回,这种心理是常有的,关键看关系是否够铁。)!当“D”发现后,还没有来得急抓起手绢,就已向“B”追去了,但是没有抓到“B”,只好无可奈何地表演了节目,下面再由D继续丢手绢
③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分发奖品。
4.活动结束
①集中幼儿,清点人数。
②一起将垃圾整理进袋子,并按照规定的位置排好队,原地等待家长接并与老师说再见。
③幼儿离开前的整装工作,湿毛巾擦个脸,把衣服塞好,领子翻翻好。
陈 银 银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