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一年级卫生课教案

一年级卫生课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卫生课教案

一年级卫生与健康 课题:学会正确洗手 授课人:招嘉慧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2012/11/7下午,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要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尤其吃东西之前更要洗手。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教会学生在什么时候要洗手。

3、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能一直保持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过自己或其他同学的手吗?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同桌之间相互看一下对方的手是否干净。有一句话使这样说的,病从口如,洗手,这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些关于洗手的知识。

2、提问几个同学:如果一个很脏的手拿给你食物吃,你愿意吃吗?问原因。

3、同学们要知道许多东西看上去不脏,其实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我们是看不见的,如果借助仪器就能看到有很多的病菌在上面,尤其是公用的东西。提问: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用的东西呢?

4、老师回答:举例:生活中的物品如文具,玩具。健身器材,公交车设施„„

5、接触过这些物品后,不洗手就随便拿东西吃,会容易生病的。

6、洗手很重要,要想健康不生病,不让细菌进到身体里去搞破坏,一定要勤洗手,尤其在吃东西以前。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提问。

7、老师回答: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与患者接触后、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应洗手;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要洗手。

8、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洗手,但怎样洗才能洗得更干净呢?

9、洗手歌: 手心相对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十指交叉搓一搓; 拇指手中转一转;

指尖掌心划一划,最后别忘洗手腕。

10、教给同学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示范学生一起练习):把手浸湿,→打上肥皂或抹上少许洗手液,→双手合十搓5下,双手手背各5下,指缝交叉搓5下,指背掌心搓5下,双手指尖各5下,双手拇指各5下。

11、请几个同学再演示一下洗手的步骤。结课:老师总结:表扬:同学们做的很好,请大家互相监督,看看以后谁的手总是脏乎乎的,谁不洗手就吃东西,你们就要提醒他;看看谁,让大家学习。

第二篇:卫生课教案

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点: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教学难点:

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教具(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2.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5%。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5.如何预防:

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教师总结:首先是纠正偏食和R零食的习惯;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

6.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

(3)相关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躁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 Jl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宗B Jl,但经高温烹调后,会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宗B J,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任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三、联系实际

1.教师:缺铁性贫血为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机体的肌肉、骨骸或其他器官,对铁的需求都比成人多。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对照今天学到的知识,你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请学生回答)2.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出谋划策。(小明总爱吃零食,又挑食。他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学习成绩也差。你能帮他比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2.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缺铁性贫血,还懂得了如何去预防。希望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预防缺铁性贫血

注意饮食多样化 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脊柱异常弯曲的原因,掌握脊柱异常弯曲的预防措施。教具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1、导入,脊柱在哪?有什么作用?

2、通过挂图讲解脊柱的形态和正常生理弯曲: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上连颅骨,下接骨盆,分颈胸、腰、骶4个部分,由33块椎骨及椎间盘连接而成。从侧面看,有颈、胸、腰、骶4个弯曲:颈、腰前凸,胸、骶后凸。

3、脊柱异常弯曲:侧弯、后凸、前凸、平脊等。按病情发展情况,脊柱弯曲异常可分为三期:

一期:习惯性脊柱侧弯

二期:固定性脊柱侧弯

三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病 一、二期的大部分属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三期绝大多数是病理性脊柱异常弯曲。

4、了解脊柱侧弯检查方法:是诊、触诊、重锤法。

5、脊柱异常弯曲形成的原因:

(1)缺乏身体全面锻炼

(2)课桌椅尺寸不适和,长期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3)书包过重背法不正确,经常单侧背书包,习惯用某一侧负重,用手提物

6、脊柱异常弯曲的危害:影响人体姿态,妨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及功能,工作时容易疲劳,体力下降成为从事某些专业的受限条件。

7、脊柱异常弯曲的预防:

(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姿势和端庄的体态,课桌椅要适合学生的身高

(2)注意双侧交替,避免长期单侧肌肉紧张,使用双背带式书包,书包不宜过重,小学生一般在1-1.5公斤之间,中学生一般在2-3公斤之间

(3)加强体育锻炼

(4)赶善营养,预防疾病

(5)定期检查,根据身高定期调换座位

8、脊柱异常弯曲的矫治:

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脊柱弯曲需到医院治疗(即三期),患轻度脊柱侧弯的学生(一、二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做矫正操恢复正常。矫正操包括伸展、挺胸、脊柱扭转(转体)、侧体屈体等运动,及全身运动、整理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每天做操时间低年级30分钟,高年级40分钟左右。

9、效果考察:同学们平常都是怎么做的?通过学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吗?

