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一篇: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毕 业 论 文

业:

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五年六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f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culture on

innovation ability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5年6月

摘 要

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由传统的技术,管理等逐渐转向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环境下,一个企业只有重视创新,落实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那么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事实上,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企业文化作为其中之一,却容易被企业忽视。因此,探讨研究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对企业创新发展来说很有必要。

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和概括了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定义,通过把关于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理论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剖析为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并对四个层面分别进行研究,得出物质文化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感化作用;行为文化对企业创新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制度文化对创新能力有着激励性和约束性两方面的作用;精神文化是企业实现创新的目标导向,具有深刻的感召力。以上方面充分论证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论证研究结论,本文最后以G公司为例,首先介绍了G公司的基本状况,并且从G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文化不健全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力,到后来新的管理者W进入公司,塑造了全新的企业文化,并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随后结合G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成果分析,发现G公司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后结合前面的理论剖析和对G公司的实际情况的解析,提出以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政策,总结得出G公司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利用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包括培育员工创新价值观、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希望文章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探讨,以及对G公司的案例分析,能使我国企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上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影响

ABSTRAC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specially the adv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gradually shift.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 business only focus on innov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ga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So a company's ability to innovate come from ? In fac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is varied,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corporate culture as one of them, but easily overlooked by businesses.Therefor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culture on innovation ability,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Full articl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summarize and generalize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up by about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alysis as material culture, corporate behavior culture, business institutional culture,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four levels, and four levels were studied, drawn material culture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have probation action;conduct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 has a subtle influence;institutional culture of innovation capacity has incentive effect and binding both;spiritual culture is goal-oriented innovation, a profound appeal.More aspects fully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corporate culture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To further demonstrat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aper finally to G's case,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G Company, and from G inception of the company, the corporate culture is not perfect cause enterprises lack innovation, and later into the company's new manager W , create a new corporate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and the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 company, conducted a corporat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G's business levels have increased dramatically;Finally,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G's actual situation analysis, offered to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licy, summarize results G company

is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following ways to use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cluding values foster employee innovation, establish effective incentive system, and create innovative corporate culture.I hope the articl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s case study, it is possible for China's enterprise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ome inspiration.Key Words:Corporate culture;innovation;impact

目 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1 1.3研究内容.................................................................................................2 1.4研究方法.................................................................................................2 2 研究综述..........................................................................................................3

2.1企业文化研究综述...................................................................................3 2.2创新能力研究综述...................................................................................3 2.3企业文化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3 3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5

3.1物质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5 3.2行为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5 3.3制度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6 3.4精神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6 4 G公司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8

4.1 G公司企业文化分析...............................................................................8

4.1.1 G公司简介....................................................................................8 4.1.2 G公司企业文化形成背景及原因分析.............................................8 4.1.3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成果分析............................................9 4.2以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政策......................................10 4.2.1培育员工创新价值观....................................................................10 4.2.2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10 4.2.3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11 结

论............................................................................................................12 参考文献............................................................................................................13 附

录............................................................................................................14 致

谢............................................................................................................15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正式步入全球化时代,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据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以后每年新增企业数量远远超过过了以前全国企业总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各类企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迎来新的挑战,其中最突出表现为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由传统的技术,管理等逐渐转向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不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源泉。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并不是新概念,早在1912年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将“创新”引入经济领域,至今已有百年之久,无数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对“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企业文化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是随着社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理论界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很多,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深度,有内涵的研究,但是将“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并且大多停留在纯粹的理论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中国企业更愿意简单模仿成功的案例,这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有着重大联系,所以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微妙关系的,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本质问题。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问题。研究目的在于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创新能力?当前环境下,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什么影响?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层面的完善来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探讨和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探索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能力在理论上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使两者更好的相互“嵌入”,将着眼点放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形式与完善企业文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上,可以深入地理清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展开研究,特别是以G公司为例,进行企业文化对G公司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从完善企业文化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有利于推进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长效发展,进而取得优势竞争地位,在国际上更加具有影响力,也能巩固我国国际地位。

1.3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综述。对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已有的相关理论、主要观点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由此确定从企业文化创新这个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三部分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研究。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引,详细论述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四部分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了进一步论证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以G公司为例,进行企业文化对G公司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以企业文化为出发点,提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启示。

第五部分结论。通过对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剖析和对实证案例的分析,希望就此能够给同类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探索带来一些启示。

1.4研究方法

本文为了研究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大量的查阅、梳理参考文献,积累和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

(二)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G公司为例,结合研究内容对其企业文化的成因与创新成果进行剖析,论证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访谈法

针对实证案例的公司,于2015年3月对该公司公司员工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该公司企业文化塑造的效果以及由此带来的创新方面的发展,以求掌握真实度高、时效性强的信息,让实证更具有可靠性。研究综述

2.1企业文化研究综述

企业文化是近代企业发展的产物,时间并不长,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逐渐兴起。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思维的变迁,也就是将管理的焦点由过去的技术,环境等硬性条件,转向人,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这里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企业内部员工,企业文化还可以辐射到企业外部的各类人,包括顾客,供应链合作方,甚至整个社会。关于企业文化的准确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但是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按照这种定义,企业的人员构成、管理人员与职工的素质状况、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及特色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基本组织结构。

