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境由心造(散文随笔)
境由心造(散文随笔)
境由心造
人生活在世上,对同一事物,由于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同是花鸟,你可以感觉是“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也可以感觉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那杜甫正处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都快家破人亡了,这花鸟竟使人伤心流泪了。心境好时,会觉得万事顺利,就连普通的天气,也会变得阳光明媚;心境差时,明月光也会成为伤心色,风铃声变成断肠音。
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登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比赛开始了。
老实说,没有谁会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能攀登到高高的塔顶,周围的青蛙都在议论:“这对它们来说是太困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
“它们是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议论,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攀登。
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到达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是,有一只却越攀越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
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一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很自然,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成功的。它是如何成功的?
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问那个胜利者,它哪来这么大力气?
结果,它发现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它的心境,它的情绪没有受到同伴的影响,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它成功了。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如若不然,那就表示一个人在有意无意间选择消极被动。消极被动的人易被自然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就无精打采。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气的变化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自身的原则、价值观才是关键。如果认定工作品质第一,即使天气再坏,依然不改敬业精神。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所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以后,老板把大门的钥匙交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生活中一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心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心境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人们每天总是在一定的心境中学习、工作和交往,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保持身心健康;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意志消沉,悲观绝望,无法正常工作和交往,甚至导致一些身心疾病。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以帆船航行的年代,英国和美国的船长常常面临着一个奇怪的问题:从英国向西航行到波士顿,比从波士顿向东航行到英国要多花两星期的时间,这两星期要损失不少时间和金钱。人们因此去请教一位老船长。老船长说:“你们不知道情况,所以才多花两个星期。大西洋深处中有看不到的湾流。向西航行时,船是逆流而行,每小时要损失三英里的速度,所以很慢。不要与湾流去争,避开湾流,自由航行在海上就行了。
人在工作中也存在着湾流,当消极不良的心境统治你的时候,好比是逆流而行,阻碍前进的步伐。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他。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积极的方面来思考。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总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而自己并不是环境或他人的附庸。对一件事情,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发展。积极心态不仅止于采取主动,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在环境;理智可以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草叶集》里所写的那样:“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
第二篇:境 由 心 造
境 由 心 造
——读《工匠精神》有感
当我最初拿到《工匠精神》这本书时,并不以为意,然而,当我看到书中的内容时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职场中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具备的精神,一种信仰与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确实如此,往往在工作当中,由于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就跟客户沟通,经常产生直接的冲突,后果可想而知。调整心情后同时也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工作心态和乐观的工作态度,这样什么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认真做事只能做对事,而用心做事才能做好事。“用心做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作为一种态度,它能使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它更能使我们用长远的思考来规划未来;“用心做事”是一种情操,有了这种情操,你才能在所在的组织中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生。“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环境,但是结果确不尽相同,如同哪三个修金字塔工匠。三个人拿一样的薪水,做一样的工作,为什么前两个人唉声叹气,抱怨连天,而后一个却哼着小调,悠闲自得?就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和态度不同。生活、工作中往往能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抱怨者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集到客观条件和公司、领导身上。他们往往抱怨自
