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鸭子得救(教案)
小鸭子得救了(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写出小鸭子得救的过程。
2、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们救小鸭子的办法和结果写清楚,字数至少150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们救小鸭子的办法和结果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看图编故事,写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好不好?
2、(出示图片)并板书课题:看图作文 《小鸭子得救了》
说明:用“看图编故事、写故事”来引出本节课的看图作文,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观察画面,初步感知。
1、说说看图作文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弄清联系,展开想象。
说明:观察画面之前,老师让学生在交流中归纳看图作文的注意点,一方面教会学生方法,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
2、联系作文的题目,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看清楚图上画着哪些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反馈:一只小鸭子掉进坑里,猴子、小熊、大象和小鸟都在想办法救它。(不要求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简单说出画面上所发生的事即可。)
说明:此环节能让学生对画面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明确故事的主旨。
三、发挥想象,指导说话:
1、学编故事开头。
(1)师: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一般都要写上时间和地点,请用上你喜欢的时间、地点把故事的开头讲清楚。指名说,评议。(如:五月的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一个坑里。)
(2)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坑呢?(又大又深的坑)
(3)小鸭子掉进又大又深的坑后,它会怎么样?(引导学生用上“惊慌失措、非常害怕、十分着急、大声呼喊、不停呼救„„”这类词。)
(4)请学生连起来讲一讲。
2、学编故事重点段落。
(1)看清动物们的神态和动作,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行想象:在救小鸭子的过程中,猴子、大象、小鸟和小熊分别想了什么办法,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根据图意可能存在几种可能:大象用长鼻子救小鸭子。猴子用树枝或是长尾巴救小鸭子。小熊打水灌进坑,利用水的浮力,救出小鸭子。小鸟可能在安慰小鸭子,也可能在为救小鸭子喊加油„„(只要学生想出的方法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4)师:从画面上看,救小鸭子的办法的确非常多,那么,想象这是一个又大又深的坑,是否这些办法都行呢?到底用什么办法最好呢?
(5)自由准备。
(6)反馈交流。(提醒学生,解救过程中有困难,才会使故事情节更吸引人。)
3、学编故事结尾。师:小鸭子得救后,会说些什么呢? 个别交流。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观察、合理想象、大胆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观察、想象、交流中得以充分发挥,“我口表我心”为下一步“我手写我口”做好了准备。同时,教师有意识地设置困难,指导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并提醒学生用上平时所积累的好词,有利于学生表达更生动,故事情节更吸引人,从而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四、理清思路,课堂写作:
1、师:大家刚才说了很多,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笔下生辉,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读学生创作的故事,评析并尝试修改。
五、课堂总结,兴趣拓展:
师:今天我们看图编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小鸭子得救了,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好朋友听,请他们给你提出宝贵意见;觉得自己写得挺棒的同学,可以向校报投稿;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根据你所写的故事和几个好朋友演一演。
说明:在学习的最后环节,为学生设计一些写作后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使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一份写作后的成功感,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附:学生习作
小鸭子得救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鸭子和它的伙伴们——小鸟、小熊、猴子和大象在森林里捉迷藏。小鸭子正边走边想躲哪儿好,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里。小鸭子惊慌失措地大叫:“救命啊!救命啊!伙伴们,救救我啊!嘎嘎嘎„„” 伙伴们听到了小鸭子的呼救声,赶来了。大象大声说:“我来,我来,让我用长鼻子把小鸭子卷上来。”可是,大象的鼻子太短了,够不着小鸭子。猴子爬上树,折下了一根树枝,对小鸭子说:“小鸭子,你快抓住这根树枝,我拉你上来!”但是,小鸭子抓不住这根树枝,它的翅膀受伤了。伙伴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小鸟灵机一动,对伙伴们说:“小鸭子会游泳嘛,我们舀几桶水,倒进深坑里,小鸭子就可以浮上来了。”于是,小熊像箭一般似地回家拿来了水桶,跑到小河边,拼命地舀水倒进深坑里。大象见了,也过来帮忙,用它长长的鼻子吸满了水,喷在了深坑里。经过它们的努力,坑里的水慢慢上涨。终于,小鸭子得救了。小鸭子高兴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你们真是我的好伙伴!”
五、板书:
开头:五月的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一个坑里。
想象:在救小鸭子的过程中,猴子、大象、小鸟和小熊分别想了什么办法,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编故事结尾。
小鸭子得救后,会说些什么呢?
——————自主观察、合理想象、大胆表达„„
第二篇:看图编故事小鸭子得救教案
看图编故事——小鸭子得救了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写自己喜欢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图画中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鼓励学生在说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引导对学生画面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说几句语句通顺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静止的画面想象成活动的画面。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组课件。
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昨天改编了一首歌曲,现在一起唱唱吧。出示动画,学生齐唱。我们把第五单元的一些人物都放进去歌里,通过学习你觉得他们遇到困难都怎样呀?今天我们来上看图编故事课,(板书课题看图编故事)
故事里的小鸭子欢欢也是遇到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提出要求
一、认真看,二、想一想,三、响亮说,四、会倾听。)(板书:四点要求)
二、观察画面,初步感知。
1、(1)(出示第一幅图)请用心观察,用一两句话把画面说说。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干什么?