综上所述,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体现出管理者主体意识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2.2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多年来,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主题之一。1912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国外对创新研究的开始,他认为,创新是指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是打破经济静止均衡状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际上对于创新能力的讨论,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Burgenman(1998)以为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实行创新战略的综合性能力,该定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过于抽象空泛,缺乏可测性,而且从企业创新战略实现要素看,还要包括制度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另外Steward等学者以及不同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也进行了不同侧重的研究(魏江等,1995)。由此看出,国外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期。

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创新并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就是,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条件下,激发促进企业发展的新的思想理念,运用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使各部门协同一致,将它们最终转化成为某种产品,管理手段,组织形态或组织制度等,以达成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企业利润增加,使企业成本降低。

2.3企业文化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大量研究,但大部分是对提高创新能力的外在因素的研

究,对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因素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而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大多从企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企业行为学、组织理论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用人之道、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绩效等之间的关系,在后来,这种把企业文化与创新能力相结合起来研究的才逐渐被人们意识到,并开始阐释其关系。

Charles O’Reilly(1997)认为文化在促进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的管理哲学和文化适应时势和环境的改变时企业才能成功地进行改变[1]。

Sheldon A.Buckler(1998)认为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文化是进行更高层次创新所必需的氛围[2]。

Alan L.Frohman(1998)认为能够培养一种有利创新的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重要,他提出了三种文化:完全个人主义式文化、家长式文化、团队式文化,指出,把这三个文化相结合才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3]。

张钢、许庆端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中认为,企业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是互相匹配的,技术的创新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组织结构中发生的,而且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性质[4]。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企业文化和创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是从他们的定义、主体、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而把企业文化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的系统研究还需继续探索。本论文在考虑到“新经济”时期下,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这个狭义的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激发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

[1] Charles 0’Reilly.Corporations Culture and Commit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Organization[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7,8:36-42.[2] Sheldon A.Buckler.The Spiritual Nature of Innovation[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43-47.[3] Alan L.Frohman.Building a Culture for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9-12.[4]张钢、许庆瑞.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1996 年,第 9 期:第 26-31页.3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由于分类标准各有不同,所以关于企业文化的分类也是多样的,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也是最基本的企业文化分类,将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3.1物质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物质文化,是企业中凝聚着企业精神文化的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表层,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所创造的的物化成果,如产品或服务、企业环境、企业广告等。无论是提供服务还是产品的企业,都有自身的物质文化,而产品,企业环境,企业广告等物质文化也是顾客和社会最先接触的媒介,是外界对企业评价的起点。

企业物质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是表层,但是却不容忽视。企业员工的办公环境,办公场所甚至是办公用品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者如果能综合运用建筑学,环境学等专业知识,为企业员工构建一个合适的办公环境则在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往往比狭小昏暗的办公场所更能激发员工的想象力,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型企业都会花费大量的资源用于办公场所的构建,包括选址,装饰等。毫无疑问,创造最有利于企业员工工作的环境,使员工以愉悦的心情工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色彩调节和音乐调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往往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迸发的源泉,而这些都是企业物质文化带来的。

3.2行为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行为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作为在企业经营、指导宣传、人际关系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行为文化是企业的经营作风、精神面貌的展现。相比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更倾向于“人”的层面,包括企业管理者,企业行为模范以及普通企业员工。企业的本质是人(企业)与人(社会)的利益关系,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模范者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向企业普通员工灌输的,企业行为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意义更加深远。企业行为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从生产到销售,企业的所有流程都是由企业管理者运筹帷幄的,所以企业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而创新性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属性,当一个企业管理者具备足够的创新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来,这不仅会直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

力,而且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企业员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人想创新,人人会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行为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行为模范身上,与企业管理者一样,企业行为模范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通过对企业其他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上的。企业行为模范都是企业的精英,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企业员工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而创新能力作为这些精英的必备能力也对其他员工有种深远影响,只要企业多推出一些优秀的行为模范,久而久之,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3制度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制度文化,是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综合。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阶层,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文化现象。企业制度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励性,即优秀的企业制度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有一种机遇感,可以使企业员工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心,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热情。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拥有协调、统一和通畅的企业领导体制,努力为企业员工营造出如家一般的温暖,员工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企业发展,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对世界上优秀企业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领导体制并不死板,而是很宽松的,上级对下级充分授权,每一个员工都是“主人”,这样的企业才能充分提升和运用创新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来鼓励员工的创新,这里的奖励必须是制度规定的,而不是企业领导者个人主观意愿,这样的奖励更加公平,创新能力更加显著。

企业制度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另一个表现在约束性,指的是按照规章制度,对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者出现明显错误的员工给以惩罚,以达到约束他们的目的。企业各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需要,制定创新计划,企业员工在计划的约束下,必将最大程度的激发创新能力,努力完成计划任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3.4精神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也是企业文化中较为稳定的内核,企业精神对于全体企业成员具有号召力。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有着属于本企业的企业精神,越是优秀的企业,其精神也更加鲜明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是纸上空谈,也不是标语口号,而应该是以企业创新思维为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而形成的形式多样的企业能力。企业精神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目标和价值观两个方面。首先,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整个企业才能围绕这个目标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改进质量,完善服务等形式努力完成目标,所以科学合理的企业目标能够有力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次,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中更容易被忽视的构成要素,它对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刻的,需要企业员工去细细领悟。在一个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企业中,每一个企业成员都会意识到竞争和机遇,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进而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G公司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论述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所以选择了与两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本身就是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侧重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所以人力资源行业对本研究更加贴合。为了确保本研究真实有效性,笔者除了通过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介搜集G公司相关信息与数据,还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形成与改变过程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4.1 G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4.1.1 G公司简介

