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第一篇: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一、总体要求

1.英语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规范、完整,符合英语语言文学系的规范性规定和要求。论文和毕业设计手册采用B5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

2.论文封面填写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共包括汉、英语两个封面。汉语封面为外层装订封面,选用白色光面纸张,英语封面为内衬封面,选用一般打印纸张。封面填写应该明晰、规范,按照学院设计的固定格式填写。<详细情况请参阅《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及本规定中“具体内容和撰写要求”部分有关封面填写的规定和说明。> 3.行距设置

毕业论文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双倍行距,每页18行。

4.字体设置

[1]“Abstract”、“Table of Contents”、“Bibliography”、“Acknowledgements”等题目选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双倍行距,跟其后内容空一行;

[2] 正文第一级标题(如Chapter One等)选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双倍行距,跟其后内容空一行;第二级标题选用“小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第三级标题选用“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的正文内容统一选用“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双倍行距。(注意:为论证起见而选用的汉语实例和语料等,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各级标题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和其他实词首字母大写。除一级标题为下空一行,与正文内容分开外,二级和三级标题均不再空行。各级标题应使用自动生成标题。各部分正文首行缩进4个字符。

5.正文撰写要求

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Chapter One”、“Chapter Two”、“Chapter Three”等连续编号,每章结束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如标题较长需要换行,则要求使用自动换行居中,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

一级标题 Chapter One 二级标题 1.1 三级标题 1.1.1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第二级、第三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序数前不留空格。各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二级和三级标题与正文内容之间均不再空行。

6.论文字数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用英语撰写,字数不少于4000英文单词。7.文献查阅

英语专业本科生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应在10部篇左右。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5部篇。

二、具体内容和撰写要求

1.毕业设计要求

根据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应根据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自己的观点等,应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等表达要准确、清晰;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

2.毕业论文封面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包括汉语封面和英语封面,汉语封面采用学校设计的固定格式。题目用“小一号黑体”居中填写,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宋体”居中填写。<提示:专业要写全称,学号为学籍管理中使用的学号。> 英语封面内容与汉语封面大致相同,题目用“小一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填写, 其他内容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双倍行距,参照样本。

毕业论文中、英文封面上的“题目”填写要准确、简明扼要,汉语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一般不超过80个英文字符,必要时可添加副标题。如果有副标题,用冒号把英文主、副标题隔开,例如:

Children’s Punctuation: An Analysis of Errors

in Period Placement 中文副标题须在主标题后另起一行,前面加破折号, 例如:

儿童标点符号使用研究 ——句号误用分析

而且,标题中不应出现如“&”、“EC-CE”、“EFL”、“SLA”等符号或缩略语。

3.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以及所参考及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注意英文标题“Acknowledgements”要用复数。

4.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内容、主要成果和结论,应短、精、完整,不加评论。摘要包括汉语摘要和英文摘要,英文与中文的内容相对应。汉语约为300个字左右,英语约为150个词左右。注意摘要内容应该符合本处所规定的字数要求,不可太短或太长。中英文摘要在内容和表述等各方面都应该形成对应、保持一致。

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各单独占一页,要有对应的中英文论文题目。汉语摘要题目选用“黑体二号”,“摘要”一词单独一行居中,用“黑体三号”,与其前后内容之间空一行。摘要正文部分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在摘要之后应另起一行写出“关键词”这三个字,后面加冒号“:”。然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所列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末尾不再添加任何符号。

英文摘要题目选用“二号加粗Times New Roman”,“Abstract”一词另起一行居中,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与其前后内容之间空一行。摘要正文部分内容选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在摘要之后应另起一行写出“Key Words”这两个英文单词,后面加冒号“:”。然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除少数专有名词外一律小写。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所列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末尾不再添加任何符号。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它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中所列的标题不包括“Acknowledgements”和“Abstract”,主要为正文标题(不超过四级)及“Bibliography”、“Appendices”等字样。

目录中所列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标题的右侧要注明页码,标题和页码之间 加圆点。Chapter一级标题顶格,其余各级小标题依次向右缩进2个英文字符;标题如需回行, 则换行后,新行应与前一行第一个单词对齐,各行页码末尾对齐。<详情请参阅《论文写作样板》部分> 6.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正文的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一般由前言(Introduction)、论文主体(Main Body)及结论(Conclusion)等部分组成,其中前言和结论部分字数要求达到200个英文单词左右。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应语言流畅、准确,层次清晰、文字详略得当、论点清楚、论据准确、中心突出、材料翔实、论证完整、严密,并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1)前言

前言又叫引言、导言、绪言、概述,它是论文的开头、引子。撰写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论文主体

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3-5个chapter。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文中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符号表示。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尽量不要重复,图片、线条、标字必须清楚、规范。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编号。

(3)结论

结论是作者撰写论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重要体现。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等。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具体,要以文字表达为主。

7.图

毕业设计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和图名均采用与正文字体相同字号的斜体书写,即“斜体四号Times New Roman”,而且图号和图名的开头第一个字母以及其后的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图号与图题之间加冒号“:”,图题末尾不 加标点。如:

