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宽容,也是一种力量 2014年班主任经验交流
宽容,也是一种力量
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回顾近十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内心深感充实,每一次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我都会获得新的感悟和收获。人总是在不断的磨砺下成长和进步,我亦是如此。过去的一年里,我深深的领悟到——宽容,也是一种力量。
去年,我接任了三年二班这个具有挑战性的班级。由于是后接班,我对学生比较严厉,管理上也极为严格,但学生们平时的言行散漫惯了,根本不愿意接受我的管教,这让我及其苦恼。曾记得,刚接班时在课堂上耍剪纸刀的小刺头,他的课桌上放着的经常是与课本、学习无关的小玩意,老师只要不谈学习,其他的话题都是他喜欢的。有一次,我进班突袭检查,发现他不在班级上课,学生们和任课教师都不知道他去了那里,我无奈之下把他的家长请到学校,他不知道躲在了那里淘气,家长前脚刚进办公室,他后脚就跟了进来,并指着我的鼻子跟我大喊,问我为什么把家长叫来学校,说实话,我当时气坏了,恨不得给他两巴掌。但我压下了火气,面对这样冥顽不灵的学生,我再次进行了耐心教育,原谅了他犯下的错误,给他改过的机会。事后,我仍然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他(其实,这样的孩子思想早熟,心灵稍倾向扭曲,不听家长的管教,所以,我很少请他的家长到校,即使他的家长来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促使矛盾扩大化,还不如我自己想招子来的快。)
或许是我对他的宽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不在像以前一样排斥我。在我与他的多次碰撞和观察中,我发现这个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表现自己,班级中的大小事务他都抢着去做,尤其是愿意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学生批改听写,每次,只要老师考完听写,他都会跑上前去主动提出帮助批改,起初,老师是
不信任他的,拒绝了他的请求(你想一个年组300多名的学生,自己什么都不会,他能批明白听写吗?哪个老师都不放心把任务交给他去做)。我看到他受伤的眼神,内心极为震动,我的头脑中快速闪过一个想法,这个孩子还有救,我一定要帮帮他。于是,我就把我手头的听写作业交给他,并对他说:老师最近工作很忙,咱班同学的听写不能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老师为此很着急,我看你平时不是很忙的样子,你能不能帮帮我(这个孩子平时作业都很少写,经常课间在学校补作业)。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了我,并向我保证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情。批改中,我发现他在不断的翻阅课本,订正错误,并强调出现错误的同学要及时改正。逐渐的,我发现他上语文课听课了,而且听的特别认真,周围的学生如有骚动他会立刻制止,慢慢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也浓厚了。在第一次月考中,他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他高兴的在班级蹦了好几个圈,自此,他经常抢着帮我批改学生的听写任务。
看到他有上进表现,我私下里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把我的方法推荐给他们,让这个孩子在批改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促发他学习的上进心。学期末的结果出人意料,他的成绩一下子进步了50多名。下学期开学初,他比上学期表现更为积极,每一次月考他都有一定进步,到学期末,他的成绩让所有教过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大吃一惊,他由原来的近270名进步到180名。这一年加在一起,他进步了将近150名。通过这个学生的事例,让我意识到对学生宽容并不是向学生示弱,有时,宽容可以转化成一种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是否会转化更多这样的学生呢?
管理一位学生如此,管理全班学生亦是如此,所以,我快速调整了我的管理方式,我不在揪着学生的错误大声斥责,不在因为他们不交作业就告诉家长,不在因为他们顽劣就对他们放弃。总之,我抱着一颗宽容之心去看待学生所犯
下的错误,给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也给自己的教育管理留有空间。现在回顾起过往的一切,这些都将成为我教育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第二篇:宽容也是一种爱
宽容也是一种爱
刘晓鹏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作为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心怀有宽容之心。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等待,由于小学生幼稚、不成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应该是动辄训斥、不留情面地狠批。因老师的不谅解和不宽容,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对立情绪,教育大多徒劳无功。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容忍学生犯错,应有宽广的胸怀气度,包容他们的过错,谅解他们的过失。对学生宽容,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理解和大度,但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宽容也是一种爱,因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教育往往比惩罚更有力量,宽容比任何说教都更有魅力。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还只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孩子犯错很正常。作为教师,应当让他明白,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但要知错即改,而不能坚持错误的做法。
有一次我班新转来的几个同学需要补做校服,其中一个同学带来校服钱没有及时交给我,结果到中午放学时就发现校服钱不见了。我了解到情况后开始查找,一会就有一个坐在丢钱同学附近的学生告诉我他知道谁拿走钱。他说是一个小女孩拿的,并且在这个小女孩的桌洞里发现了校服钱。当时我很纳闷他怎么知道小女孩的桌洞里有钱?于是我在课下找这个小女孩了解情况,这时预料中的情况出现了:小女孩非常委屈,说的确没有拿别人的钱。这时我就想:我不能冤枉孩
子,更不能迁就孩子的过错,一定要将事情弄个明白。于是我又将那个小男孩单独找来再次了解情况,我说: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知错能改,仍是好孩子,老师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可是这个男孩还是一口咬定是小女孩拿的。当我问他你为什么去翻她的桌洞,你怎么知道她的桌洞里有钱时,他含糊其辞说不清楚,这时我心里有底了。我说:“人,要言而有信,老师是一个守信用的人,老师需要的是你的诚实,老师为你保守这个即将过去的秘密,并且老师希望你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敢做敢当,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要我一定为他保守这个错误,最后这个小男孩如实的告诉了我事情的的经过,知道自己错了。从他以后的表现,我已经看到了他的进步,他的自制。现在他已是我班品质优秀的孩子之一。
通过这个事例我深深的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如上课迟到、课上说话、作业不按时完成,乱拿别人东西等,老师面对学生一些错误,一定要冷静面对,控制自己的情绪,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老师大动肝火,疾言厉色地训斥,结果是教师生气发火,学生挨骂受训,有的学生不仅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与老师唱对台戏,使师生关系恶化。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宽容的心态去处理学生的错误,宽容,能使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减少教育遗憾;宽容,能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尊重,使学生有一个反省和改过的机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当然,宽容并非是无原则地迁就。宽容不是不分是非善恶,宽容学生不是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是对有缺点或错误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积极接纳,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其实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的错误,就是爱学生!
