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新编素材
故事新编
一、故事开头:
1、孙悟空西天取经成功后,回到花果山„„„
2、龟兔赛跑,乌龟赢得胜利,回到家中„„„
3、猪八戒西天取经成功后,回到高老庄„„„
二、《井底之蛙》原文: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大啊,怎么能飞那么远呢?”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续写第一篇:
青蛙从井底跳出来后自言自语地说:“小鸟说的话是对的。”心想:我要是早点跳出来多好啊!青蛙找到小鸟以后说:“谢谢你帮我知道了天有多大,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丽呀!”小鸟说:“哈哈!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青蛙跳呀跳,看见了绿油油的小树苗、美丽的鲜花、高大的房子、白白的小山羊、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小公鸡等等很多很多动物。
青蛙大叫:“我不是井底之蛙了,不是井底之蛙。”一边跳一边叫。小鸟听了对青蛙说:“你是一只知错就改的青蛙。” 续写第二篇:
一天,井里的青蛙忽然想到小鸟所描述的外边景色,于是他经不住诱惑乘搭一位老奶奶打水的水桶来到井外的世界。
可是,眼前的一幕把他吓呆了:滚滚浓烟从一个个烟囱里不断地升到天空中,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都不见了;被污染的小河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气味,河水中漂浮着鱼儿尸体和垃圾,把小河那昔日洁净的衣裳染得乱七八糟;一片片林海只剩下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光秃秃的树桩在无声地哭泣。在这里,青蛙遇到了小鸟,小鸟说:“由于人类在破坏环境,我的家园没了。”青蛙把小鸟安置好。又来到了城市。
青蛙经过一家餐厅,只见一个服务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蛙肉来。青蛙顿时毛骨悚然,看着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同胞瞬间变成了人类的美味佳肴时,青蛙冒出了冷汗。青蛙在经历过这么多事后,又回到了井底。他想:尽管人们总爱说我目光短浅,但我愿意永远在井底过一些平静的生活。至少,我不会为因为没有了家园而哭泣!
第二篇: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之创新作文》教案
和淑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新编”的概念。
2、掌握“故事新编”作文的特点。
3、掌握“故事新编”的方法,能用“故事新编”的方法创作、构思作文。
4、明确“故事新编”写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故事新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用“故事新编”的方法创作、构思作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导入。
二、新授:
(一)、教师读作文《赤兔之死》,学生边听边思考并在听后进行讨论:这篇作文获得满分的原因是什么?
1、师读文《赤兔之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作文获得满分的原因是什么?
2、组织学生看《赤兔之死》文本资料,分小组讨论:这篇作文获得满分的原因是什么?
3、汇报
4、师总结:这篇文章最成功之处是采用了“故事新编”的表现形式,用此形式使文章大大出彩。
(二)引导得出 :故事新编作文概念。
1、引导、明确概念:“故事新编”就是在写作时把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成语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事物、故事情节等进行改编,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环境的转换进行再创作,写出新故事,以此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或主题的短篇小说。
2、以北大博导钱理群教授的话加深理解。
钱理群:所谓“新编”,就是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活体验。
(三)故事新编的形式特点(板书)新,编。
新:抛弃俗套,创造新奇,旧瓶装新酒。
编:以原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环境的转换,对故事进行再创作,以收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四)故事新编的构思方法有哪些?