己成功的机会少,怀才不遇,一味地怨天尤人,满腹牢骚,甚至抱怨命运不公,却很少有人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样只会让自己背离轻松和快乐,背离了机遇和成功。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到了谦虚的时刻,他将步入一个伟大的起点!当今社会,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谁能保证你今天的领先就代表你永远领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与工作技能。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情,没有做不会的事情,就怕自己不去做。人的观念会影响人的一生,脑袋决定口袋,一个人要学会改变脑袋,改变脑袋就是改变自己、改变命运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需要的是在工作中努力做好你该做的事情,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既然改变不了风的方向就改变帆的方向,既然不能改变事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既然不能改变事实的结果,就一定要学会改变心态。开心或者不开心,快乐或不快乐完全在于自己。
最后总结一句话: 思想态度决定一切——境由心造。
第三篇: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这是青城山道观梁眉上的两句话:“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中国人崇尚儒释道,儒家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究修已悟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句话却让我感到道家入世的不认命,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另一个道理:“道家的无为,是掌握分寸,凡事都有水平线也就是度。度以下无所不为,度之上,居安思危;度以上,谨慎思为。”
这两句话是说:事在人为,不要总是埋怨命运弄人,环境会因心中的思想而变化,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都会更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太顾忌别人对你的态度。
第四篇:境由心生
境由心生
一个人心境好坏与否,和他的心态有直接的关联,欲望决定着需求,需求决定着贪心,贪心决定着心境,心境来自于心态,心境影响着人际环境,环境跟心境本没有直接的的关系,在于不同的人是用常态的或非常态的心去扑捉去感受的。
人之所以活的累,有挥之不去的烦恼,与自己执拗脱不了干系。试想,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还有人在严寒酷暑下为生计拼命奔波,当你面临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有健康的体魄,在为你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也有人住着偌大的别墅,开着豪华名车,他的心境也不一定很宽敞,生活往往是这样,当你得到很多的时候,其实,你是用另一种失去作为代价的。
曾一度有过一段医院的经历,在重症病房外要么是大喜要么是大悲,在病人命悬一线时,有了生的希望时,亲人是欣喜若狂的,他们觉得亲人活着,就已经是老天在眷顾他们了,只要有生命,已经是别无所求,与生死较量过的人,还有什么苦不能吃什么难不能过呢。见证过与死神做较量的残酷,你会觉得什么都是过眼烟云。
还有一对农村的夫妻因无钱看病,在医院呆了好长时间,医生天天催做手术,他每天给医院说好话,一张病床对他是奢侈的,是感激涕零的,以至于忘了自己重病在身的伤痛,现实是残酷的,谁也抗拒不了命运。
一个健康心态的人是快乐的知足的,一本好的书,一句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件廉价的物品,一份简单的生活,都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感动,她带给你是禅意的心境。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不如意,也有很多的无奈,我们能做的是,站在最好的角度用最理智的方法去处理最糟糕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去倾听这个世界的浮躁,以你悠然而优雅的姿态补缺生活中的残缺美,用你的绵延细语温润那些千疮百孔的灵魂,用你的馨香如兰渲染这个平淡如水的生活,心静自然清,悠然自然得。
第五篇:美境,由心而生
美境,由心而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洛新区寒鸦六二班党小凤辅导老师张怀超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节目的主题为“美在你身边”。内容主要分为四大篇章: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和和谐美。看完后我的内心有种幸运的感觉,是这期节目让我知道了:曾经的我并非是个真正热爱生活的孩子,是这台节目让我明白了美就在自己身边,然而自己却没有珍惜。发现美,让观察者拥有种心理上的慰藉;传递美、创造美,让付出者有种成就感;和谐美,让我们的生活洋溢着爱的沐浴。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几个人物:女宇航员刘洋,奥运游泳冠军焦刘洋、叶诗文,牺牲自己却把安全留给同车其他24个人的司机吴斌,多彩多艺的刘大成,篮球明星姚明,最美高原女教师邓丽。
他们都是有着血肉之躯的平凡人,然而,在他们身上却书写过、或正在继续书着华丽篇章。
花园里的鲜花绿草给人美的享受,洗涤心灵的经典文章给人以温馨之美,豪华的家装设计给人以气派美,然而你是否发现我们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中也无不透露着美,如学生离校时向老师说:“老师再见。”;公交车上许多人都能够做到主动为老弱妇残人士让座;许多银行的门口都放着自助雨伞,需要的人们用完之后都会自觉地再送回去„„,所有这些,曾经的我都觉得这没什么值得注意,而今当我驻足细思的时候才觉得这是一种生活中润物细无声之美。
传递美其实很简单,当别人需要钢笔时,你及时递上你的一支钢笔,就可以把你的一份美、一份爱心传递给别人,只要你能为班级或社会出一份力,那也是传递美。比如最美老师--邓丽,她是高原上唯一的年轻支教老师。她教学生们跳舞、英语、美术、音乐。可她只有三年的支教期,三年后,高原的孩子们百般挽留,终于留住了邓丽。邓丽是在帮高原的孩子的创造去外面创业的机会,也是在传递她的美。圆了落后山村孩子们的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家庭之外社会之上的爱,难道这不是在传递心灵之美吗?
当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在内心处默默问自己:“你为身边的人做的如何?”
在以和谐美为主题的小课堂上,于丹老师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她说,生活就像一锅沸水,把鸡蛋、干茶、胡萝卜放进沸水里煮,等捞出来时,鸡蛋硬邦邦的,鸡蛋就象是一个被生活煮硬的人,铁石心肠;捞出胡萝卜,则成了胡胡萝卜泥,胡萝卜就象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失去了自我;干茶则融入了水中,使平淡无味的水成了一锅香茶。如果每个人都像干茶一样,愿意溶入集体,那么那个集体就会很优秀。听起来只是一个故事,但让我从中领悟到的是:大和谐之美是源于小美的融入。
记得一本书上曾说过:“你心中有佛,你眼中的一切都是佛,你心中有魔,你眼中的一切都是魔。”
请让自己心灵的各个角落都渗透着爱的气息!世界会因你而美丽!
最后,我想引用主持人的一句与同学、朋友、老师、家人、共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在你的身边,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发现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