Figure 2.4: Markedness in Core and Peripheral Grammar 图号按章编排,如“Figure:2.4”表示第二章第4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毕业论文中的照片图应是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采用光面相纸)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

8.表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和表序均采用与正文字体相同字号的斜体书写,即“斜体四号Times New Roman”,而且表题和表序的开头第一个字母以及其后的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表题应写在表格下方正中,表序写在标题左方,其后加“:”,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如:

Table 4.6: Factors Hypothesized to Influence Fossilization 表格应逐章编序,如“Table 4.6”表示第四章的第6张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表格右下方书写“(continued overleaf)”。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为空;表中有附注时,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表格置放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表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

9.公式

公式序号按章编号,如(3.3)表示第三章的第3个公式,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see Formula(3.3)”;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居右放置;公式较长时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如:

(3.3)

10.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意:正文中所采用的夹注要与参考文献严格一一对应。所有文中夹注必须能在Bibliography中找到与其对应的文献;同样,所有在Bibliography中所列举的都是文 中夹注引用涉及的文献,不得罗列同正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1)引文和注释

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材料和论点等,都应标明出处,直接引用形式采用夹注式(MLA格式),具体做法是在直接引用的材料后面加括号,里面注明引文作家的姓/名[其中“作者姓(名)”表示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为中文作者的用其姓名,而且要用汉语拼音正确拼写,格式为Xxx Xxxx;英文作者的只用其姓,不需要注出全名]和引文出处的页码。另外:若为引用需要,汉语著作名称、引文在正文中出现时,应该将其翻译成英文;参考文献中的汉语著作名称等相关信息可以保留原来表述。比如(Sewell 43)、(Wang Zongyan 88)。请注意,作者的姓(名)与页码之间要空一格,但不需要加逗号,也不需要在页码前面加“P.”。还要注意下列几种具体情况(详见附件):

①若引文作者只有一部书籍被引用,只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该作家的姓和书籍的页码即可,如(Lewis 30)。

②若引文作者有两部或两部以上书籍被引用,那么,在引文后的括号内除了注明该作家的姓,还需要注明书名或者至少简要的书名,以及该书的页码,如(Fieldler, Archetype and Singnature 56)。

③如果引文作家有两名或两名以上,需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每一位作家的姓和书籍的页码,如(Leech and Short 12)。

④如果引文作家有3名以上,需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第一位作家的姓,然后跟上“et al.”和书籍的页码,如(Hicks, et al.78)。

⑤如果引文没有作家,只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书名和书籍的页码即可,如(Beowulf 30)。

⑥如果引文作家在这一段论述中已经提到,只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书籍的页码即可,如(50)。

⑦如果该引文在引用材料中本身就是引用材料,需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先注明qtd.In即quoted in,然后注明该作家的姓和书籍的页码,如(qtd.in Chomsky 121)。间接引用的材料往往以脚注和尾注的方式说明材料的出处。在脚注和尾注中,注释的形式为:

①Davis, Robert Con, Schleifer, Ronald, ed.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C].MA: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8.13-15.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参考文献的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等,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如果参考文献较长需要换行,换行后悬挂缩进的第二行内容应与上一行文字中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对齐。

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介于10-15部之间,英文参考书目在前,中文参考书目在后,以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为标识,专著为[M],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为[A],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网上期刊为[J/OL],标志不明文献为[Z](详见样板)。一般按照下述格式书写。英文参考书 基本格式为:

[序号] 作者姓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书名用斜体,文章名用正体,所载杂志名用斜体,网络文献中的文章名和网址等均采用正体。

[1] 一个人撰写的著作: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

Swell, Arthur.Katherine Mansfield---A Critical Essay [M].Auckland: Unicorn Press, 1936: 77-78.[2] 两人撰写的著作:其中第二位作家姓名不用颠倒

Leech, G.and M.Short.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0-12.[3] 三人及以上撰写的著作:只需要写出第一位作家姓名,其余用et al.表示 Chiu, Aman et al.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Z], 2nd ed.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8: 86-88.[4] 选集:主编用ed.表示

Warnar, Alan, ed.Advanced English [C].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2-103.[5] 译著:翻译用Trans.表示

Flaubert, Gustave.Madae Bovary [M].Trans.Gerard Hopkins.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59: 36-38.[6] 多人合著选集中的一篇文章

Halliday, Michael.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 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 [A].S.Chatman, ed.Literary Style: A Symposium [C].Oxford: Oxford Univ.Press, 1971: 45-47.[7] 作家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

Woolf, Virginia.A Terribly Sensitive Mind [A].The Essays of Virginia Woolf [C], Vol.4.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94: 80-82.[8] 学术刊物中的论文

Miller, Hillis J.and Jin Huimin.The Permanent Rhetorical Reading [J].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1.2(2001): 141-143.[9] 网络文献

[序号]主要负责者.题名[文献类别].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上下载的文献应注明相关网页的网址,如:

Cotter, Sean.The Translator’s Humiliation: Venuti, Schleiermacher, and Lucian Blaga.1 January 1995.6 March 2008..<3>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4>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 [P].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林白川, 何绣梅.导引学习外语字汇的方法 [P].中国专利: 200310102476.8, 2003.10.22.11.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是毕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有关的图、表、过长的推导公式、调查问卷、实验等。论文的附录(Appendices)用大写字母A、B、C等连续编号,如:Appendix A<注意:Appendix这一词首字母大写>。附录中的图、表、公式、调查问卷、实验等用阿拉伯数字另行编序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 Figure A1 Table B2 Formula C3 Questionnaire D4 Language Aptitude Test B3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C4 附录要注明页码,接其前页的页码大小开始依次递增排列。12.页码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页码共分两个部分:

(1)从致谢部分开始,到论文目录部分采用罗马数字排序,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选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例如:Ⅰ,Ⅱ,Ⅲ„Ⅺ。

(2)从正文第一页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附录要注明页码,接其前页的页码大小开始依次递增排列。选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例如:1,2,3„56。

13、页眉

致谢、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等页眉统一写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采用“楷体小五号字”居中书写。

正文页眉写每一章对应的章名(introduction 和 conclusion属于正文)均选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居中排列。

14、毕业论文装订顺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均采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为:中文封面→英文封面→致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

15.其他

凡本规定中没有规定到的格式,学生可在征得指导教师及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的同意下以美观为原则进行设置。

第二篇:2014级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

2009级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长度:汉语5000字,英语3000 words

二.论文的构成与要求:

1.题目:简短、明确,汉字不超过20个字,英文不超过15 words小二号黑体居中

2.署名:XX年级XX专业+姓名

小四号仿宋居中

3.摘要与关键词:

⑴ 摘要与关键词是中文+英文:

中文:中文+英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和“关键词”这几个字的字体:小四号、黑体(包括冒号)。

英文:英文+中文摘要+关键词

Abstract & keyword 的字体:小四号、加粗

⑵ 摘要和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中文:小四号、楷体

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⑶ 摘要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汉语不得超过200字。关键词可以从题目中找。

4.引言:上空一行

引言内容:四号黑体居中

引言由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到两句话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到研究对象。

5.正文:

标题:一 ㈠.1.„„ 的形式排列续写,靠左,小四号,黑体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6.结论:四号黑体居中

结论主要写提出的方面,提出的结论。

7.参考文献:

⑴ 英文在前,中文在后,不少于5本参考书籍(网络文献永远放在最后,即便网络文献是英文版的也放于最后)。

⑵ 参考文献的排列方法:按文章出现的文献顺序排列

按文献的字母顺序排列

⑶ 作者+题名+文献标识+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

EG:M:Monograph, 专著

三、英语教学的艺术[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J:Journal,杂志

三、英语教学的艺术[J]、外语教学研究,2011、⑵:3-5.A:Article,论文集C:Collection

三、英语教学的艺术[A]、李

四、英语教学研究[C]、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⑷ 字体要求:“参考文献”四个字:四号黑体居中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

8.附录:

一. 总体要求:

1.论文应为A4打印稿,英文都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距为默认的行距。

2.英语专业写作内容: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语言学方面、跨文化交际、文学等。

第三篇:2-1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2009年修订)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工作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我校学位论文在结构和格式上的规范与统一,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科学学位硕士论文要求

1.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应在中医药学术上和中医药科学技术上具有 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应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 识。

3.实验设计和方法比较先进,并能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4.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5.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完成。

6.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

(二)临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完成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包括病例分析报告及文献综述。

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中医临床或中西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 为主。

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000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

(三)科学学位博士论文要求

1.研究的课题应在中医药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应反映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实验设计和方法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属先进水平,并能独立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4.对本研究课题有创造性见解,并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

5.学位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的只能提出本人完成的部分。

6.论文字数不少于5万字,中、英摘要3000字;详细中文摘要(单行本)1万字左右。

(四)临床专业学位博士论文要求

1.要求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中医临床或中西结合临床实际,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论文表明研究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3.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中、英文摘要2000字;详细中文摘要(单行本)5000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组成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论文封面;2.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引言;7.论文正文;8.结语;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

1.论文封面:采用研究生处统一设计的封面。论文题目应以恰当、简明、引人注目的词语概括论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论文封面“指导教师”栏只写入学当年招生简章注明、经正式遴选的指导教师1人,协助导师名字不得出现在论文封面。

2.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后附)。

3.中文摘要:要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并写出论文关键词3~5个。

4.英文摘要:应有题目、专业名称、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内容与中文提要一致,语句要通顺,语法正确。并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论文关键词3~5个。

5.目录:将论文各组成部分(1~3级)标题依次列出,标题应简明扼要,逐项标明页码,目录各级标题对齐排。

6.引言:在论文正文之前,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空白,本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应言简