明确:
(1)情节变形。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增加情节,或改变情节,或保留一部分情节后再按需要设计其他的情节。如《南郭先生不要走》就续写了《滥竽充数》这个寓言。
(2)时间变形。就是改变原有故事发生的时间,或提前,或推后,设想故事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孟母三迁的千古佳话,放在现在可以说是推动“择校风”,助长了“应试教育”,不利于教育平等和教育创新。
(3)空间变形。就是把已有故事的人物放在其他的空间,或从事其他工作,想象会有什么新的结果。我们刚才看到的《八戒当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角色变形。就是不改变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而变化故事的人物,或增或减或变,续写变换角色后的故事,阐述新的内涵。风靡全国的《赤兔之死》就属于这类文章。
(五)“故事新编”写作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熟悉“故事”,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前提.2、一定要“新编”,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关键。新编,即写出新意,或者编写出新的情节,或者表达出新的旨意.3、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庄重严肃的大事不能采用此种形式加以表现
.(六)课堂练习:
1、构思: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从下列六个问题中任选一个文题进行构思,并交流主要内容。
学生作文参考题目:(1)、龟兔的第N次赛跑(2)、新狐假虎威
(3)、新揠苗助长
(4)、孔乙己、范进、闰土、诸葛亮、方仲永高考记(5)、唐僧做官
2、学生作文展示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题目及要求:
1、用“故事新编”这种新的作文形式编写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说。
2、读鲁迅先生在1922年~1935年间写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八篇短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五、板书设计:
“故事新编”之创新作文
1.“故事新编”作文概念 2.“故事新编”作文特点
3.“故事新编” 作文方法:(1)情节变形
(2)时间变形
(3)空间变形
(4)角色变形
第三篇:故事新编
第十五讲
故事新编
教学目的:
1、懂得故事新编是想象幻想日记的一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故事新编。
2、懂得续写故事前要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3、教会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思想编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续写故事前要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教学准备:PPT 萝卜蹲头饰 教学步骤与安排: 开课语:
同学们,大家好!还是同样的时间,老地方,我们又一次相聚在小桔灯趣味日记的课堂。“知识学不完,快乐总相伴”这是小桔灯不变的宗旨。照咱们的老规矩,开始上课前,喊出我们趣味日记经典的快乐口号---快快乐乐每一天,开开心心写日记,耶!喊得很有激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激情一起到我们的开心乐园去寻找快乐。
一、第一站 小桔灯开心乐园—玩玩乐乐长见识
● 萝卜蹲
游戏规则:几个人分别代表一个蔬菜或水果,一人先开始,说“XX蹲,XX蹲,XX蹲完,XX蹲(另一人头上带的水果或蔬菜名)”被叫到的人继续说,若未说出则被淘汰。
(游戏结束)看来我们班同学的反应能力都很快,那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展开丰富的联想,让我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同学们平时你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啊?(喜欢)下面我们就看第二个游戏“拼装故事” ● 拼装故事
游戏规则:咱们按照竖排分组,老师每组发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都写着一个不同故事的开头,这个组的同学就接着往下写,把这个故事编写完整。每个同学只能写一句话,写好了就传给下一个同学。咱们看哪一组的同学速度快,故事编的好。这可是考验集体智慧的时刻啊!
故事开头:
1、孙悟空西天取经成功后,回到花果山„„„
2、龟兔赛跑,乌龟赢得胜利,回到家中„„„
3、猪八戒西天取经成功后,回到高老庄„„„(学生念自己组的故事)
小结:同学们这些故事编的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花八门。这也说明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小脑袋瓜儿里装的东西还真不少呢!那就带着充满智慧的脑袋跟老师一起到快乐学堂去学知识吧!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小桔灯趣味日记第二站小桔灯快乐学堂吧!别忘记了我们的口号和手势哦。一起做一遍吧!
二、第二站 小桔灯快乐学堂——轻轻松松学知识
● 智慧屋
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经常在课后和课内读一些我们喜欢的故事。那么我们平时都读过哪些故事呢?(狼和小羊、灰姑娘、农夫和蛇、小蝌蚪找妈妈„„)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的。在故事中我们可以开怀的笑,伤心的流泪、还可以在故事中领悟可贵的道理。今天,我们也来当当“故事大王”。来学学续写、新编故事。(板书:故事新编)写法讲解
