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舍得
“舍得”平凡,充斥着我们琐碎的生活;“舍得”神秘,演绎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舍得”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禅理,是哲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彰显着人生的智慧。把握了“舍”与“得”的要领和尺度,便得到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取舍的抉择
人生是在一个个抉择中度过的,面临抉择,如何取舍,往往扰人心扉。可我们又不得不对其做出取舍,因为这些抉择往往决定着我们今后的人生旅途。因此,当我们徘徊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时,正确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不只是孟子,无数彪炳史册的伟人们都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西施舍弃了苎萝村中清幽宁静的生活,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跨进了吴国的深宫庭院,却用她的美貌与机智使夫差“日日深宫醉不醒”,里应外合,帮助勾践完成了复国大业,赢得了越国人民的赞不绝口;苏轼舍弃了高官优禄,锦衣玉食,怀着对国家与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坚持自己的主张,却造福了一方黎民百姓,受到了无数人的爱戴;刘胡兰舍弃了敌人给她的土地和金子,毅然选择了冰冷的铡刀,壮烈的牺牲,却保卫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后世所赞美;华罗庚舍弃了美国优越的物质条件,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回到祖国,却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这就是伟人们在艰难的抉择前做出的取舍。他们都用行动向我们阐释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绝对的真理:有舍必有得。万事万物皆是如此。所以,在你将要做出抉择的时候,请认真深刻地想一想,什么才是你所应该做的,什么才是你所真正需要的。走好这一步,你的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才不会有愧怍。
豁达的态度
人生不可能总是拥有,在拥有的同时,我们也总会失去一些东西,没有失去的生活还叫什么生活呢?而在各种各样的失去面前,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总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会整日郁郁寡欢,为这一点点的失去而怅然,甚至于茶不思饭不想;但有些人就会一笑而过,欣然乐观地迎接下面的生活。不用说也知道,正确的态度应是后者——一种豁达的态度。
当你与第一名的鲜花失之交臂时,想想其实第二名的掌声也很动听;当你的别墅和跑车被突如其来的灾祸摧毁时,想想还有家人的关怀带给你温暖;当你在无意中亡失了金钱时,想想它们可能会给另一个人带去更大的帮助;当你失去了权力,不再叱咤风云时,想想其实平静的生活更加质朴。没有了太阳的光辉,还有星星的璀璨;没有了花朵的芬芳,还有小草的繁盛。当你失去一些后,你就会发掘出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更加珍惜生活。这就是豁达。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淡泊一切时,你就会倍感舒畅,时常拥有一份闲适愉悦的心情,向生活绽放出最美丽的微笑。往往在此时,你也会发现,你的生活突然间变得美好了,不再有阴霾遮盖。这就是豁达的神奇力!
“舍”与“得”,是极其耐人寻味的两个字。静静地思索,静静地感悟,你就会慢慢体会出人生的真谛。这些真谛常常能驱散你身心的疲惫与烦躁,涤去你内心的杂念与浮华,让你感到无限的清澈与安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二篇:说舍得2
说舍得
舍得一词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在电视广告中,在人们的交谈中总能听见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诸如此类的话语,可舍得到底指什么?我们应该是舍还是得?这些问题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
舍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此解虽通俗易懂,但细细品味下来,却发现它似乎只解释了舍,而人们对舍得的理解和运用已远远超出了它解释的范围,那么应如何正确理解舍与得之间的关系呢?