意赅,不要与提要雷同。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可包括:临床观察、调查资料、实验研究、理论探讨,形成的论点、导出的结论,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等。论点、论据和观点应力求准确完备,客观清晰,合乎逻辑。正文中的图、表要符合统计学要求,应精心设计绘制,具有自明性。图题连同图号置于图下。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等代替,应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计量单位、缩略词和符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其行文方式和文体可根据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8.结语:系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起到对全篇论文画龙点睛的作用。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炼,要重点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或新见解的意义,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9.参考文献:引用时,在引出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顺序列出,应用原文献语种。

10.附录:包括论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数据图表;实验性图片;论文使用的重要符号说明、计算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

11.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格式为:[编号]作者(要求列出前三位作者,中间用“,”分隔;超过三位加“等”).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数(期数):页码。

12.致谢:指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13.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需增加书脊,具体按版式要求制做。

三、博士学位论文详细中文摘要(单行本)

学位论文详细中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也可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应突出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结果、结论,应分项写,项目标题居中。摘要一般不含图表。论文摘要须单独打印。

四、学位论文打印格式及装订

1.学位论文全部采用WORD编辑。页面采用A4纸张,上下边距均为2.7cm,左边距2.7cm,右边距2.7cm,行距为1.25倍行距。双面打印。

2.学位论文封面版式从网上下载。

3.论文目录、提要、引言、正文、结语、附录、致谢内容及摘要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部分另起一页,正文起始页为奇数页;“目录”、“摘要”、“引言”等两个字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排,每字之间空两格,四个字以上的不空,均与下文之间空一行;英文摘要中“论文题目”、“摘要”小三黑体居中,实词首写字母大写,其他小写;“专业名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Speciality:××× Author:××× Tutor:×××)竖排左对齐,与关键词同用小四黑体。其他用小四宋体。“关键词”另起一行,“关键词”用黑体,后空一格,之间用“;”分隔。正文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各级标题占一行,左对齐;图序及图名用小四号黑体字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用小四号黑体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标题、图表可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 1.1 1.1.1 1.1.1.1;图1;表1;也可采用

一、(一)1.(1)①。文中所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格式,其中上线和底线宽度为1磅,中间线宽度为0.5磅,表中内容及表后注一般用5号宋体。

4.每页要有页眉,在版心上加一横线,其上居中奇数页打印论文题目,偶数页打印“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硕)士学位论文”字样,字号为小5号楷体。页码标注在每页下方的正中位置。页码、页眉从“引言”起加至最后。

5.参考文献格式为:

引用期刊文献:[编号]作者(要求列出前三位作者,中间用“,”分隔;超过三位加“等”).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数(期数):页码.引用著作:[编号]作者(要求列出前三位作者,中间用“,”分隔;超过三位加“等”).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版次:页码.6.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每项标题用小三黑体居中;其他格式同论文正文格式。每页加页眉,在版心上加一横线,其上居中奇数页打印论文题目,偶数页打印“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样,字号为小5号楷体。

7.论文与摘要采用印刷式装订,为学位档案管理需要,论文装订不可用订书针,侧面须用胶粘。

五、打印

研究生在完成论文初稿后要交导师审阅。经审定的二稿要在指导小组范围内做论文报告,广泛征求意见后再作修改。论文及摘要清样分别由导师签署“同意打印”意见,交各二级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正式打印。

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

日 期:

****年**月**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_____ 论文导师签名_____

日 期:

****年**月**日

第四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一、写作格式

1.封面:(封面格式以教务处规定为准)

编 号:学生的学号

下列各项目要求双语(先英文、后中文)填写

题目:英文(小二号字、英文字体)中文:(三号字、宋体)

论文作者姓名:(以下小四楷体)

所在学院:

所学专业:

导师姓名:

论文完成日期:

2.致谢(Acknowledgments):标题字体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字。要单独成页,不得少于100字/词,要说明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感谢的人和理由,内容部分用小四号字。

3.摘要与目录

英文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 Words](小四号字,用小写罗马数字标注页码居中)

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 [关键词](3到5个术语,小四号楷体,用小写罗马数字标注页码、居中)(英文和中文摘要字数分别在100字至300字左右,摘要和关键词要上下分开写,摘要和关键词要放入中括号,并与中括号一起使用黑体),“摘要(abstract)”用小三号字体加粗,英文和中文摘要分开单独成页。

目录(小三号字加粗):分一、二、三等级标题撰写,均小四号字,1.5倍行距,标题应与正文一致(用小写罗马数字标注页码,居中)

4.正文:

a)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正文部分5页左右,2000字左右。

b)正文应分章节论述(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页码标注在页面底部居中)。除正文用Chapter One, Two…标示外,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二级、三级等小标题,如1、1.1、1.1.1等。论文的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三级用小四黑体,正文一律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c)所有引文均须有出处,出处在文中置于括号内,一般只给作者的英文姓、出版年份和页码。例如转述意思的应为(Halliday, 1976)、直接引用为(Halliday, 1976:134)等。

d)有关的缩写、术语或其他说明一般使用脚注,特别需要说明的注释可以使用尾注,其位置应在参考文献之前。

e)例子一律用中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标明顺序。

f)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个,其中英文文献不得少于2个。

5.结论:Conclusion字数不得少于100字/词,应阐明论文的主要发现。

6.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一般由作者名、书名和出版信息三部分组成,应按字母、先英文后中文的顺序列出: Marcuse, S.1975.A survey of Musical Instruments.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loor, T.and M.Bloor.1995.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London:

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Anagnostopoulou, E., H.V.Riemsdijk and F.Zwarts.1997.Materials on Left Dislocatio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Biber, D.Et al.1999.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London: Longman.Aronoff, M.Et al.(ed./trans.).2001.The Hand Book of Linguistic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9.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Encyclopedia of Medicine.New

York: Random.Austin, J.L.1975.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second ed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irner, Betty, J.1992.The Discourse Function of Inversion in English(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Chafe, W.L.1987.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information flow.In R.S.Tomlin(ed.).Coherence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5-65.Ashby, W.1988.The syntax, pragma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of left-and right-dislocation in French..Lingua 75: 203-229.Wollstonecraft, M.1975.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H.Carol(trans).New York: Norton.Brown, G.and G.Yule.1983/2000.Discourse Analysis.Cambridg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labrese, M.Between Despair and Ecstasy.Exemplaria 9.1(1997).22 June 1998

.陈原,1980,《语言与社会生活》。北京:三联书店。

曹雪芹、高鄂,1982,《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程琪龙,2004,语言系统的人类属性,《外语研究》(2):85-98。

戴卫∙赫尔曼,2002,《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振华,2002,马丁论篇章格律,黄国文、杨炳均主编《语篇∙功能∙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张克定、王振华、杨朝军主编,2007,《系统∙功能∙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打印和装订

1.封面上各栏目一律打印,不得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2.内容一律采用规范英文(Times New Roman)单面打印,小四号字。

3.要求英、中文论文摘要及目录的页码用i,ii,iii,„„数字排序,正文页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排序。

4.每页28行、1.5倍行距(引文1倍行距),标题黑体。版心宜靠右1厘米,方便装订。

5.一律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

6.定稿经指导教师确认后应提交论文的电子稿。

说明:

请各位同学按照以上写作要求及规范书写毕业论文,论文左侧装订,标注页码。返校后,毕业论文在指导老师考核通过后,打印两份,一份留存在指导老师处,一份上交张岩老师。

请各位同学遵守时间、格式等各项要求。逾期者、不遵守规定者、抄袭雷同者,一律算为不及格,影响毕业成绩及正常毕业,其后果自负。

第五篇:英语专业学年论文写作与指导工作说明

外语系本科

学年论文写作与指导工作说明

(2011-10-11)

一、目的与重要性

检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科研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形式

由指导教师视个人和科研情况自行确定,如既可采用学术论文形式,也可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读文本、调查等形成读书或调研报告。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呈交的文字必须有理有据、规范、科学,达到2,000—2,500英文的字数要求。

三、选题

1、指定选题: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若干个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

2、自定选题: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研究方向,自定论文题目。自定选题须经外语系学年论文指导组讨论和同意后方可实施。

四、写作规范 学年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参照“2011学术论文格式规范” 讲座文件包中的相关规定;读书或调研报告规范由具体指导教师制订。

五、写作与指导要求

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确定指导教师和学生(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见2011年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一览表),原则上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不超过5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拟定论文提纲、收集、选择和运用资料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应定期、主动地与指导教师联系和沟通,不可有拖沓、懈怠等行为。交流和指导的次数不得少于3次。论文从初稿至终稿的记录以计算机记录为依据。

六、成绩评定

1、在指导和评议成绩的基础上,年级学年论文总评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中等率、及格和不及格率分别控制在20%、30%、30%和20%。

2、对总评成绩不及格论文的处理:

有三次计算机提交记录,仍未达到及格标准的论文有两个星期的修改时间,两周后按时提交修订文稿,指导老师写出指导评语、给出指导成绩,专业教研室再次评议。若第二次总评成绩仍为“不及格”,论文写作延期,要求与下一届专业学年论文同期完成。论文总评成绩三次均为“不及格”者,学年论文成绩记作“不及格”。

3、对延期提交的论文的成绩评定:

1)若学生有正当理由(如作为交换生出国留学)未能按时提交论文,申请延期提交论文并得到指导教师和系专业教研室批准,应在申请的期限内完成论文写作,指导教师按该生论文完成的质量给出指导成绩,专业教研室再就论文进行评议,最终给出总评成绩。

2)若学生无任何理由不能按系内规定按时提交论文,系内给该生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论文。两个星期后,即便该生提交论文,论文指导成绩也只能记为“及格”或“不及格”;若该生仍拒交论文或论文评定和总评成绩为“不及格”, 则该生与下一届专业学生一起进行学年论文的写作,最终论文的总评成绩记为“及格”或“不及格”。

七、评议标准

1、读书报告的评议标准:

学生对指导教师给出的阅读书目阅读、研究完成情况

2、学年论文的评议标准:

1)写作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2)选题有无新意,写作有无难度,工作量大小; 3)摘要和目录是否规范;

4)参考书目数目是否达到标准(10本书目及以上为优秀); 5)参考书目(新版论文规范)或注释和参考书目(旧版论文规范)格式是否

符合标准;

6)文字是否达意、流畅。

八、工作流程: 学年论文时间: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4月3日 1、2011-10-10,召开学年论文写作与指导说明会; 2、2011-10-10至10-17,师生双向选择; 3、2011-10-18,公布论文写作指导名单; 4、2011-10-25,师生见面会,指导教师对论文形式、写作要求等做出说明,学生谈初步确定的论文撰写方向及总体思路,指导教师给出指导意见; 5、2011-10-26至2011-12-26,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或读书、调研报告的写作; 6、2011-12-27,在机器上提交论文或读书、调研报告的一稿; 7、2012-2-26,提交二稿,以计算机记录为准; 8、2012-3-13,提交三稿,以计算机记录为准; 9、2012-3-20,学生将论文或报告终稿纸质两份交给指导教师,将电子版输入计算机,指导教师填写评语表,进行成绩评定; 10、2012-3-23,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论文材料呈交给系里;

11、2012-3-27,专业教研室对学年论文进行复评,给出评议成绩,最后外语系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对论文进行终审,给出最终成绩;

12、2012-4-3,公布学年论文成绩,总结、汇总、存档。

附:

一、英美文学研究部分选题

1.A Brief Comment on Shakespear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浅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2.Hamlet: His Characters as a Humanist(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分析)

3.Parallelism and Contrast of Shakespeare’s Dramatic Language(莎士比亚戏剧的排比与对照用语)

4.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Dickens’s Oliver Twist

(狄更斯《雾都孤儿》的社会意义)5.On the Structure of Dickens’s Hard Times

(谈狄更斯《艰难时世》的结构)

6.Jan Austen’s Art of Irony and Its Rhetoric Effects

(简·奥斯汀的反语及其修辞效果)7.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 of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文学语言赏析)8.A Character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Emma

(《爱玛》女主人公性格分析)9.The High Class as Seen in Thackeray’s Vanity Fair

(从《名利场》看上流社会)10.From Pastoral Stories to Great Tragic Novels: An Analysis of Hardy’s Novels

(哈代小说-----从田园故事到伟大的悲剧性小说)11.Tess: A Rebellious Woman

(叛逆者苔丝)12.Remarks on D.H.Lawrence’s Psychological Analyses

(浅谈劳伦斯的心理分析描写)13.Social Reality as Reflected in the Poetry of William Blake

(布莱克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14.Edgar Allan Poe and the World Literature

(爱伦·坡与世界文学)15.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The Scarlet Letter

(浅析《红字》的女主人公)16.Symbolism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的象征手法)17.Mark Twain: A Humorist

(马克.吐温-----一位幽默大师)18.The Tragic Color of Ernest Hemingway’s Novels

(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色彩)19.Social Significance as Reflected in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反映的社会意义)20.O.Henry’s Artistic Animation as Seen in His Short Stories

4(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手法)21.A Critical Study of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Its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Structure(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一枝玫瑰》的叙事技巧与结构)22.Some Features of Steinbeck’s Literary Style

(斯坦贝克文学风格的几个特点)23.Emily Dickson and Her Unique Poetry

(艾米莉·迪金森与她独特的诗歌)24.An Analysis of Several Robert Frost’s Famous Poems

(浅析弗洛斯特的几首著名诗歌)25.Symbolism in O’Neill’s Major Plays

(奥尼尔主要剧作的象征主义艺术)26.The Moder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Death of the Salesman

(《推销员之死》与现代美国社会)27.A Comparative Study of Empath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英汉诗歌里的移情比较研究)28.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ntence Structur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英汉诗歌句子结构比较分析)

二、英美文学研究部分参考书目

Altick, Richard, and Andrew Wright.Selective B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6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79.(此书专为学生编辑,是精心挑选的介绍英美文学家的资料汇编。)Bateson, F.W.and Harrison T.Maserole.A Guide to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London: Longman, 1976.Bryer, Jackson, ed.Sixteen Modern American Authors: A Survey of Research and Criticism.New York: Norton, 1973.(此书汇集了一系列详细介绍和评论Sherwood Anderson, Willa Cather, Hart Crane, Theodore Dreiser, T.S.Eliot, William Faulkner, F.Scott Fittzgerald, Ernest Hemingway, Eugene O’Neill, Ezra Pound, Adwin Arlington Robinson, John Steinbeck, Wallace Stevens,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Thomas Wolfe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章。)Corse, Larry B., and Sandra B.Corse.Articles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Literature: An Index to Selected Periodicals, 1950—1977.Athens, OH: Swallow Press, 1981.(专门为利用一般大学图书馆资料的学生设计的参考资料。)Eddleman, Floyd E., ed.American Drama Criticism: Interpretations, 1890—1977, 2nd