在开心乐园里,我们每一个组的小朋友对不同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续编,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其实,续写和新编也是我们想象幻想日记中的一种,它是指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联想推测,续写是指在故事的结尾处开始编写,新编是指在故事中的任意情节处加入新的情节或者完全改变故事。具体怎样做呢?我们在续写新编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我们想续写或新编《井底之蛙》,首先要了解并熟读原文: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啊,怎么能飞那么远呢?”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这也就是我们续写时要注意第一点。
1、熟读原文
当我们完全了解了原文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从哪个地方开始续写。我们先看一下这位同学续写的《井底之蛙》:
青蛙自从听了小鸟的话之后,一直想去井外看一看。于是,他跳出井外,才知道天空是无边无际………
它蹦着,跳着,遇到了狮子,狮子问;“你是谁?”青蛙反问:“应该我问你吧!”“我是狮子,是玩兽之王。” ………
同学们我们看一下作者是从哪里开始续写《井底之蛙》的?(从结尾,也就是小鸟和青蛙对话之后)这也就是我们续写时要注意的第二点。
2、选择从哪个地方开始续写
但同样的地方开始续写,两位小作者写得文章是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看一下 第一篇:
青蛙从井底跳出来后自言自语地说:“小鸟说的话是对的。”心想:我要是早点跳出来对好啊!青蛙找到小鸟以后说:“谢谢你帮我知道了天有多大,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丽呀!”小鸟说:“哈哈!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青蛙跳呀跳,看见了绿油油的小树苗、美丽的鲜花、高大的房子、白白的小山羊、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小公鸡等等很多很多动物。
青蛙大叫:“我不是井底之蛙了,不是井底之蛙。”一边跳一边叫。小鸟听了对青蛙说:“你是一只知错就改的青蛙。”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与同学互动回答)第二篇: 一天,井里的青蛙忽然想到小鸟所描述的外边景色,于是他经不住诱惑乘搭一位老奶奶打水的水桶来到井外的世界。
可是,眼前的一幕把他吓呆了:滚滚浓烟从一个个烟囱里不断地升到天空中,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都不见了;被污染的小河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气味,河水中漂浮着鱼儿尸体和垃圾,把小河那昔日洁净的衣裳染得乱七八糟;一片片林海只剩下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光秃秃的树桩在无声地哭泣。在这里,青蛙遇到了小鸟,小鸟说:“由于人类在破坏环境,我的家园没了。”青蛙把小鸟安置好。又来到了城市。
青蛙经过一家餐厅,只见一个服务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蛙肉来。青蛙顿时毛骨悚然,看着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同胞瞬间变成了人类的美味佳肴时,青蛙冒出了冷汗。青蛙在经历过这么多事后,又回到了井底尽管人们总爱说我目光短浅,但我愿意永远在井底过一些平静的生活。至少,我不会为因没有了家园而哭泣!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与同学们互动回答)我们在续写和新编的时候,我们要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你的故事情节是喜剧还是悲剧,是幽默还是讽刺?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益呢?只有在确定一个方向后,我们的材料才会接连涌来。我们才不会陷入写作的僵局,这也就是我们写作时要注意的第三点。
3、确定故事续写的发展方向。板书设计:
幻想日记
——故事新编 续写(在故事的结尾处开始编写。)故事新编
新编(在故事中的任意情节处加入新的情节或者完全改变故事。)写法:
1、熟读原文
2、选择从哪里开始续写
3、确定故事续写的发展方向
故事要新编得与众不同,显示自我个性,就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搭乘创新的快车,让我们的故事出新出彩。老故事,新创意。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去品文轩看一看小作者是怎样续写和新编的。
● 品文轩
“读范文
用心赏
好词佳句记心上 勤动脑
心中念
标点符号也不忘” ※
读范文一《“滥竽充数”之后》(A册218页)
1、请同学们讲一讲《滥竽充数》的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所表达的意义是指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2、本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南郭先生逃出皇宫,苦练吹竽技艺,重返皇宫,谁料齐王已不爱听竽喜欢听笛子,南郭先生受到打击,再次逃出皇宫,通过这番跌宕的起伏经历,最终悟出了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一专多能,适应社会的道理。)
3、作者想让大家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这篇续写故事一改原故事的讽刺意味,南郭先生脱胎换骨,在续集中一改作风,给读者传达出一种知错改正,刻苦学习,不怕挫折,且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这样把原来的贬义故事褒义新编,就是告诉我们同学们,在续写或是改编故事时,一定要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是喜剧还是悲剧,是褒还是贬。在自己写的时候一定很明确。)
※
读范文二《受骗之后》(A册223页)
1、本文是对《受骗之后》这个故事的续写?还是新编?
