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语上天安门广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弄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指导看图,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入情境。
2、板书课题,并简介“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投影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初步弄懂词意,读准字音。(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4)学生分组自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2、探讨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新词。(2)探讨句子的朗读情况:(投影出示,课文中的两个长句,讨论在什么地方停顿,并做上记号。)
(3)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听课文录音,思考:本课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分组讨论交流后,再汇报。
4、生字指导
(1)易混淆的字
冻 博 袖 谈 栋 搏(2)易写错的字 碑:右上不是“白”
煌:左边是“火”
(3)指导描红 沸 博 宣
三、作业设计
1、生字描红
瓦 栋 央 泽 严 宣 政 府
2、比一比,再组词。
博()淡()宣()沸(搏()谈()喧()佛(神 淡))
第二篇:苏教版四语上练习2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课前准备: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
教学目标: 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写好钢笔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导入。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
二、教学第二部分
(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
(2)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好钢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目,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
(3)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书写注意点。
3、练习。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四、总结
第三篇: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三、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b.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c.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y.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不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四篇:5、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教案
5、天安门广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2、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教学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
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
文的第一段)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挂图: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
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的印象用一
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出示长句。(3)、指导写字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三、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挂图相应指导
(1)指导第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2)指导品读二、三段
①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 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② 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③ 请学生填写练习第四题,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④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段播放录音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四、作业
第五篇: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⒊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问为什么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教学难点:
⒈理解“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
⒉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18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谈话:同学们去过天安门吗? 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天安门广场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⑴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已经学会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生字词。
红墙黄瓦
雕梁画栋
中央
毛泽东
庄严
宣告
政府
仪式
组成 巍峨壮丽
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翩翩起舞
五彩缤纷
华灯齐放
礼花飞舞
⑵小老师教生字
说说在读音、字形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⑶说说自己学会的词语,是怎样弄懂他们的意思的,对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⑷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⒉默读课文,进行质疑,词语的理解当堂解答。其他问题留待后面的课再解答。
⒊听课文配乐朗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⒋指导书写。
⑴指名分析字形结构特点,说说每个字在书写诗应注意哪些地方。
⑵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示范和讲解。
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