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妈妈的账单教案修改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执教:吴雪婷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
主动为父母做事。
2. 学习根据提示来思考问题,学习课文的方法。3. 培养读后思考、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词语“账单”:你知道账单么?在哪里见过?
2.师:是呀,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账单,去饭馆吃饭付钱买单时的发票,去超市购物时的小票。说起账单似乎都和钱有关,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张账单不光记录着钱,它还记录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张与众不同的“妈妈的账单”。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心中的疑问、根据导读的提示去文章当中寻找答案吧。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1.再读后交流:彼得为什么写了一份账单?
a.出示:······他渐渐觉得自己是个小商人`······报酬。b.读一读,出示小彼得的账单 c.小彼得脑里飞快地盘算着,手里不停地罗列着,他毫不犹豫地在账单上写了60芬尼,他觉得?(索取报酬是应所应当的,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回报)2.比较小彼得前后心里变化。
(1)小彼得拿到想要的报酬了吗?此时他的心情是?
a.理解“如愿以偿”
b.体会小彼得此刻心情。(兴奋,沾沾自喜,高兴,很有成就感)(2)出示:小彼得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a.读,质疑:(他不是很希望得到这60芬尼么?为什么还要还给他妈妈呢?)
b.让我们再回到当时那个场景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一起轻轻地读一读)
C.师:我知道,此刻小彼得的心里?(学生自谈感受)
四.解读母亲的账单,体会母爱的无价和无私。
1.师:为什么小彼得前后心情变化会这么大呢,你认为和什么有关? 2.师:是的,看来只有谜底在于妈妈的账单里了。
出示妈妈的账单
a.默读妈妈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
b.再读妈妈的账单和小彼得的账单,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3.联想生活,进一步体会:
(1)a.生活中那些事会让彼得感到幸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联想)
b.联系你的生活,根据妈妈的罗列,你认为妈妈还为彼得做了些什么?
c.师:是呀,这么多的付出,可妈妈并没有一一罗列却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难道妈妈为小彼得做的这些事真的只值0芬尼么?
d.师:可妈妈却简简单单地写上了“0”
感受小彼得心情:小彼得读着读着,想到这些,在想想自己写的账单,感到(羞愧万分、难受万分、内疚万分),他的心(怦怦直跳),e.此刻,f.带着你心中的这份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2)a.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这么多,可为什么却在账单上写一个“0”呢?
(妈妈认为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妈妈不求回报,无私的母爱)
(3)小练笔
读着读着,平时生活中一幕幕场景浮现在了眼前,想着想着,此刻的小彼得心里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对妈妈说,同学们,你们就帮小彼得的心里话讲给妈妈听吧!
4.学后思考:
经过这件事,你觉得今后的小彼得会有变化么?有什么变化呢? 老师小结:看来咱们同学都读懂了这份妈妈的账单,其实,每个妈妈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份账单,我相信你们现在也能读懂了你们妈妈心中的那份账单了,一首小诗送给所有无私奉献的妈妈,也送给正在成长正在懂事的你们,希望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妈妈们这份伟大的爱。
五:欣赏小诗《妈妈的爱》 板书:
无价
妈妈的爱
无私
无声
第二篇: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难点:理解 妈妈给小彼得那份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书
“0”,这是什么?表示什么?
2、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读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3、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4、出示课题: “妈妈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账单”? 有什么问题想提的吗?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过的问题。
2、检查词语: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解释: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3、看一二两行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三、分析彼得的账单
1、出示儿子的账单(自由读)
2、儿子的账单里有几条款项?(指名读)师解释“芬尼”
3、从账单上你读出了什么?
4、“彼得一直听话”表现在哪里?
5、彼得怎么做到一直听话的呢?课件出示: 妈妈让我把邮件送往邮局,我()妈妈让我(),我()。
6、彼得怎么向妈妈开账单呢?
7、他想要的报酬得到了吗?课文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如愿以偿)
四、分析“妈妈的账单”
1、出示“妈妈的账单”。这张账单有几条款项?
2、你从这张账单里读出了什么?
3、母亲“一直慈爱”从哪里体现出来?
4、慈爱的母亲十年来为彼得所付出的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请你们再为他的妈妈列举一些款项。(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5、你觉得妈妈的账单上应写多少?为什么?
6、出示另一份账单
A 假如彼得妈妈开这样一份账单过分吗? B这些钱与他十年所付出的辛劳是等价的吗?
C如果彼得看到这样一份不算过分的账单,他会怎么样?在他心中会留下什么?
7、有份资料说,如母亲的工作可拿工资,合理的年工资约为48万元,若聘请一位人代劳母亲所有的工作,一年所付工钱高达508万元,相当一个公司的总裁所获得的年收入。
8、而彼得妈妈的这份账单里开出的数目是多少?为什么?