[板书设计]

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1、正常生理弯曲和异常弯曲

2、脊柱侧弯检查方法

3、异常弯曲形成的原因

4、危害

5、预防

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的危害,培养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随地吐痰的危害性。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是否有过随地吐痰的行为?随地吐痰好不好?有了痰怎么办?

二、授新课:利用挂图讲解:

1、痰是人呼吸道里产生的分泌物,它是粘液、细菌、灰尘和坏死细胞的混合物。正常人的痰量很少,当呼吸系统患有传染性急病时,痰中带有很多细菌。带有细菌的痰随便吐在地上,干燥后痰里的病菌变会随尘土飞扬到处传播。痰液除传播肺结核外,流感、白喉、猩红热、流脑等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

健康人的痰中同样带有很多细菌,随地吐痰同样有害。在公共场所如果痰迹斑斑也极有碍观瞻。

所以,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2、有了痰怎么办?

因为痰中带有细菌,所以不要把它咽到肚子里,以免引起胃肠道疾病,要吐入痰盂。没有痰盂时,应将痰暂时吐在手纸或手绢里,然后再将手纸扔在垃圾箱,将手绢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晾干再用。结核病患者的痰应该吐在专用容器或手纸中,经消毒焚烧后方可到掉或埋掉。

3、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效果考查:通过学习检查教室内外痰迹是否消失?

检查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不随地吐痰的情况。[板书设计]

不随地吐痰

1、随地吐痰的危害

2、有了痰怎么办?

体育课卫生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体育课的卫生要求。教学重难点: 体育课的卫生要求。教学过程:

一、导入,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如何

上好体育课呢?首先要了解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二、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1、环境卫生:场地卫生环境的好坏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场地必须平坦、清洁。

2、个人卫生:

(1)换上合体的运动鞋和运动衣,使体育活动时能方便、自然、舒适,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2)严禁穿皮鞋、凉鞋,防止伤害他人和损伤自己。

(3)严禁带小刀、钉子等,以免造成损伤。

(4)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好身体的每个关节和部位,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

(5)专心听取教师的讲解、示范,体会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能在活动中逐步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

(6)课程完毕要做整理活动,促进机体各部分机能状态的恢复。

(7)使用体育器械一要注意安全,二要注意卫生。

3、运动生理卫生:体育锻炼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应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否则也会引起不良影响,如: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等现象。因此,要求每个同学按教师的安排,按规定的时间、动作、次数、运动量去完成。

4、体育课的合理组织:体育课的运动量必须适合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和体力,运动量决定于课程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综合情况。强度大的练习,密度不能很大,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运动量的一方面。

一节课时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开始部分,约2—3分钟;

第二、准备部分,约6—12分钟;

第三、基本部分,约25—30分钟;

第四、结束部分,约3—5分钟。

三、效果考查:检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是否按体育课的卫生要求去做。[板书设计]

体育课卫生

一、环境卫生

二、个人卫生

三、运动生理卫生

四、体育课的合理组织

预防艾滋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艾滋病感染的各个时期以及其特点。

2、了解艾滋病对人体的伤害,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了解艾滋病的一些诊断方法。

教学重点:

1、患上艾滋病后的几个阶段。

2、在患病的不同阶段人体的状况如何。

教学难点:

1、患病后分为几个阶段。

2、患病不同阶段的表现状况。

教学安排:(一课时)

1、教学内容:艾滋病的感染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表现。

2、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艾滋病的集几种传播方式,在这几种方式中,性传染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我们也知道艾滋病的潜伏时间很长,我们要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艾滋病了呢?今天我们就要讲患上艾滋病后的分段和表现情况。

3、教学方法:陈述法

4、课堂内容:

一、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 <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1)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①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

②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

③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

④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⑤皮肤、淋巴结: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 炎、甲癣、淋巴结结核。