G公司是专业从事人才(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管理和咨询的机构,主要依托国家和省、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大专院校,引进世界创新思维、诚信服务理念及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方面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开发管理服务。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人事、劳动保障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一批熟悉人事、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的资深专家顾问和精通业务、工作规范、高效精干的专业团队,现有内设部门12个,团队成员80余名。由于注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保持每个月一项的新型服务产出,多次荣获“D市创新企业”称号,在同行业中,影响较大,凭借其优秀的企业创新能力,成为当地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单位成员。4.1.2 G公司企业文化形成背景及原因分析

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的不断发展,G公司于2004年成立,在公司刚成立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性资源”不足,如资金不足,人力资源不足,办公场所以及设备简陋;“软性资源”短缺,主要指公司成立之初没有企业特色以及明确的管理制度,整体比较松散,这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匮乏,因为连最基本的企业物质文化都无法形成,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

就在公司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之时,企业管理者更替,企业管理专业硕士W接替总经理一职,W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认清形势,决定从最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开始做起。首先将公司搬迁至D市中心商业圈,较好的地理位置还能方便公司员工的日常行为,解决了员工的生活不便的后顾之忧,能安心工作,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与工作中,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公司物质文化基本形成,良好的物质文化有利于员工提升创新能力。

其次,W对公司管理层和公司一些行为模范进行严格要求,力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全公司员工的榜样,从而构建良好的企业行为文化。同时,W重新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为了实际需要屡次作出修改,形成了包含人员奖励条例、纪律处分制度、行为规范等内容的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代表了G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最后,W还通过一整套完整的企业精神文化培养了一批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优秀员工,同时也向消费者展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素养、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的产品,从而在激烈的人力资源行业竞争中得到认可。4.1.3 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成果分析

G公司构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和科研投入是密切相关的。G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上,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观念、文化的创新。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以企业家创新精神为指导的管理制度下,G公司上下,包括最高管理层和底层员工,都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体制制度,使每一个好的设想和计划可操作化,并保证一定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同时,G公司内部具有和谐的工作环境、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富有成效的协调组织、生气勃勃的工作团队,这都为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G公司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方面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服务,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情况组合成不同的人力资源服务包,涵盖企业整个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过程,通过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升开发管理水平,培养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并且组合收费,服务包比单个服务加总起来费用要低,帮企业节约成本。这种全新的服务内容就是G公司积极创新的结果。在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下,公司不断求新求变,现已拥有劳务派遣、招聘猎头、社保代理、企业管理咨询企事业合作单位1000多家,其中,现拥有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合作单位200余家,派遣员工20000余人,较2010年增长率为百分之百,合作单位涉及铁路、税务、航空、建筑、电力、能源、通信、金融、地产、酒店及物业等各个行业,公司的各项服务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在调研过程中,多名公司职工提到,G公司对创新优秀人才进行额外的重奖及重视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氛围,这能最大化的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总分为5分的员工评价中,G公司创新优秀人才有无额外的重奖得到平均分为4.9分的高分,企业是否重视工作内容有创新性的人员的工作环境氛围也得到了4.7分,说明公司在对创新优秀人才进行重奖这一问题上有高度重视,对领导的期权激励和创新环境氛围方面也十分关注。

4.2以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政策

4.2.1培育员工创新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企业价值观不是企业员工价值观的简单整合,而是一句企业自身状况,发展目标等客观条件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现,它对企业整体及每位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有一种引导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求企业员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求企业员工在认清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遵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对于一个渴求创新的企业来说,培育企业员工的创新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员工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价值标准,从而为企业各个层面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精神,当企业群体及员工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企业核心文化的规范标准和创新精神相背离时,创新价值观就会引导他们向企业创新目标靠拢,使他们自觉地认知和接受不断创新的价值观念,自觉地挑战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

企业管理者应该认清,培育企业员创新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通过文件规范式的急功近利的树立创新价值观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大培育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或者座谈会,潜移默化的培育员工的创新价值观。4.2.2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包括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正确的目标,战略,计划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最关键的是所有企业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个人的行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个人创新能力符合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激励。激励是激发鼓励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多种形式。

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企业能否持续创新,首先决定于企业内部能否构建出一套对员工持续创新有有效促进作用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参与和推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到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组织结构与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而企业中负责创新类工作的职员的创新欲望,工作态度和创新成果会受到种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企业要推动创新的实践,不仅要确定目标,提出策划,加大投入力度,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企业内部对创新的激励制度。企业如果可以凭借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起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积极的面貌参与到各项创新活动中,那么,对保证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都是具有可实现性的。

丰田汽车公司对员工采取合理化建议奖,这个奖包括物质奖和荣誉奖,以这种方式来鼓励职工提建议,敢于创新。不管这些建议最终被采纳与否,职工都会受到奖励和肯定,若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甚至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将会被重奖。正是因为丰田鼓

