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那过去的记忆

那过去的记忆



第一篇:那过去的记忆

我很羡慕那些能在温暖的瞬间追回甜美记忆的人,因为我的记忆里充满了伤痕。

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却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你的无心扰乱了我的视线,我对你有种相逢却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段甜美的记忆在我的心里保存了半年。也许每件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逝而有量的积累,从而发生质的改变。

那是偶然的一天,貌似荳蔻华年,欲语还羞的高三,有许多少年的情怀难以释放出来。一个民族的文明是源于语言的开始,一段难以忘记的感情是从眼神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遇到这种感觉,也许只有回忆能告诉我。回忆总是那么美好,即使充满了遗憾它也能给我们带来活力。回忆划过时间的长河,却留下永远的荡漾,这又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可贵。

那是偶然的一刻,谁也不曾察觉会发生什么,却已写入历史的长河。今天灿烂的笑着,是为明天更好的活着,谁能站在历史的长河上而永垂青史。也许在我们忘记世俗的缠绕与世间的勾心斗角,过着云卷云舒的田园生活才懂得人生的美好。

失去后才懂得拥有时的可贵,残缺后才懂得完好时的美好。我们总是计较那些不足羁绊我们友谊道路上的石头,让我们记忆的长河里充满了伤痕。事隔一年除了你的容颜你从未改变。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无法闯进你的世界,平息那过往的荡漾。我期待能和你涣然冰释的那天。可惜这样的记忆我无法追回到来。

我时常眺望窗外的那几棵垂柳,柳叶随风舞动,优雅脱俗。即使到了深秋也是在风的缠绵里落下,虽然失去随风舞动的优雅,可它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它拥有一份甜美的回忆。

冬天的雪花飞舞,飞舞在你家的窗外,窗外的雪人向你诉说着我的祝愿,祝愿你在这个冬天平安快乐,快乐的感觉会永远流动在你的心间。透过你家的窗口我能看到你的背影,却看不到你的表情,看到你的表情却看不到你的眼睛看到你的眼睛却看不透你的心情,我们之间始终存在这隔阂。

回忆吞没的失重感栖息其中,想念汇流成河,而我的记忆河流早已干涸。我试图用任何方式肆意抹去那记忆里的伤痕不料却伤的更深。

那些过往在记忆里的疼痛并不是无病呻吟,看不见大片憩气下的惨淡才是最深的楚殇。

我试着去找回那段记忆去再次伤痕累累。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我知道,我所摒弃的现在未免不是我回不去的曾经。追不回的就让他随波逐流,顺其自然把?

_____爱过的人

第二篇:回忆、那过去

回忆、那过去

当风轻轻送走最后一缕温暖,我开始默默的怀念你

以为上一个简单的再见、还会有再见的一天

却没想到那一句再见却成了再也不见

离开你的日子、慢慢久了…堆积成了片片即将飘散的落叶

回忆就像潮水、击打我的心岸。

我转过身试着寻找你离开的背影、却再也望不见

或许我们只能默默的这样思念

丢下我一个人守在这记忆的海田

今生今世是否还能再见、不要让我只是单单的想念

回忆那些过去、记忆就像电影一遍遍流窜——找不到头绪 只是一切都感觉那么熟悉、但都不是自己

夏日的炎热被一点点驱散

我的心开始慢慢冰冷、想念

第三篇:那不堪回首的过去

那不堪回首的过去

在错的时间,遇上错的人,做了错的选择,就注定要错过以往的一切、、、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因为,选择了也就错过了。只是错误的选择错过的会更多而已。。

如今的我,早已没有了生活的动力,那连自己都看不清的目标也不知是何时变得如此朦胧,那么多的理想也不知在哪里丢的一干二净····· 人一旦成人真的会很可怕!因为需要面对的太多太多。

一个人越想表现得一面,正是他缺少的一面。正如我,天天吹自己是多么的自恋,就是因为我骨子里是多么的自卑!而且多么的虚伪!

