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教案



第一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熟读并背诵全文.2、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从典故的运用和整句着手,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首段。师导入语: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如果恰值“怀才不遇”之际,借酒一销千古愁情,自是难免。但是如果正情良辰,美景,佳友,乐事,那更是要赋诗、饮酒,把心中的舒畅,挥洒个淋漓尽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次古代文人的聚会,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解题

1.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三、预习检查:(一读解决字音,二读解决字词句,三读整体译文。)(师投影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抽生解释:集体翻译全文)逆旅:客舍,旅店。

良:确实,果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大块:指大自然。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序:通“叙”,畅谈,畅叙。俊秀:英俊聪慧。琼:美好的,华贵的。

四、指导解读本文的几个重要典故的运用,积累典故和深入理解文章。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着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1 即三斗。

五、分析全文内容,感受李白在文中体现的“乐情” 1,从结构分析从手。

2、从品析重要语句从手

(1)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1、用典(简单概括,出示PPT)

2、骈偶(学生在文本中勾画出,标注出赏析语)

七、课堂练习:完成《优化学案》P84“基础强化2-5题”“阅读感悟”8-9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学案》P84“基础强化1、7两题”“阅读感悟”10题。

第二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斗数。

注释:

(1)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从,堂房亲属,从弟:可译为表弟。

(2)逆旅:客舍。逆:迎。旅:客。迎 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3)过客:过往的客人。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4)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秉:执。《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有以:有原因。

(5)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6)大块:大地。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7)序:通“叙”,叙说。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这里专指兄弟。

(8)群季:诸弟。兄弟长幼之序,曰伯、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季:年少者的称呼。古以伯、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这里泛指弟弟。

(9)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10)咏歌:吟诗。

(11)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12)“幽赏”二句:谓一边欣赏着幽静的美景,一边谈论着清雅的话题。

(13)琼筵:华美的宴席。坐花:坐在花丛中。

(14)羽觞(shang平声):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醉月:醉于月光下。

(15)金谷酒斗数:金谷,园名,晋石崇于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西北)中所筑,他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其《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赏析: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气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飘浮不定的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尽情欢乐能有几时呢?在一个春夜里,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天空高悬一轮皎洁的明月,银辉轻轻泻下。轻柔的春风送来桃李的芬芳,大家饮酒吟诗畅叙天伦,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辰啊!他展开长兄的宽广胸怀,把人生的宠辱浮沉轻轻挥去,吐纳借酒放歌的豪情。在这个欢畅的时候,正适合作者吟出雅逸的诗篇。

李白的这篇序言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

第三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单选题

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上列诗句所描写的人物是(A)韩愈(B)岑参(C)杜甫(D)李白.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中,下列何者是点明「夜宴」的句子(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天地者,万物之逆旅(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D)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下列叙述,何者没有表现出来(A)及时行乐的主题(B)兄弟人伦之乐(C)痛饮狂欢,纸醉金迷的生活(D)文人的风雅韵事.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下列选项何者正确(A)形容天地创造万物之伟大(B)形容天地间物类的众多(C)意谓天地依循万物运行(D)喻人在天地间匆匆而逝.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文眼」(文中的中心意旨)是(A)夜(B)桃花园(C)叙天伦(D)欢乐.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意谓(A)天地养育万物,各遂其生(B)天地创造万物,各适其适(C)天地是万物的旅馆(D)万物在天地中不过是沧海一粟(E)天地与万物相辅相成,不可或缺.6、「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教学设计>文章」其中「烟」字将大地春景带入一片迷蒙,轻柔之丽境之中.下列诸选项,皆有一「烟」字,而能发挥同样修辞效果者,为(A)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B)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D)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7、下列「 」中之字音,字义,何者皆相同(A)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序」天伦之乐事(B)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来顺受(C)飞羽「觞」而醉月/引壶「觞」以自酌(D)春夜宴「从」弟/花木兰代父「从」军.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与下列何者相同(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B)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 天地)(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 养生主)(D)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9、下列对文句的诠释,何者正确(A)「阳春召我以景」:和暖的春色,一片如烟似雾的美景,正召唤著我(B)「大块假我以教学设计>文章」:大自然提供我写作教学设计>文章的场地(C)「开琼筵以坐花」:摆开筵席,坐在花木繁茂的地上野餐(D)「飞羽觞而醉月」:大家热烈的互相敬酒,连月儿也跟著陶醉了.10、下列何者最能表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旨趣(A)宇宙之大,慨叹人之渺小(B)兄弟聚会,互争文才高下(C)饮酒作诗,歌咏月夜之美(D)人