(有一天,鸭子欢欢掉进土坑里。)
2、这就需要我们动动小脑袋对画面进行合理的想像。
(1)现在我们对这幅画进行一下合理的想象,你觉得小鸭子自己能不能上来呢?为什么?(又大又深的坑)
(2)小鸭子掉进又大又深的坑后,它会怎么样?
3、(出示第二幅图)大家看看它的呼救声引来谁?他们会说什么? 找同桌演一演,指名汇报。
三、学编故事
现在小鸭子的情况很危急,小鸡也遇到想办法的困难?我们来帮帮它吧。
给你们一分钟,想想办法,可以是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或者是看书看到的办法。看谁的办法最好。(出示?图)
1、指名回答
开火车说:小鸡是用是什么办法救小鸭?
同学们,你们真棒,刚才开动脑筋想出那么多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的想法没有来得及说,选一种你认为最好的办法画下来,边画边想:小鸡欢欢是怎样一步步救出小鸭子的。(要求把怎么救的过程说完整,动作、说什么?想些什么?)
2、指名生回答(听的要求:认真听,想一想他的办法合不合理,有什么要补充的。)指导说完整
想想用这个办法可能会发生什么? 用这个办法要注意什么?
注水,用什么注水,一桶够吗?折腾成什么样子呢?
3、我们替小鸡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小鸭子也得救了。(板书:小鸭子得救了)同桌把故事从头到尾说一说。指名学生
总结:这么好的故事,我们把它带回家跟爸爸妈妈分享,让他们也来夸夸我们。其实,一篇精彩的故事并不难。(出示顺口溜。)编故事并不难,小眼睛认真看,小脑袋想一想,小嘴巴响亮说,小耳朵会倾听,看图说话乐趣多,乐趣多。
板书:
看图编故事
小鸭子得救了
认真看
相机板书办法
合理想象 响亮说
认真听
第三篇:小鸭子教案
我到乡下外婆家过暑假,看见外婆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真惹人喜爱。
小鸭子浑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小鸭子背上长春一对翅膀。尾巴向上微微跷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它们的脚掌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纹路儿,脚趾之间还有一层蹼。
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地叫着,在夸耀自己。虽然自己双脚上满是泥浆,却也满不在乎,你看它还洋洋得意呢。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有蹼的双脚。这双有蹼的脚就好像木船上的浆,使它们能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划动。小鸭子还常常撅起尾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并迅速地把小鱼和小虾吞进肚里,让自己美餐一顿。小鸭子最喜欢吃蚯蚓了,有几次,我捉了许多蚯蚓丢给小鸭子吃。小鸭子看见了,连忙一摇一摆地走过来,用它们那又扁又大的嘴,狼吞虎咽地吃。不一会儿,就把许多蚯蚓吃得精光。
小鸭常常结伴而行,一起下河戏水,一起觅食,不像公鸡那样好斗。它们从不争吵,友好相处,就像好朋友一样。
暑假快结束了,我要回家去了,望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真有点依依不舍。
点评:
小作者对小鸭子的形象特征描写得十分逼真有趣——小鸭子“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还常常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等。通过形、声、色等描写,把小鸭子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生动现出来了。个性鲜明,写出感情,文章就与众不同了。
第四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二)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板书:16* 小公鸡和小鸭子
(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二)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成句。(读2遍课文)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5个自然段,5幅图)
师述:这是一篇带星花的课,要求同学们结合看图,一段一段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音。
(三)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1.读第1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1)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2.读第2自然段,看第二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爪……嘴……)
(3)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看第三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四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②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5.读第5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五幅图,说说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1)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①感谢小鸭子;②承认错误)
6.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第五篇:小鸭子游水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小鸭,知道小鸭喜欢游水。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尝试涂色。
【活动准备】
1、小鸭子玩具一只。
2、水池形白纸若干。
3、白色或黄色纸制小鸭若干。
【活动过程】
一、和小鸭子一起玩。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孩子在猜谜中,熟悉小鸭子的特征。
教师:“小鸭子说,你们和我一起玩吧。”
教师指导幼儿学小鸭子走路,学小鸭叫。在玩耍中,让幼儿了解小鸭子的特征,激起对小鸭子的喜爱之情。
二、为水池灌水。
引发情景,教师:“小鸭子在我们这里玩累了,它想游泳了,它来到我们的水池边一看,里面没有水了,怎么办呢?”
幼儿:“我们帮它放点水。”
教师:“我来放点水吧。”教师用蓝色的蜡笔从水池的底部涂起,并形象地发出咕噜噜的流水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桌上也有小水池,你也让你的小水池装满水吧,那么小鸭子就会到你的水池里来游泳了。
三、幼儿涂色。
教师指导幼儿用蜡笔在水池形纸上涂色,指导重点:将颜色涂满,教师:“小朋友,水池里的水越满,小鸭子越喜欢来玩哦。”
四、带小鸭子游泳。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每个小朋友的水池里都游来了一只小鸭子,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小鸭子都在干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你们猜猜我们把这只小鸭子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活动结束】
一起将玩具鸭子放到户外的水池里,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