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个性,在人人都假装正经的世界里装作不正经,由最初的斯文人逐步向败类靠近,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斯文败类。

回首过去,那个曾今不可一世的混蛋,那个所谓的老师眼里的宠儿,那个上台领奖甚至不屑低头敬礼的傻子,如今不知道在做什么?也没有人在乎他在做什么!曾经对未来从满幻想:

他写的第一篇诗就投上了报刊,因此他想过当作家。

他每次数学竞赛总会得到奖彰,让他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有数学天赋。

他对大自然的惊叹和太空的好奇,在他心里埋藏下一颗成为天文物理学家的种子。当他了解到世界三大问题时,他梦想过要解决其中之一的能源问题。当他听说生物学未来可能让人长生不老时,他对此从满想法。、、、、、、他那挖空心思的冷笑话、犀利的言语讽刺,虽然依旧,但却少了以往的针锋相对、多了一张虚伪的笑脸。

初恋毁了一个男孩,失恋成就了一个男人。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回那个遗失的男孩???

我想:提前从上帝那拿来的东西,一定是要还的!

也许正如最新的物理理论:万有引力不是阻碍宇宙膨胀,而是加速宇宙膨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好处。

也许火星是别人舍弃的星球,而我们却把它当做地球的替代品,还在探索他是否存在生命。多么可笑!

第四篇:关于过去的记忆

关于过去的记忆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美丽的记忆,这记忆可以在我们的童年,青年或者老年。时光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在我们的身上岁月留下许多痕迹。我们慢慢地成长,却不曾留心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当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成了美丽的回忆,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了我们永久的思念。

我们想逃离这繁华又令人心碎的世界,因为如果沉溺其中我们就会迷失自我。有多少瞬间,我们做了改变我们一生的决定。我们寻找内心的自我,寻找过去的自我,我们就要明白过去的记忆会时刻影响着我们,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历史学到很多很多。

我们可以对那些记忆的影响发出追问,从哲学与人生来思索过去的记忆,思索其对人生的影响。我们曾经以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是多么的激动人心,为了那一刻,我们私底下不知付出多少努力,那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们已成为历史。决策是对是非,一切全凭世人评说。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的那一瞬间是多么的渺小。历史记住的往往是伟人的瞬间,小人物的瞬间有多少被记载在历史的时间里。

我们思考人生的记忆,当我们引壶觞以自酌时,我们可要记住影殇。影殇装的不是酒,而是对影像的思考。影像即我们的记忆,我们对人人生的思索。请到哇咔咔商城买一本《影殇(上):关于影像的终极追问》。读书让我们变得深刻,读一些关于艺术的术让我们有独特的审美。记忆是过去的,但追问及思索是将来的。

第五篇:讲那过去的故事

讲那过去的故事

——青河公路管理分局退休职工吴其扣同志的故事

(青河公路管理分局------吕风霞)

似水流年,弹指一挥间。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已经淡忘了很多曾经在一刹那震撼过我们心灵深处的往事。时光来到了2011年,迎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9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曾经历、感受过或正在感受中。

青河公路管理分局退休职工吴其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抚今追昔,想起我们青河公路部门日新月异的变迁,我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今年71岁的吴其扣,是阿勒泰公路管理局青河分局的退休职工,也是青河公路管理分局的创业者之一。说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当养路工时的情景,吴其扣记忆犹新。

他说:“当时养护的路面全部为戈壁自然路面,点少线路长,沿线大部分荒芜人烟。在筑路机械还不普及的情况下,道工们只有靠简陋的生产工具作业,用手推车、抬把子运砂子填路,用肩膀拉路托子平整路面,人的体力消耗十分大。”“道工们常年累月在深山戈壁,吃不上新鲜蔬菜,夏天蚊虫成群,休息时无一处荫凉可以遮挡。白天道工们在野外养护公路,累了就在路边钉四根梭梭柴桩子,扯起一片破布,便成了临时休息遮挡烈日暴晒的好去处。晚上挖一个不深不大的窝坑,上面用几支梭梭柴一盖,挤在地窝子睡觉,蚊虫成群,就这样迷迷糊糊熬一夜。”