9、面对这一个个惊人的0芬尼,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账单中的那几个“0”暗示着宽容和理解,暗示着母亲深深的关爱,暗示着亲人的关怀是不记报酬的。更重要的是这几个“0”给了彼得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这一个个刺眼的0芬尼映入彼得的眼帘,刺向彼得幼小的心田。这一个个0,好象妈妈的嘴巴正向他诉说着什么?(随机指导读)
这种教育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任何一点儿声音,此时无声胜有声。
10、彼得捧着这份沉甸甸的账单,思绪万千,似乎又回忆起了上什么?请看。当我学习了一天,饿着肚子回家的时候,妈妈总会()当我受到委屈,流着眼泪回家的时候,妈妈总会()。当(),妈妈总会()。
五、诵读感悟“羞愧”
1、彼得向妈妈开账单索取60芬尼的报酬,他还是听话的孩子吗?(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2、出示最后一节,(自由读)
3、从哪里表现出他羞愧万分?(指导读)
4、为什么羞愧?(再读)
5、看图说话
六、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是啊,妈妈付出了那么多,却不求索取,多么伟大的母亲。我们相信,妈妈这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成长。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所以说这是一份()的账单。
2、彼得的妈妈是高尚的,她用独特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虽然她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无时无刻的爱着我们。
3讲故事《母爱无言》
看,母亲正紧握着孩子稚嫩的脚,用他掌心的温柔和热度向孩子传递着爱。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两个故事怎么样?
4、听完故事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5、母亲的爱,平淡如水。可孩子是母亲心中永远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牵挂。母亲的一声叮咛,一声嘱咐,一声唠叨,普普通通,啰啰嗦嗦,内心倾注的却是深深的慈母深情,这深深的母爱不求回报也无以回报。孩子们,想一想,现在你能体会到妈妈所做的哪些事是对你的爱了吗?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
(老师都被你们的话所打动了,我想你们的妈妈也一定会为有这样可爱懂事的儿子、女儿感到骄傲。)
6、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流露出妈妈的爱。母爱又是什么呢?请看
7、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老师做了一首小诗,看看吗?
有点缺憾的是由于没想好,有些地方老师没写完,帮帮老师行吗?(课件出示)
8、母爱,世界上最伟大最圣洁的爱,不沾污一点铜臭味,不掺杂一点世俗气,永远值得我们珍惜。母亲为了子女,当牛作马,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罪,没有一句怨言。我们做儿女的,理应孝敬父母,这是人间真情。
第三篇:妈妈的账单教案
一、谈话导入。
1师:大家了解哪些歌颂母亲的文章或歌曲?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课文??《妈妈的账单》 3板书课题“妈妈的帐单”,对吗?强调“账”和“帐”的区别。
3读题,能不能读得深情些,这可是一份妈妈的账单啊。(一点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读得真好,很流利自流)
2要求为:①读懂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③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听说在三(1)班的同学都富有挑战性,特别善于攻克难题,是吗?)
(二)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三)有没有不会读的词语?陈老师特别从文中摘抄了一些词语想考考大家,开火车读后齐读。解释“蹑手蹑脚”并请同学表演。(这个同学表演得很形象,很有表演天赋,长大后可以去当演员了)
(四)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很非常出色,陈老师很佩服你们,也相信你们一定养成了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是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吧!
(五)小组交流后汇报。
1课文写了小彼得帮妈妈做事,写了一份账单索要报酬,妈妈满足了他,同时也列了一份账单给他,最后小彼得知道自己错了,把钱还给了妈妈。(这位同学概括得真准确,紧紧抓住了文章的要点,简明扼要,很了不起!)
2从你的概括中,老师听到了两份账单,到底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3出示两份账单,指名读,落实“款项”,齐读,什么是款项?各有几条款项?4默读两份账单,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劳动数量、时间和索要报酬的不同)
5是啊,妈妈十年的含莘茹苦都是为了小彼得的茁壮成长,难道仅仅只有这四项吗?如果要你把母亲的账单列详细点,该怎么列呢?
6妈妈的付出可以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却只索要“0芬尼”,为什么? 7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出示这段话)
8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这段话)为什么会羞愧万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反复读,老师范读)因此他——怀着„„这些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指导读好)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妈妈的怀里,这个时候小彼得的心里有一些悄悄话话想对妈妈说,也许是说感谢的话,也许是说请求原谅的话,也许是说出心里一个小小的心愿,课文没写,你们能替他说出来吗?
三、课后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被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此时此刻你们的母亲就站在这里,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2刚才很多同学都道出自己的心声,发自肺腑,感人至深,老师也为你们如此爱你们的母亲而高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爱的奉献》
3听完这首《爱的奉献》,一种浓浓的母爱在我们的心头荡漾,久久挥之不去。其实,在生活中,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同学的爱,朋友的爱„„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爱,生活才会丰富多彩。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请完成作业。
4同学们,谢谢你们用出色的表现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谢谢大家!下课!
3、解词:你有过做错事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觉怎样?小明有一天就做错了事,你看!