励创新,激励创新,才造就了其在汽车行业脱颖而出,不断推出新型技术和管理理念。4.2.3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个企业是一个集体,每一个企业成员都不可能单独行动,必须是在企业这个大环境内活动,这时,企业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员工才能在日常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创新日常化。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受教育水平并不是特别高,无法满足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需要,所以加强学习,营造创新氛围就是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中小企业应该确立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目标,并且经常性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培训,安排经验丰富的员工为新员工解答疑惑,传授经验。这种注重学习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得每个企业员工意识到学习和创新不再是教室里或者上岗前孤立活动,工作(运用知识)和学习创新(获取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员工也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时间来学习创新,相反,学习创新就是工作的核心。在学习创新的文化氛围下,员工都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整个企业具有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企业管理层鼓励、奖赏、推动学习,每个员工都可以参与学习讨论和管理决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是过去不可比拟的,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迅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则需要通过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来实现。

结 论

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和概括了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定义,通过把关于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理论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剖析为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并对四个层面分别进行研究,得出物质文化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感化作用;行为文化对企业创新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制度文化对创新能力有着激励性和约束性两方面的作用;精神文化是企业实现创新的目标导向,具有深刻的感召力。以上方面充分论证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论证研究结论,本文最后以G公司为例,首先介绍了G公司的基本状况,并且从G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文化不健全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力,到后来新的管理者W进入公司,塑造了全新的企业文化,并促进企业全面发展;随后结合G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的成果分析,发现G公司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后结合前面的理论剖析和对G公司的实际情况的解析,提出以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政策,总结得出G公司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利用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包括培育员工创新价值观、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重点分析了G公司企业文化提升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际情况后,通过文章中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探讨,以期望能对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战对策。

由于对相关理论及背景掌握程度不足,本次研究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实证调查的部分。另文章可能还有其他不足之处,这都是今后努力改正实现进步的动力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锋.企业文化提升创新能力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增刊): 40-44.[2]杨月坤.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内在影响分析——以 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日本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4):294-298.[3] 南旭光,周开贤.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研究——以 CQGPE 公司“轮式发展”模型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3(7): 5-9.[4] 顾远东,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30-41.[5]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 李同修.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企业管理,2008(12):62-65.[7] 科技部.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为何不足?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访谈.http://.2010年7月30日.[8] 黄明明.《2013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强.科学网.[9] 蔡漠俊.企业创新的挑战——基于组织模式、企业文化及领导者行为视角的探讨[J].江苏企业管理,2009(10):28-30.[10] 远德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方法[J].科学管理研究.1994 年,第 4期:50-52.[11] 张钢、许庆瑞.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1996 年,第 9 期:26-31.[12]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年.[13] 杨洁.企业创新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14] [美] 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李晓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7-19 页.[15]Welofre,Richard(editor);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Earth scan Publications,Ltd,London,P192,1997.附

访谈提纲

访谈时间:2015年3月 访谈对象:G公司员工 访谈内容:

1.请问你认为G公司的企业文化整体塑造方面效果怎么样?

2.在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你认为G公司有什么优势或者不足之处?

3.我们都知道G公司在最近几年内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创新方面,名列同行业前茅,你认为这与企业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吗?

4.据你所知在同行业中,G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哪个更适合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 5.您对G公司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如何?您希望公司在企业文化在进一步优化吗?对此,您希望公司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您的有什么较好的建议吗?

致 谢

时光匆匆,转眼间,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感谢四年间给予过我关心、鼓励与帮助的每一位家人、老师和同学。

首先,对写论文期间收到的各方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由衷感谢我的论文导师高林老师,在论文选题阶段,耐心的和我讨论,选定适合我的论文题目,并且在论文的开题阶段框架的确定,以及后来论文的修改和补充上都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虽然没有担任过我的任课老师,但高林老师认真负责的品格,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对同学亲和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感谢四年来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对学术的态度,对教学的态度都让我十分敬佩。也感谢我的同学舍友给我的论文提出的建议,更要谢谢她们让我的大学生活过得这么快乐、温暖。

最后,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他们默默的支持和陪伴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第二篇: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作者 兰星天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潜力的发挥;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培育适合人才创新的企业文化也同时将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微软亚太研究集团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得到富含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将大大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人才

引言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环境,以培育企业文化为目标,以文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提高。

当代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关心人、爱护人、培育人、尊重人、激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的。企业能否给员工的技术创新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是企业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志。

实现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一个工作场所,更需要一个文化体系。优雅舒适、和谐、宽容、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对人的才能充分重视,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对人的善于创新充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另外不仅要使员工深切地领会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资、福利、权利、股份、期权等,还要感受到无形的文化待遇。这来自于自我实现技术创新的成就感,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晋升,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

实现技术创新的人不都是追求最大的工资、福利的回报。科技人员更看中的是企业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思想有魅力的企业老板。应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给大家带来的益处,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待遇的观念,有意识地设立企业文化奖,包括技术能手、科技标兵、企业功勋等奖项。面对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尽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的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它是指导企业员工行为的高级规则,具有明确员工的组织地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积极性等功能。技术创新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行动将发挥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处理不当,就可能严重妨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观是精神动力的源泉,是行为的支柱。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使人焕发无穷的力量。企业一旦树立起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精神并获得职工的认同后,就会激发起职工自觉的创新热情和行动,从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和整体合力。

从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文化需求来看,企业文化必须能对企业成员努力实现创新目标起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由于任何一种技术创新行动所带来的新的行为规范总会或多或少地同现有企业文化发生矛盾或冲突,因此,企业管理者及技术创新管理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清楚地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事先有意识地采取防范措施,做好企业文化的引导和重建工作,以免这种冲突最终转化成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的现实障碍。