第三篇:宽容也是一种爱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
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幼儿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由此我就想,这些天真烂漫的幼儿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不时会犯或轻或重的错误。而有些老师和家长,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孩子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孩子一时学习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孩子;孩子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孩子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被剔除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孩子,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在活动课中我学习魏书生老师让违纪学生做三件事:一写一份情况说明书(不是常见的检查书);二唱一支歌;三做一件好事。这种教育方式蕴藏着教师对孩子的期盼,使孩子感受到教师若大的心怀。使其感受到“练其功、陶其情、促其行”的良好效果。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孩子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让我们拥有宽容,保持宽容吧!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宽容就是爱孩子。
第四篇:宽容也是一种美
宽容也美丽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宽容也美丽》。对于宽容,我想从一位智者谈起,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孔老夫子。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孔子说的“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宽容是众多品行中一项至高无尚的美德。宽容他人是对他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和与人为善的心境;宽容自己则是一种豁达,是对自己更深刻的审视,是心底扶起一个坚强的自我。
宽容是一种忍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别人的批评和误解,过多的争辩和针锋相对的反击都不足取,唯有冷静、忍耐最重要,用事实说话才更有说服力。
宽容是一种忘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心头都有一定的创伤。动辄去揭,只能使旧恨新伤益发难以愈合。倒不如忘却昨日的是非,忘却别人对自己的指责,用宽容来迎接生活的阳光。
宽容更是幸福的种子。历史告诉我们,能成为大事者,必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是人生的从容、自信和超然,宽容是充实,是勤勉,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播种宽容,必然收获幸福。
同学们,当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不妨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坦陈己见,以宽容的心态,宽容的行动,去体验世界的多姿,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因为宽容他人,给他人留一些空间,自己将得到一片蓝天!
第五篇:求助也是一种力量
求助也是一种力量
陈亦权
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海边的沙滩上野炊。
我们一起捡了许多被海浪冲到沙滩上来的小虾和贝壳后,父亲坐在有两块大石头的地方开始清洗那些小虾和贝壳,清洗完毕后就可以搭灶生火了。
搭灶最起码需要三块大石头,很明显这里的两块还不够,父亲朝离此十多米处的一块岩石指了指说:“去把它搬过来!”
我奉命前去,那块石头看上去不大,但是它近一半陷在沙子里,所以重量远远超出了从视觉上的估计。我用尽全力想搬动它,可是只能松动了一点点,然后因为力气不够而松开手,无奈地眼看着它重新陷回坑里。
我努力了很久,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父亲走到我身边问:“为什么不用尽全力?” 我说我已经用尽全力了,但是我依旧搬不动它。我边说边继续努力地尝试着想搬移那块石头,并以此证明给父亲看,他对我的怀疑是错误的!
“不,你没有尽全力!如果你尽全力了,你应该想到向我求助,我相信凭我们两个人的力量,足以将这块石头搬移过去!”父亲说完后就走了过来,和我一起把那块石头抬到了锅旁边。尽管父亲的双手捧在那块石头的中间,而且尽量弯下身躯,使我的双手也足以够上。放下石头后,父亲拍了拍手上的沙尘说:“你要记住,你的全力并不仅仅是指你自己一双手臂上的所有力量,它还指你的脑力,甚至是求助于别人!”父亲说。
“可是,别人的力量是从别人身上发出来的,又怎能算是我的力量呢?”我不解地问。“你说的很对!但是当你在面对一项你无法凭一己之力做到的事情时,求助便也是一种属于你的力量!”父亲说。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的话至今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并一直对我的人生之路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次,当我与别人分享父亲的这番话时,很多人都认为父亲是在提倡一种并不可取的、依赖他人的性格。其实,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父亲那句话中最关键的一点:先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只有在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时候,求助才算是一种真正属于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