2、故事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三、第三站 小桔灯梦想舞台——开开心心展自我
请同学们续写或新编《龟兔赛跑》
四、第四站 小桔灯趣味积累——读读背背真快乐 ● 词语积累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 读读背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 知识加油站
老故事,新内容,考验你的想象力。
故事原文揣摩透,角色特点别丢弃。新编内容讲道理,精彩结尾要牢记。
● 开心链接
友情提示——家庭作业
1、做一做B册《阅读练兵场》(219面)
2、阅读B册《课外游乐园》(227面)
结语:在这个幻想世界中我们体验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和知识,让我们用充满无尽想象和智慧的头脑编写出更多更好的故事,希望小朋友们打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板书设计:
幻想日记
——故事新编 续写(在故事的结尾处开始编写。)故事新编
新编(在故事中的任意情节处加入新的情节或者完全改变故事。)写法:
1、熟读原文
2、选择从哪里开始续写
3、确定故事续写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像丰富。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出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标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小说艺术上的新探索, 是他突破《呐喊》、《仿徨》小说模式的自觉尝试。例如, 打破时空界限, 将古今人物、语言熔于一炉;将杂文笔法、戏剧形式运用于小说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调(旋律)并存, 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 “ 翻转” 式的结构(小说结尾或后半部对前文的颠覆); 整体的象征性与细节描写的写实性的结合, 等等, 这些实验都具有超前性, 展示了鲁迅无羁的艺术创造活力。现代有评论家认为鲁迅没有创作长篇小说是巨大的遗憾,而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所显示出的对现代小说技法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 而技法在奋迅的写作中已经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随心所欲。拥有这样的技法与心态, 长篇小说对鲁迅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应该让我们提问的是鲁迅为什么会没有时间和精力象个文学家一样去创作, 他是否肩负了另一种使命? 一种英雄式, 悲剧式的, 荒诞喜剧式的命运?
而《故事新编》其实是可以当作一个故事来读的, 这就是—英雄—在人这个群体中的命运。而在这些英雄身上, 我们隐约可以发现鲁迅影子, 他们或者是鲁迅曾经的梦想(《补天》), 或者是鲁迅未能发泄的仇恨(《铸剑》)、或者是鲁迅希望过后的失望(《理水》)、或者是鲁迅所梦想的人格(《非攻》)或者是鲁迅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出关》)。当然这影子其实并不那么确切的出现在一个篇什, 他们也会在别的篇什中出现, 既使人物灵魂进行着反复的递进、交融, 也使《故事新编》整本有着浑然一体的效果。
《补天》洋溢着赞美,亢奋,欣喜的调子,其画面瑰丽而壮美,结构宏大。虽然女娲补天源于古籍,但在此的描绘中多了些许浪漫主义氛围,创造了十分奇异动人的艺术画面。而《奔月》《铸剑》虽然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也有着压抑的沉重感。《铸剑》中关于眉间尺以头与剑托付黑色人报仇的情景,以及黑色人混入皇宫,施展计策的描写,虽然不符合现实的逻辑,但也正因为这样获得了令人讶异的感染力,加强了浪漫主义色彩,却又不缺乏沉重感。