“有时在茫茫戈壁一干就是几天,要等到有便车来后,才能搭车回二台休息。”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养路职工长期盼望的吃水、住房、就医、家庭户口、子女上学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许多职工找不上对象。养路职工的社会地位低下,有人这样形容他们的处境“远看像个逃荒的,近看像个要饭的,一问才知道是养路段的”。加上工作环境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养路工主人翁精神难以发挥出来。二台养路段领导不能安心工作,干部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很大,当时,段上只有两名党员,没有条件成立党支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滞后,最终出现了部分职工对外打骂过往的驾驶人员和乘客,对内拉帮结伙打群架。1983年3月20日,总段党委成立工作组进驻二台段,对其管理工作进行调查与整治,但收效

甚微。鉴于这一情况,阿勒泰养路总段报请交通厅,要求撤消二台养路段。经自治区交通厅批准,二台养路段1983年5月17日撤销。1983年10月5日,根据(1983)公管养字第330号文件,二台养路段所管辖的公路里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时任总段副总段长的张化武和昌吉养路总段张国政代表两总段分割办理。善后公路养护的有关事宜,两个总段协商后,交由奇台段和富蕴段两家协商,改在216国道的 368公里 处分界。并让原二台养路段材料员吴其扣同志留守二台,计划成立一个机械化养路班,担负思甜至沙依巴斯套213公里 的养护任务。后来因种种原因,机械设备没有到位,机械养路班未能成立。二台段撤消后,留守二台的吴其扣同志冬天主要负责排除风雪路阻的险情,援救过往客运班车安全通行,夏天主要看守二台大桥洪水通过情况。

吴其扣说:“青河二台养路段撤销后,我留守二台五年之久,克服了重重困难,1984年6月28日,特大洪水冲刷二台大桥和原216线314.5公里 路基时,在地方政府和驻军的协助下,在洪水中连续作战40多个小时,将冲断 50米 的路基横断面,用铁丝笼和麻袋等材料构筑桥台,架设一座临时空心桥,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道路通行。”

1987年8月至1989年1月上级领导分配吴其扣同志在卫东工区代理工区长。那时,思甜至青河229公里的自然路由于年久失修,路况极差,吴其扣和妻子团结其他养路工,克服了种种困难,维护来往车辆安全通过风雪路阻地段。

吴其扣说:“1987年冬1988年春,2919线50公里到118公里,连续三次受到特大风雪的袭击,当时气温零下40余度,都是冒着生命危险驾机推雪。1987-1989年两个冬春,共出动60#推土机24车次,36个台班,共380名旅客和几十辆客货车驾驶员得到及时解救。”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我们老一辈的养路工默默地工作着。“晴日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谁来嫌苦;盛夏历骄阳,严冬冒风雪,何曾怨言。”

如今,吴其扣光荣退休后,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父业。现在都是青河公路管理分局的职工,长子为阿热勒托别养护站(原为卫东道班)的站长,二儿子成为分局局长的小车驾驶员。

长子吴长昌管理的阿热勒托别养护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一排土坯房,如今变成了集职工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娱乐室、阅览室、厨房、餐厅、澡堂、厕所一应俱全的三层楼道班综合楼,每天上下班都有豪华空调大轿车接送„„

十字镐、抬把子、路拖子„„这些过去的劳动工具,如今已淡出养路工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推土机、扫雪车、巡道车、洒水车、平地机、压路机、挖掘机、综合养护车等现代化养护机械。

退休在家的吴其扣老人看着几十年沧桑巨变,砂砾路变成了沥青路,养路工从文盲变到了大学生,从不懂技术的养路人变成了技术工(不但有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而且有了养路自己的技师、高级技师)。老人和当年一起创业的老一辈养路工们无不感慨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他相信未来的公路人将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将为青河公路管理分局公路交通事业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为青河县的经济大发展翻开一页页令人欢欣鼓舞的恢宏篇章。(吕风霞供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