⑥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⑦常见肿瘤:子宫颈癌、恶性淋巴瘤、卡波氏肉瘤等。

(2)疾病危害

①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②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③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二、诊断鉴别

1、HIV感染的辅助检查

(1)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敏感性高,可有假阳性出现。对于初筛阳性的患者,应经确证试验确证。

(2)HIV抗体确证试验(WB):WHO规定,只要出现2个env条带即可判定为阳性。

(3)HIV-RNA:敏感性为100%,但偶尔会出现假阳性,但假阳性结果通常低于2000cp/ml,而急性感染期病毒载量通常很高,平均在106cp/ml。

(4)p24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5)快速检测试验:可采集全血或毛细血管的血液,一般15-30分钟可出结果。但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测。

2、并发症的辅助检查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的疾病,因此总体上可能会涉及到所有种类的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体液检查(包括尿液、粪便、痰液、肺泡灌洗液、脑脊液、胸水、腹水)、骨髓检查及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的并发症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各部位的超声、X线、CT、MRI、PET-CT),活组织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支杆菌、真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的诊断及鉴别意义重大)。以上检查需要针对每名患者的不同并发症进行选择性检查。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各期的患者,无论病情是否稳定,均需要监测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和HIV-RNA,以便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和抗病毒用药调整。

诊断标准:

(1)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

(2)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阶段以及在这个阶段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样,我们也讲了一些可以诊断艾滋病的方法。总之,艾滋病对我们人体、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积极预防艾滋病。

第三篇:卫生课教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培养学生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两个小朋友做值日,一个说“我不会扫地,我叫爸爸来。”另一个说:“我叫妈妈来帮我。”

两个小朋友站在旁边玩,爸爸妈妈代他们做卫生。

1、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2、平时在家时,你都做了哪些事?你自己的事情有没有自己做?

3、如果没有,今后要怎样做?

二、读一读。

1、读儿歌《我要自己走》。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上学的。

2、同学互相交流,评一评谁做得最好。

三、说一说。

1、儿歌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朋友?说说你在学校,在家中能做些什么?

2、这些事情你有没有自己做,为什么?

四、评一评。

1、根据书上的资料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你应该怎么做?

2、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唱一唱。

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家庭小帮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

一、唱一唱。

1、全班一起演唱歌曲《妈妈的好帮手》。

2、你们家平时的家务都是谁做的,你觉得他们累不累?

二、学一学。

1、听老师读一读课本上的男孩和女孩,说说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怎样向他们学习。

三、说一说。

1、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了哪些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四、评一评。

根据同学在家的表现,比一比看谁最能干?评出班级的“优秀家庭小帮手”。

谁想得最多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做个有心人。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

1、今天,老师要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帮老师解决一个大难题。

2、你知道夸有哪些用途吗?

3、指名回答,适时引导,给予肯定。

4、大家都很聪明,说得也不错,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二、说一说。

1、说出下列各物的用处,看谁说得最多。

报纸、钢笔、小刀、扇子、球

2、四人小组讨论,老师适时引导。

3、全班交流,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4、评一评,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好。

三、想一想,写一写。

1、说观察书中的5个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象什么?与同学讨论,想好后,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所写的。

3、全班交流,比一比谁想得最好。

4、只要肯动脑筋,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我们的。

做守时的小学生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分四个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他们很守时?

2、各组选一个说说你们认为为什么说他守时。

二、填一填。

1、你们有没有制定作息时间表?你每天是否按作息时间表的时间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

2、看课本说说这几幅图分别在什么时间,小朋友在做什么?

3、在书本上填一填。

4、你认为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好吗?好在哪里?

三、议一议。

分小组讨论,东东和明明谁说到没做到,为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

四、说一说。

1、守时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2、你是不是个守时的小学生?怎样做到守时?

当受到批评的时候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你做错过事情吗?为什么做错事?

2、当你做错事时,别人批评过你吗?受到批评时,心情是怎样的?

二、读一读。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学生自己读故事。

2、说一说这故事讲的是谁,做了什么事?

3、你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三、说一说。

1、我们要向宋庆龄奶奶和陈海根小朋友学习什么?]

2、平时你受到批评时,你是怎样做的?

四、评一评。

1、分四个小组讨论,图中小朋友对待批评的态度,谁好谁不好?