二、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外,还势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任何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在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的,如果规章制度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就会推动技术创新,反之,就会阻碍或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全过程可以划分为这样个阶段:构思阶段、研发阶段、商业化阶段。企业文化在这个阶段始终影响着技术创新。

1、企业文化影响新构思的产生

任何发明创造或者技术革新都来源于一个好的新构思,但是好的构思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技术创新。新构思的产生需要员工大胆想象,勇于突破常规,以及积极地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步。(1)创新构想的产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实施正向激励。对某种创新思路提出批评,可能会压抑一部分人的创新积极性,企业的领导和创新的组织者对创新苗头如果妄加评论,也可能会把很有希望的创新设想引入歧途。企业员工提出了自己认为有一定价值的创新设想,不管是否被采纳,企业都应制定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从而保证新构思能源源不断地涌现。(2)新构思的热情也需要维持。发动职工创新并不难,难的是能把这种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到较高层次并长期保持下去。这除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之外,还需要长期形成于广大职工心里对企业一种由衷的关爱,这就是企业文

化。企业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员工的新构思就可能被扼杀,至少他们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构思。

2、企业文化影响研发管理

研发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资金投入强度、时间长短等因素,大大地影响研发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研发的企业文化氛围就在于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协同,主要是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文化氛围,使技术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实现。研发管理阶段需要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需要多方面的信息,任何环节的脱钩都会影响研发继续甚至夭折。研发管理阶段需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研发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很可能导致研发工作难以为继。合作的文化氛围是保证研发项目成功的整合剂。在高科技企业中,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技术创新完全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每一项创新成果往往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也就不会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研发成果,也就不会有成功的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可以满足以上条件,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也可以阻碍技术创新。所以企业文化影响着研发管理。

3、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商业化

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是指通过市场应用实现其价值。美国管理大师彼得· 德努克说过:“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商场上的成功。” 实际上企业文化对这种成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无不将企业文化根植于运作当中,而成为其制胜法宝。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来进行管理。海尔在市场销售上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海尔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独特风格的一种载体,通常是融于企业的日常管理、运营之中的,它看似不能在商业竞争中发挥明显作用,但实际上却形成了企业根本性的竞争优势,是一种制敌于无形的柔性武器。一个好的销售制度、营销理念,不仅有利于企业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忠诚顾客,使企业在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不仅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而且以不同形式深刻地影响着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持续。

三、案例分析

1、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管理文化理念精髓

自1975年微软公司成立以来,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建造了童话般的“微软帝国”,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地球现在都笼罩在比尔盖茨的光环之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信息行业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无疑是由于其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而微软无可比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益于

微软自身富含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下面的五条定律诠释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管理和文化精髓:

(1)IT=IQ(talents)+IP(intellectual properties)

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人才,给他们创造一个足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空间,鼓励创新并保护其智慧成果。

(2)E=MC2

吸纳一大批有卓越潜质的人才(M),同时缔造一个完全释放人才潜质的过程(C2):在此过程中,先进的管理方式、富于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将在个人、团队之间产生一系列正面的连锁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动能(E)。

(3)△V ·△ P≥ α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创新而不因循。△V和△ P 两个变量分别代表研发集团项目目标的风险度和准确度,所得出的乘积便是机构或团队发展的速度。

(4)1+1≥3

有关企业的内部交流及合作:只有在1+1≥3(或者说“多赢”)的前提下,合作才是有价值和有必要的。

(5)E-> inf(热力学第二定律)

建构一个开放的、共赢的 IT 产业生态圈(Ecosystem),和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企业界合作伙伴协力创新,共同分享资源、经验与成果。

2、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文化的作用

从上述五个被赋予新的概念的定律可以看出,微软文化本身就彰显出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所有员工都能够在研发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深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让微软始终保持着超乎想象的技术创新能力。

集团的每一位员工都在激动人心的创新冒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北京、东京或是曼谷,他们都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锐意进取、不懈探索、激情洋溢的创新团队的一部分。在一个没有天花板的空间里,员工们不仅可以创造出优化全球用户体验的产品,还可以生活在一个由文化所驱动、提供诸多个性选择的广阔社区中。

得益于独特的管理和文化机制,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已实现人员规模的快速拓展——当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拥有由超过3000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北、东京、首尔、悉尼和曼谷等地,已成为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

四、结论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无疑也将是人才。而企业如何吸纳最精英的人才,并利用人才赚取财富,这就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积淀形成的文化。同时,企业要想在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长盛不衰,也要依赖于人才潜力的发挥。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建立与时俱进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从而使企业保持强盛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成败便决定于此。

参考文献 [1] 黄华新,顾坚勇.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科学学研究.2001,12.[2] 刘元芳.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与企业问换的耦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6,04.[3] 唐淑香,龙佳解.试论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09.[4] 周玉良,杜春沈.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企业文化.2005,02.[5] 徐博英.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变化.科技和产业.2006,11.