生苦短,应当及时行乐.11、下列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说明,何者正确(A)「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是李白称赞诸弟之才华,可媲美谢惠连(B)「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说明李白认为自己的作品胜过所有人,只是不如谢灵运而已(C)谢惠连是谢康乐的亲哥哥,两人并称「大小谢」(D)金谷园是李白与众兄弟们饮宴的场所.答 案

D C C D D C B C D A 多选题

1、李白(A)字太白,号青莲,家居四川县 青莲乡(B)贺知章见其诗文曾叹其为「天上谪仙人」,肃宗召见,诏令供奉翰林(C)喜纵横之术,倾慕剑客,游侠之风,深受道教影响成为道教徒(D)天才洋溢,文采丰赡,其诗众体兼备,尤擅古体,乐府(E)是盛唐浪漫派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牧齐名,并称李 杜.2、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选自李太白集,是诗序(B)在天地永恒与浮生的无常,生命短暂两相对照之下,反衬出及时行乐的主题(C)透过声色交织,情景相生的文学笔法,揉合议论,叙事与抒情为一体(D)文句工整,善用排比,对偶句,可以说是一篇散化的骈文小品(E)「秉烛夜游」句,源自古诗十九首.3、文学史上向来喜将风格相近或地位影响同样深远者并称,下列叙述正确者(A)六一居士,元丰先生并称「欧 曾」(B)元微之,白乐天并称「元 白」(C)刘梦得,白乐天并称「刘 白」(D)李白,杜牧并称「李 杜」(E)谢康乐,谢惠连并称「大小谢」

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以下叙述,何者错误(A)「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李白之诗句(B)全文充分流露文人放浪形骸,愤世嫉俗的色彩(C)全篇以诗笔行文,属骈化散文小品(D)李白为从弟所写之赠序类教学设计>文章

(E)文中连用三个六朝典故.5、下列「 」内的词语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B)「良」有以也.「良」,确实(C)序「天伦」之乐事.「天伦」,宇宙万物天然的道理(D)飞「羽觞」而醉月.「羽觞」,形容酒杯轻如羽毛(E)罚依金谷「酒数」,「酒数」,买酒的价钱.6、李白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世称诗仙(B)唐玄宗见其所为诗文,叹为「谪仙人」,诏令供奉翰林(C)喜纵横之术,倾慕剑客,游侠之风,深受儒教影响(D)其诗众体兼长,时创新意,尤擅长古体,歌行,兼具俊逸清新与潇洒奔放之风,文多策论,记游,送别之作(E)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诗前之序.7、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叙述正确的选项(A)「阳春召我以烟景」点出春(B)「开琼宴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点出夜宴(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点出从弟与我(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点出诗文(E)「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点出及时行乐的主题.8、在你熟读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后,相信你对李白的生平及性格思想,词章文采有深刻的认识,试问下列那些诗句是李白的作品(A)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B)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C)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乾(D)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E)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9、下列各选项「 」字,解释为「真正」,「实在」之意作副词者,为(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B)罪大恶极,「诚」小人矣(C)「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D)「苟」志於仁矣,无恶也(E)「亮」无晨风翼,焉能渡风飞

10、一篇文章的内容通常包含了「人,事,时,地,物」五项要素,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文中,这五者分别是(A)「人」:李白与他的堂兄弟们(B)「事」:兄弟间比赛作诗,以判定文采优劣(C)「时」:春天的夜晚(D)「地」:桃花园中(E)「物」:琴声,佳肴,美酒.11、古人在面对宇宙之浩瀚时,常思及自身生命之有限与渺小,并以之为诗歌吟咏的主题.请问下列所引之诗篇,何者在慨叹之余,仍表现出把握时间,及时行乐的积极态度(A)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C)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D)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E)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2、下列关於李白的叙述,何者正确(A)极受唐玄宗礼遇,位高权重(B)因酒醉,於水中捞月坠河而死(C)贺知章见其诗文,叹为「天上谪仙人」(D)喜纵横之术,又深受道教影响,是一名道教徒(E)诗作中尤擅古体,歌行,风格清新俊逸,奔放洒脱.答 案

ACD ABCE ABCE ABD AB AE ABCD ABD ABDE ACD ABCD CDE

第四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整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比较阅读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本文抒发的情感,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文章中典故的运用。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散文正是这样,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四、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五、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投影文中的重点字词)

逆旅:客舍,旅店。

良:确实,果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大块:指大自然。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序:通“叙”,畅谈,畅叙。

俊秀:英俊聪慧。

琼:美好的,华贵的。

六、本文的几个典故的运用。

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七、探讨作者性格与文风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即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的印记。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在本文中,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 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人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欢乐。“秉烛夜游”的典故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夜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是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八、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须“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九、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完成《导学教程》本课练习(解答见练习册,另有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请大家把赏析课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

5、文中典故: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三、赏析课文

1、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

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 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四、拓展探究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 “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

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五、读背课文

六、课堂小结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