2、集体汇报,说说谁好谁不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更好。

4、我们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五、问一问。

“有则改正,无则加勉。”这名话是什么意思?问问老师或家长。

幸福家庭

教学目标:通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他们爱家、爱自己的长辈。教学过程:

一、唱一唱。

1、学唱歌,唱《可爱的家》。

2、说说你家里有什么人,平时你们是怎样相片,你爱他们吗?

二、做一做。

1、贴上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自己动手画一张“全家福”贴上。

2、向同学介绍照片上或图画上的家人。

三、填一填。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和生日吗?

1、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交流。

2、在课本上填一填。

3、展示自己填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小档案。

四、画一画。

1、画一画爸爸妈妈的长相。

2、填一填。

爸爸的工作:______________ 妈妈的工作:______________ 爸爸在家最爱做的事:______________ 妈妈在家最爱做的事:______________ 全家最快乐的时候是: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还知道爸爸妈妈的哪些兴趣。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2、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意义。教学过程

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为扛杆秤。(2)测试方法: 同上。

3、脉搏测量:

(1)使用的仪器:脉搏测量器

(2)测量方法:测量的部位在一手腕上挠动脉的位置 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4)测量脉搏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状态,课堂小结:

师:大家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如果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相差较大,应该到医院咨询、诊治,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吗?

生:明白了!反馈检测:

1、让学生解释什么叫脉搏?

2、回答: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有什么作用?

3、判断对错:

(1)背书包测量体重()

(2)穿着鞋子或戴着帽子测量身体高()(3)测量正常脉搏要在身体平静时()

眼睛的功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保护好视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双眼睛一对宝,生活学习离不了,爱护眼睛讲卫生,预防近视和眼病。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1 提问:图上你看到什么?怎样保护眼睛?

小结: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美好的大自然。

2、出示图片2 提问:看图说说眼睛有哪些功用?

小结:眼睛可以看到红绿灯。

眼睛可以看到太阳、月亮、星星。

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花朵。

眼睛可以看到绿色的植物。

眼睛可以看到电视。

我们要有合理的休息时间,保护眼睛

三、总结全文

近视了,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2、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患了近视的同学,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幅合格的眼镜。教学过程: 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很多,也是很复杂的,但是可以肯定,绝大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用眼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

(1)阅读和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2)在阅读或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3)生活与学习制度不健全。(4)先天的因素。2.预防近视眼

(1)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特别要注意写字姿势的正确。

(2)看书写字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应1小时休息15分钟。(3)不要躺着、坐车、走路看书。推荐

(4)光线和照度不可过强,不能过暗,光线不要直接照射在书本上。(5)生活要有规律、要究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平时,还要注意合理营养。

(6)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患了近视眼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副合格眼镜。(1)配戴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是否近视眼。

(2)配戴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

(3)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加深。要定期旧上检查视力,如有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戴。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近视后怎么办?现在谁能说一说得了假性近视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师:得了真性近视又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师:配戴眼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反馈检测:

(1)得了假性近视的同学,我们大家要经常督促他们自觉矫治。

(2)要关心自己的眼睛,每一个月检查一次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治。

吃好早饭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吃好早饭在一天当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怎样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做好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病菌的侵害,可是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需要小朋友们注意饮食,尤其是吃好我们的早饭。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1 提问:你知道图上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不舒服吗?

小结:早饭对一天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不吃早饭,会影响同学们的身体正常

发展。

2、教儿歌

同学每天要早起,吃好早饭再学习,干稀搭配质量好,身体学习大提高。

3、出示图2 提问:知道图上这些叫什么吗?