比起《补天》、《奔月》、《铸剑》来,鲁迅后期所写的《理水》等5篇历史小说,从总体上说浪漫主义色彩稍有减弱。这主要表现在故事本身的奇幻性不如前期的3篇。但是,在别的方面,主要是在穿插现代生活细节方面,却又增强了浪漫主义气息。《理水》、《非攻》、《出关》、《采薇》里有现实中资产阶级学者等类人物的影子,有现代生活的某些片断。如《理水》对大员、学者们进行了古今杂揉的描写,“文化山”使读者想到了现实中所谓的“文化城”,而“O.K”、“好杜有图”等外语词汇的出现,在幽默中隐然指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洋奴;《非攻》中写墨子在宋国遇见“募捐救国队”,这实际上是对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日寇侵略面前用“救国”名义强行募捐这种欺骗、掠夺行径的影射。此类例子,在《故事新编》里除了《铸剑》,其它各篇均有。而《起死》,由于题材采自《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本身就带有奇异性,经改编之后它的浪漫主义色彩愈益加浓,更见妙趣。这篇小说中,亦有“自杀是弱者的行为”这样的“油滑”之处。相对而言,后期的几篇中“油滑”之处较多。鲁迅将他在历史小说中采用的这种穿插现代生活细节的写法,称之为“油滑”。他自谓在《补天》中写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是从认真陷入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但后来各篇“仍不免有油滑之处,过了13年,依然并无长进。”这就表明,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鲁迅对自己“油滑”的写法,既有不满的一面,又有有意无意继续为之的一面。
鲁迅认为自己的《故事新编》“内容颇有些油滑, 并不佳”(鲁迅《致王冶秋》1936年1月18日), 然而正是在这“ 不佳” 的小说中,鲁迅对中国传统中的神话英雄(从女蜗到后弈、夏禹)与圣人们(从孔子到庄子、老子、墨子, 以及伯夷、叔齐)作了全新的审视, 把这些英雄和圣人从神圣的高台上拉回到日常生活中, 抹去了他们头上绕之不去的神光, 还以常人, 凡人的本相, 揭示了他们身上的矛盾和遭遇的尴尬与挫折, 成功与失败, 欢乐与痛苦, 而这些皆出之以诙谐的“ 游戏笔墨”。
每一个作者都是历史文本的阅读者和阐释者,而鲁迅乃是有意识地把历史看成一个巨大的文本,《故事新编》就是历史文本的重新书写,他试图通过对历史文本的重构来展叙自己精神的历程。从鲁迅那上下古今任意驰骋的奇异构思中我们分明感觉到一种鲁迅式的虚妄。鲁迅“所想”与“所说”的背离,反映了鲁迅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的深刻性。当其在黑夜、灯前,“自己不知不觉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独自面对“赤条条”的“自我”时,他便开始了灵魂的漫游。正是这种极为自由的创作心态,才使得他创作《故事新编》时能够超越地思考人生历史,体验人生历史。我们从鲁迅对历史的诅咒和对国人的无情抨击中不难体会出那种深深的失望与悲哀之情,从鲁迅那样的制高点上俯看人生与现实,化繁为简,就导致了《故事新编》中“虚妄感”的产生。这是鲁迅独特真切的人生体验,也是其历史小说所蕴含的内在意旨。
鲁迅这种深刻的现代意识表现在《故事新编》中,就是对个体生存命运的痛苦思考,那种先觉者从黑暗中挣脱出来又掉进新的虚空之中的绝望之情。可以说,整部《故事新编》就是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与反思。面对他人改造的怀疑到返回自我的价值追问,先觉者生存于世的位置问题必然会在鲁迅心中凸现。鲁迅在小说中采用解构历史的方法,将这些抽象化和符号化了的英雄、圣贤化解为一个个平凡之人,成为滑稽、荒诞的对象,从而呈现出鲁迅荒诞和虚无的心态——一种“独战的悲哀”的悲凉之感,英雄末路的悲叹。这就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所要表达的关于人生、历史的内心体验和中心感受。我们既不能否认鲁迅在体验论上痛感中国的“无历史性”,也不能否认鲁迅在价值观上深信历史进步的必然性,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恰恰是鲁迅的深刻所在。
第五篇:《故事新编》评析
《故事新编》评析
《故事新编》成书于鲁迅暮年,却拥有幽默从容的语言风格,鲁迅自述为“油滑”,是“游戏笔墨”。通过穿插性的丑角,杂以现代化的生活细节,造成了一种间离喜剧效果。然而在漫画化的手法之下,寓庄于谐才是本书的最大特色。细读几篇,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略显严肃的主题,感受到鲁迅在人生最后阶段“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复杂心态。关于文体鲁迅自认为“历史小说”,但准确的说是“历史的小说”,鲁迅先生不是把死人写得更死,而是着重对人物精神心理的把握,不少已经被“盖棺定论”,被符号化的历史人物在鲁迅笔下又有了新的活力。只取一点,随意点染的写法将写作的灵活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采薇》中的伯夷叔齐不再是忠义节气的化身,反倒是不知与时俱进的典型。他们坚持的忠义背后不过是虚伪,在昏庸的殷纣王统治时期没能效比干谏殷纣只知在养老堂里颐养天年,练练太极拳什么的。殷商灭亡之后又“义愤填膺”地拦住周王的马宣扬忠义,指责他们没有臣子的仁义。我甚至怀疑这“义愤”的直接原因是养老堂的饼在越变越小。无论他们如何自命清高,总是逃不掉生活的难题。所以不去华山的理由是对归马于华山之阳和华山大王小穷奇的畏惧,选择首阳山的原因是既不高也不深,还有薇。他们其实是在用自己那套奇特的价值体系自欺欺人,逃避现实,这就反映了中国人善于转化矛盾以求自保的国民劣根性。采薇而食,却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连这薇也是周朝的,只好饿死于首阳山。忠义与骨气大概不应如此吧