ed.Hadmen, CT: Shoe String Pressm 1979.Elliott, E., ed.The Com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Harner, James L.Literary Research Guide: A Guide to Reference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s in English and Related Topics.New York: MLA, 1981.Holman, C.Hugh, and William Harmon.A Handbook to Literature.5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86.(一部详细介绍文学术语和精要介绍文学运动的辞书。)Kuntz, Joseph M., and Nancy C.Martinez.Poetry Explication: A Checklist of Interpretation Since 1925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ms Past and Present.Boston: Hall, 1980.Leary, Lewis.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New York: Martins Press, 1976.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itcles on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ew York: MLA, 1921---.(每年更新版本,是一本查阅有关文章和著作的参考资料。)The New Cambridge Bibliograhy of English Literature.5 vols.Cambridge, 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1977.(介绍从A.D.600至1950年间的文学作品。)Preminger, Alex, ed.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tics.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诠释各种诗歌技术名词和诗歌运动。)Richetti, J., 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Sampson, G.The Concis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Schweik, Robert C., and Dieter Riesner.Reference Source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New York: Norton, 1977.(含生平介绍、6 历史和批评的参考书目。)Spiller, Robert E., et al.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4th ed.2 vols.New York: Macmillan, 1975.(从殖民时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文学运动和作家。)Walker, Warren S.Twentieth-Century Short Story Explication.3rd ed.Hamden, CT: Shoe String Press, 1977.(对1800年以来发表的短篇小说的各类评论的参考书目。)The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12 vols.Oxford, 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5--.(1945年开始出版后不断更新,是最全的文学史书。)The Penguin Companion to World Literature.4 vols.New York: McGraw-Hill, 1969---1971.(汇集了东方、欧洲和英美文学的经典。)

阿尼克斯特著,戴馏龄、吴志谦等译《英国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艾弗.埃文斯著,蔡文显译《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陈嘉《英国文学史》(1---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陈嘉(编)《英国文学作品选读》(1---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马库斯.埃利夫著,方杰译《美国的文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第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三、翻译类学年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翻译类学年论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与选题相关的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阐发某一翻译现象。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性强、条理清楚、文字正确通顺、格式规范。论文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料,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

(二)选题思路

翻译问题非常复杂,可研究探索的领域和课题非常多。但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成熟的翻译理论并不多,因为很多理论、原则、方法等往往涉及到一个局限性的问题,即能在多大范围内接受检验的问题。因此,翻译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争议尚无定论,一些看似合理的理论观点往往难于做到无懈可击。所以,学年论文一般不宜选择纯理论的论题,而应当选择运用某一基本理论、原则、标准或方法来解释或说明翻译中的某一现象,或是通过丰富、具体的例证归纳出某一领域的翻译 原则或技巧,做到“小题大做”。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还可引用某些权威人士的评论和译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题:

1.翻译方法与技巧。从实际研究的角度看,翻译方法问题,牵涉最多的是技巧问题,即通过对翻译中转换现象的语言学描写和功能分析,来探讨语言转换的限制条件或基本规律。描述的对象可以是词义、句法或修辞的翻译,可集中于一个方面,如“英语前置词的译法”、“隐喻的译法”、“英语长句的翻译”等等。一般而言,这类题目较容易驾驭,可列举一定数量的典型例证,然后分门别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几种处理方式。

2.翻译中的文化现象。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翻译,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一般是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或翻译的文化功能,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有许多问题可作为毕业论文的论题,如“文化词(culture-loaded words)的译法”、“习语的翻译”、“广告语的译法”、“典故的译法”等等。

3.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这是一种将语言学知识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的较为新颖的论题,即通过某一语言学理论系统地解释、说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言现象。

4.译本比较。至少要对同一部作品的两种译本进行比较,选择此类论题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翻译理论。要同时考虑到不同译本翻译的目的、译本的对象以及产生与接受译本的社会背景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来比较不同译本的差异、优劣或各自特色。

5.选题示例(源自部分本科院校英语系,供参考)

1)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2)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Yangbi's Chinese Version of Vanity Fair 3)An Ayalysis of Methaphor Translation in Fortress

4)On the Principles of Equivalenc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3)Cultural Gaps and Untranslatability 4)A Preliminary Study of Explanatory Translating 5)On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 Trade Marks 6)Translating the Lengthy English Sentences into Chinese 8 7)Views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8)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Some of Du Fu’s Poems

9)On Translating Advertisement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10)The Appropriateness and Comparison of Poem Translation 11)On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12)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13)On the Faithfulness in Translation 14)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15)O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16)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17)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18)On the 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19)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et-Phrase 20)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21)The Arts in Verse Translation

22)On Translating the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23)A Review on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24)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25)Onomatopoeia and its Translation

26)A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27)English News Headlin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28)On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Long Chinese Sentences 29)O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30)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ese