第三篇: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毕 业 论 文

题目: 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专业: 工商管理本科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企业文化必须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才能长盛不衰。被赋予了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可以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创新企业文化不仅仅可以维系企业的发展,更可以给企业带来超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已有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本文介绍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内容和特点,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并海尔企业文化创新的案例分析提出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 创新 研究 海尔文化

目 录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1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2

(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2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全面创新的前提...............................5

(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6

三、我国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6

(一)创新企业文化思路被禁锢.........................................7

(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落后...................................7

(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单一.......................................7

(四)忽略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创新的作用.....................7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8

(一)拓宽企业文化创新思路...........................................8

(二)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和载体建设.................................8

(三)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10

(四)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性、挑战性...................................10

(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10

五、结论............................................................11 参考文献...........................................................13

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文化,而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以赋予企业成长性呢?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要追求开拓变革高效卓越,文化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引领时代的潮流,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基础。尤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企业才能在风浪中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变化中不断重塑自身,日益壮大。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满足与战略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和与组织能力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在这个定义中,企业文化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

1.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共同的价值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

2.共同的行为模式

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提供了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正是由于全体员工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支撑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结果,才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并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真正的体行、固化、和延续,成为支撑企业生存的组织凝聚力。

3.共同的感觉氛围

共同的感觉氛围是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也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带来支 撑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行为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工作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形成大家舒适的、喜欢的感觉。

4.外在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在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企业的组织特征也会以其特定的企业形象向外部展示,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员工行为模式的结果和表现,是员工共同感觉氛围的外在延伸 [1]。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软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柔性的而非刚性的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家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企业精神一旦形成,便能再企业员工中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功效,使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进取的精神,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2]。

(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

先进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是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灵魂,文化本质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从最切近的意义上,它表现为心、智、德的进步。文化创新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知识、体制的建构;是传统的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的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一代新人的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内容的激活,更应当是文化模式或文化范式的革命性转型。具体来说,文化创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念创新

一定价值系统的转型重构是社会实践的转型和企业发展所要求的,新的社会 2 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

2.文化知识体系创新

知识化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猛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的根基,能否追赶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知识体系,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持续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能否长盛不衰的严峻考验。

3.文化思维方式创新

我们要理解和接受:社会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价值长期共存多元发展的结果,企业的进步亦是其效益、管理、文化、员工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文化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是文化价值的外化,包括决策、管理、评判、监督等各个环节[3]。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的观点)的能力。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五大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塑造形象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向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4]。

2.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知识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 4 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我们来看宝洁公司的例子: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5]。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员工非常热爱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一个海尔的案例:

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的想到底是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海尔[6]。

通过海尔案例中的那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他通过对比最终发现了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他虽然在大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还对海尔的文化念念不忘。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全面创新的前提 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

企业制度是规范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行为的一套准则,企业制度创新就是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等进行创新,提高企业主题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创新资源利用度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度,其核心是建立健全企业制度,建立以法人治理为基础的管理机制[7]。由于企业文化从深层决定了企业制度的运作行为,所以,只有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制度创新。一个好的制度在我国实施起来的效果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原因就在 5 于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不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在当今时代,价值观、信念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2.企业文化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取胜和不断升级的原动力,当代科技创新的高密化、集聚化、一体化和加速化,大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向技术创新前移,进而前移到知识竞争,前移到人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竞争,也就是文化与思想观念方面的竞争:因此文化创新的先进与否最终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先进与否。企业组织、营销等的创新也都是以企业文化创新为支撑的[8]。

(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1.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活力

一家企业在创建之初都是具有一定活力的,它是在瞄准市场需求的空挡,在外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才开始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企业活力的释放必然有一个日渐衰弱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塑造和构建企业活力的增长点,不断地填充和强化企业活力。只有填充和强化企业活力的增长量明显强于企业活力的释放递减量,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朝气蓬勃,在生存中得以发展[9]。

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创造企业价值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同时,企业文化创新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保持一种时刻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

三、我国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 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一)创新企业文化思路被禁锢

思路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因而,企业文化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细化”建设,冲破思想的禁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行思路的创新。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当今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确定新一轮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摆脱“惟书、惟上”的思维定势向“惟实”转变,从 “ 等布置,听指令”转变为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使企业文化体现行业特点、凸现个性特征、形成企业特色。

(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落后

当前,不论是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还是逐步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都处于一个产权变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技术创新的变更时期,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原本老的企业哲学、价值观、道德、精神、环境、形象以及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物质载体等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

(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单一

要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必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讲求技术性、艺术性,搞好载体设计,选好突破口和设计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动作方法。要摒弃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旧方法和“单一形式、单一渠道”的格局,根据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态势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创造出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小型多样、让员工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忽略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创新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 7 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10]。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海尔集团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截至2010年底,其全球营业额实现了1357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生产的海外销售额为55亿美元。海尔集团多年稳居中国中国企业500强,在大型白色家电市场占有率蝉联全球第一,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海尔的品牌价值从1995年的42.61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10年的855亿元人民币,连续9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首位 [11]。

为什么海尔集团能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企业销售收入为什么能高速、持续、稳定增长,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的企业?我认为除其他因素,这与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创新,并以此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海尔企业文化,就是被海尔集团全体员工认同的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下面就以海尔集团为例,来介绍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一)拓宽企业文化创新思路

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企业文化成果,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创新。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继承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各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在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进程中,应以积极的态度认可和适应时代所形成的国际经济规则。它是人类科研成果的共同结晶,我们必须加以学习、借鉴。只有把建设企业文化放在全球市场竞争的高度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和载体建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立一种为企业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又要有包容性,包容多元文化,使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海尔集团对企业文化的内涵 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予以强化和保障,使之形成习惯稳定下来,增强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员工实行公正对待[12]。

海尔集团员工培训内容:

1.海尔目标:创世界名牌,进入世界500强。2.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3.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4.海尔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优秀的产品社会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5.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6.竞争理念:“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7.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8.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9.出口理念:“先难后易”。