在科学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欲望也随之膨胀,同时市场也为适应消费需求而不断增长。导致现在的人们对衣着不断追求时尚,品牌。吃饭时不仅要吃饱甚至要吃山珍海味,出行不仅要坐车还要坐好车。在这种看似获得更多的表面下,带来的却是高额的汽油费和各种如高血压高的疾病。所以在贪图享受的背后,往往失去的会更多。
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愿去触碰的。的确,每个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就为了得到更多,能有更好的生活。谁又肯轻易舍去呢?可从古至今,丝毫不缺乏愿意舍去一切成就的人。晋代诗人陶渊明,不慕名利。归隐田居。全球钻石业巨头戴比尔斯2005年停止了对南非“金伯利大坑”的钻石开采。这些看似没有任何利益,甚至还有坏处的决定。却带给了陶渊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的称号。让南非原本恶化的环境得以改善,戴比尔斯也因此受到了南非总统姆贝基的感谢,成为了全非洲人民眼中的英雄。
看到这里,不禁引人深思,似乎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反过来,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得到某一件事物,首先要敢于舍去。即使有时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可是请记住,一切的舍弃都是为了更好的获得。
浦东平
第三篇:舍得
舍得
人生如苦禅,舍得悲欢颜!——题记
看了老朋友黑寡妇写的杂文《“偏偏”舍得》,仔细思想文章中的论述,感觉人生真就是行走在“舍不得”与“舍得”之间,我的思绪也因老朋友的一篇文章而在“舍不得”与“舍得”之间游离。这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是缘,相聚时的欢颜。不得,缘尽,该分手时说分手。舍与得之间就是如此,让人深思,让人苦想。
舍得,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古人写作“猞”,即用手拿东西给人。得即得到。当“舍得”二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奇怪的联合词组的时候,古人创造的两个微妙平等的汉字,暗示我们:舍,在得之前,先舍才能得。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境界。“舍得”二字,在我国的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自己信佛,看过几本佛典。佛教教义里有一条关于舍得的解释是:“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看完佛典后,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几千年来,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诸多成功和失败的故事。
从古至今,多少人把“舍得”二字诠释得精彩至极。王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得到了天下的一
时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祝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君王一时的尊严,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反思和历练,他又重新夺回了天下……这些便是舍与得的精彩。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说:“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舍得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它不是用现代世俗的金钱与地位来衡量的。
舍得,得舍,何得?很多人在绝境前才肯舍得某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珍贵,然而这些东西的主人认为最珍贵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所以说,舍得是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文字爱好者漫游互联网,舍的是时间,得的是精神的愉悦。当然也有人舍的是时间,却因心情不佳而影响了情绪,得到的却是心的沉闷。所以,无论在舍与得之间,还要看自己的心绪是如何的?就如同人的心情可以决定季节变化是一个道理。行走于互联网中,我舍去了很多时间,得到了许多朋友。当我们许多文友在互联网交流的时候,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让人真正体味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境。地球是一个圆,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缘,音同字不同的意思告诉我们,彼此应该珍惜这份缘。生活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网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份缘来源于我们时间上的舍,而得到了人生情感世界中的缘。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我们相逢于茫茫网海,这份情缘不
值得珍惜吗?人,这辈子有一份缘,是不容易的。有了这份缘,舍出自己的微笑,得到大家的关心与关爱,何乐不为?舍与得在网络中也有如此大的用处。
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个时候最轻松:一是出生时,赤条条而来,背着空篓子;一是死亡时,把篓子里的东西倒得干干净净,然后赤条条而去。这也就是戏词中所唱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舍弃一样我们舍不得的东西,或许我们会心痛乃至心碎,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永远也得不到。相反获得一样我们心所想的东西,或许我们会兴奋乃至欣狂,但那也无法说明我们就一定可以永远占有。很多现状只是暂时的,既然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去解决与应付,那么就算是想得再多也是无益,徒增忧郁伤感。古人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相信命运这种东西,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造化弄人,舍得间是痛并快乐着!
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的。人事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的。正如歌中所唱的“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想也没有用”一样,对于已经结束的东西,要想挽回总是很艰难的,就算真的可以挽回又如何呢?《红楼梦》中有副对联写的好: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说的多好,眼前没路了,你就回来吧,为什么还要舍不得放不下呢?别什么都舍不得,看见天上的月亮老想摘下来,没有那么高的杆子。要放弃,要舍得!当一个人真正
懂得了舍得二字的深刻内涵,多数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才会真正明白。明白了舍得之后,便不会于红尘中看重名利。凡事都舍得了,还在乎名利吗?当今流行一句话叫“神马都是浮云”,那当今社会中的什么都是浮云,何必再为一些“你的衣服不好看”、“你不如我”等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呢?
舍得,是文化的精髓;舍得,是亘古的哲理;舍得,亦是随心而生的生活禅学。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天地间自然的万物也在舍与得之间循环转换演绎着舍与得。你看:鸣蝉舍弃了外壳,因而能自由高歌;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雄蜘蛛舍命求爱,因而得以繁衍后代。自然界弱小的动物以其超凡的智慧昭示我们:只有舍,才能得。所以说,舍得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于丹讲的老子之道,不同的年龄段要有不同的取舍,舍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归真、舍虚由实”,如果能把自己心中的偏执、挂碍、烦恼、悲伤和迷妄都舍去,就能得到轻松和快乐!