31)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2)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33)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9 34)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35)English Neologis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36)On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in Pride and Prejudice 37)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38)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9)On Euphemism Translation 40)Translating Metaphor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四、语言与文化方向学年论文写作要求

(一)选题思路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概念很大,根据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写作的可操作性,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题研究: 1.语言与文化

从具体语言材料出发,探讨文化对语言的理解、使用和学习的影响。学生选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的文化内涵;(2)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3)成语、谚语和典故;(4)比喻和联想;(5)委婉语和禁忌语;(6)非语言交际。这六个选题仍然属于比较大的题目,在确定了其中一个范围后,还需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2.文学与文化

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因素。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反映双重文化身份、文化冲撞的创作,如美国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谭恩美等)的作品。还包括美籍作家(如赛珍珠等)的中国题材的作品,中国作家(如林语堂等)的英文作品,另外还有对某些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3.社会与文化

从英语国家的社会角度研究文化,包括其历史、政治、外交、思想意识形态等。

注意:无论就以上三方面哪个方面进行选题写作,都必须有一本英文原作为基础。

(二)语言与文化研究选题(这里只是选题的大致范围,写作时还要进一步缩小)

1.汉英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2.谈中国人和英美人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3.从比喻语言看汉英两个民族的差异

4.幽默的民族性——中英文幽默对比比较 5.从习语看汉英两个民族的差异

6.英汉成语的对照与对比

7.英汉动物习语分析对比

8.《女勇士》中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9.《大地》三部曲中的美国文化精神

10.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从《成长的烦恼》看中美家庭教育模式之差异

12.试论《喜福会》中的中国文化属性 13.从《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 14.《红字》中的女巫文化和女权主义 15.试析《小妇人》中的美国文化传统

16.通过《雾都孤儿》看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政治背景(以下选题只是大致范围,写作时还要进一步缩小)17.Hierarchies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Address Forms 18 The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 19.Working Women in American Society 20.The American Indians

21.The Role Played by the American Black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

(三)语言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三联书店,1980.2.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4.顾嘉祖、陆升、郑立信《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11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7.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8.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2.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3.王振亚 《语言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Brosnahan, Leger著,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1.15.Hall, E.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 Doubleday & Co., 1959.16.Hall, E.Beyond Culture.New York: Doubleday E.Communication Cultur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7.Oatey, Helen《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8.Samovar, L.A.et al.Communication Cultures, 2nd edition(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9.Samovar, 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81.20.Scollon, R.et a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1.Wadsworth, Valdes & J.M.Culture Bound: Bridging the Samovar.1986.22.Kingston, Maxine Hong.The Woman Warrior.London: Pan Books.1981.23.Kingston, Maxine Hong.The Woman Warrior.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5 24.Tan, Amy.The Joy Luck Club.New York: Putnam, 1989.五、商务方向学年论文工作要求

(一)撰写商务调查报告的基本目的

撰写商务调查报告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调查报告的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熟悉调查报告的特征,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要求,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针对性强,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表 12 述严谨、朴实的商务调查报告的能力,建议与毕业论文有直接联系。

(二)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1.学生必须在开展商务调查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禁止抄袭他人的文章。强调数据的实证搜集及其分析结果的客观性。调查报告所引用资料的出处必须一一注明。

2.调查报告内容要具体、明确,充分体现自己的调查结果,注意调查与报告的结合(特别注意不要写成某某国家、某某省市等超出自己调查能力的调查报告),要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性、客观性、针对性,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调查报告在上交时要求附上学生自己的设计。有效问卷发放和回收量应在80份以上。本专业提倡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写出有实际内容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3.学员拟订商务调查报告提纲、结构安排、撰写初稿、定稿等环节应主动征求老师意见(具体安排见本系公布的统一时间)。

(三)商务调查报告的成绩评定

商务调查报告的成绩评定由系商务组负责。主要采用书面审阅方式。成绩根据审阅结果及学生的科研态度、遵时守纪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

(四)商务调查报告成绩未通过的处理方法

商务调查报告考核未通过的同学,可以在下一次的规定申请时间再次申请参加考核。由此引起的整体学业的延误按本院学籍、学历管理的有关条例,由学生自负。

(五)参考选题(不局限于所列,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另行选择)1.如何写好外贸商业信函(询价、报价、还盘)2.如何采取措施学好商务英语

4、商务英语学习中所忽略注意的问题

5、例解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以个案浅谈某地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7、从案例看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

8、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个案研究

9、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英语教学

10、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11、浅谈某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

13、某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14、广州/深圳等地区的一个三资企业结构分析

15、某地区、州、市(县)、乡、村(山寨)旅游业发展调查研究

16、某中小企业开展涉外电子商务状况的调研与思考

17、某地中小企业品牌管理国际化进程的现状与思考

18、XXX市家电出口市场的特点与企业对策思考

19、中资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20、XXX乡(镇)农产品对外流通的现状与问题

21、并购还是联盟?—某地中小企业与跨国企业关系的调研与思考

22、某涉外企业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水平调研与思考

23、服务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状况调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