10.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11.市场创新理念:“先有市场,后建工厂”。12.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13.职能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

14.生存理念:“①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②“根据永远在变的市场不断提高目标”。

15.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16.问题解决三部法:紧急措施-过渡措施-根治措施。

海尔的特色是员工把所接受的文化变成自己的“画与话”,把输入脑海的概念、理念变成画与话输出来的过程,就是员工把企业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海尔文化渗透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员工接受得好,从2000年8月海尔集团工会编制的《海尔员工画与话》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貌,这本“画与话”共收集了146幅国内外海尔员工的“画与话”,都有作者的单位和姓名。

(三)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搭建员工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员工乐于接受的渠道,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企业文化落实深根和有效传承。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重点选树在基层一线,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干部员工。广泛宣传先进集体典型经验,宣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动企业文化人格化。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模范人物再进步再发展。热情关心模范人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强生产一线图书室、健身房等设施建设,引导员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性、挑战性

企业倡导并实施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革新之中;也应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之中。海尔从1984年底靠向农民借钱给工人开资到2001年底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从当年银行、企业都不敢借给到现在被授信三个亿,这辉煌是制度严格实施的结果。当初张瑞敏接手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时打定的主意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改革它——订制度,照章办事,坚持到底。正是从当时的“车间内不准吸烟,违者一个烟头罚款500元”等“十三条”的严格执行到现在的“赛马机制”、“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等成为员工张口即来,成就了今天的海尔,成就了今天的海尔人。在海尔,只要有一点失误,总裁作一次书面批评或口头批评三次,立刻就降职使用。在海尔食堂旁的张贴榜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各部门人员升迁贬职的通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很重要,但只有坚决贯彻实施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制度,一纸空文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孙子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13]。作为大兵家的孙子认为战争的胜利是主要取决于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而非战时的智慧与勇武,因为依靠战时的智慧与勇武是不可靠的。海尔坚持先谋势、后谋利的战略观,使海尔在赚今天的钱的同时,又考虑到赚明天的钱,甚至更多的钱,使企业文化发扬光 10 大,企业成为参天大树。

海尔的发展战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其特征是: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二是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其特征是: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好,把企业做强。三是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其特征是:产品批量销售往全球主要经济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四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其特征是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做客户的贴心人,不做第一,只争唯一,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上述四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创造条件和提供基础,其核心是解决了“顾客是谁,顾客需要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如何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三个问题,做到了先谋事,后谋利。

五、结论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 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协作参与型的企业文化和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设计,这是我们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中应该特别把握的三个方面,但这还不够,必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实践证明,成功企业之所以能在竞争风浪中搏击前进,长盛不衰,关键在于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文化创新,形成凝聚和激励员工,并化为自觉的行为价值观念、基本信念、最高目标及行为规范,这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绝对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王驰.企业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http://info.ceo.hc360.com/2007/09/27073148154-2.shtml.2007年10月 [2]陈春花.高成长的组织与文化创新.中信出版社.2004年:15-18页 [3] 王雪野、原晓冬.文化、创新与企业文化经营--企业文化操作宝典.2005年:266页-268页

[4] 王志刚.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中国职工教育.2006年07期:27-28页

[5]祝慧烨.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30-33页

[6] [英]罗伯·高菲.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60-65页

[7] 胡宏达.最新广告企业员工绩效标准化考核评价与创新管理制度及表格范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1月:30-32页

[8]胡永.企业文化创新研究.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0-43页 [9]白光、马国忠.企业创新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9-26页 [10] 阚 佳.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2004年:20-21页 [11] 海尔集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501.htm [12]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5-28页

[13] Corporate culture innovation to promoting competition power of company

第四篇: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对于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论文结合中国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主要研究了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现状,通过建立测度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创新能力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定量分析

0 引言

21世纪世界主要大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最根本的支撑仍然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的后备力量,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多寡、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地位。信息素养不仅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的加强、信息技术的提升、信息手段的多元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这与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育使命和高等教育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个性而健康地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进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地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故加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已有自己的相关研究。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ACRL)以及国内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中,将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九个二级指标、二十个三级指标。戴伟芬、孙宗禹的“试析闲暇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从充分利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培养创新能力的视角进行探讨,认为人们对闲暇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认识远远不够,因此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展到更加广阔和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己刻不容缓。徐春明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2007)指出:“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思想标准化;(2)知识无活力。”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1)功能固着。(2)权威迷信。(3)思维惰性。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不能融会贯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子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国外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博士和Bob Berkowits博士认为,信息素养绝不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能力。Hartsuijker(1986)通过对荷兰初中教育的分析指出,必须将计算机和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Trauth(1986)指出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开展计算机扫盲工作,全面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使用和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概念是由Burns& Stalker(1961)首次提出,最初是被赋予经济和管理学上的意义,用来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则更多地关注到创新能力的思维特点,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强调从智力的角度上来认识创新能力。

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是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与个体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存在,其信息素养又是如何作用于个体创新能力的,其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分别表现出何种特征,则是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就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为出发点,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2.1 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模型构建

论文在对国内外Hartsuijker、Burns& Stalker等文献中相关模型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构建出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影响关系模型,并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流程如图1:

X代表信息素养水平;Y代表创新能力水平;X1代表信息意识水平;X2代表信息知识水平;X3代表信息安全水平;X4代表信息技能水平;X5代表信息伦理水平.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假设:

H: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越高,其创新能力就越强。

H1:信息意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2:信息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3:信息安全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4:信息技能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

H5:信息伦理水平与创新能力正相关。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分别从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先后建立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度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在信息素养测度指标体系中,将信息素养部分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十三个二级指标,而创新能力部分则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通过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以问卷采集到的数据为依据,掌握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水平。最终建立分析模型,将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联系起来,主要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详细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4.1 数据采集

本次问卷调查问卷充分依靠南京地区的教育优势,以南京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收集。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83份,有效问卷467份,问卷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率为93.4%,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2 同源方差检验

问卷调查过程中,由于每份问卷由同一人填写,容易出现同源偏差(CMV)的问题。本研究采用Harman的单因子检测方法,即对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份,反应了CMV的量。本研究中,将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份,占到的载荷量是27.263%,并没有占到多数,因此同源偏差并不严重。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问卷的信度:

信度反映各个问卷及指标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或者是测量的稳定性,常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衡量,一般来说,α系数大于0.6则认为各因素的一致性程度可以接受。分析结果显示,论文中的研究变量的α系数均在0.6-0.9之间(信息意识,α=0.844;信息知识,α=0.761;信息安全,α=0.637;信息技能,α=0.735;信息伦理,α=0.604;创新能力,α=0.866),这说明问卷调查中的题目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

4.4 假设结果分析

在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论文将利用调查的数据对前文提出的一系列假设进行实证研究。

4.4.1 相关性分析

表1给出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和创新能力这六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分别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

4.4.2 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平方和为9.589,残差平方和为6.429,总平方和为16.019,对应的F统计量为22.371,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认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

对应显著性水平是Sig.=0.001<0.05,可以认为方程显著。因此本文的回归方程式:

Y=0.921+0.063X1+0008X2+0.352X3+0.242X4+0.049X5

结论与讨论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性地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个体创新能力的研究模型,并以在南京地区各大高校收集到的467份问卷结果为实证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如下一些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

第一,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系统体系。高校应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开展信息素养导论和网络信息检索等基础必修课程,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掌握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伦理道德,掌握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全面掌握有关必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深化教育改革,改善信息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高校不但应培养或吸纳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积极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力倡导信息化改革教学,改变专业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使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三,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举办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活动,创新活动会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对外界的信息资源产生强烈的需求,将所学到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光荣而艰巨,是国家发展与进步主要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多寡的将会直接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同时,国家应当进一步改革教学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学习国外教学经验,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Anne-Kathrin Mayer et al.Developing a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to foste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German psychology educ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3): 1259-1262.[2]Yang Cheng.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balance counts score model[J].Finance and Evaluation System Accounting Monthly Publication,2007(2):82-84.[3]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 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127):24-29.[责任编辑:曹明明]

第五篇: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文化创新对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剧烈。这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发展,以此提高自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也是核心环节。至此,本文就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从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出发,进而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最后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众多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创新、健康发展、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建筑行业也如火如荼的不断发展,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这也使得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增大,需要施工企业不断的自主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博得一席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全面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创新就十分必要。企业文化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看做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作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于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就给企业自身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盲目效仿国外企业文化建设,忽略自身实际。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理念脱钩,与社会市场需求脱钩,严重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对于企业的管理及发展都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1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概述 1.1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首先由美国提出,又可以称为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建设的精神支柱。它能够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分享,是企业公认的有利于企业建设的基本信念。同时,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及组织行为。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符号、管理制度、经营文化等综合一体的组织文化形式。1.2企业文化的特点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个集符号、信念、价值等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换而言之就是一种隐形存在文化价值,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次,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受社会市场需求、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并且,作为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再者,企业文化是一个集企业建设、员工培养、发展目标等于一体的组织行为。要求职工文化意识与企业发展意识相结合,引导员工将个人努力目标有效的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中,最大程度的促进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其具有很强系统性。最后,企业文化建设归根是对人进行文化建设,通过尊重和关怀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1.3企业文化的功能

由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那么,对员工激励及尊重员工的自身建设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轻松地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之间和谐交流。再者,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员工感受很强的自我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升员工的责任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源源不尽的动力。再者,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范畴,这也就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外在形象的表现,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都积累着丰富的隐性资源。2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发展及成长道路不通,文化的建设也就不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相统一的渠道。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避免出现程式化、理想化、僵硬化的管理问题。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企业为保证在高竞争的大环境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国际接轨,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新。同时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2.2企业文化创新对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2.2.1提高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力

从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隐形性。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属于企业文化中的一种。那么,在如今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就要有效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激励、规范,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施工企业要借助企业文化创新将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从而让员工积极的为企业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提高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带动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2.2.2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指引方向

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定位,较为清楚地表现施工企业发展现状。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自身发展树立正确方向。所以,鉴于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较好的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2.2.3促进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那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较好地吸引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且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创新理念可以较好的尊重员工的心理建设,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感。那么,鉴于施工企业的特点,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工作的负责态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而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可以较好的获取员工的认同,使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通过提高的企业文化创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3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文化创新也是企业在如今经济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那么,施工企业要得以壮大、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并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创新理念来调动企业的一切资源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带来活力。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原惠群,张昭华.中小型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03)[2]谭陈翔,袁醒.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6)[3]王建设,刘志峰.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J].政工研究动态.2009(Z1)[4]孙倩,杜宏伟.浅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9(08)[5]张海燕.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8)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