你每天吃早饭吗?经常吃哪几种?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你今天吃早饭了吗?吃好了就用彩笔画一朵花。

第四篇:卫生课教案

卫生课教案:《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所需的五种营养物质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充分认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3,让学生们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知人体所需的五大营养物质 ,杜绝垃圾食品 教学难点:

学生们是否愿意加入进来 一起讨论,学生们上课是否投入,如何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教具准备:

搭配早餐所需食物、课件、学生课前查找资料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剧导入:

内容简介:乐乐什么都好,可最让妈妈烦心的就是吃饭太挑剔,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妈妈特别着急。这不,今天下班早,给乐乐做了几样可口的饭菜,有红烧鱼、香菇油菜、水果沙拉和米饭。乐乐回来了,却不想吃,吵着要吃肯德基,妈妈拗不过孩子,只好带他去。

2分钟

二、学生谈想法。(大概抽5—7位同学)

5分钟左右

三、揭示课题。

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养料,人的生命之树长青必须依赖各种营养物质的全面摄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营养的话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健康的好孩子.(板书课题:营养)

2分钟 需讲解

四、认识五种营养物质。

营养学家把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大致分为五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五种营养素的名称,同时老师适当做一下讲解.并适当提示.(放部分PPT)

3分钟

2、学生浏览之后考察记忆情况,并拟定一个考记忆力的小游戏

7分钟

3、再次出示五种营养素一起浏览,一起揭示答案,答对的学生全班鼓掌.。

1.5分钟

五、认识各种营养素的来源。

1、请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哪些食物中这些营养物质含量比较丰富,请孩子们举手发言.4分钟

2、教师出示图片,师生一起浏览,系统全面的认识各种营养素的来源。(介绍中讲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5分钟

六、引出“肯德基”话题

放部分PPT看看原料的危害,抽同学起来回答问问他们的感想。(抽6—7位同学说说感想)

5分钟

七、再次回到刚才的情景,你们说乐乐得妈妈带乐乐去吃肯德基而不吃美味的晚饭对不对啊?你们每周去吃几次肯德基阿?还要不要去啊?

5分钟

八、让孩子们说说梦想,那为了实现梦想就要强壮的体魄,只有全面地营养才有强壮的体魄,再次引导学生们明白5大营养的重要性。

0.5分钟 1,放PPT的营养金字塔

1分钟

九、回家作业 搭配早餐。

1、课件出示便民超市提供的各种食物。

2、请同学组内设计早餐方案。下次来上课要检查

谁做的最好就有奖励 十、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我们的老祖先往往只注重色、香、味感观上的满足,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从健康饮食这一角度出发,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下次内容 十一,1夏季到了

食物的卫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冷饮

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的危害有多少呢? 放学后

街边那些香味扑鼻的小吃 总会有很多同学等着买 它的危害又有多少?卫生吗?

第五篇:一年级卫生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帮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课前预备:请同学们课前向四周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教师课前预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小黑豆?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师念生猜。谜底(眼睛)

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及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意见。

3、体验活动:每个学生用事先预备好的围巾蒙住眼睛。在老师发的脸形图片上画上眼睛、鼻子、嘴。然后打开围巾看看画的结果如何?找10位同学,两两一组,蒙上眼睛由不蒙眼睛的拉着他在教师里走一走,看看有何感受?其他同学蒙上眼睛在书包里找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名字,看看结果如何?体验一下没有眼睛有什么不方便。全班举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眼睛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眼睛近视、受伤、或失明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刚才已经体验到没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过你们才体会了几分钟,却有一种人要一辈子体验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痛苦。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谁吗?(猜:盲人)

2、师:猜猜盲人没有眼睛是什么心情?你们能帮助他们吗?出示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人民币上的图案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并愿意帮助他们。)

3、出示课件动画:“眼睛的哭诉”学生观看动画后谈谈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

4、出示课件:“这样做对吗?”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课件,边试着研讨,什么光线、什么距离下看书,眼睛最舒适。(教师可作一些错误的看书举动,请学生判定)

5、教师在学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看书的正确方法。教儿歌:一尺一寸一拳远,不得驼背近视眼。

6、出示课件:“眼睛对我说”请学生根据课件所出图片,联系个人实际,以眼睛为主人公,对眼睛的主人说几句话,并演示如何改正坏毛病。

7、教师示范:(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全体学生做眼保健操。谈感受。

8、请学生看图片,讨论这样做,对眼睛会造成那些伤害?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活动:

1、出示课件:“漂亮的风景”意在让学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如此漂亮的风景,也可以看到危险而躲开,从而保护自己。

2、屏幕出示护眼歌:

人体眼睛是件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眼镜不会把我找,手不揉眼讲卫生,红眼沙眼得不了。

3、宣传爱护眼睛及用眼卫生。

四、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