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俗话说的好“不刮春风,不下秋雨”,实际就是舍和得的因果关系。现代人眼里,“舍”就是付出、是贡献、是投入;“得”是成果、是产出、是认同。事实上,舍,就是付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母亲的“舍”来的
地道、高尚和无私。母亲的“舍”是不求“得”。得,就是回报。而母亲不求回报。这就是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甘愿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孩子的幸福。所以,“舍得”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项选择。因此,文坛大家贾平凹在《舍得》此写道:“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的: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平凹先生不愧是个参悟透了人生的奥妙与玄机的人。我不是平凹先生那样的大家,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俗人,所以,我告诉自己:当我改变不了环境,我要试着改变自己;当我改变不了事实,我可以改变态度;当我改变不了过去,我可以改变现在;我不能控制他人,我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预测明天,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左右天气,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人生如苦禅,舍得悲欢颜!生命过往匆匆,人啊,总在舍与得之间徘徊,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在舍与得之间摆渡。得与失,名与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凯撒大帝棺木外的双手,向世人明确生命的价值。一切都是规律,到头来,一场空。一切顺其自然,一切吻合万物生存之道。坦然对待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凡事看得淡泊一点儿,会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所以,舍得舍的,有舍才有得。看淡生活,心平气和。就像徐志摩的那首诗里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第四篇:舍得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得失的问题。怎样看待得失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气魄。得之坦然,失之坦然,只有顺其自然地发展,才能获得恬淡平静的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凡是路过的,都算风景;能占据记忆的,就是幸福。等走远了再回首,我们才发现,挫败让人坚强,离别令人珍惜,伤痛使人清醒。你只有从过去中转身,幸福才会在明天迎接你。
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彩的感情,舍不得一段虚荣,舍不得那熟悉的掌声。我们一直以为最好的日子是会很长很长的,不会那么快就离开。然而就在我们缺乏勇气的时候,最好的日子却毫不留情地消失了。
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却如同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会像处在地狱一般。我们常常因为拥有而快乐,因为失去而悲伤,有时候,不知足的人拥有一切却享受不到。而知足的人,看似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舍与得全在一念之间。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我们不能因为对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闷闷不乐地过以后的生活。我们要尽快改变情绪,以乐观的心情去面对。
我们是多么不想失去美好的东西啊,可是上天就是让我们不断去尝试失去的滋味,在失去中找到成长的勇气,在失去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俗话说:“未经过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就让我们去品味舍得的含义,品读人生的真谛。
因为舍得,生命才得以宽心洒脱。缘于舍得,人生才精彩纷呈。多一物多一念,少一物少一心。舍得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舍与得是一对矛盾体,就如水与火、天与地一样。人的一生就在舍与得之间循环往复,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我们要用平常心的态度看待身边舍得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第五篇:舍得
品味舍得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懂得舍得二字。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世上的人都是因为没能做到舍所以他们才会陷入了得的圈套中。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最重要的是不要为自己留下遗憾,让自己后悔。
我们就是因为不懂得舍,只想要得,才会给自己增添很多的烦恼,结果就只会抱怨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的烦心事,别人怎么没有呢?这都是因为我们只想得而忽略了舍得存在。其实我们应该曾子学习“每日三省吾身”,反省为什么我没有“得”,是不是我自己“舍”的还不够呢?人心都是贪婪的,只想得到的多,却忘记了舍,结果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牢记舍得是不会分家的,如果你想要比别人得到的给多那么你必须做到比别人舍的更多。
其实我们时常羡慕别人得到了什么荣誉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时,可能会抱怨上天的不公,可能会找其他的借口开诽谤别人或安慰自己,铢不只别人得的光环下隐藏了多少的舍。在看到别人的得时我们也是否应该想想别人为什么会有得呢?是不是应该想想别人的付出呢?“得”其实是很容易的,关键是看你会不会“舍”。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是以得为前提的,如果你不懂得舍,那么眼前的得就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所以们更应该学会舍。
世界上人人都想得,但是真正做到得的又能有几个,一切只是因为我们在乎的太多了。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在乎,所以我们才会有太多的烦恼;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所以我们失去的很多;太多的放不下,所以我们得到的很少;一切皆因为我们的一个不舍。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舍,同时也要了解舍的重要性。
让我们都学会舍,体验舍的精髓,得就会随风而来。让我们以舍的精神静静的期待得的风的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