《出关》前一部分孔子研习六经,遍谒诸侯,可是却四处碰壁。老子用自然之道为孔子解答疑惑,尽心尽力地教训孔子,老子的学说给了孔子极大的震撼,这时老子是欣赏孔子的,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说的太多了,不符合他无为的一贯形象。三月之后,孔子悟道,老子却不大高兴,不得不归去。原因是他怕逢蒙杀羿这样的悲剧重演,他以智者的眼光看出了孔子隐藏在谦虚礼待背后的嫉妒与轻视,孔子城府极深,心思阴险,他也承认自己开头常常看错人。他自嘲的笑了,知道虽然儒道同源,但形制不同,孔子必将传扬属于他自己的新的学说,他们的理论将会争夺受众,孔子会在背后叫他老头子,会耍花样。
老子与孔子形象是复杂的。老子信奉无为而无不为,想无不为,于是只好无为。心态是十分消极悲观甚至有些荒谬的,因此受到关尹喜等世俗人物的嘲笑,鲁迅当然是不赞同这样的无为思想的。一连四处的呆木头似的情状的描写,颓唐的神情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处处透着孤独与苍凉的沉寂老人。鲁迅虽然随后在出关的关一文中直接否认了所谓的自况说,但是一个作家的写作难免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他此时的心态当是十分复杂的。晚年的鲁迅已不复年青时代的豪情壮志,像老子一样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对社会人际关系也有了清醒的认识,主观上仍然想保有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精神,现实生活中相似的对于社会本质的认识让他不自觉地还是通过自己的描写让读者自然地对老子生出一种同情的感情。老子认识到了自己的路是走流沙的,孔子的路是走朝堂的,一个注定处江湖之远,一个注定居庙堂之高,虽然儒家思想源于道家。但目的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当初相遇相知不过是因为孔子在走朝堂的路上陷入困顿,在老子那里寻求精神的慰藉,现在孔子懂得了“化于人”的道理自然要汲汲于重新走上“化人”道路的。孔子学会了知识就提防恩师,外恭内倨,当然是为人所不齿。老子教会了知识却要被猜疑,就和拯救了宋国却被宋国百姓抛弃的墨子一样。但从客观角度讲,孔子是勤奋的,三个月不出门在想着老子传授的道理,终于顿悟,开创脱胎于道教却为自己所用的新教。纵然孔子最终逼走了老子。孔胜老败乃是历史必然。孔子以柔进取,做一个理想主义的践行者是鲁迅想要发扬的人格,也是符合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理想要求的。但这时的鲁迅不是呐喊时期的鲁迅了。孔子是主流社会的信仰,但出关的老子却有一种殉道者的圣洁之美,外面不但没有盐连水也是缺乏,又是尼采梭罗式的孤独者。
出函谷关时,老子想爬城,用尽了哲学的脑筋也没有想出来,表现了鲁迅对道家空想不作为的批判与讽刺。鲁迅不赞同道家的静柔思想,觉得这是失去国民性的表现。在关口上对关尹喜等人要求讲演著书的要求不得不敷衍表现出老子对世俗人的无奈敷衍。官僚们的形象是庸俗而虚伪的,想要极力装出一付尊重知识分子的样子,实际上小吏们只为了面子耐着性子听着讲演,签子手们转眼就查探老子的青牛上有无财物,关尹喜对老子所持的无不为只好无为的行事态度实际上持一种嘲讽态度。辛辛苦苦求来的道德经的真正价值也不过是和大豆饽饽放在一起罢了,充满讽刺意味。小书记在提拔老作家与提拔新作家的宗旨之间自由切换也是对当时文坛出版界不正之风的讽喻,一个作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被出版社巧妙地压榨。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儒家犹如粮店,道家犹如药店,佛家犹如杂货店。”它们们只是功能不同,账房先生也在末尾说交卸了的关官和还没有做官的隐士还是多的很。鲁迅是五四中打倒孔家店的得力干将,但他在本篇中对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干精神是赞同的,对其逢蒙式的卑鄙行径是不齿的,对老子总体上是批判的却又流露出同情来。
总的来讲,《采薇》和《出关》表现了古人某些极微妙的心态,有所寄寓或有所讽喻,体现出鲁迅对世情的深刻洞察,由于多义性它们甚至带有“复调小说”的若干特点。
参考资料:
1、《<故事新编>散论》王瑶
2、《<出关>的关》鲁迅
3、《<故事新编>序言》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