出示:有一天,小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让他站了起来,他的心(),觉得()。放学后,小明补做好作业,把作业送到老师办公室,看到老师正在批改作业就()走进去,把作业本()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指名说 师生合作读
这时的彼得和小明做错事的感觉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
三、对比两份账单
1、出示两份账单: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指名读两份账单)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1)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儿子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彼得欠母亲的账单。随机理解“款项”:彼得的账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账单也有四条款项。但内容各不相同。
2)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十年来一直这么做很不容易;而彼得做的事也许是一天或两天能完成,是他力所能及的。
3)报酬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不要彼得任何报酬,而彼得却向妈妈索取60芬尼。
4、指导朗读:小彼得原想开一份账单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做事的报酬。没想到在放报酬的餐桌旁还放着妈妈给他的账单(指名读妈妈的账单)。
5、想象补白。
是啊,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包含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在我们妈妈的身上,也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发生。同桌相互说说。
彼得也和我们一样,他握着手中的账单,回想着十年的幸福生活,想到十年来妈妈照顾自己,疼爱自己的一幕幕?(想象说话: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天早上,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多少个夜晚,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自己犯错的时候„„)他读着读着,还想起了„„)
师:十年里妈妈为彼得付出只有这些吗?(不„„妈妈为彼得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写多少都不为过)
6、读着读着眼前的账单,看着一个个0芬尼,彼得终于明白妈妈的爱是——(师生共创成小诗)
预设:妈妈的爱是无价的,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妈妈的爱不计报酬的,妈妈的爱无怨无悔的,妈妈的爱无微不至的。
7、深情朗读账单
激情:是啊,同学们,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其实,天底下的母亲都一样,为我们无数次的付出,总不求回报。如果要列账单,我们的母亲也一样可列出这样一份带着浓浓爱意的账单。来,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音乐,学生读前面的款项,老师读后面的数字)
第四篇: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教案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母子之间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看看“账”的偏旁你知道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账单?(账单: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
4、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可请教同桌,边读边思考课文一共描写了几份账单?
2、首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这些词语都认识了吗?会读还会理解含义:
商人
账单 索取 报酬 慈爱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3、回答问题:课文一共描写了几份账单?
三、对比两份账单
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显示):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
2、让我们仔细阅读这两份账单,找一找它们有哪些不同,你可以在文中两份账单处写一写、画一画。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A、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帐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帐单。
彼得的帐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帐单也有四条款项。但内容各不相同。
B、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也许是一天或两天。
C、报酬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妈妈索取了60芬尼。
4、具体分析: 我觉得这是一位可爱又不会算账的妈妈,比如这项——(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我们一起帮妈妈算算,就算一年365天,十年该是多少天?一天有3餐,乘一乘,十年该是多少餐?(10950餐)该付妈妈多少钱的报酬?算得清吗?
5、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妈妈的这份账单吧!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有这四条款项,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6、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无数次的付出,岂止一份账单能列得清楚呢?,如果我们也按照彼得的算法你认为小彼得应该付给妈妈多少?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是啊!母爱无声,面对孩子这份账单,母亲没有训斥,没有拒绝,而是巧妙地开出自己的账单,用她特殊的方式诠释这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让我们再读一读妈妈的这份账单。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往事历历在目,小彼得读了很多很多遍,他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从哪个词知道?
5、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边读边画,看哪些语句读懂了小彼得羞愧万分的心情?用横线画出。
6、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A、这些词语说明当时的小彼得是多么的羞愧万分,男同学一起读一读,读出小彼得此时此刻的内心。
B、我们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时羞愧万分的感觉,女孩子们你们能读出他羞愧万分的感觉吗?一起读读。
C、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传递此时彼得的心声。
7、是啊!感到无比羞愧的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妈妈的怀里,他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8、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五、延伸拓展
1、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深处也涌动着许多想对自己妈妈说的话,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写一段话或一封信,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送给她们吧。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芬尼
小彼得的账单
母爱无私芬尼
懂事 乖巧
第五篇:妈妈的账单教案
20、《妈妈的账单》*
授课时间:2017年4月13日
授课教师:猫场镇猫场小学何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含义;
3、懂得母亲的爱是无价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两份账单的内容,能将它进行对比; 难点:能从两份账单的对比中懂得母亲的无私,能懂得对父母的感恩。教学教具:
1、水电费账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认识账单;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0、妈妈的账单
二、提出问题: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的账单结果为什么都写“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是怎么想的?
三、阅读理解
1、提出阅读要求;
2、自由读文,读准字词;(1)、生自由读;(2)、出示词语,朗读。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填空语段和给出的词语;(2)、让学生试着填;(3)、集体纠正。
4、快速朗读课文,用方框框住这两份账单。(1)、找出小彼得的账单;
(2)、我觉得它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3)、找出妈妈的账单;(4)将两份账单作对比。(5)、填空延伸母亲的账单。(6)、母亲的工资账单;
5、当小彼得知道结论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四、拓展延伸
1、写给妈妈的话;
2、自由写,交流。
3、总结:
我们应该父母的爱我们应该报名,我们应该懂得父母的爱是无价的,从今以后,要珍惜父母的爱,懂得回报。
五、作业
以后,争取每天为每天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论大小。哪怕是一声问候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